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分析新陆早53 号棉花各器官发生规律及蕾铃空间分布情况,探明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规律,为该 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及科学制定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设两个试验点,每点各选10 株棉花,调查整个生育 期。新陆早53 号第1 果节蕾与同位主茎叶的同伸关系为n-2.6耀n+2(n 为主茎叶龄),第1 果节花与同位主茎叶的同 伸关系为n-8.9耀n-5.7(n 为主茎叶龄);该品种总体结铃表现为中、下部成铃率高,上、中、下部结铃分别占整株收获 铃数的17.50%、31.35%、43.12%;棉株第1 果节成铃率78.86%,结铃稳定,第2 果节结铃率为21.14%。因此,新陆早 53 号中下部内围铃是棉铃主体,中下部外围铃和上部内围铃是实现超高产的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陆早74号棉花各器官发生规律及蕾铃空间分布情况,探明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规律。[方法]设2个试验点,试验品种出苗后,每点各选10株棉花,调查整个生育期。[结果]新陆早74号第一果节蕾与同位主茎叶的同伸关系为n-1.97~n+1.60(n为主茎叶龄),第一果节花与同位主茎叶的同伸关系为n-7.9~n-5.7(n为主茎叶龄);该品种总体结铃表现为中、下部成铃率稍高,下、中、上部结铃分别占整株收获铃数的34.29%、33.17%、32.54%;棉株第一果节成铃率88.94%,结铃稳定,第二果节结铃率为11.06%。[结论]该研究可为新陆早74号大面积推广种植及合理化配套栽培技术探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高产棉花器官同伸关系及棉铃空间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超高产棉花器官同伸关系及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方法]选用了3个棉花品种,观察叶、蕾、花等器官同伸关系及棉铃空间分布.[结果]初步得出超高产棉花果枝第1果节现蕾与主茎叶同伸关系为n+1.5~n-1.2;第一果节开花与主茎叶同伸关系为n+6.2~n+8.8(n为果枝同位主茎叶叶龄).[结论]超高产常规品种棉花中下部内围铃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是超高产棉田棉铃的主体,上部铃占10;左右,上部及外围铃是实现超高产的潜力所在;超高产杂交棉中部铃比例占50;以上,下部铃和上部铃相当,叶枝成铃4.3;,外围铃的比例近40;,抓住上部及外围成铃是创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分析早熟机采棉品种新陆早51号各器官发生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探明早熟机采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规律,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机采棉产业提供理论支持。选择长势均匀的连续10株棉花,对其整个生育期的株高、叶片及蕾铃的发生和脱落等生育进程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新陆早51号在真叶发生过程中,出叶速度受温度及日照时数影响较大;以第3真叶叶展平速度最慢;在第4~10叶出叶速度差异不大,15叶以后,出叶速度稳步上升。株高随叶龄的增加,表现为慢-快-慢的增长过程,在各主茎叶展平期,株高日增长量呈二次曲线。该品种总体结铃表现为中、下部成铃率高,棉株第1果节结铃稳定。  相似文献   

5.
棉花新品种新陆早42号高产田蕾铃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新陆早42号单株生育进程及蕾铃空间分布状况,明确该品种的生育特点及规律,为大面积推广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2个试验点,棉花出苗后,每点各选10株棉花,调查生育期.研究结果:新陆早42号结铃分布均匀,上、中、下部结铃分别占整株收获铃数的30.99%、31.76%、33.14%;棉株第1果节成铃率66.91%,结铃稳定,第2、3果节结铃率分别为7.96%、0.42%.  相似文献   

