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探索薄皮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方式,以温州地方特色薄皮甜瓜品种白啄瓜为材料,以爬地栽培(A)为对照,设置立架栽培(B)和拱架栽培(C)2个处理,其667 m2种植密度分别为280、635、635株,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薄皮甜瓜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薄皮甜瓜品质无显著影响,但对甜瓜产量和经济效益影响显著;对照A的单瓜质量显著高于B、C处理,单株产量最高,但因其种植密度低,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均低于B、C处理,B、C处理的667 m2产量分别为3 688、3 706 kg,约比对照A高900 kg;B、C处理的667 m2纯收益较高,分别为2.08万、1.99万元.综上所述,为实现甜瓜高产高效栽培,应选择立架或拱架栽培.  相似文献   

2.
塑料大棚栽培早熟南瓜始收较露地提早50天左右,4月中旬可采第一个瓜,市场售价5.00元/kg左右.用"降蔓式"栽培每667 m2可栽2 000株左右(一般爬地栽培700株左右),充分利用大棚空间,前期产量集中,而且产量高,667 m2大棚可收嫩瓜6 000 kg左右,高产可达7 500 kg,667 m2产值万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厚皮甜瓜冬春茬栽培整枝方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求不同栽培整枝方式对日光温室冬春茬厚皮甜瓜熟性、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状的影响,进行了4种栽培整枝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甜瓜采收期以爬地栽培单蔓整枝方式最早,比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方式和爬地栽培双蔓整枝方式早3d,比对照爬地栽培3蔓整枝方式早8d。单果质量、总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以吊蔓栽培单蔓整枝方式最高。吊蔓单蔓方式单果质量(755g)高出对照335g;667m2总产量达2926kg,比对照增产56.6%;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7.5%,高出对照2个百分点;且甜瓜果面光洁,果色均匀,果形周正,口感风味好,商品性状优良。据此,建议冬春茬厚皮甜瓜保护地栽培宜推广吊蔓单蔓整枝栽培方式,以取得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正>大棚栽培西瓜是我国西瓜早熟栽培的主要方式,大棚能够提高早春季节棚温,提早种植,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是露地栽培的310倍。目前中大果型西瓜大棚生产多采用爬地式栽培,210倍。目前中大果型西瓜大棚生产多采用爬地式栽培,23蔓整枝,667m2种植5003蔓整枝,667m2种植500600株,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为提高棚室空间利用率,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经过3年(2011—2013年)研究和生产示范,探索出大棚西瓜半吊蔓栽培技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北方大棚厚皮甜瓜多采用吊蔓立体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经济效益。其具有以下突出优点:有利于提高种植密度,厚皮甜瓜吊蔓栽培一般667 m2种植1 8002 200株;有利于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吊蔓栽培可起到充分利用空间的作用,叶面积系数可达土地面积的52 200株;有利于增加叶面积指数,提高光能利用率。吊蔓栽培可起到充分利用空间的作用,叶面积系数可达土地面积的56倍;有利于改善植株周围的微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1操作要点1.1育苗一般在12月上旬至2月上旬育苗,需要加温设备或利  相似文献   

6.
春大棚薄皮甜瓜“一茬多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皮甜瓜的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技术不断优化.近年来各科研单位推广的甜瓜保护地吊蔓立体栽培技术已经有效地解决了其在栽培上土地利用率低的弊端,但是采收期短仍然是甜瓜生产中导致其产量较低的一个限制性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介绍一种"一茬多瓜"的新型栽培技术,可使薄皮甜瓜采收期大大延长,产量明显增高.从2005年开始研究薄皮甜瓜的高产栽培技术,2008年开始在北京大运祥和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通州区)进行试验、示范.每667 m2产量可达3 500~4 000 kg.  相似文献   

7.
薄皮甜瓜新品种龙庆1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龙庆1号甜瓜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育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极早熟薄皮甜瓜杂交种。春季塑料大棚栽培从出苗到果实成熟90d左右,比对照富尔1号早3~5d,低温条件下易坐瓜,果实成熟快;成熟瓜梨形,黄绿色,果皮光滑美观,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单果重330g左右,667m2产量2500kg左右;霜霉病病情指数30.67,白粉病病情指数40.83;适宜吊蔓和地爬式栽培。200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中果型西瓜吊架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瓜农经济效益,采用中果型西瓜密植吊蔓栽培技术,通过667 m2650株、850株、1 050株3种栽培密度设计,对西瓜长势、品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西瓜密度,采用吊蔓栽培管理,对西瓜长势、品质无显著影响,从单瓜质量看,667 m2定植650株平均单瓜质量最高为7.09 kg,667 m2定植850株平均单瓜质量为6.45 kg,667 m2定植1 050株平均单瓜质量达到6.05 kg,适合市场需求。从经济效益上分析,667 m2定植850株的处理2比定植650株的处理1经济效益提高20.26%。667 m2定植1 050株的处理3比定植650株的处理1经济效益提高39.34%,经济效益最高,适合中果型西瓜栽培农户应用。  相似文献   

