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实现航拍大田油菜花的准确分割,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SI颜色空间阈值和X均值自动聚类算法相结合的分割方法来有效提高分割精度。先将待分割的原始图像转换到HSI颜色空间,通过设定的颜色阈值对目标区域进行定位,实现初步分割,得到候选目标区域;然后将候选目标区域的像素转换至LAB颜色空间,计算候选区域的a、b通道的均值和方差;最后利用得到的均值和方差作为聚类的约束条件,利用X均值自动聚类算法对原图像的a、b通道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克服变化的背景的影响,准确提取油菜花区域;相对于传统的聚类方法,本方法不需要预先设定聚类数,从而实现完全自动的分割。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述改进的虹膜有效区域检测阶段中眼皮区域检测算法。[方法]介绍传统的基于Radon变换的眼皮区域检测算法,针对其不能很好地消除眼皮阴影的缺点,提出基于Markov随机场理论眼部阴影检测算法。根据Markov随机场邻域的约束,使用MAP准则进行求解,利用K-mean求取先验信息,使用EM算法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的观测场模型,根据统计学理论的最优准则,得到能量函数的最小值,将眼皮阴影检测出来。[结果]该研究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虹膜有效区域检测阶段中眼皮阴影。[结论]基于Markov随机场理论的眼皮阴影检测算法可以作为Radon眼皮检测的补充和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传统的肺结节内空泡影像自动定位算法漏检数量多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肺结节内空泡影像自动定位算法。方法首先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取肺结节内空泡影像信息,将获取的影像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把图像信号转变为数字图像信号。同时对其进行灰度变换和滤波处理,得到准确的肺结节内空泡影像信息。然后生成区域网络,对候选结节检测,寻找潜在的结节区域。最后去除其中的假阳性结节,以此完成肺结节内空泡影像自动定位。结果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肺结节内空泡影像自动定位算法与实际肺结节数量相差1个,代表漏检数量相差为1,比传统定位算法漏检数量少,且定位的边缘无多余空泡。结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肺结节内空泡影像自动定位算法能够准确对肺结节内空泡影像定位,为肺结节检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使用SLIC(简单线性迭代聚类)超像素图像分割方法将木材表面缺陷图像预分割,并从提高算法速度和自适应阈值2方面对超像素合并算法进行改进;分析了DBSCAN(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聚类用于该类超像素合并中算法的复杂度,提出了自适应阈值的快速DBSCAN超像素合并算法来取得缺陷分割图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对于3类缺陷都能很好的分割,并且算法复杂度低;分割及合并的总时间为0.35 s左右,能满足在线分选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超像素特征向量的果树冠层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人机精确植保过程中,果树冠层区域颜色特征和杂草相似度较高、难以分割等问题,采用基于超像素特征向量的果树冠层分割方法,以消除不同杂草特征对树冠分离的干扰,减小农药喷雾区域,节省农药使用量.通过分析无人机采集合成的样本图像在HSV彩色空间上色调与饱和度的分布情况,选取合适的阈值范围,提取样本图像中包含果树冠层与杂草的绿色区域,将提取的绿色区域RGB图像转换生成Lab和HSV彩色空间模型下的图像,然后运用简单的线性迭代聚类(Simple linear iterative clustering,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将RGB图像预设分割成250个超像素单元,结合超像素的分割信息与RGB图像、Lab图像、HSV图像以及灰度图,提取超像素单元的特征向量,随机选取25%的超像素样本的特征向量作为SVM分类器的训练集,利用SVM分类器对所有样本进行预测分类,实现果树冠层与杂草分割.将基于超像素特征向量的方法和基于光谱阈值、K-means聚类的2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基于超像素特征向量的方法在识别果树冠层位置方面生产者精度为90.83%,在提取果树冠层轮廓上F测度值为87.62%,总体分割性能优于后两种方法.说明,基于超像素特征向量的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分割果树冠层与杂草,为实现无人机在果园中精确植保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PERCLOS测评驾驶疲劳的机理.介绍了疲劳识别的算法,该系统首先利用肤色模型粗略检测出人脸区域,并根据驾驶员面部几何特征,准确定位出眼睛;然后根据眼睛区域白色像素的多少及闭眼持续时间对驾驶员状态做出判断;最后应用Microsoft Visual C++6.0在Windows XP操作平台上,对疲劳检测判定进行实现.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定位眼睛并判定驾驶员疲劳状态,其准确率为94.44%.  相似文献   

7.
