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网络销售渠道与传统销售渠道并存的双渠道销售模式。双渠道销售模式可以实现渠道间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更好地满足顾客差异化购物偏好、提升客户忠诚度、提高供应链效率。通过构建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研究由供应商与零售商组成的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混合渠道协调问题,探讨收益共享契约参数变化情况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最终目的是使分散状态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等于集中状态下供应链系统的最优决策。因此,通过合理设置收益共享契约参数,能够实现传统销售渠道与网络销售渠道的协调。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零售商需将其传统销售渠道的部分收益共享给供应商,以换取较低的批发价格;供应商愿意提供较低的批发价格,而不愿共享较多的网络销售渠道收益。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需求是随机的且受零售商努力水平影响的一般情形下,考虑零售商的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研究设计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改进收入共享契约机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契约参数取值条件下,双渠道供应链能够实现协调.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制造商完全占有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研究结论拓展了收入共享契约协调供应链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由单个风险中性的供应商与多个竞争的损失厌恶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在回购契约中考察竞争和零售商的损失厌恶态度对其最优订购决策和整个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应用博弈论的方法,证明了该供应链博弈存在唯一的纯策略Nash均衡,而且竞争使得零售商的总订购量上升,而损失规避使得总订购量下降.竞争的存在削弱了损失厌恶效应对整个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还发现,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随供应商的批发价增大而增大,随回购价格的增大而减少,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回购契约可以使得供应链达到协调.  相似文献   

4.
以单个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依据供应商采取的保鲜温度对生鲜农产品新鲜度、保鲜成本对市场需求的影响,研究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商的最优保鲜温度设定问题。首先对比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2种情况,得出设计契约可以改进供应链效用;其次建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以协调供应商的保鲜成本与效用的关系;最后求解出最优保鲜温度对应的契约参数取值,在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供应链效用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受到产品新鲜度的影响,在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下,研究了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问题。首先结合双渠道供应链的特点,对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生鲜农产品价格与新鲜度的关系以及供应链的协调问题进行探讨;然后构建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改进收益共享契约模型,获得了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与新鲜度的关系;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从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出发,对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供应突变以及需求不确定双重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收益共享契约引入到农产品生产商和零售商的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可有效地降低农产品供应链在遇到供应和需求风险时受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当突发事件导致零售商面临的需求函数和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同时发生变化时,研究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影响,分析供应链成员的管理决策,为此给出了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最优应对策略,并改进了收益共享合约,使其能协调应对突发事件,即建立了新的具有抗突发事件的收益共享合约.  相似文献   