9.
三绿早生是专食嫩瓜的中国南瓜杂交种.耐低温,低温下果实生长速度快,较目前已推广的早嫩南瓜提早15天上市,增产35%以上.瓜皮翠绿色有光泽,商品性好,延迟采收或贮藏数日不变色,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适应各种土壤条件及大棚、露地、搭架或爬地栽培.采用大棚吊蔓式栽培,盛收期放蔓,667 m2植2 000株,667 m2高产达7 500kg,产值超万元(参见本刊2002年第2期第27页).现已在贵州、云南、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喜食嫩南瓜的地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大棚栽培西瓜是我国西瓜早熟栽培的主要方式,大棚能够提高早春季节棚温,提早种植,提前上市,经济效益是露地栽培的3~10倍。目前中大果型西瓜大棚生产多采用爬地式栽培,2~3蔓整枝.667m^2种植500~600株,667m^2产量3000kg左右。为提高棚室空间利用率,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经过3年(2011—2013年)研究和生产示范。探索出大棚西瓜半吊蔓栽培技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涛 《吉林蔬菜》2020,(2):19-20
薄皮甜瓜,果实香甜清脆,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薄皮甜瓜进行设施吊蔓栽培,果实着色好,无阴阳面;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果形周正,商品率高;栽培密度增加,产量提高;通风透光,病虫害减少;上市提早,售价高,效益好,既丰富市场,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北京设施甜瓜面积在2667hm2以上,其中薄皮甜瓜约533hm2,市场价格稳定,种植效益高,近2年发展较快。但常规栽培薄皮甜瓜上市较晚,茬次少,产量较低(667m2产量1700~2000kg)。常规吊  相似文献   

13.
1 甜瓜坐不住瓜的解决措施 露地生产甜瓜,多采用地爬式栽培,跑秧坐不住瓜现象在生产中时有发生,主要是养分供应不平衡,营养生长过旺所致.无论是厚皮甜瓜还是薄皮甜瓜、无论是吊蔓栽培还是地爬式栽培,都必须采取整枝的措施来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使其早结瓜.对没瓜或没坐住瓜的植株都必须掐尖,严格掌握瓜蔓的个数,不要形成越掐蔓越多,蔓越多越坐不住瓜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利用钢管大棚"四膜一苫"技术进行薄皮甜瓜嫁接栽培,设施保温性能好,不用加温,可节省能源.薄皮甜瓜2月中旬定植,5月初采收,可持续采收至9月中旬,每667 m2产量一般为2 500~3 000kg,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周永香  崔永恒 《蔬菜》2014,(3):38-39
应用一绳双蔓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种植密度,提高日光温室光热资源利用率。在行距70 cm情况下,一绳双蔓栽培较双绳双蔓栽培株距由50 cm降至30 cm,667 m2种植密度由2 380株提高到3 170株。每667 m2可多定植790株,单瓜质量在1.6 kg左右,667 m2可增加西瓜产量1 200 kg以上,增收6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调节植株营养叶面,提高光合效率,平衡植株体内营养,探讨华南地区大棚西瓜嫁接栽培密度、整枝方式、坐果节位技术等高产优质关键技术,有针对性地设计3种种植密度,配合3个不同坐果节位,2种不同整枝方式,通过栽培比较,研究分析在同等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坐果节位、整枝方式对大棚西瓜嫁接栽培产量及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处理为:667 m2密度1 2001 300株,单蔓整枝留1果,坐果节位在第211 300株,单蔓整枝留1果,坐果节位在第2124节间,单果质量可达2.3 kg,果形端正均匀,果实商品率达96%以上,667 m2产量最高达2 870.4 kg。  相似文献   

17.
以小型哈密瓜品种"江淮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以吊蔓栽培、拱架栽培和地爬栽培为处理,对比了2种设施条件下3种不同栽培模式的网纹甜瓜生长情况和产量品质,以及生产劳动力投入和销售收入的差别。结果表明:在2种设施条件下,与地爬栽培与拱架栽培相比,吊蔓栽培的产量和销售收入均最高,且哈密瓜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是最高效的栽培模式;地爬栽培是最省工的栽培模式,用工量只有吊曼栽培的40%左右,而产量可达到吊蔓栽培的70%左右,适合于劳动力不足的农户;拱架栽培在高产和省工方面均没有优势,是相对最不经济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胡萝卜不同栽培密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生长发育、产品品质、商品率、产量及产值看,以7.5 cm×9 cm播种密度为宜,即每667 m2保苗32 000株左右,产量达52 000 kg/667 m2以上,单个根重达200 g以上,产值在7 311元/667 m2以上。不仅产量高,而且胡萝卜商品性好、商品率高,是适合推广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整枝方式对薄皮甜瓜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薄皮甜瓜‘金蜜1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双蔓、3蔓、4蔓和吊蔓4种不同的整枝方式对其植株生长、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薄皮甜瓜的蔓长以吊蔓整枝为最优,单果质量以3蔓整枝为最优,3蔓整枝的单果质量为0.51 kg,比吊蔓、双蔓和4蔓整枝分别高出0.07 kg、0.06 kg和0.1 kg,而蔓粗、叶面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产量均以双蔓整枝方式最优。双蔓整枝方式667 m2产量达3 500.2 kg,比3蔓整枝、4蔓整枝和吊蔓整枝分别高出15%、8.9%和2.2%。双蔓整枝的品质最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1%,比3蔓整枝、4蔓整枝和吊蔓整枝分别高出16.6%、25.8%和27.8%,并且双蔓整枝抗病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20.
龙庆2号是以Fe-2-105为母本、以MN-10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适宜保护地栽培的薄皮甜瓜一代杂种。早熟,保护地栽培全生育期85~90 d(天),子蔓结瓜为主;幼瓜绿色,成熟瓜高圆形,白色润黄,肉、瓤青白色,肉质甜脆,果味清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68 %;单瓜质量360~500 g,保护地栽培每667 m2产量3 000 kg左右,适宜中原地区薄皮甜瓜产区早春保护地和云南、海南省冬季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