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盐分胁迫下番茄盐分离子和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盐分含量处理下番茄不同器官盐分离子(Na+、K+、Ca2+)和重金属离子(Cd2+、Pb2+、Cr2+、Zn2+、Cu2+、Ni2+)的分布特征,探讨盐分离子对番茄不同器官吸收重金属离子的影响机制,为重金属污染盐渍土壤的农业可利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番茄根、茎、叶和果实Na+含量均随盐分含量增加而增加;番茄根K+含量随盐分含量增加小幅上升,茎K+含量则显著下降,叶K+含量无显著变化;番茄各器官Ca2+含量随盐分含量增加无明显变化。番茄根Cd、Pb、Cr、Zn和Cu含量以及番茄茎、叶Cd含量均随盐分含量增加而增加;番茄根Ni含量、番茄茎叶Pb、Cr、Ni、Zn和Cu含量以及番茄果实各重金属含量受盐分含量变化影响不大。因此,土壤盐分含量的增加对番茄根部吸收重金属(Ni除外)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溶液体系中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在废水处理中针对不同重金属吸附特征选择合适的生物炭修复方案,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和500℃下热裂解得到2种生物炭,通过试验模拟研究生物炭在单组分溶液体系和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并用等温吸附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同种重金属而言,500℃下得到的生物炭的吸附能力更强;2)对于同种吸附材料,单组分与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对重金属离子饱和吸附量的顺序均为:Ni ~(2+)Zn~(2+)Cd~(2+)Pb~(2+)Cu~(2+);3)但在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体系中金属离子浓度较高条件下,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生物炭吸附能力;同时Cu~(2+)和Pb~(2+)2种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竞争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LaPO_4:2%Tb~(3+),X%Mn~(2+)(X=0.1、0.2、0.3、0.4、0.5、0.8、1.0、2.0、3.0、4.0、5.0)作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发光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筛选一种发光性能良好的新型共掺杂磷酸盐发光材料。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磷酸盐材料LaPO_4:2%Tb~(3+),X%Mn~(2+),研究改变Mn~(2+)金属离子的掺杂量等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分析共掺杂的磷酸盐材料LaPO_4:2%Tb~(3+),X%Mn~(2+)的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数据。结论 X=0.8,LaPO_4:2%Tb~(3+),X%Mn~(2+)的荧光性能最好,Mn~(2+)和Tb~(3+)离子能够有效掺杂到LaPO_4的晶格中,且不会改变晶体的内部结构;该样品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该研究结果为共掺杂的磷酸盐材料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暴露实验方法,研究了混合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Cu、Pb在鱼组织中吸收、积累以及其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混合重金属离子在鱼体内吸收、积累与组织类型有关,Cu、Pb在鱼鳃中受表面位点竞争理论主导,使其积累降低;而在肝脏中受MT诱导作用的影响,积累增高。混合重金属离子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强弱与重金属离子的暴露浓度相关,LPO的产物MDA的含量与混合重金属离子的暴露浓度(0.00—0.54mg·L-1)存在指数关系。用鱼鳃组织的MDA变化作为生物指示物指示环境中存在混合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敏感于肝脏中的MDA。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碳块还原下制备了铕离子掺杂焦磷酸镁钡荧光粉:Ba Na Mg P_2O_7:Eu~(2+),并对样品的结构、荧光性能以及不同浓度Eu~(2+)掺杂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Eu~(2+)的掺入没有改变Ba Mg P_2O_7的基质晶相,合成的荧光粉为纯相;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荧光粉的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分别为300和400 nm;且Eu~(2+)的掺杂浓度为4%时该荧光粉具有最佳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6.
