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山核桃适宜种植区的划分及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国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山核桃之乡"。山核桃树生长慢,进入产果期在10年之后,盛产期在15年之后,因此对宁国市山核桃适宜种植区的地质背景、气候环境、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进行了野外调查和分析研究,为发展名优山核桃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一、调查分析2002~2004年,野外实际调查了宁国市南部山核桃主产区约850km2,初步摸清山核桃高质优产区、中等区和较差区分布范围。对主产区进行了土壤化探取样,1km2取1个样,采集土壤样品850件,组合分析335件,土壤有效态样品45件,山核桃作物样品17件,水化学分析样10件,岩石微量元素定量分析26件,生态地质剖面43km。共分析了42项指标,其  相似文献   

2.
正薄壳山核桃,又名美国山核桃、长山核桃,俗称碧根果、长寿果,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是世界重要的干果及木本油料树种。种植薄壳山核桃经济价值高、受益期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湖南为薄壳山核桃较适宜种植区之一,在上世纪先后几次从国外引入多个品种,但部分品种表现不佳,结实晚、产量低,后代变异  相似文献   

3.
依据云南的气候条件,将云南省初步区划为6个板栗栽培区,即温热种植区,干热种植区,湿热种植区,滇东南湿热岩溶山原种植区,滇东北、滇西北温暖种植区,滇东北低温高湿种植区;并依据24个板栗新品系的区域化栽培试验结果,提出了各栽培区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4.
<正>一、摘要肉桂乃亚热带樟科常绿乔木,浑身是宝,是珍贵的药用树种。我省自一九六○年引种以来,已近廿年的历史。由于肉桂对气候环境的条件要求较高,故引种区域不大,为了扩大生产,有步骤地引种栽植肉桂,以充分利用自然气候资源。为此要全面地均衡各地气象条件,通过实地观察,综合了各种植区的寒害、物候、生长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通过了相关计算与方差分析检验,选出了极端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20℃积温、年降水量、年平均风速等五个因子。根据所选出的五个气象因子,应用动态聚类分析(Dynamic Clustering Methods)方法,在种植区内,按气候的不同类型,选取了不同种植区的凝聚点,作出不同种植区的区划。其种植区划分为:适宜种植区,较适宜种植区;引种种植区;试引种区等四个不同的种植区。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幼林和黄花菜间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核桃纯林、混交林(山核桃和楠竹)、林下间作(山核桃和黄花菜)等不同造林类型的调查和试验,筛选出山核桃幼林的最佳经营模式为山核桃×黄花菜,不仅能实现以短养长,而且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根据黄花菜日产量变化图和趋势线,可以为制定采收和加工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板栗栽培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云南的气候条件,将云南省初步区划为6个板栗栽培区,即温热种植区,干热种植区,湿热种植区,滇东南湿热岩溶山原种植区,滇东北、滇西北温暖种植区,滇东北低温高湿种植区;并依据24个板栗新品系的区域化栽培试验结果,提出了各栽培区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7.
初论我国沙棘资源建设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张丽 《沙棘》2006,19(3):1-6
沙棘有相对较广的生态适应性,在我国西部和北部有大量适宜种植沙棘的土地。为使沙棘种植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沙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必须研究沙棘的种植区域,制定种植区划,指导沙棘资源建设。本文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区划和沙棘的特性,采用温度、水分等自然因子和水土保持、农村经济等经济社会因子将我国适宜发展沙棘的区域划分为6个一级沙棘种植区:松辽河沙棘经济林种植区,海河水系上中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长江上游沙棘生态经济林种植区,蒙新及内陆河沙棘生态林种植区和青藏高原沙棘种质资源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一、种植地的选择1.海拔。美国山核桃在云南引种种植成功的经验证明:在海拔800一1850 m的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为适宜种植区,引种种植时,可参照此范围选择种植地。2.地形、地势。除山顶、山脊不宜种植外,农耕地、退耕还林农地、荒坡、荒箐及"四旁"地等都可种植,但以农耕地、退耕还林坡地、凹坡、箐沟和"四旁"地最好。3.土壤。美国山核桃喜深厚、肥沃、沙质结构  相似文献   

9.
美国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薄壳山核桃,属胡桃科山核桃属植物。它自然分布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商业化栽培主要在密西西比河谷冲积平原,属典型的亚热带树种。对于这一世界著名干果,我省从1974年以来我省相继在40多个试验点引种种植,现已有24个点引种成功,引种效果为全国最好。禄劝县于1999年春引种种植的美国山核桃,已经开花结果,现把我们种植美国山核桃7年的经验,作一总结介绍,供业内人士参考。1立地条件选择1.1适宜的气候带引种种植的实践证明,种植在海拔1300m以下的南亚热带气候区的美国山核桃树,树体生长好,果大、粒重、含油量高…  相似文献   

