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季气温多变,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青草缺乏,对獭兔饲养管理要求较高,且仔、幼兔又具有惧寒的特点。因此,冬季养好獭兔已成为让不少养兔户急于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养兔技术指导经验谈谈冬季养好獭兔的几个关键技术,希望能给养殖户以帮助。1整合种兔群要想养好兔子,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一个优良的种兔群。另外初冬也是商品肉兔、  相似文献   

2.
仔兔出生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仔兔的器官发育尚不完全,调节机能差,适应能力弱。所以这个时期是兔子一生中较难饲养的时期,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其成活率,而且影响兔群品质和良种特性的体现。针对仔兔以上特点,要提高仔兔的成活率,笔者经多年的饲养管理经验,认为要养好仔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春季的北方地区,气候干燥,雨少多风,阳光充足,是家兔生长和繁殖较适宜的季节。许多的养兔户为了想在当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大量繁殖家兔,但由于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造成了生产仔兔多,幼兔成活少,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因此,广大的养兔户在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兔阶段,一定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幼兔成活率,达到增加商品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1母仔分饲,按时补料养好仔兔是保证幼兔成活率的前提和基础。当母兔分娩后,要及时让仔兔吃到初乳,以后每天定时哺乳两次,取仔留…  相似文献   

4.
在养兔过程中,对兔各生长发育阶段来讲,仔兔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养好仔兔关系着基础群的发展壮大,关系着品种的选育。在不同饲养季节中,冬季和早春的饲养难度较大。由于冬季和早春气温低,仔兔抵抗能力低,易得疾病,导致成活率低,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笔者针对自己的饲养实践,谈谈自己对仔兔饲养管理的看法,供各位同仁参考。1仔兔的生理特点及对策初生仔兔身上无毛,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舍温低时很容易被冻死。可以建立专门的保育室,屋内生火  相似文献   

5.
仔兔从开眼到断奶的时期为开眼期。仔兔开眼后,不仅在巢箱内跑来跑去,还可能跳出巢箱。开眼后,仔兔要经历出巢、补料和断奶阶段,开眼期管理是养好仔兔的关键环节。1饲养方面开眼后仔兔发育快,活泼好  相似文献   

6.
仔兔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都较差,饲养管理稍有不慎,都会造成仔兔的死亡,从而降低养兔的经济效益。综述了母兔产前准备及产后的管理,认为加强母兔的饲养管理是养好仔兔的基础以及提高仔兔成活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冬季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短,青草缺乏,对獭兔饲养管理要求较高,且仔、幼兔又具有惧寒的特点。因此,冬季养好獭兔已成为让不少养兔户急于解决的问题。现将冬季养獭兔的几项工作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养兔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家兔生产中,仔兔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兔的经济效益。只有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提高仔兔成活率,提高养兔的经济效益。本文从抓好初生重、细心养好仔兔、抓断奶体重,过好断奶关、预防疾病和加强免疫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仔兔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出生到断奶的小兔称作仔兔。仔兔体弱娇嫩,裸体无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差,但生长发育迅速,若饲养管理不当,容易造成死亡。笔者在河北省太行山区几县的调查发现,一些场户的仔兔成活率甚低,群众反映仔兔难养。因此,找出仔兔死亡原因,结合仔兔生理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对提高养兔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养兔生产中,仔兔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高低.但由于有些养殖户缺乏相应经验,导致仔兔体弱多病,成活率不高,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要想养好仔兔,必须弄清营易导致仔兔死亡的原因,并因地制宜,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仔兔养殖闯“三关”仔兔刚出生时无毛,至4天身上才长茸毛,8天开耳能听到声音,12天可开眼视物。从出生到长成成兔,一生可谓坎坷。幼小仔兔如果管理不善、过冷过热、母兔无现、仔兔饥饱不均、拉稀等均可造成仔免生长缓慢或死亡。所以,要养好家兔、提高仔兔成活率必...  相似文献   

12.
从出生到断奶这段时间内的小兔叫仔兔。这个时期是家兔由胎儿期转变到能独立生活的过渡时期。胎儿在母体内生长,环境温度都比较恒定,人们只要养好母兔就可使仔兔很好的发育。仔兔出生后,环境条件发生了急剧变化,仔兔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但对外界环  相似文献   

13.
在养兔生产中,仔兔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效益的高低.但由于有些养殖户缺乏相应经验,导致仔兔体弱多病,成活率不高,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要想养好仔兔,必须弄清营易导致仔兔死亡的原因,并因地制宜,切实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生育阶段来看,仔兔、幼兔死亡率是最高的,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兔场和传统的农户中,其死亡率达20%~50%,有时甚至更高.仔兔、幼兔死亡是影响毛兔生产至关重要的因素,过高的死亡率给养兔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我县长毛兔生产的发展壮大.为此,笔者在总结自己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的基础上,就仔兔、幼兔的死亡原因作了简单分析,并提出防制措施,供同行和养兔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仔兔的成活率,是许多养殖场(户)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也是养兔业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工作,以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养好仔兔 把好三关胡建国,王耀文(江西共青种兔场)当前,正值家兔繁殖产仔的最佳时期,但由于气候变化大,气温时高对低,也是免病多发季节,为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在饲养管理上应把好三关。1及时补料。母兔产奶量,在仔兔出生后18天,开始下降,随着仔兔逐渐长大...  相似文献   

17.
家兔的一生有两大死亡高峰期,即仔兔出生后1~7日龄和仔兔断奶后一个月。为了养好家兔,提高成活率,增加效益,就必须预防好家兔的两大死亡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仔兔的夏季饲养管理户银(河南省卫辉市上乐村镇李庄,453111)“蒸窝”是影响夏季仔兔成活的主要因素。以前,不断有不在产箱铺草铺毛而垫上凉席片的说法。笔者试验多年,收效甚微。失败的原因是,刚出生的仔兔,没有调节体温的能力。仔兔出生后,如产箱里没有垫草...  相似文献   

19.
任新竹 《北方牧业》2004,(23):19-19
家兔的一生有两大死亡高峰期,即仔兔出生后1-7日龄和仔兔断奶后一个月。为了养好家兔,提高成活率,增加效益,就必须做好家兔的两大死亡高峰期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仔幼兔成活率一直是影响家兔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因仔幼兔特殊的消化生理结构,在此两个阶段如果饲养管理没有跟上,营养不足或不平衡,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成为制约养兔增收的一个瓶颈。笔者在生产中调查了不同大小的养殖场(户),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结合仔幼兔的消化生理特点和死亡原因及獭兔场实际操作情况,提出了一套“提高仔幼兔成活率的关键技术要点”,这套技术要点在很多养殖场(户)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他们带来了较大经济效益,现奉献于后,以供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