金属离子在土壤胶体固-液界面上的行为差异引起土壤胶体絮凝过程的差异,并深刻影响土壤溶液中养分或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为明确Cu~(2+)和Zn~(2+)两种金属离子界面行为对土壤胶体凝聚的影响,本文选取黑土胶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动态/静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专性吸附离子Cu和Zn体系中不同离子浓度条件下黑土胶体的凝聚行为。结果表明:(1)Cu~(2+)和Zn~(2+)两种金属离子引发黑土胶体凝聚的机制相似,均是低浓度下的慢速凝聚和高浓度下的快速凝聚,达到快速凝聚机制后,胶体的总体平均凝聚速率受离子种类影响较小。(2)Cu~(2+)对黑土胶体聚沉能力大于Zn~(2+),Zn~(2+)的临界聚沉浓度是Cu~(2+)的3.51倍,在黑土胶体的凝聚过程中存在强烈的离子特异性效应。(3)两种离子体系中颗粒间相互作用的活化能差异随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增大。此两种离子在凝聚作用的较大差异性源于Cu~(2+)较Zn~(2+)对有机配位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以及黑土胶体表面附近强电场对离子的强烈极化作用扩大了两种离子本身的微小差异。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Cu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其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混合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对Cu在鲫鱼组织中积累的影响与离子的种类、数量及组织的类型有关.随着重金属离子种类的增加,相互作用对其积累的影响变得显著,Cu离子在鱼脑和肝脏中的积累浓度升高 ,在鳃中的积累降低,在肌肉中的积累无影响.重金属离子相互作用不会改变Cu在鲫鱼组织中的分布规律,Cu在鲫鱼组织中的积累顺序为肝脏>鱼鳃>鱼脑>肌肉.  相似文献   

8.
以γ-聚谷氨酸(γ-PGA)为原料,乙二醇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γ-PGA水凝胶重金属吸附剂(γ-PGA-GDE),并研究γ-聚谷氨酸水凝胶对Cd~(2+)、Pb~(2+)的吸附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吸附材料进行表征,同时研究pH值、温度、吸附时间和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γ-聚谷氨酸水凝胶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5利于γ-聚谷氨酸水凝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温度对其吸附重金属离子影响不大。γ-聚谷氨酸水凝胶对Cd~(2+)、Pb~(2+)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速率非常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对重金属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对Pb~(2+)、Cd~(2+)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26.22、255.54 mg/g,与试验值非常接近。γ-聚谷氨酸水凝胶经盐酸洗脱可再生,再生后可循环使用至少6次。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和研究治理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以香菇菌糠为吸附剂吸附混合重金属(Cr~(3+)、Cd~(2+)和Pb~(2+))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吸附时间、p H值、投料量、重金属溶液初始浓度和菌糠粒径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混合的重金属离子溶液,在固定试验温度25℃和振摇速率200 r/min条件下,综合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60 min,p H4.0,投料量5 g/L,菌糠粒径小于0.5 mm。混合重金属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之间存在竞争吸附。菌糠对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符合Lagerger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模型中Cd~(2+)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Cr~(3+)和Pb~(2+)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在适当吸附条件下,香菇菌糠对混合重金属溶液中Cr~(3+)、Cd~(2+)和Pb~(2+)都有较强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择3种代表性可变电荷土壤(红壤、砖红壤和黄壤)用一次平衡法研究了3种重金属离子(Cu(Ⅱ)、Pb(Ⅱ)和Cd(Ⅱ))对土壤吸附Cl-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含钠离子的对照体系相比,重金属离子促进了土壤对Cl-的吸附,3种重金属离子影响Cl-吸附的大小顺序为:Pb(Ⅱ)>Cu(Ⅱ)< Cd(Ⅱ),这与土壤对这3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一致.重金属离子对3种土壤中Cl-吸附促进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砖红壤>黄壤>红壤,也与土壤对重金属吸附量的大小一致.Cl在土壤表面主要以静电吸附为主,重金属离子可以通过3种机制促进可变电荷土壤对Cl-的吸附:(1)重金属离子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专性吸附增加土壤的表面正电荷,从而增加土壤对Cl-的静电吸附量;(2)重金属阳离子降低了体系的pH,导致土壤表面正电荷增加,对Cl-的静电吸附量增加;(3)重金属阳离子与Cl-形成MCl 型络合物,当这种络合物被土壤吸附时,土壤对Cl-的吸附量增加.但3种机制中以前2种为主.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史氏鲟鱼人工养殖中药物重金属残留问题,精确测定重金属残留的安全浓度对史氏鲟鱼的养殖就尤为重要,试验研究了Cu2+、Cd2+、Zn2+、Pb2+四种重金属离子对史氏鲟稚鱼的急性毒性。选择28日龄史氏鲟稚鱼为试验鱼,配制一定浓度梯度的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镉、硝酸铅化学纯母液,采用静水法测定Cu2+、Cd2+、Zn2+、Pb2+对史氏鲟稚鱼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LC100(绝对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研究结果得出Cu2+、Cd2+、Zn2+、Pb2+四种重金属离子对史氏鲟稚鱼安全质量浓度(SC)为:0.003 8 mg·L-1、0.091 3mg·L-1、0.028 2 mg·L-1、0.285 4 mg·L-1。  相似文献   

12.
