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银粳2号是白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引进水稻品系9856的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白银市水稻区域试验,折合平均产量10 467 kg/hm2,比对照品种宁粳16号增产12.52%。生育期160~170 d,晚熟。籽粒含直链淀粉16.6%、蛋白质8.5%,糙米率82.9%,精米率75.3%,垩白粒率16.0%,碱消值7.0,胶稠度69。中抗叶瘟病、高抗穗颈瘟病,适宜在白银市及相同生态类型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白银市青贮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半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6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金岭17号生物产量最高,为115 272.7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30.75%;其次是奥玉5102,生物产量为114 106.6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29.42%。金岭17号、奥玉5102综合性状最优,果穗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14.7%和3.85%,叶片产量比对照品种豫玉22号分别增产41.41%和77.63%,在白银市沿黄提灌区种植时9月中下旬能达到蜡熟期,与白银市的青贮期吻合。建议金岭17号、奥玉5102作为白银市青贮玉米主栽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银平3号是白银市农科所2004年选育的高产优质平菇新品种,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现已成为白银市平菇栽培的主要品种。现将笔者总结出的银平3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4.
银稻1号系甘肃省白银市农科所系统选育而成,2000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杂交种98-ZW-1是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98-W-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98-Z-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2-2003年白银市多点区域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32.25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9.78%;在2002-200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12 063.54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0号增产3.3%.中早熟,株高246 cm,百粒重40.0 g左右,籽粒含粗蛋白111.0 g/kg、粗脂肪46.2 g/kg、淀粉716.2 g/kg、赖氨酸3.6 g/kg.高抗大斑病和红叶病,适应性强.适宜在白银市高扬程灌区海拔较高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特种稻新品种银黑香粳是白银市农科所从引进特种稻品种龙锦 1号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在 1998- 1999年白银市 2 a6点 (次 )特种稻区域试验中 ,折合平均产量 5 372 .4 kg/ hm2 ,比对照品种龙锦 1号增产 9.86 % ,居参试 5个品种 (系 )的第 1位。精米率为 91.5 % ,整精米率为 6 3.4 % ,粒长 5 .6 mm,长宽比 2 .2 ,其碱消值 7级 ,胶稠度 5 8mm,直链淀粉含量 0 .372 %。在甘肃沿黄灌区种植全生育期 14 5 d,适宜在沿黄灌区海拔 1380~15 5 0 m的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邮编:730900,电话:0943-8314452)选育的大豆新品种银豆1号,前不久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35~138天。百粒重27.4克,籽粒圆形、黄色、  相似文献   

8.
旱地小麦新品种银春1号,是甘肃省白银市农科所,以地方强抗旱小麦品种白见口、和尚头和硬粒小麦吉尔吉奥远缘复合杂交,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亲本组合为白见口×(和尚头×吉尔吉奥).199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995年在甘肃中部干旱山区大面积示范推广.2001年获白银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豌豆新品系06-4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豌豆新品系06-4是以银豌1号为母本、青英1号为父本,在灌溉条件下经系谱选育而成。在白银市进行的多点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5 163.0 kg/hm2,较对照品种银豌1号增产13.70%。半无叶型中早熟品种,生育期93 d,株高59 cm,百粒重25.9 g。籽粒含粗蛋白质22.O%、淀粉55.82%、赖氨酸1.87%、粗脂肪1.81%、灰分2.95%。适宜在甘肃省白银市高扬程灌区、二阴地区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系 8910 - 5 - 8由白银市农科所从甘肃省农科院引进。该品种在白银市 1999- 2 0 0 1年的多点试验中 ,3a14点 (次 )折合平均产量 2 977.4 kg/ hm2 ,比对照品种铁丰 8号平均增产 17.8% ,居 8个参试品种 (系 )的第 1位 ;籽粒含粗蛋白 4 5 .5 0 %、脂肪 17.6 8%、赖氨酸 2 .95 % ;株形紧凑 ,产量结构好 ,抗倒伏 ,抗花叶病。适应在白银市沿黄灌区、高扬程灌区及河西部分地区套种  相似文献   

11.
