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刺糖多孢菌C4-10-8B为试验菌株,对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前体、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对多杀菌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是较优碳源,最佳质量浓度为40.0 g/L,当葡萄糖与糊精(质量比5∶2)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培养基提高18.35%;棉籽蛋白为最优氮源,25.0 g/L棉籽蛋白与15.0 g/L玉米蛋白胨或0.6 g/L硫酸铵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0.0%和45.3%;乙酸钠和谷氨酰胺质量浓度为1.0 g/L时,均能使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1.5%;K2HPO4对多杀菌素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质量浓度为2.5 g/L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4.5%;ZnCl2对多杀菌素合成也有促进作用,而MgSO4和CoCl2则显著抑制多杀菌素合成;通过2次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利用该培养基时多杀菌素产量可达395.54μg/mL,比对照提高了62.5%。【结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棉籽蛋白25.0 g/L,玉米蛋白胨20.0 g/L,(NH4)2SO40.8 g/L,谷氨酰胺1.25 g/L,乙酸钠0.8 g/L,NaCl 3.0 g/L,K2HPO42.5 g/L,FeSO450.0 mg/L,ZnCl225.0 mg/L,CaCO31.0 g/L。  相似文献   

2.
火棘果酒生产过程中添加二氧化硫进行杀菌处理,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的添加,进行不同时间内抑菌效果对比试验,并测定二氧化硫的添加量对火棘果酒发酵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硫使用浓度为100 mg·L-1处理9 h时,能够有效地抑制火棘果汁中杂菌的生长,促使发酵顺利进行。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成品火棘果酒为透明的浅橙红色,酒香浓馥幽雅,酒体醇厚协调,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低于国家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杀菌素的最佳提取和萃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发酵液不同pH(6,7,8,9,10,11)、放置时间(2,4,8,16,24,32,48,72 h)和温度(20,30,40,50,60,70℃)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提取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从乙酸乙酯、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醚中筛选最适萃取试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萃取次数(1,2,3次)和萃取试剂体积对多杀菌素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发酵液pH为10时,多杀菌素提取效果较好;放置2~72 h,多杀菌素质量浓度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在20~70℃多杀菌素能稳定存在;乙酸乙酯为最适萃取试剂,最佳萃取次数为3次,其与多杀菌素提取液的最适体积比为1∶1。【结论】得到了多杀菌素提取和萃取的最佳条件,在该条件下多杀菌素的质量浓度和萃取率分别为74.50μg/mL和98.18%。  相似文献   

4.
多杀菌素生产菌株发酵配方及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多杀菌素产生菌C121菌株为试验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探索不同碳源、氮源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经L18(37)正交筛选试验,最终筛选到一个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用菌株C121进行摇瓶发酵条件试验的结果表明:当500 mL三角瓶中装料40 mL,消前pH 7.0,转速为210 r/min,温度为30℃时是最佳发酵条件,其发酵效价达到586μg/mL。  相似文献   

5.
以α-甲基葡萄糖苷和油酸甲酯为原料,在四丁基溴化铵(TBAB)和K2CO3的共同催化作用下,无溶剂法合成了甲基葡萄糖苷二油酸酯,并对产品进行了IR表征.探讨了相转移催化酯交换反应机理,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油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n(甲基葡萄糖苷):n(油酸甲酯)=1.1:2,w(TBAB):w(油酸甲酯)=3.5%,w(K2CO3):w(油酸甲酯)=2.5%,反应温度115-120℃,反应时间4.5 h,反应压力~6 kPa.上述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92%,产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2种碳源,13种氮源和3种无机盐对农抗SH-62产生菌高产突变株B2-UBL-609生长及产素的影响;产素发酵条件:温度,周期,摇瓶装量,pH;产素活性最好的发酵培养基ACS1:黄豆饼粉5%,玉米粉2%,NaCl 1.5%,pH7.2.发酵周期72~96h,发酵温度37℃,摇瓶装量120ml/500ml三角瓶,pH7.0~7.5.  相似文献   