以体长(5.09±0.71)cm、体质量(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试验法,在水温(28.8±1.6)℃,pH 8.24条件下,开展了Zn^2+、Cr^6+、Cu^2+、Hg^2+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Zn^2+对黑鲷幼鱼的24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11.53 mg/L、10.15 mg/L、6.56 mg/L、6.09 mg/L;Cr^6+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31.48 mg/L、24.31 mg/L、23.01 mg/L、23.01 mg/L;Cu^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2.75 mg/L、1.55 mg/L、1.30 mg/L、1.06 mg/L;Hg^2+对黑鲷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 LC50分别为0.098 8 mg/L、0.098 1 mg/L、0.089 2 mg/L,0.0742 mg/L。4种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g^2+、Cu^2+、Zn^2+、Cr^6+。最后还就重金属离子对黑鲷幼鱼的致毒特征、对黑鲷幼鱼早期发育的影响,以及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毒性评价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枇杷果肉漆酶(EC 1.10.3.2)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为探讨漆酶在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Jiefangzhong’)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和DEAE-纤维柱层析等提取漆酶(EC 1.10.3.2)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变化。结果表明,漆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4,pH为3.2~4.4时酶的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u2+、K+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Fe2+、Fe3+起抑制作用。EDTA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漆酶均有抑制作用,以L-半胱氨酸抑制作用最强。枇杷果肉漆酶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的Km值为0.00512 m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重金属铜、铅、锌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植物种子萌发、生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DNA损伤的影响,为黄芪无公害栽培和药材基地环境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特色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重金属(0-300mg/L)单一和复合污染(Zn200/Cu200、Zn200/Pb200、Pb200/Cu200mg/L),观察黄芪生长状况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利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黄芪DNA损伤情况。【结果】在0-100mg/L时,Cu^2+、pb^2+、Zn^2+单一胁迫可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大于100mg/L时则抑制种子萌发。随着黄芪培养时间的延长和重金属离子处理浓度的升高,Ph^2+处理的黄芪根生长受抑制逐渐增强,黄芪根长变短;Cu^2+、Zn2+处理的黄芪根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时期内两者最长根长出现的处理浓度分别为60和100mg/L。3种重金属Cu^2+、Ph^2+、Zn^2+单一处理后,黄芪总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当Cu2+@理浓度高于100mg/L、Zn^2+处理浓度高于200mg/L、pb^2+处理浓度高于60mg/L时,黄芪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随后不断降低。Cu/Zn、Zn/Pb复合胁迫,会降低彼此的毒害作用;cu与zn复合胁迫,对彼此毒害作用影响不大。随着重金属Zn^2+、Pb^2+、Zn^2+浓度的增加,对黄芪DNA的伤害程度不断加大,Pbz抛理造成的损伤最大,Cun处理次之,Zn^2+处理最小。【结论】一定含量的Ph^2+、Cu^2+、Zn^2+对药用植物黄芪种子萌发、生根、叶绿素含量具有一定毒害作用,且随重金属浓度的增加,毒害程度加深。