基于RHT的多圆检测改进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多圆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HT的改进算法PHT3(3-point Hough transformation)。对整幅图像特征点按连续性进行点集归类,同时计算有效点的梯度方向信息;按照一定的取点规则在同一点集中取3点,得到候选圆的圆心参数;依据所求圆心参数以及梯度信息判定选取3点的有效性,以降低Hough变换的无效累积。针对常规确定圆半径精度有限的缺陷,提出利用点集并结合候选半径的均方差来获得亚像素半径,同时解决了同心圆半径的检测问题。与RHT算法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PHT3算法检测时间为RHT算法检测的1/6,且无效累积更小,同时保留了Hough变换对局部信息缺损不敏感和对随机噪声鲁棒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SSI三边定位聚类改进算法。该算法基于RSSI向量在三边测量定位的结果中引入聚类优化算法,最后得到未知节点的定位结果。数据表明,该算法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未知节点的定位中定位精度和定位误差都有改进。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基于互信息的特征选取算法在文本分类中的性能问题,分析了利用这种特征选取算法存在分类精度不高的原因,认为互信息为负值的特征在分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特征选取的改进算法,该算法加强了互信息为负值的特征在分类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文本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模糊农业遥感图像增强的质量,采用改进萤火虫算法,首先通过高斯隶属度函数将图像像素映射,不同误差的图像区域采用不同分辨率的隶属度函数;然后用模糊增强算子来修正隶属度值;接着在改进萤火虫算法中对参数进行优化及局部扰动,给出算法流程;最后试验仿真显示本研究算法在增强结果中能够正确区分图像中的目标,图像信息熵较大。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颜色和纹理信息的木板材表面节疤缺陷区域检测方法。首先,根据木板材表面图像中正常区域和缺陷区域的颜色差异,通过颜色直方图自动获取缺陷区域的种子点;然后,提出一种纹理扩散算法,它从种子点出发,基于图像局部纹理特征搜索缺陷区域的边缘。此外,改进了局部二进制模式算子,提出一种LBP-TD算子以更好地适应纹理扩散。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各种常见的木板材节疤缺陷,当缺陷区域与正常木纹区域的颜色、纹理存在较明显差异时,无论木纹本身是否规则,本文方法都能准确地检测出木板材节疤缺陷的区域;而当缺陷区域与正常木纹区域的颜色、纹理的差异均不明显时,本文方法仍能检测出缺陷区域的大致轮廓。数据对比显示了本文方法的误检率要低于传统的OTSU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路路面实际裂痕灰度值比背景灰度值低,而路面非背景和非裂痕像素灰度值比背景灰度值高或低很多,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公路路面裂痕检测的新技术.首先使用改进的基于乘性模型的灰度校正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接着根据OTSU最大类间方差法计算得到原图像前景与背景的最佳阈值作为渡越点,构造一个新的模糊隶属度函数对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模糊处理,然后用Sobel算子对模糊后的图像边缘检测判断得到含有裂痕信息的区域,最后用图像分割算法区域分割出含有裂痕信息的图像子块.实验证明,新提出的方法在处理速度和检测准确性方面基本能够满足实际需要,能实时、自动检测出模糊图像的裂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酥梨果梗计算机视觉检测方法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像素点分析法识别果梗的算法。将酥梨图像进行二值化、滤波、形态学运算等预处理后,用Sobel算子提取酥梨图像边缘,再由一阶矩特征计算图像形心。选定形心为参考原点,建立图像的笛卡尔坐标系;从Y轴负方向开始,逆时针分别按15°和10°形心角对轮廓边缘点进行区域分块;统计分块区域内的像素点特征,并依此特征识别果梗。