10.
山核桃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构建山核桃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群落,用群落调查法研究了浙江省临安市不同经营措施类型山核桃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绵枣儿、天葵、麦冬、地丁、鹅观草、猪殃殃等物种在各经营类型林地中重要值相对较高。(2)丰富度指数在16~33之间,均匀度指数在0.72—0.85之间,Simpson指数在0.83~0.93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在3.07~4.23之间。(3)类型c(长期使用草甘磷除草的林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低于类型A(近3年未使用草甘磷,每年施肥2次的林地)和类型B(近3年未使用草甘磷,并未施肥的林地),Simpson指数大小依次为:类型A〉类型B〉类型c,均匀度指数类型A与类型C基本相等,而类型B最少。对于类型c,需要改变林地的经营措施,加速林下植被的恢复,合理引入绵枣儿、天葵、麦冬、地丁、鹅观草、猪殃殃等适应性较强的物种。  相似文献   

11.
以水浸提法提取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2种植物的叶片内含物,研究其对刺槐、萝卜和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水浸提物明显抑制了3种受试植物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生长7 d的幼苗体内,可溶性蛋白、SOD活性、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通过氯仿热回流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鉴定了2种植物叶片中的化感物质胡桃醌,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叶片中所含有的胡桃醌含量高于山核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多年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歙县山核桃的资源分布、生产管理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山核桃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为歙县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山核桃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鉴于山核桃的重要经济价值及其特殊的生态分布范围,对安徽省山核桃主要分布区不同立地条件,不同载培管理措施的林分进行典型抽样调查,并测定其标准木的生长及生理因子指标,以探讨山核档理想的生态条件及载培技术,为山核桃造林立地选择及载培模式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提高种植经济收入,在秭归县九畹溪镇实施5种农林复合种植优化模式.以农作物作为对照,对这5种模式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主要树种成活率在90%以上,保存率在85%以上,保存面积达100%;②从经济效益上来看,农林复合种植模式总收入远高于单纯农作物种植模式,进入盛产期后以核桃+茶叶埂模式收入最高,未进入盛产期时以香椿 药材+茶叶埂模式收入最高;③从生态效益来看,项目的实施每年平均可减少土壤流失532.61 t,年均径流量减少15 998.40 m3,全氮、全磷、有效钾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12.89,12.58,2.05 t.  相似文献   

15.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实地调查与资料收集,对生态经济树种及生态经济林进行了定义,分析了我国经济林的生产现状及发展生态经济林的意义。介绍了浙江省杨梅、山核桃、山茱萸、香榧等主要生态经济树种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探讨了生态经济林纯林、混交林、立体经营及散生庭院式的栽培模式及规范化栽培,指出山地或坡地发展生态经济林应以混交林和立体经营为主,减少纯林栽培,提倡四旁、宅院种植经济林以增加收入、美化环境。同时指出生态经济林也是经济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安徽山核桃适生条件及丰产栽培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本文介绍了我省山核桃的栽培品种、分布及发展状况,阐述了山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适宜的环境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为今后发展山核桃,促进其优质、稳产、丰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安徽省山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加快标准园建设、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山核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香榧和山核桃中铅含量水平及富集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香榧和山核桃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浙江省香榧和山核桃中铅含量水平。香榧有效样本数158个,铅含量平均值0.113mg/kg,符合NY5324--2006((无公害食品常绿果树坚果》标准要求(铅≤0.2mg/kg),含量范No.034~0.382mg/kg;山核桃有效样本数216个,铅含量平均值0.211mg/kg,符合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标准要求(铅≤0.4mg/kg),含量范围0.013—0.409mg/kg。  相似文献   

19.
山核桃属植物种子活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找出影响山核桃属植物种子活力的因素,对浙江山核桃、湖南山核桃种子活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种子的发芽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山核桃种子的种壳含水量均高于种仁含水量,且种壳和种仁含水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浙江山核桃种壳和种仁的含水量的降低量小于湖南山核桃;山核桃种子中的脱氢酶、过氧化物酶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是较耐贮藏的浙江山核桃种子的酶含量下降幅度较小,不耐贮藏的湖南山核桃种子的酶含量下降幅度较大;以2~3个胚居多的湖南山核桃种子容易丧失生活力,而以单胚居多,最多只有2个胚的浙江山核桃种子较湖南山核桃种子耐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