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6,(7)
采集攀西地区猪血清样品245份,应用双抗原夹心ELISA进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调查,以了解该地区猪戊型肝炎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结果表明,该地区猪HEV总阳性率为总阳性率为59.18%;1岁以下(含1岁)、1~3岁(含3岁)、3岁以上等年龄阶段猪HEV阳性率分17.86%(10/56)、23.29%(17/73)、39.22%(20/51);散养猪群中HEV抗体阳性率(46.67%)极显著高于规模化猪场HEV抗体阳性率(19.26%)。结果显示,该地区猪群中HEV感染很严重。  相似文献   

2.
在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PMWS)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的基础上,用PCR方法对采自2005年6月至2006年3月温州市11家养猪场的70份疑似有发病猪的组织病料,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基因检测。结果发现,8家猪场的45份病料为PCV2阳性,猪场阳性率为72.73%,样品阳性率为64.29%。表明PMWS在温州市发病比较严重,并且患有PMWS的病猪群广泛存在着PCV2感染。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9,(10):14-15
研究应用ELISA法于2016-2018年对怀化市部分地区共3 260份猪血清样品检测PRRS抗体水平,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猪PRRS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为疫苗免疫程序优化和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结果显示:该地区猪PRRS抗体阳性率为75.52%(2462/3260),不同地区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会同县被检猪群血清PRRS抗体阳性率最高,为78.20%,沅陵县和溆浦县阳性率稍高,分别为76.80%和75.00%,而洪江市、芷江县和麻阳县稍低,分别为74.41%、74.74%和73.80%;此外,种猪场、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3.78%、84.10%和50.95%,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免疫接种和未免疫接种猪群PRRS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6.41%和27.63%,而散养户则分别为73.74%和15.55%。结果表明怀化市猪场需要定期对猪群进行PRRS抗体检测,部分未免疫接种疫苗的猪场需尽快给猪群免疫接种疫苗。  相似文献   

4.
广西某地发病猪场主要病原的检测与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年9月至2007年7月间,对广西某市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及耳朵发绀和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39个发病猪场所采集的53份病料进行了主要病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30份,阳性率56.60%(30/53);猪2型圆环病毒(PCV2)阳性25份,阳性率47.17%(25/53);猪流感病毒(SIV)阳性21份,阳性率39.62%(21/53);猪瘟病毒(HCV)未检出阳性;其中可检出2种以上病原的有26份病料,占48.06%(26/53)。检测结果与调查分析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2型圆环病毒(PCV2)和猪流感(SI)是导致该市猪场疾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病种,而且PRRS、PCV2和SI常呈二重或多重合并感染,这为该市发病猪场针对性地做好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8)
为了解巴州地区牛细小病毒的流行情况,随机抽检临床表现正常的80头奶牛、80头牦牛和80头肉牛的血清以及相应的粪便样品,抽检发病(流产母牛和腹泻犊牛)的57头奶牛、52头牦牛和46头黄牛的粪便样品,采用ELISA、PCR方法分别检测血清、粪便中细小病毒的抗体、核酸。结果发现:正常的奶牛、牦牛和肉牛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3%、31.3%、46.3%,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8%、0%、0%,奶牛细小病毒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牦牛抗体阳性率;发病奶牛、牦牛和黄牛细小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7.5%、3.8%、10.9%,犊牛核酸阳性率(17.3%)显著高于成年牛阳性率(5.0%),奶牛核酸阳性率显著高于牦牛核酸阳性率。说明巴州地区牛存在细小病毒感染,不同品种牛感染有差异,成年牛和犊牛感染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养殖犬、有证犬和无证犬及犬的不同年龄段,应用杭州埃夫朗狂犬病ELISA诊断试剂盒,对杭州市区240份犬血清进行了狂犬病血清抗体检测,统计结果显示:有65.83%(158/240)的犬狂犬病血清抗体呈阳性。其中有证犬狂犬病抗体100%阳性,养殖犬狂犬病抗体为阳性的样品占总数的93.3%(56/60)。成年犬阳性率约为55.7%(97/174),老年犬狂犬病抗体阳性率较高,阳性率为80%(20/25),幼年犬狂犬病抗体均为阳性100%(41/41),表明对狂犬病的免疫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免疫屏障,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了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但还有待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重庆市忠县种猪场PCV-2的感染情况,笔者采用ELISA法对采自6个种猪场的494头份猪血清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县种猪场PCV-2感染率为100%(6/6),PCV-2阳性幅度为7.4%~28.1%,总阳性率为17.4%(86/494),经产母猪阳性率为30.4%(51/168),后备母猪阳性率为17.1%(26/152),断奶仔猪阳性率为5.2%(9/174)。  相似文献   

