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杂97060是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2A与恢复系97060组配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参加安徽省引种区试种植,2002年至2004年在六安、滁州、巢湖、合肥、安庆等地示范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2004年全国夏季种子交易会评为"安徽农作物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
杂97060是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2A与恢复系97060组配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参加安徽省引种区试种植,2002年至2004年在六安、滁州、巢湖、合肥、安庆等地示范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杂97060是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双低优质油菜三系杂交新组合。2001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2002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农家致富》2006,(13):25-25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5.
Ⅱ优12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通过南平市区域性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浦城县于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经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2006年全县示范推广种植1200 hm2。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信息》2006,(10):33-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25品种名称:红莲优6号(区试代号:红莲2号)选育单位:武汉大学品种来源:粤泰A×扬稻6号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  相似文献   

7.
超级稻D优52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高配合力的优质不育系D62A与自育的强优恢复系蜀恢52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和2001年参加福建省中稻组区试,2002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被农业部评为超级杂交稻,列入全国重点推广新品种,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于2001年引进试种,2002~2004年推广示范种植面积达80 hm2以上,2005~2006年种植推广面积继续扩大,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强、米质优等特点,适合福建省三明市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8.
太D6F1(鄂杂棉8号)系湖北惠民种业有限公司用核不育系“太177A”作母本与“太029”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棉品种,是湖北省第一个利用不育系选育的杂交棉品种,原代号:太99-88,商品名:太D6F1。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鄂杂棉8号,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4004。  相似文献   

9.
Ⅱ优7954系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由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浙恢7954配组而成。该组合于2002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4,(17):24-24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出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是农业部推荐的长江流域主推油菜品种之一,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引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农家致富》2004,(16):26-27
中油杂2号(778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陕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油20040l”。中油杂2号适宜在长江流域两熟和三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糯高粱兴湘粱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湘粱2号系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以高起点温度糯高粱两用不育系“湘糯粱2S”为母本,以恢复系“C4Y72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矮秆两系糯高粱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登记,2006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3.
兴湘粱2号系湖南省农科院高粱研究开发中心以高起点温度糯高粱两用不育系"湘糯粱2S"为母本,以恢复系"C4Y721"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矮秆两系糯高粱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登记,2006年通过国家高粱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4.
扬两优6号(厂占63—4Sx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郑利剑 《福建农业》2006,(12):9-9,15
两优多系一号是福建旺穗种业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共同用优质两系不育系SE21s与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的多系号为父本组配的米质优良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2005年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组合)区试,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屏南县2005年引进试验10亩,2006年示范种植500亩。总结两年来两优多系一号在我县生态条件下的试验示范结果,为今后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新食葵4号     
朱文彬  李晓雷 《农村科技》2005,(7):28-28,36
由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以雄性不育系G2896A为母本、1619R为父本采用三系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食葵4号。同年,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品种名称为康地206。  相似文献   

17.
特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与福建省稻麦研究所本营养型,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采用航天育种手段,筛选出强恢复系航1号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的中、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属于基较好等特点。已通过福建省、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适宜福建、广西、广东南部地区作早稻种植;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可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陈美忠 《福建农业》2008,(10):15-15
中薯3号系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用京丰l号和EB77—4杂交育成,由福建省种子总站2004年引进。龙海市种子站于2004年冬季开始试种,2005至2006年进行小面积推广试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迟熟品种,与当地种植品种“克新3号”熟期相当,  相似文献   

19.
油葵杂交种诺葵212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用向日葵诺葵212是近年来我国从瑞士引进的三系杂交种,200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自2004年在河南省豫西丘陵旱地引种以来,该品种以其生育期短、抗逆性强、耐瘠耐旱、春夏播皆宜、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等优点深受当地种植农户欢迎。正成为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0.
鄂柿一号     
向子钧 《农家顾问》2004,(10):31-31
湖北罗田县种植的地方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