7.
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防治西瓜枯萎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包括室内抑菌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室内抑菌通过测量含有不同质量浓度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并计算相对抑制率,来确定杀菌的最佳质量浓度;田间小区试验以不同农药作对照,研究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防治西瓜枯萎病的药效。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6μg/mL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的杀菌效果较佳;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农抗120、多菌灵和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5.4%,61.4%和79.5%。万寿菊杀菌素水乳剂对西瓜枯萎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酵母菌和黑曲霉为发酵微生物,木薯渣为发酵底物,采用固态发酵方式,探索基质含水量、无机氮源种类和添加量、磷酸盐和糖蜜等发酵条件对发酵产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料扩大培养试验,初步探讨木薯渣发酵饲料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生料发酵条件为基质含水量70%、硫酸铵添加量15%、磷酸二氢钠添加量0.5%、酵母菌和黑曲霉接种量10%,发酵周期60h。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杀菌温度对牛初乳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保持活性介质的不同浓度对牛初乳热稳定性的影响试验以及牛初乳与乳酸菌混合发酵过程的相互影响试验,得出3个结论:牛初乳的杀菌工艺应选用72℃,15 s;随着保持活性介质浓度的提高,初乳的热稳定性也随着提高,但浓度过高可影响乳酸菌繁殖以及活性免疫球蛋白数量;42℃接种2.0%的乳酸菌,发酵3 h可得到满足工艺要求的产品。通过该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能够适应和满足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要求,可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红火蚁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以多杀菌素为原药,制成含量不同的多杀菌素诱饵,研究其对红火蚁的室内外毒杀效果。[结果]0.02%、0.04%和0.08%的多杀菌素诱饵室内毒杀作用迅速,红火蚁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24 h1、2 h和8 h;0.01%多杀菌素毒饵室内作用适中,药后54 h红火蚁死亡率可达到100%。0.01%多杀菌素毒饵对红火蚁野外防控效果明显,药后5 d防控效果达到71.52%,25 d后上升到92.91%。0.01%多杀菌素诱饵不会快速杀死觅食工蚁,可在红火蚁个体间传播,最后达到令其全巢覆灭的目的。[结论]多杀菌素饵剂具有药效高、防治彻底、适合于各种环境使用等优点,是防治红火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科学》2015,(6):104-107
本研究以甜荞为主要原料,经酶解、乳酸发酵后生产出一种风味独特、稳定性良好的谷类发酵饮料。通过复合稳定剂配比试验,确定出甜荞乳酸菌发酵饮料复合稳定剂配比为:CMC-Na添加量0.2%、海藻酸钠添加量0.2%、黄原胶添加量0.2%;通过饮料发酵工艺试验,确定出甜荞乳酸菌发酵饮料发酵工艺为:混合乳酸菌添加量4%、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活菌饮料保质期为7 d,杀菌饮料保质期为60 d。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工艺。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不同粘液质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酸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淮山粘液质酸奶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粘液质粉添加量1.6%、蔗糖添加量7.1%、发酵剂接种量4.9%、发酵时间5.9 h,此时产品感官评分为91.53。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测定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来研究桂皮散对鸡肉风味的影响。选取14只60日龄平均体重为475.1g的绿壳蛋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7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的桂皮散,连续15d。试验结束时于蛋鸡左侧胸肌处采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影响鸡肉风味的物质肌苷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增重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鸡肉中肌苷酸含量明显升高;与肉质风味相关的脂肪酸,如己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含量显著增加(P0.05)。提示,桂皮散对鸡肉风味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对其沼气发酵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生壳沼气发酵潜力达0.323 m3·kg-1.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花生壳沼气发酵的工艺参数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发酵料液总固体含量、接种量、pH值对其发酵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发酵温度对沼气产量和甲烷产量有显著影响,总固体含量对沼气产量有显著影响.最优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总固体含量20%,接种量(质量比)1∶1,pH值7.5.