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省份,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大。贵州省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业生产综合水平低。本文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典型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及效益评价,提出了喀斯特山区庭院循环经济优化导向模式。即喀斯特峰丛谷地的畜-沼-稻-果-鱼模式;丘陵平坝区的畜-沼-稻-鱼-桑-蚕模式;平坝传统农耕区的猪-沼-稻-酒-果模式;庭院景观型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2.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要实现山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抛弃传统的以种植业为基础的传统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喀斯特山区特色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4大发展模式,即: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及发展模式,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复合发展模式,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山区农村庭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最后提出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对策: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并完善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产业支持为主,增强喀斯特农村自主发展能力;加强教育扶贫,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山乡牛业有限公司利用白酒糟发展畜牧循环经济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两种白酒糟畜牧业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一种新型白酒糟畜牧循环经济模式。然后通过试验与调查统计得出相应数据,应用综合分析法,对3种模式从资源减量化效益、资源循环利用效益以及经济、社会效益3个层次12个指标进行赋值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体系中的指标权重,表明提出的新型模式明显提高了白酒糟开展畜牧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周密  葛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5,(16):300-302
为打破新时期喀斯特山区城镇建设发展所面临的用地瓶颈,实现农村闲置土地开发整理效益最大化,分析了喀斯特山区农村闲 置土地资源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喀斯特山区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地力因素、地形因素、农业基础设施类3个二级指标层和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地形坡度、垦殖率、交通条件等8个指标因子建立了3层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各指标因子相对准则层及目标层的指标权重.构建的3层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喀斯特山区今后开展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评选,计算出各计划项目可行性的综合得分,按照高分优先的原则进行开发整理,最大限度地保证喀斯特山区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其治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生态经济大工程。在纵览国内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概述了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治理模式、治理措施、治理效益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指出积极探寻喀斯特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创新研究方法,培养新的农村经济增长极以及建立喀斯特石漠化发生的相关信息系统等,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荔城区的发展农村庭院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实践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农村庭院生态农业内涵、发展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农村庭院生态农业模式的原理、特点、内容和运行流程,分析了该模式运行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产生的效益,最后提出了改善和促进农村庭院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晶  鲍宏礼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66-15468
循环经济在欠发达山区的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阐述了罗田循环经济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与评价,以期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沼气建设是陕南山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它与诸多农村产业、项目、领域相关联,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从而达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发展沼气是未来农村产业的一场革命,将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我国椰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建立椰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保障椰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环保、绿色安全、高效优质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种养业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多年对云贵山区草地畜牧业技术推广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山区草食畜牧业生产实践,总结工作经验和研究心得,提出适合山地草食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的模式和牧草生产模式,以期为山区牧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各地实际,探索不同区域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大连市农村经济、资源和环境特点的差异,结合国内不同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对大连市推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农村循环经济区域模式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各地实际,探索不同区域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针对四川省农村经济、资源和环境特点的差异,结合国内不同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模式,对四川省五大经济区推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发展西部循环经济重要性、信息化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和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现状进行分析,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文件资料,针对西部的特点从信息化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和方法,为西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方面对农村循环经济体系进行构建,对所取指标进行具体说明,并给出了相应的权重,为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评价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及方法、贵州农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体系与应用及其发展综合评价进行了分析阐述,认为农村循环经济是贵州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与经济发展因素是农业循环经济总体加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水乳交融,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条件.对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的实证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循环经济的模式主要有农家乐型、乡村休闲园型、观光农园型、采摘果园型、产品加工型、景区依托型、综合型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的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棵  于苏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33-5635
选取农业能耗指数、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作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投入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粮食单产作为产出指标,构建了DEA模型对四川省21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3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相对有效,8个地市相对无效;劳动力资源过剩和土地资源利用不足是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各地根据各自的问题调整投入,同时以"3R"原则为指导,采取各种措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将会有所提高;21个地市州中,眉山市和广安市规模经济递减,两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许涛  李刚  张百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59-6560,6563
生物质能利用将会在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以生物质能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黄少鹏  朱榕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357-12359
回顾了安徽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沿革与成效,分析了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给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及资源、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等因素的约束和新要求,最后对现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提出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