8.
采用宰后同步检疫视诊的方法,在屠宰环节对生猪进行蛔虫和细颈囊尾蚴检疫,统计分析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生猪这2种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有效防治猪蛔虫和细颈囊尾蚴、降低屠宰损伤提供参考。2017年蛔虫阳性率为0.82%(12 073/1 468 873),其中第一季度阳性率为0.65%,第三季度感染率最高(0.85%),2017年细颈囊尾蚴阳性率为0.021%(313/1 468 873),其中第一季度阳性率为0.025%,感染率最高。2018年第一季度生猪蛔虫阳性率为0.45%(1 510/337 611),细颈囊尾蚴阳性率为0.006%(21/337 611),均显著低于2017年第一季度的阳性率(P0.05)。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9,(12):21-23
为了掌握重庆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猪戊肝病毒感染状况和流行情况,应用ELISA监测方法对2018年重庆部分地区17个猪场620份血清进行血清学调查。猪伪狂犬野毒感染检测情况结果显示,17个被调查的猪场中,阳性猪场有5个,猪场阳性率为0.29%,共检测了620血清样品,其中阳性血清数为72,样品阳性率为11.61%;猪戊肝病毒感染检测情况结果显示,17个被调查的猪场中,阳性猪场有3个,猪场阳性率为0.18%,共检测了620血清样品,其中阳性血清数为15,样品阳性率为2.42%。不同地区猪伪狂犬野毒、猪戊肝感染情况不同。提示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压力依然存在,该病的控制和净化还需持续;同时还应加强猪戊肝病毒相关信息的研究以及流行情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1,(7)
目的通过检测稻城县牦牛血清中的布鲁氏菌病抗体,了解当地牦牛布病的感染情况,从而为稻城县牦牛布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首先对牦牛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次检验,检测结果为阳性和可疑血清,用试管凝集试验再次检验,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牛即为布鲁氏杆菌病感染牛。结果稻城县牦牛布病抗体检测总阳性率为3%。其中3个不同乡镇的牦牛血清样本中有2个乡镇检测出阳性样品,赤土乡检测出5个阳性样品,阳性率3.55%,傍河乡1个阳性样品,阳性率3.57%,香格里拉乡0个阳性样本,阳性率0%。结论基于对稻城县牦牛布病抗体进行检测与分析,发现稻城县部分地区牦牛存在布鲁氏菌病感染。  相似文献   

11.
王筱珊  胡智博  费荣梅 《水产学报》2017,41(10):1623-1630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桃拉综合征病毒(T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是威胁对虾养殖的重要病毒。为了调查这3种病在江苏境内的流行情况,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的PCR检测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采集的1436尾对虾样品进行3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WSSV阳性率为17.20%,TSV阳性率为0%,IHHNV阳性率为39.48%。对江苏不同地区分离出的5株IHHNV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数据显示这5个地区的毒株均属于Ⅰ型感染株,与韩国株的进化关系较为接近。本研究通过调查以上3种病毒病在江苏境内的流行情况,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江苏不同地区的凡纳滨对虾IHHNV感染均为Ⅰ型,研究结果对养殖虾的疾病防控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贝类中3种组织血型抗原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分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是诺如病毒(NoVs)的结合受体,本研究假设贝类中也存在类似的HBGAs并且特异性地富集NoVs,利用HBGAs单克隆抗体,建立贝类中3种HBGAs的ELISA检测方法,分析牡蛎(Crassostrea gigas)、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等6种双壳贝类中HBGAs的类型。结果显示,在上述6种贝类中都检测出A型抗原,其中菲律宾蛤仔的检出率为11.6%(9/77),紫贻贝的检出率为28.1%(16/57),缢蛏样品为72.3%(47/65),栉孔扇贝为84.6%(58/69),其余贝类检出率为100%;只有牡蛎样品检出H抗原,检出率为30.7%(28/91);在缢蛏和毛蚶样品中检测出B型抗原,检出率分别为76.9%(50/65)和77.8(56/72)。结果表明贝类中存在不止1种类型的HBGAs。  相似文献   

13.
2002年采用PCR-核酸探针斑点杂交法检测了乳山对虾养殖场1000余份样品携带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情况。结果显示,639例对虾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26·6%;77例蟹类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8·2%;266例浮游动物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38·3%,3~9月份浮游动物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消毒后水体中浮游动物的阳性率仍很高;30例贝类样品检测均为阴性;204例底泥样品中,阳性检出率为17·6%,22例抽滤海水样品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虾、蟹类在传播WSSV中起着重要作用,贝类、海水传播WSSV的可能性很小,浮游动物、底泥在传播WSSV中的作用和机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4对引物(389F/R、392F/R、77012F/77353R 和309F/R),通过普通 PCR 方法,对本实验室2011?2012年采集于国内不同地区的对虾样品进行 IHHNV(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检测,并对国内存在的 IHHNV 检出类型进行初步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凡纳滨对虾、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宽沟对虾中均检测出了 IHHNV,而在脊尾白对虾中未检出。其中凡纳滨对虾阳性率最高,中国对虾阳性检测率最低。对虾样品2011年阳性率高于2012年,华东地区高于华北、华南两地。此外,根据4对引物的检测结果,得到国内 IHHNV 的4种 PCR 检出类型。  相似文献   

