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湛河平顶山市区段水质监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0年3~5月份对湛河平顶山市区段水质理化指标和微生物学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湛河的水质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从上游到下游污染逐渐恶化。需加强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湛河水质污染状况,测定各样点水样中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千分率及污染指数,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3~5月湛河水体受污染程度有所增加,沿岸水体污染状况逐渐加重,需加强水质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利用新型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法——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青海省李家峡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并且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李家峡水库在丰水期时,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其中TP的贡献率最大;在枯水期时,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其中TP的贡献率较大;在平水期,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并且该评价结果与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碧流河水库水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碧流河水库水质现状,运用单指标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富营养化评价对碧流河水库水质进行全面的评价及分析,以及时、准确地反映碧流河水库水质现状与碧流河水库水质历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海头港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状况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5年春季海头港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海头港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海头港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浓度较低,单因子指数值较小,有机污染指数值较小,水质良好,该海域处于贫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6.
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及水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夕,为了解丹江口库区水质状况及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于2014年平水期(5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12月)对库区内26个点位表层水样进行采集,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库区水质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TN对水质评价结果有重要影响,参与评价时库区水质为Ⅳ类或Ⅴ类。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整体处于中污染,平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和丰水期,且丹江库区(DK)水质劣于汉江库区(HK);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及生化需氧量(BOD5)为库区的主要污染因子。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库区水质主要受溶解氧(DO)、TN、BOD5及CODMn的影响;DK各点位主成分得分均值高于HK各点位主成分得分均值,也说明HK水质整体上略优于DK水质。  相似文献   

7.
选取温瑞塘河流域17个监测站点的2008年水质监测数据,将其中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8项指标作为分析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6种方法对温瑞塘河水体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很好地应用于温瑞塘河水质的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对所有监测站点的监测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71.867%和14.013%。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8~2012年海宁市地面水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和R型聚类分析法,对海宁地表水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宁地表水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氯、总磷,其中氨氮为首要污染因子;近年来,海宁地表水水质一直处于中度污染状态,其中2008~2009年水质略有好转,然而近3年来却一直小幅波动。各监测指标中,NH3-N和CODMn、CODCr与CODMn、TP与CODMn、CODCr和NH3-N呈现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太湖水质现状与主要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值均在60~70之间,平均值为65.54,各季节的水质状态差异较小。太湖水质整体上已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部分区域已呈严重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0.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综合评价自贡市釜溪河水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懿  周健  黄治久  杨云雷  王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76-15577,15621
根据釜溪河5处河流断面的环境监测数据,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釜溪河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菌群超标严重,其中粪大肠菌群成为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其余各指标均轻微超标或不超标。丰水期,釜溪河水质总体达标,枯水期的水质严重不达标。  相似文献   

11.
对舞水河怀化城区段水质分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3个时期进行了实地调查与监测,并利用单项和综合评价法对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舞水河怀化城区段水质符合国家Ⅲ类水质标准,但其支流太平溪水体污染严重,对舞水河水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进一步加强对舞水河尤其是其支流太平溪的治理,对怀化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以渭河宝鸡段及主要支流丰水期水体为例,选取12断面为监测点对其水质指标氨氮和总磷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水质在丰水期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渭河主河道水体和金陵河水体,最差水质达到劣Ⅴ类水,大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超过了水功能区要求。最后给出相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1~2007年六安市淠河水质进行全面评价与分析,不仅采用"中心化"方法进行数列的无量纲化处理,还运用点到区间距离法计算关联系数,克服了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的不足,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和可行。结果表明,2001年水质级别为Ⅲ类,轻度污染;2002年和2004年的水质较清洁,水质级别为Ⅱ类,其中2002年比2004年的水质好;2003年、2005年和2006年的水质清洁,水质级别均为Ⅰ类,其中2003年比2005年、2006年的水质好;2007年水质级别为Ⅲ类,轻度污染。2001~2007年水质均能达规划目标,2001~2006年水质逐渐变好,但2007年水质有反弹趋势。2007年度,窑岗嘴大桥和大店岗断面的水质均为Ⅰ类,光华厂渡口和新安渡口断面的水质级别均为Ⅱ类,各断面水质较清洁。同时在2007年度,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淠河水质依次属于Ⅰ、Ⅱ、Ⅲ级,总体水质较清洁,但平水期水质受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4.
三江源黄河地表水水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与评价三江源黄河地表水质量状况,为三江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三江源黄河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质监测,对三江源黄河地表水进行水环境评价,并对该地区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提出几点建议。[结果]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三江源黄河地表水的质量状况如下:水温10.7℃,pH8.05,高锰酸盐指数1.54mg/L,化学需氧量COD8.19mg/L,生化需氧量BOD5 2mg/L,氨氯0.139mg/L,氟化物0.163mg/L,硫化物0.02mg/L,总磷0.03mg/L,铬(六价)0.004mg/L,挥发酚0.002mg/L,总汞0.00001mg/L,石油类0.02mg/L,粪大肠恩斯特群〈20个/L。[结论]三江源黄河地表水水质均未超过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Ⅰ类标准.水体未受到污染,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汇入支流水质污染现状,以一级支流发生渠、马家沟、何家沟和运粮河为研究对象,监测分析枯水期、丰水期DO、CODcr、BOD5、TP和TN等主要水质,应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研究区域水质污染状况,揭示水质指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污染较严重,约76.0%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Ⅴ类及以上,47.9%监测断面水质类别为劣Ⅴ类及以上;时空分布差异性明显,水体污染程度枯水期丰水期,其中发生渠、马家沟、何家沟污染情况体现为中、上游下游,运粮河污染情况体现为中游上游和下游,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业废水、集中式排污口的污水排放、农田径流。研究结果为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河流管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取沦河具有代表性的5个检测断面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沦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的要求,但各断面水质变化较大;影响沦河水质最重要的污染物是水体中的有机物,应采取措施治理入河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以保证沦河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的和田河源流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和田河源流水质状况。[方法]基于2001~2005年和田河源流(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4个监测断面实测数据,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和田河源流水质进行研究。[结果]2001~2005年,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水质均属一级清洁水。玉龙喀什河河首、河尾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分别为0.15~0.69、0.23~0.46,河尾断面水质变化不大,河首断面水体污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喀拉喀什河河首、河尾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分别为0.23~0.65、0.23~0.47,河尾断面水体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结论]和田河地表水环境质量分级属于一级清洁水质。  相似文献   

18.
依据拾桥河流域的多年平均生活和工业污染负荷量(以高锰酸盐指数作为代表)及多年水文条件,采用一维水质模型对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穿越前后的长湖最大支流——拾桥河的水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输水渠的阻隔,拾桥河河口以上水位抬高1.3 m,水体流动性降低,高锰酸盐浓度值增幅达0.2~0.5 mg/L,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对此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金献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37-15838
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对辽河流域干流28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质污染严重,水质超标区域主要分布在辽河干流的上游和下游,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和重金属元素。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在辽河上游老山头断面超标倍数为Ⅴ类水体标准的17.3倍。辽河干流39%的河段为Ⅲ类水体,21%的河段为Ⅳ类水体,Ⅴ类或劣Ⅴ类水体的比例高达40%。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涪江绵阳段水环境质量,确定水质类别。[方法]根据2015年涪江绵阳段水质监测资料,建立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模糊综合评价集。[结果]平武水文站、涪江铁路桥、涪江顺河前街和三台百顷断面水质等级均为Ⅰ类,丰谷渡口断面水质等级为Ⅲ类。[结论]该研究可为其他河流或湖泊的水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