3种重金属离子的毒性大小排序为Pb^2+〉Cu^2+〉Zn^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为其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红雪茶提取液中的类胡萝部素含量为指标,测定不同条件下(光照、温度、酸碱、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类胡萝卜素的保存率。【结果】光照条件对红雪茶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当太阳光直射时降解速度加快;随着温度升高,类胡萝卜素损失加快;酸性环境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碱性环境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氧化剂H2O3对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轻微,还原剂维生素C和Na2S2O3对类胡萝卜素稳定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Fe^2+、Fe^2+和Cu^2+对类胡萝卜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其中Cu2+的影响最大。【结论】在提取和保存红雪茶类胡萝b素时,要注意避光、低温,保持中性条件,避免使用铜制和铁制器皿,同时可加入少许还原剂。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啤酒酵母废菌体吸附Ni^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新型生物吸附剂,研究了啤酒酵母废菌体制备的生物吸附剂对水中重金属Ni^2+的吸附作用;为了增强啤酒酵母废菌体吸附Ni^2+的能力,对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包括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酵母添加量、Ni^2+起始浓度这5个条件对酵母菌吸附Ni^2+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固定化,啤酒酵母吸附Ni^2+的能力有所提高。pH值对啤酒酵母菌吸附Ni^2+的影响较大,最适pH值为6。在20-40℃,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用于分离富集饲料中的三聚氰胺。[方法]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三聚氰胺分子印迹聚合物,以该聚合物为填料制作三聚氰胺分子印迹固相萃取(MIP-SPE)小柱,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浓缩液中的三聚氰胺含量。[结果]自制的MIP-SPE小柱可以从饲料中选择性地分离、富集三聚氰胺,有效地去除饲料中的复杂基质,加标回收率约为95%。MIP-SPE小柱与空白印迹固相萃取小柱(NMIP-SPE)的对比试验表明,前者的萃取效率明显高于后者。[结论]自制的新型三聚氰胺MIP-SPE小柱可用于饲料提取液中的三聚氰胺高选择性分离富集,使用简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浓海水中微量金属锂离子时,干扰主要来自浓海水中共存的高浓度的阳离子。探讨了共存的主要阳离子对锂离子测定的影响,并分析了消除高浓度阳离子干扰的方法。结果表明:Ca2+和Mg2+是主要干扰元素,可以采用标准加入法消除共存的高浓度阳离子的干扰;锂在0.13~1.9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2%。  相似文献   

19.
以茄子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红色素,并研究该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茄子皮色素在可见光区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为水溶性色素,在pH≤3时稳定,适合在酸性条件下使用。色素经高温处理后其吸光度值无明显改变;经自然光、紫外线照射后,吸光度值略有下降,颜色没有明显变化。除Al3+、Pb2+、Cu2+、Fe3+、Fe2+外,其他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没有不良影响;葡萄糖、蔗糖和可溶性淀粉对色素稳定性也没有不良影响;K2S2O8、Vc对其具有护色作用,NaClO、H2O2、Na2S2O3和高浓度的苯甲酸钠可使色素颜色发生改变。茄子皮红色素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天然食用色素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以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鱼肠道为原料提取蛋白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肠内的蛋白酶在硫酸铵饱和度为70%时,所得沉淀中酶活力最高。经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后,蛋白酶的纯化倍数达到了218倍。该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5,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米氏常数为5.4 g/L。K^+和Ca^2+离子对该蛋白酶活性有较弱的激活作用,Mg^2+则能显著激活蛋白酶活性;Na+和Zn2+对蛋白酶的活性有较弱抑制作用,而Cu^2+和EDTA能显著抑制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