6.
<正>新陆早48号自2011年引进到精河县棉区示范种植以来,表现出早熟性好、抗病力强、丰产性强且稳健、开花结铃早、吐絮顺畅集中等优点。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受到广大棉农的欢迎。2011~2013年,新陆早48号在精河县每667米2平均籽棉产量为428千克,皮棉产量达175.47千克。一、种植表现新陆早48号在精河县棉区生育期为125天,株型紧凑呈筒型,Ⅰ式果枝,茎秆粗壮坚硬不易倒伏,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第1果枝节位5~6节。铃卵圆形,铃壳薄,铃重6.1克,衣分41%~42%。出苗整  相似文献   

7.
以早熟陆地棉新陆早33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42号为材料,研究早熟陆地棉熟性、株型、结铃性及产量4类16个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结果表明:新陆早33号、新陆早36号、新陆早42号的生育期分别为126.3、123.0、123.3d;株型分属筒型、塔型、塔型,果枝类型Ⅰ式、Ⅱ式、Ⅰ-Ⅱ式,叶枝长与株高比为0.073、0.139、0.077;第2果节以上铃数、叶枝铃数分别占株铃数9.7%、11.0%、9.8%和2.2%、4.4%、1.0%,显示了早熟陆地棉早熟和株型紧凑的共同特性。株高、叶枝数和叶枝长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25.0、22.5、31.6,叶枝铃数差异巨大,变异系数为69.3,而其他性状差异不大。结果说明,目前早熟棉区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早熟性对早熟陆地棉其他农艺性状差异产生了良好的协调效应,达到高产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1材料新陆早24号(康地51028)(新疆康地种业);新陆早23号(系选201)(新疆奎屯万氏棉种公司);新陆早21号(98-2),新陆早17号,新陆早13号(CK)。试验地点位于沙湾县金沟河镇。表1表1参试品种简介品种生育期(天)铃重(g)衣分(%)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其他特性适宜区域新陆早24号125 6.8~7 42  相似文献   

9.
<正>一、种植表现邯棉103在精河县的生育期为126~129天,比新陆早33号晚2~3天。该品种芽势强、出苗快,前期生长快,中后期生长稳健,株高中等,植株较紧凑,第1果枝节位5节,上桃快,结铃多,铃大。吐絮畅,易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全面了解超高产棉花品种的特征特性,实现较好的棉花生产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南疆棉花生产,为超高产品种的选育提供借鉴.[方法]以新陆中42号为材料,2017—2018年在棉花生长发育期分别测定棉花株高、光合速度、水分蒸腾、水分利用率、CO2变化、湿度、光照、叶温、冠层结构、产量形成、叶绿素含量及其铃在棉株空间上的分布等主要因素变化.[结果]不同生育时期棉花主茎叶片光合速率(Pn)以盛蕾期最高;果枝叶片光合速率以盛铃期最高,果枝叶片光合速率低于同期主茎叶片光合速率;SPAD值呈波浪状,叶色表现"三黄三黑";水分利用率主茎叶片和果枝叶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变化曲线,7月5日调查时主茎叶片和果枝叶片的水分利用率均为最高;棉花主茎叶片和果枝叶片的叶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花铃期时叶片温度较高,但果枝叶叶温一般较主茎叶低0~2.0℃;相同部位不同时期表现浅U型曲线,花铃期是棉花吸收大量CO2的时期.棉花单株结铃8.55个,以植株主茎节位作为棉株空间结构分类参考量,按照有序样本最优分割为5个段数,结铃部位主要集中在第5~10主茎节位;果枝第一节位结铃7.55个;棉铃脱落主要集中于主茎第5~13节位.[结论]应加强选育高光合、理想株型、后期功能型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实现棉花生物学产量与经济系数的同步提高;栽培上在狠抓成铃总数的同时注重增加铃重,在最佳结铃期内提高结铃强度;建立棉花超高产向光要产和向温要产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新陆早36号(原代号新石K8)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2007年2月6日通过新品种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平均120d,属特早熟陆地棉类型,植株呈塔形,1式果枝,茎干多毛,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裂刻深,铃卵圆形较大,铃皮色深。结铃性强,吐絮集中、易采摘。株高65-68cm,果枝始节位5节,始节高度22~25cm,单铃重5.5~6.2g,衣分42%,子指9.5g。  相似文献   