15.
为初步了解中牟县家兔球虫病流行情况,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来自中牟县大孟镇的30户农村养兔户共237份各年龄段家兔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145份粪便样品为球虫阳性,球虫总感染率为61.2%(145/237),其中30~35日龄兔球虫感染率为51.1%(24/47),平均OPG值为6.98×103;40~90日龄兔球虫感染率为71.1%(38/53),平均OPG值为4.23×103;4~6月龄兔球虫感染率为62.9%(39/62),平均OPG值为2.64×103;1~2年种兔球虫感染率为62.5%(25/40),平均0PG值为1.12×103;3~4年种兔球虫感染率为54.3%(19/35),平均OPG值为0.8×103。本次调查共发现5种兔艾美尔球虫,分别是:穿孔艾美尔球虫、中型艾美尔球虫、大型艾美尔球虫、小型艾美尔球虫、肠艾美尔球虫,其中以穿孔艾美尔球虫比例最高(31.7%)。  相似文献   

16.
人们越来越多地在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中诊断出与猪圆环病毒II型相关的肺炎。很多实验室诊断的呼吸系统综合征(PRDC)病例通常是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在美国,2000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占病例的42%,PCV2占22%,猪流感病毒(SIV)占19%,猪肺炎支原体占22%;我们国家现在的情况与此相似。本文介绍3个临床病例分别是PRRSV和PCV2共感染、PCV2和SIV共感染以及PCV2和猪肺炎支原体共感染。这就是今年国内的主要猪病形势,经常导致严重的临床疾病,唯一的组织学损伤是淋巴组织消退和气道纤维化,在这些损伤中大量的PCV2抗原表明PCV2在PRDC中起到重要的致病作用。去年夏季,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地的部分区域发生了以高热、呼吸困难和全身性出血为主的猪疫情。根据所收集的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和相关动物实验,初步认为造成本次猪疫情发生的主要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以及猪2型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2)感染,即3P综合征(3P Syndrome,以下称3P综合征)。这就是例证。PCV2感染相关的疾病经常与一种或多种病原体共发生。PCV2感染经常在PRDC暴发中出现,可能导致这些病例中损伤的严重性和持续性的原因。PCV2感染相关的损伤能够在急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发现,并不局限于消瘦症状。  相似文献   

17.
李学琼  刘力  王健 《畜禽业》2008,(5):28-32
本文报道了用乳胶凝集试验对重庆地区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猪场血清学监测以及猪伪狂犬病综合防制措施的研究。随机采集重庆市6个区县的12个未经免疫PR疫苗的规模化种猪场血清423份,用PR乳胶凝集试验检测PR抗体,12个规模种猪场中,血清阳性猪场10个,占83.3%(10/12);检测血清423份,阳性血清57份,阳性率13.5%(57/423),有的种猪场血清阳性率最高达55.6%,说明猪伪狂犬病在我市部分规模种猪场中存在。选接种疫苗但血清流行病率较高的2个猪场,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用ELISA试剂盒进行效果监测。综合防制措施实施结果表明,半年后,2个猪场所有猪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特别是种猪基本上能达到100%,从源头上杜绝了PRV感染,但是仔猪和生长育肥猪在实施2年后都不能达到100%,并且也还存在野毒感染而产生的抗体,说明场内依然存在野毒,一旦疫苗接种终止,可能爆发伪狂犬病。但是在综合措施实施1年后,血清阳性率水平和野毒抗体水平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9,(3):8-9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病种。为了解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分别在春秋两次集中免疫后,从四川省21个市(州)共采集禽血清样品3 667份,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分别进行H5和H7亚型禽流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H5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53份,平均合格率为96.89%,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6.52%(1 77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7.26%(1 776/1 826)。禽流感H7亚型免疫抗体合格3 515份,平均合格率为95.85%,其中,春季合格率为95.44%(1 757/1 841),秋季合格率为96.28%(1 758/1 826)。表明四川省2018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红见 《畜禽业》2010,(4):40-42
应用常规细菌分离法对西宁市某几个农贸市场采集的70份仔虾样品进行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经细菌形态观察、嗜盐性试验、细胞色素氧化酶试验和生化特性测定,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结果检出阳性菌株4株,阳性率为5.7%(4/70),同时通过致病性试验证明4株分离菌对小白鼠有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12)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PR)在伊宁市的流行情况。选择伊宁市5家使用g E基因缺失疫苗进行免疫的养猪场,采集不同阶段猪的血清样品549份,病理组织样品94份,利用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对伪狂犬病毒(PRV)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各猪场均存在g E基因抗体检测阳性,血清样品总阳性数106份,总阳性率为19.31%;g B基因抗体检测血清样品总阳性数465份,总阳性率为84.70%;PCR检测PRV总阳性数36份,阳性率38.30%,RT-PCR检测PRRSV总阳性数59份,阳性率62.77%,二重感染数34份,占PRV检测阳性数的94.44%。调查表明,伊宁市养猪场普遍存在PRV野毒感染的情况,对伊宁市养猪业构成一定的威胁;PRV感染及发病受到免疫、混合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