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何休在《公羊解诂》中,借《春秋》史事,以公羊家的视域,阐发了其有关君主及君主政治的思想和理论。其君主论,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为核心,要求君主注重自身道德修养,以孝、廉、信表率天下;主张“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提倡重民用贤的德政;在君臣关系上强调“以道事君”,甚至提出君臣之间存在“朋友之道”;在君位传承上则坚持以嫡长继承制为正道。  相似文献   

2.
用文化解析的方法对甲骨文“臣”,“民”重新考释,认为“臣”是肾的本字,同时它又是睾丸的代称,凡从臣的字,皆由此义演绎而来,“民”从人类实行文身的原始社会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3.
上海茶馆掌故上海《电视中专》报郎慕中世界上把茶叶当成饮料和最先种茶的首推中国,远在先秦时代民间就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的礼节。三国末期东吴的君主孙皓曾以茶代酒赐给宠臣韦曜,以掩众臣饮酒之目。到了唐代由于南北统一,文人学士“茗饮”喝茶之风,遍及全国,诗人...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论语》注本甚多,究竟孰优孰劣,已难以缕述。王肃注“子不语怪力乱神”,见于《论语》的最早注本——何晏《论语集解》。王肃认为,“怪力乱神”系四件事情。“怪”是“怪异”,“乱”是“臣弑君,子弑父”,“神”是“鬼神之事”,这是大体正确的。然而,他将“力”解释为“若奡荡舟、乌获举千斤之属”则有待商榷,从当时的思想背景来看,应该将“力”理解为“武力和暴力”。  相似文献   

5.
胡适的《尝试集》是他“实地试验白话”之作,以证明白话可以创作出好的诗歌。胡适的诗来自于他的生活,他对现实的感知,追求“自然”的白话新诗音节;胡适青睐虚词以调和文言和白话,多用“了”字,甚至用“了”字押韵,又常用“也”字;《尝试集》第二篇、第三篇大多数诗运用了“对语体”结构,因为这种形式容易造成诗歌的说话语调,形成比较自然的节奏;《尝试集》还开拓出一些新的意象,如《老鸦》中“乌鸦”的全新意象。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尝试集》白话新诗的现代特质。  相似文献   

6.
琴茶同韵     
马守仁 《农业考古》2005,(4):131-134
1.“韵”字解析 “韵”。本字写作“额”,许慎《说文》里解释说:“颉,和也,从音,员声。”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蔡邕《琴赋》里说;“繁弦既抑,雅韵乃扬。”可见。“韵”字本来指音韵、声韵、节奏、韵律等。又有风韵、神韵、气韵、韵致等多种含意。  相似文献   

7.
《食莲人》与《尤利西斯》虽皆取材于《荷马史诗》,但在主题思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学界也存有一定争议。从美学的角度来看,《食莲人》和丁尼生同期创作的其他的“论诗诗”在意象上可以找到共同的原型,美学主张上也较为一致,主要有:丁尼生早期创作继承了济慈的唯美风格,注重诗歌本身的形式之美,为艺术而艺术;美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丁尼生注重在充满幻想的艺术空间中用“内在感官”去体验真正的理念之美和神性之美;诗歌是传播上帝智慧和真理的媒介,艺术领域则是人类摆脱尘世痛苦的伊甸园。因此,《食莲人》可看作反映诗人早期唯美主张及其主观美学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8.
问号粉碎机:又到了春播时节,农谚说得好,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我们老话里说五谷杂粮,你知道五谷都包括哪些吗?“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五谷的记载也很多,而且对“五谷”所指亦颇有不同。例如,《皇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周礼》中“五谷”指麻、黍、稷、麦、菽(豆);而在《孟子》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管子》里包括黍、秫、菽、麦、稻;《楚辞》则指稻、稷、黍、菽、麻,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方面对朱关田先生《颜真卿〈竹山海氏堂连句〉考辩》一文提出了商榷。作者认为,朱先生对《竹山潘氏堂连句》的书题分析缺少依据;对“茗”、“墅”、“器”三字不合《说文》的分析也明显有误;同时指出“颉行”并非“喜颉颃”之误。从而得出了《竹山潘氏堂连句》为伪迹有唐突之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 茅山,一名句曲山。因山形如“己”字,故名。《太平寰字记》卷八九《润州丹徒县志》云。“一句曲山,一名茅山,在县西南三十里。”茅山延袤百里,海拔372公尺,峰峦叠峰,云雾缭绕,奇岩怪石,曲涧飞泉,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之自然景观。早在秦时,就有李明真人来此炼丹,始建“炼丹院”;西汉景帝时(前156-前141年),又有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弃家从陕西远道来此修炼得道,人称“三茅真君”,被尊为道教茅山派之祖师。。茅山命名也由此而来。从此,二千多年来茅山一直是我国东南地区的道教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