8.
在前置仓合作情况下,构建由1个供应商与1个零售商组成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模型,验证采取前置仓合作的必要性,分析双渠道供应链在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2种模式下供应商与零售商各自的利润以及总的利润变化。从供应商与零售商进行前置仓合作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数量折扣契约,论证此契约能够实现生鲜农产品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且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双渠道供应链的双赢。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一步检验了此数量折扣契约能够实现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两级供应链系统中不对称信息的作用,并设计供应链契约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文中建立了市场需求为价格弹性需求,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当零售商成本结构为非对称信息时,利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和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3种不对称信息和非线性需求下供应链契约:批发价契约、双参数线性契约和双参数非线性契约,并对上述3种契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显示双参数契约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0.
以二层规划的方法建立了模糊需求环境下由多供应商、单制造商和多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的协调决策模型,针对模型约束条件皆以区间形式给出,结合混沌搜索算法求解二层规划的便捷性,以混沌搜索算法求解此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论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作为协调主体的制造商可通过与供应商的“协作研发”、与零售商的“价格折扣”相结合的契约形式协调整个供应链系统各成员的利益,实现利益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11.
Dairy industry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nterprise in China as people's dietary preferences and composition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 number of problems, however, exist in China's relatively young dairy industry, including the imbalanced allocation of profits throughout the dairy supply chain. One of the root causes of the melamine infant powered milk scandal in 2008 was the unfair profit allocation mechanism in dairy supply chain.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approach ha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generating market shares and total profits. In this study, we apply the three-stag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model of Giannoccaro and Pontrandolfo (2004) in an analysis of dairy supply chain to explore its problems in profit allocation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m. Th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a case study of Hohhot, often called as “milk capital of China”.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current profit distribution in the dairy supply chain is not balanced: the supermarket's profit>farmer's profit>manufacturer's profit. Under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setting, the dairy industry's total profit increased by 12.49%. By exploring different parameters in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model, we have found that a win-win situation can be created among all the members of the supply chain. In dairy supply chain, the ratio of the revenue reserved for the supermarket itself is equal or greater than 47% and the ratio of the revenue reserved for the manufacturer itself is between 46.4 and 50.2%. The values of the parameters that generate a sustainable or win-win situation are related to the bargaining position in the dairy supply chain.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has proven to be effective and desirable by all the dairy chain partners in dairy supply chai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the dairy supply chain structure and the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industries, sectors and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研究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扰动时非线性需求供应链的最优应对策略.首先在稳定条件下提出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协调合约;生产成本和需求扰动会导致原有的收益共享合约不再协调,提出了供应链在一体化决策时应对双因素同时发生扰动的最优策略;进一步提出了改进的收益共享合约协调分散化决策的供应链系统.最后运用数值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考虑市场需求是非线性随机的且受零售商努力影响的一般情形,建立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设计协调双渠道供应链的引入努力成本分担系数的改进回购契约,结果表明,只要引入努力成本分担系数的改进回购契约参数取值恰当,双渠道供应链就能够实现协调.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农产品供应商和生产加工商的两级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系统长期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的行为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及初始值有关。博弈双方的信息吸收能力、共享量和协同效应系数越大,信息共享概率越大;信息共享成本和风险越大,信息共享概率越小;初始值的增大有利于信息共享,但到一定程度后,各企业会逐渐趋于信息不共享。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果蔬供应链中,供应链成员缺乏真实传递果蔬质量和新鲜度等相关信息的意愿,使得供应链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造成供应链下游成员承担绝大部分风险等问题,利用委托代理理论,以农户和超市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构建引入风险分担度r的果蔬供应链风险分担模型,形成考虑农户风险分担努力因素的委托代理契约,与原有契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农户风险分担努力因素的委托代理契约使农户收益增加,风险降低。建议农户应加强与超市的信息沟通,主动为分担风险做出努力,使供应链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弹性系数在供应链风险传导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供应链风险传导对企业的影响,首先引入弹性系数,再以供应链企业间的价格为载体,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来分析生产商原材料价格风险向生产商和零售商传递的价格风险和利润风险.结果表明:供应链中价格风险会沿下游方向逐渐减弱,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风险一致,利润风险程度要视原材料的价格和市场需求函数而定.  相似文献   

17.
为丰富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理论,促进供应链节点间的信息共享,针对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特殊性,运用演化博弈思想,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共享的博弈模型,并对系统长期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应链上各企业进行信息共享的行为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及初始值有关。供应链各企业的共享意愿、共享信息量及自身对信息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信息共享的收益,进而增强共享的意愿;信息共享成本和风险的增加将会减少企业信息共享的收益,从而降低信息共享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分销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引入共享契约作为利润再分配的手段,建立了随机需求条件下供应链的Stackberg博弈和张伯伦利润分配模型,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制造商可以通过调整利润分配参数使供应链各节点实现共赢,同时在供应链节点企业竞争地位不对等的情况下,采用张伯伦模型的合作方式会使节点利润更优.  相似文献   

19.
高树庆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2):115-117,120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条例,针对高校图书馆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隐患,具体分析了在合同签订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要点,以及如何最大限度采取防范措施,降低不必要的合同风险,从而保证学校和图书馆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