结果表明,对于无果梗的酥梨,15°和10°均能精确识别出来;有果梗的酥梨,15°较10°的识别率高,且含果梗区域的像素特征较其他区域的有很大突变。总体上果梗识别正确率可达97%,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酥梨果梗识别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图像文本信息的定位与识别在数字图像信息、视频数据库和Web地址的检索应用中十分重要.但文本信息通常镶印在图像的复杂场景中,其检测相当困难.提出了一种能够自动水平校准检测不同大小、字体、颜色和语种的图像文本信息的鲁棒方法.它首先对待测图像进行小波变换,将高频小波系数的分布状况作为文本区与非文本区的统计特征,然后应用K-均值算法分类出图像中的文本区,再经过投影分析以更精确地定位.最后,生成作为OCR引擎输入值的二值文本图像.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的性能通过试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显著性检测是基于对人类视觉的研究,用来帮助计算机传感器感知世界的重要研究手段。现有显著性检测方法大多仅能检测出人类感兴趣的显著点或区域,无法突出对象整体的显著性以及无法区分对象不同层次的显著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层信息融合的物体级显著性检测方法。方法 与当前大多数方法不同,本文同时运用了中级别超像素和物体级别区域两种不同层次的结构信息来获取对象的显著图。首先,将图像分割为中级别的超像素,利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构造初始显著图;然后通过谱聚类方法将中级别的超像素聚类成物体级的区域,并运用自上而下的先验来调整初始先验图;最后,通过热核扩散过程,将超像素级别上的显著性扩散到物体级的区域上,最终获得一致的均匀的物体级显著性图。结果 在MSRA1000标准数据库上与其他16种相关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曲线及F度量等方面进行了定量比较,检测的平均精度和F-检验分数比其他算法高出5%以上。结论 通过多层次信息融合最终生成的显著图,实现了突出对象整体显著性以及区分不同对象显著性的目标。本文方法同样适用于多目标的显著性检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油菜虫害识别在背景、角度、姿态、光照等方面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油菜虫害检测方法:首先在卷积神经网络和区域候选网络的基础上,构建油菜虫害检测模型,再在深度学习tensorflow框架上实现模型的检测,最后对比分析结果。油菜虫害检测模型利用VGG16网络提取油菜虫害图像的特征,区域候选网络生成油菜害虫的初步位置候选框,Fast R–CNN实现候选框的分类和定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蚜虫、菜青虫(幼虫)、菜蝽、跳甲、猿叶甲5种油菜害虫的快速准确检测,平均准确率达94.12%,与RCNN、Fast R–CNN、多特征融合方法、颜色特征提取方法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8%、23%、12%、2%。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原鼠兔目标检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缺乏训练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前景与背景融合的数据增强方法:首先对训练集数据进行前景和背景的分离,对分离的前景作图像随机变换,对分离的背景用背景像素随机覆盖,得到前景集合和背景集合;从前景集合和背景集合中随机选取前景和背景,进行像素加融合;再从训练集中随机选取样本,将标注边界框区域采用剪切粘贴方法融合到训练图像的随机位置,得到增强数据集。采用两阶段的弱监督迁移学习训练模型,第一阶段在增强数据集上对模型预训练;第二阶段在原始训练集上微调预训练模型,得到检测模型。对自然场景下高原鼠兔目标检测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基于前景与背景融合数据增强的目标检测模型的平均精度优于未数据增强、Mosaic和CutOut数据增强的目标检测模型;基于前景、背景融合数据增强的目标检测模型的最优平均精度为78.4%,高于Mosaic的72.60%、Cutout的75.86%和Random Erasing的77.4%。  相似文献   

18.