按一定比例分别添加牛粪和猪粪后对发酵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添加牛粪能缩短发酵周期,添加猪粪能明显提高产气潜力并缩短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发酵茯苓作为添加剂以0.15%,0.20%,0.25%三个梯度添加于基础日粮中,并与添加0.20%未发酵茯苓组,添加抗生素组以及基础日粮组相对照,研究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饲养周期为28 d。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发酵茯苓饲料添加剂能增强断奶仔猪食欲,提高断奶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和添加抗生素组相比,添加发酵茯苓组在料肉比方面不如抗生素组。和添加未发酵茯苓组相比,添加发酵茯苓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均要优于添加未发酵茯苓组。通过对6个处理比较,发现发酵茯苓添加水平以0.20%为宜,其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腹泻率同基础日粮组和抗生素组相比均差异性显著(P<0.05),为发酵茯苓饲粮添加剂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啤酒废酵母酶解蛋白中多杀菌素的添加量,室内测定了多杀菌素与啤酒废酵母酶解蛋白组配后对橘小实蝇的LC90、LT90及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杀菌素对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在24 h内的LC90分别为5.461 5、7.308 5 mg/kg.2.5、6.3、16.0、40.0、100.0 mg/kg多杀菌素对橘小实蝇雌成虫的LT90分别为56.769 6、49.647 6、16.283 2、7.431 8、4.462 2 h,对雄成虫的LT90分别为57.388 8、52.165 2、17.615 2、7.562 8、4.834 5 h.40 mg/kg和100 mg/kg多杀菌素对6日龄和3日龄橘小实蝇雌雄成虫的取食量和吐出率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锬  任艳丽  钟娟  谭红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2):109-113
在枯草芽孢杆菌ZK(Bacillus subtili)发酵产捷安肽素的过程中,通过Asp、Asn、Glu、Gln、Pro、Ser、Thr、Lys和Tyr等9种氨基酸的单因素添加试验发现,发酵12 h时,160 mg/L的Asp和150 mg/L的Asn对细胞生长和捷安肽素的产量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200 mg/L的Pro和Lys仅对细胞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发酵24 h时,Asp、Asn、Glu和Pro等4种氨基酸对捷安肽素的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Asp 200 mg/L、Asn 100 mg/L、Pro 100 mg/L、Glu 300 mg/L。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响应面方法进一步研究了添加氨基酸对细胞生长和产素的促进及其交互作用,并优化了它们的混合添加策略,结果表明,发酵12h时,Asn、Lys和Pro的添加浓度分别为156.3、155.5、153.5 mg/L时,细胞浓度达到3.91×109个/mL,比对照提高37.6%;发酵24 h时,Asn、Glu和Pro的添加浓度分别为145.62、254.78、50.00 mg/L时,捷安肽素效价达到13 118.2 U,比对照提高了28.6%。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椰汁、蜂蜜、绿茶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白砂糖,探索椰汁蜂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影响饮料稳定性的杀菌条件与乳化稳定剂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来确定椰汁蜂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椰汁添加量120 ml,蜂蜜添加量0.8%,绿茶浸出液添加量120 ml,白砂糖添加量为5%。在复合饮料中添加0.2%单甘脂、0.2%的CMCNa作乳化稳定剂来提高饮料的稳定性,采用的杀菌条件为高压121℃,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甲烷抑制剂对绵羊瘤胃发酵指标及甲烷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28±1.0 kg)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A、B、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40 mg·kg~(-1)、蒽醌20 mg·kg~(-1)和大蒜素300 mg·kg~(-1)。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甲烷抑制剂对绵羊饲喂后9 h内瘤胃p H值没有显著影响(P0.05),显著升高了大蒜素组12 h的p H值(P0.05);添加不同甲烷抑制剂对瘤胃内氨态氮、BCP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显著提高了大蒜素组的瘤胃氨氮浓度(P0.05)和菌体蛋白的含量(P0.05);添加三种不同甲烷抑制剂显著降低了瘤胃内甲烷产量,添加大蒜素6 h后有最为明显的效果,降低幅度最高为38.28%(P0.05)。  相似文献   

20.
多杀菌素产生菌株航天育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多杀菌素诱变育种的有效途径。[方法]对多杀菌素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筛选和发酵测定,计算多杀菌素总效价。[结果]搭载后的刺糖多孢菌SP1,经大量筛选得到2株高产且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菌株HY463和HY466,多杀菌素总效价分别达到147.51μg/ml和95.33μg/ml,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SP1提高288%和151%。对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发现,菌落形态各异,有草帽状、中间凹状、放射线状和宝塔状,并且以草帽状的菌落居多,且不同形态的突变菌株发酵水平也参差不齐。[结论]与UV6、0Co等其他诱变方法相比,空间搭载诱变更能使刺糖多孢菌的产素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