《贵州农业科学》来稿中参考文献著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贵州农业科学>来稿中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和使作者充分了解<贵州农业科学>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结果修改后的<贵州农业科学>文后参考文献新著录规则,对2008年第1期刊发的60篇论文原稿中的参暑王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农业科学>2008年第1期引文率为90%,篇均引文量为8.25篇,引文正确率约为20%.并对问题引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问卷调查看《贵州农业科学》办刊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强与作者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力创精品期刊.对2001-2005年在<贵州农业科学>上发表论文的作者以邮寄调查表的形式对6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男性作者占75.00%;30~49岁的作者年龄达70%以上;副高以上职称达56.25%,其中,正高职称10.42%;本科以上学历达72.92%,其中,博士6.25%,硕士10.42%;对本刊内容满意的作者达97.92%;认为文稿编辑较好的作者达94.79%;省内作者占82.29%,依次为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地区>黔东南州>黔西南州>黔南州/铜仁地区>安顺地区、六盘水市,省外作者占17.71%.<贵州农业科学>总体上得到了广大读者与作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基因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把握基因研究快速发展的现状,掌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本文以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出一些结论,为研究人员进一步的研究和制定发展计划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调查了农业科技栏目中582种农业科技期刊2003-2007年间刊登的641 587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了解中国农业科技类期刊发表论文总体学术水平.结果表明:2003——2007年间被引用频次超过50次的文章共229篇,占0.038%,而未被引用的期刊占68.93%.刊登高被引频次(被引频次在30次及以上)论文较多的期刊多为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农业部主管,中国行业协会主办的期刊.生态学方面论文引用频次较高.被引频次较高论文作者集中在高校,地方科研单位较少,数量最多的是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水稻品种(系)抗稻瘟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定了来自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提供的131份水稻品种(系)材料对稻瘟病的抗性,其中抗病的7份,中抗的22份,中感的28份,感病的58份,高感的14份。感病材料占77.52%,抗病类型的材料仅占22.48%。加强育种中间材料的抗病性鉴定有利于提高抗病育种之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各单位发表论文和在其核心刊物《贵州农业科学》的刊载情况,采用文献计量法,依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数据,对2009-2012年的发文量、在核心刊物发表文章占比、发表文章对《贵州农业科学》载文的引用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2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发表文章总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发文质量稳中有升;《贵州农业科学》刊载本单位论文数量呈小幅增加趋势;作者在发文平台方面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认为:单位与其所属刊物间要有效配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刊物的媒介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产夏大豆新品种石豆1号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石豆1号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合作,采用化学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成功的超高产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河北省区域试验唯一连续2a产量稳定超过对照16%以上的高产大豆品种,为河北省中熟夏大豆超高产品种,丰产性好、抗病、抗倒伏和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8.
《贵州农业科学》载文情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贵州农业科学》2008-2010年载文情况,为该刊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贵州农业科学》2008-2010年载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用统计结果与前期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刊2008-2010年共出版30期,刊载论文2185篇,平均年刊载量为728篇,平均每期载文73篇;高校稿件的刊...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调查了《天津农业科学》2001-2010年10年间刊登的1250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了解《天津农业科学》总体被引用和阅读情况,及高被引频次论文、高下载频次论文的学科特点。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天津农业科学》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率为46.32%,被下载论文为100%;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下载频次在100次以上的论文多集中在植物生理和生物技术方面。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部分小麦种质成株期和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库存的850份小麦资源为试材,研究了在大田条件下不同种质对成株期小麦白粉病的抗性,采用种植感染行和浇水相结合的方法诱发白粉病,结果有41份小麦材料表现不同程度的成株期抗性。针对这41份小麦种质,在温室条件下,接种济南地区混合白粉病菌种,进行苗期抗性鉴定,结果有5份材料表现抗性。该研究为小麦白粉病抗性育种提供了有效的抗源和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