首先,采用自适应G-B色差法对初始图像计算,获得色差灰度图,使用迭代阈值分割法提取果实兴趣区;其次,对经形态学处理后的兴趣区图像进行Blob分析,计算每个Blob的离心率和像素面积,去除明显偏离果实形状特点的Blob;最后,应用改进圆形Hough变换算法检测潜在类圆形果实目标,最终采用融合方向梯度直方图特征和网格搜索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判别模型进一步去除虚假果实目标,提升苹果目标的侦测精确度。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果园自然环境下幼小青苹果的侦测正确率为88.51%,漏报率和误报率分别为11.49%和4.84%,算法模型综合性能指标为90.29%,表明该方法对幼果期苹果目标具有较强的侦测能力和较好的鲁棒性,该结果为果实作业机器人幼果期的自动化果实侦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啸  陈鹏飞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0):3926-3938
【目的】 为实现小麦精准管理,准确识别其种植行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针对传统Hough变换法和绿色像元累积法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前、后不同方法在小麦种植行识别上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为小麦种植行精准提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本研究开展了小麦水、氮耦合试验,在小麦拔节前期,基于四旋翼无人机携带RedEdge M传感器获取小麦不同生长条件下多光谱影像。基于上述数据,首先采用超绿超红差分指数和Otsu方法对影像分割、分类,获取植被/土壤二值图;其次,采用3×1线型模板进行形态学开运算,降低边界不规则度并去除噪音;然后,结合无人机影像中小麦种植行排布特点,分别针对传统Hough变换法的峰值检测过程和绿色像素累积法的角度检测过程进行优化,提出改进的小麦种植行识别方法;最后,分别将两种方法改进前、后的识别结果与目视解译种植行位置结果进行对比,基于检出率和作物行识别精度(crop row detection accuracy,CRDA)评价4种方法的优劣。【结果】 采用超绿超红差分指数与Otsu方法可以很好对植被/土壤进行分类,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达到93.75%,Kappa系数为0.87;形态学运算可以很好地去除图像噪声,减少后期种植行识别误差;改进后Hough变换法通过利用先验知识对峰值检测范围进行约束,有效提升了种植行检测精度,种植行平均检出率从30%提升至67%,CRDA平均值从0.22提升至0.44;改进后绿色像元累积法通过考察整幅影像的绿色像元累积特征,有效提升角度检测精度,种植行平均检出率从14%提升至93%,CRDA平均值从0.12提升至0.69;4种方法的识别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改进后绿色像元累积法、改进后Hough变换法、改进前Hough变换法、改进前绿色像元累积法。【结论】 本研究较好地改进了传统种植行识别方法,为种植密度大、行间距小的小麦种植行识别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图像显著性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能够反映图像不同区域显著性程度的显著图,利用图像显著图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图像中的视觉显著区域。图像的区域协方差分析将图像块的多维特征信息表述为一个协方差矩阵,并用协方差距离来度量两个图像块特征信息的差异大小。结合区域协方差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输入的图像进行超像素分割预处理;然后基于像素块的区域协方差距离计算像素块的显著度;最后对像素块进行上采样用以计算图像像素点的显著度。结果 利用本文显著性检测方法对THUS10000数据集上随机选取的200幅图像进行了显著性检测并与4种不同方法进行了对比,本文方法估计得到的显著性检测结果更接近人工标定效果,尤其是对具有复杂背景的图像以及前背景颜色接近的图像均能达到较好的检测效果。结论 本文方法将图像像素点信息和像素块信息相结合,避免了单个噪声像素点引起图像显著性检测的不准确性,提高了检测精确度;同时,利用协方差矩阵来表示图像特征信息,避免了特征点的数量、顺序、光照等对显著性检测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显著目标提取和图像分割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