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雄州森林立地类型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形因子(海拔、坡位、坡度、坡向)、土壤厚度、植被类型等因素作为依据,进行了楚雄州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公布了划分结果.  相似文献   

2.
选择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位等立地因子,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建立投影寻踪无林地立地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以年龄和投影寻踪的投影值为自变量建立马尾松人工林地位指数模型,实现了无林地和有林地的立地质量评价的有机统一,为森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2015年森林连续清查资料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采用综合多因子、多级序的方法,对太岳山森林立地类型进行了划分。以地貌、海拔、坡向、坡度、土壤厚度等因子为主要依据,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相衔接,将太岳山森林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9个立地类型组,19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新岐社区森林资源现状和森林经营需求,探讨了基于近自然经营的理念和森林多功能经营的思想,以经营目标、经营周期、立地质量、主要技术特征为依据,把新岐社区林地组织成为了4个森林经营类型组11个森林经营类型,并制作了森林经营类型图,以期为新岐社区村级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及社区今后的森林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2008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备的原则,采用综合多因子途径、多级序的方法,对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森林立地类型进行划分。以植被类型、地貌、海拔、土壤、坡度、土层厚度等因子为主要依据划分3个立地类型组,17个立地类型。立地质量为优、中、差分别占林地面积的19.90%、69.11%、10.99%。  相似文献   

6.
森林立地质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杉人工林为例,选择影响森林立地质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坡形、坡度、坡向、坡位、质地、湿度、紧密度、腐殖质层厚度、土层厚度、海拔等,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权重,按综合分值法评定立地质量。结果表明,用综合分值法评定森林立地质量,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小,且简单直观,应用方便,既可用于有林地,也适用于无林地,在林业生产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新县野外调查与数据采集,选取土层厚度、母岩类型、腐殖质层厚度、土壤类型等对林木生长有重要影响的因子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主导分类因子并划分出18个立地类型。首先将县域林地划分为I、Ⅱ、Ⅲ、Ⅳ、Ⅴ五个质量等级,运用数量化理论(I)方法研究建立了县域主要树种多因素数量化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对各个树种在不同立地类型的生产力进行评价,为今后林地小班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存林立地条件分类的研究及编制立地图的原则和依据,划分了宜川县森林立地类型区和类型组,并对立地类型划分的主导因子(坡向、坡度、土壤、地貌等)进行了遥感判读分析,并简单叙述了编图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量化理论方法,通过原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及补充外业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林业局丹清河实验林场的立地类型进行了研究。选用坡度、坡向和土壤A层厚度作为主导因子,坡位作为辅助因子,进行立地类型的划分。将丹清河林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组,20个立地类型。对实现森林集约经营以及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以森林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综合多因子突出主导因子逐级控制法,分析立地生态因子地域分异的综合特征及对林木生长的影响,结合福建省林业生产实际,遵循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正确反映立地特征和本质,确定了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即根据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划分2个立地区域,按气候因素划分4个立地区,按地貌类型的差异划分9个立地亚区,按中地貌划分29个立地类型小区,按地形因子划分109个立地类型组,以土壤因子为主划分408个立地类型,并编制了立地质量评价等级表。本成果是编制林业规划、生产计划、作业设计、造林施工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对适地适树、科学造林营林、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促进林业绿色增长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