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考察新冠肺炎疫情状态下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及其与家庭亲密度和心理素质的关系,采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问卷、家庭亲密度问卷和中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7 37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及其各维度的得分在3.77~4.09之间;(2)家庭亲密度、心理素质及其分维度和社会适应间两两显著正相关;(3)家庭亲密度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社会适应,而且心理素质及其分维度均在家庭亲密度对社会适应影响的过程中起显著中介作用.这启示教育者和监护者,在疫情时期不仅应重视家庭成员关系亲密度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归因方式问卷、情绪调节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抑郁量表对重庆市某区76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探讨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早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1)青少年早期心理素质与认知重评策略、积极归因方式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抑郁与心理素质、认知重评、积极归因方式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负相关;(2)其认知重评和积极归因方式在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3)积极归因方式在心理素质和抑郁之间中介作用显著,而青少年早期的认知重评策略在心理素质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因其与父母分离的不利处境,致使其在适应、发展、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攻击性作为其突出的外化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考察留守儿童攻击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家长和学生知情自愿的前提下,以学校为单位对西南地区的3 938名留守儿童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心理素质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攻击性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2)留守儿童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心理素质和攻击性两两之间呈显著负相关;(3)自尊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留守儿童的攻击性;(4)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生活满意度、心理素质均在自尊对攻击性的影响中起单独中介作用,且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素质在自尊对攻击性的影响中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研究结果启示教育者和监护者,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一方面要注重加强留守儿童自尊的培养,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其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尤其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降低其攻击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怀旧类型、自尊与职业中学生攻击性的关系,采用怀旧量表、自尊量表和攻击性量表对3 581名中职生进行调查,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自尊在不同怀旧类型和攻击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人际怀旧与攻击性呈显著正相关,家庭怀旧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个人怀旧与攻击性不存在显著相关;自尊与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2)自尊在人际怀旧、家庭怀旧和个人怀旧与攻击性之间起中介作用,家庭怀旧的中介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的攻击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使用攻击性问卷、家庭亲密度量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以及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对43 919名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攻击性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的攻击性存在性别、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和年级上的显著差异;(2)家庭亲密度和心理素质均显著负向预测攻击性总分及其子维度,家庭亲密度和心理素质共同解释了13.5%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4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所起的作用,以70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情感温暖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测试,同时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之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直接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链式中介作用的间接路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现状,以及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对35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资本量表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资本量表总分,以及在自我效能、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与心理资本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心理资本可以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探讨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困扰、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两两之间显著负相关;(2)人际关系困扰与SCL-90各因子之间应对方式具有中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模型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中职生社会适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和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对2 683名中职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积极教养方式正向预测社会适应;(2)学习投入在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3)性别调节了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社会适应的直接路径和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这启示家长和教育者,不仅应重视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对中职生社会适应的影响,还可以通过增强中职生的学习投入提高其社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实际情况与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东省济宁市及其他地区的5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评。[结果]父母外出情况、生活情况、留守儿童的年级和性别是影响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重要因素。[结论]留守儿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状况值得关注,父母、当前生活家庭及学校应重视对其家庭功能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心理素质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心理素质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Rosenberg自尊量表和一般学业自我概念量表对1 166名中学生(平均年龄(15.06±2.22)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心理素质、自尊与学业自我概念均呈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心理素质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调节了自尊在心理素质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中介效应.认为:心理素质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和自尊四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在心理素质与自尊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五因素正念量表、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自尊量表调查了1 330名在校中学生.结果表明:1)中学生心理素质、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和自尊两两之间正相关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素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正念、主观社会地位以及自尊;2)正念和主观社会地位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和自尊之间起到显著的连续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44.5%.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适应双功能模型为理论基础,考察自信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以及自信清晰度的中介作用.采用总体自信问卷、自信清晰度问卷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量表对33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显示:自信能够预测青少年的积极/消极适应状况,但是自信对2种社会适应的预测力不同,表明自信与2种社会适应的关系紧密度不同;自信清晰度在自信与积极/消极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是对消极适应的中介效应大于积极适应,说明自信清晰度的中介功能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素质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游戏接触问卷、亲社会行为量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2 012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①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心理素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及亲社会行为两两间显著正相关;②心理素质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了心理素质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对自我关怀水平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关怀量表对3 01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应对方式(除忍耐)及自我关怀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在父母心理控制对留守儿童自我关怀水平的预测关系中,应对方式存在多重中介效应,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分别通过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发泄、幻想和忍耐间接预测自我关怀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中职生家庭亲密度对其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及心理韧性和生命意义在该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对3 965名中职生的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生命意义和心理幸福感进行测量,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不仅能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幸福感,还能通过心理韧性和生命意义的单独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心理幸福感;同时,心理韧性和生命意义还能在家庭亲密度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中学新生心理素质、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收集1 120名在校中学新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中学新生的心理素质、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社交焦虑四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心理素质能正向预测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负向预测社交焦虑.(2)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间起连续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收入与患者社会功能关系中家庭社会文化环境是否起到中介作用,家庭情感环境是否起到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94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收入量表、家庭环境量表(FES—CV—Ⅲ)、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测量。结果: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在家庭收入与患者社会功能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27%。家庭情感环境调节了家庭收入与患者社会功能这一通径(β=0.326,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收入与患者社会功能的关系中家庭社会文化环境起到中介作用,家庭情感环境起到调节作用,家庭情感环境同时对这一中介作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亲子亲合对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影响,以及自尊和积极情绪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相应量表对1 0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亲子亲合、自尊、积极情绪及学校适应两两间显著正相关;(2)自尊在亲子亲合与学校适应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积极情绪调节了该中介模型的直接效应,即积极情绪较高时,亲子亲合对学校适应的预测作用更强;(4)多群组分析发现,模型具有显著性别差异,亲子亲合对男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比女生更大.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对抑郁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并比较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中介作用的差异,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1 790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控制性别和学段因素后,应对方式在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消极应对比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