12.
早熟陆地棉高产型与优质型品种棉铃发育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调查北疆早熟陆地棉高产型与优质型品种棉铃在整个生育期的发育规律,揭示该棉区棉花的高产机理,并为其品种选育、促进棉铃生长、实现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早熟陆地棉高产型品种新陆早33号与优质型品种新陆早47号为供试品种,以新陆早36号为对照,进行棉铃发育性状调查.结果表明,高产型品种的棉铃长度、铃直径比优质型棉铃略高,棉铃干重比优质型品种低.早熟陆地棉优质型品种,棉铃直径增长速度快,铃较重;高产型品种棉铃直径增长时间长,铃重低于优质型品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铃直径对棉铃体积影响最大,棉铃体积对棉铃干重影响最大.因此,在选育早熟陆地棉品种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棉铃长度长且直径大、体积大的种质,尤其在铃直径快速增长期,通过促进棉铃直径来达到提高铃重的目的.说明应以棉铃直径为重要指标,以增加棉铃体积及铃重为载体,紧抓单株结铃,这是进行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无地膜覆盖栽培下,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对棉花生殖器官发生、产量以及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无膜棉筛选合理的栽培行距配置提供依据。【方法】以中619号、新陆中82号为材料,以幅宽2.28 m为标准,设1幅3行(76 cm+76 cm)、1幅4行(76 cm+10 cm+76 cm)、1幅6行(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3种种植模式,采用棉花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花铃期株式图普查,研究不同行距配置下不同品种无膜棉成铃空间分布与着生概率。【结果】棉花各果枝果节处整体生殖器官发生概率在1幅4行模式下最高;中619品种与新陆中82号品种在1幅3行栽培模式下生理生殖表现在同一水平。1幅4行中619品种单株结铃数12.8个,单铃皮棉重2.608 g,产量(6 259.8 kg/hm2)与同品种1幅6行(6 748.3 kg/hm2)无显著差异。伏桃到秋桃时期,棉铃整体空间分布横向先增加后降低。随着棉花行数的增加,水平位置上,棉花成铃分布由向外延伸变为向内侧集中,棉花结铃空间分布出现“下空性”;垂直方向上,棉花凋零由发生脱落的果枝向棉株中部果枝第2果节处转移,棉花现蕾开花数减少。【结论】在新疆南疆棉花常规种植行距配置下,中619品种1幅4行结铃数多,脱落率低,产量稳定,指标优于新陆中82号,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形态指标和品质指标,评价筛选适合瓜棉套作模式的棉花品种。【方法】以1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测定在瓜棉套作模式下棉花株高、果枝节位、果枝数、吐絮铃数、有效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生育期10项数量性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对参试棉花品种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10个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复杂。其中,3对数量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对数量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前5个主成分代表了14个棉花的10项数量性状89.77%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26.89%、21.94%、18.19%、13.23%和9.53%;当类间距离为4.75时,14个棉花品种被聚为3类。第Ⅰ类形态不繁茂且低产型有6个品种、第Ⅱ类形态较繁茂且高产型有2个品种、第Ⅲ类形态繁茂且产量较高型有6个品种;聚类分析的判对概率是100%,分类结果准确可靠;加权关联度高于岱字-80(CK)的品种包括:兴农7号、陆地棉系1号、新陆中49号、新陆中51号、新陆中40号和中棉63号。【结论】陆地棉品种兴农7号和新陆中51号在吐鲁番瓜套棉栽培模式下具有生产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陆地棉系1号、新陆中40号、新陆中49号,3个品种可作为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15.
陈龙 《农村科技》2010,(9):19-20
一、种植表现 邯棉103在精河县的生育期为126~129天,比新陆早33号晚2-3天。该品种芽势强、出苗快,前期生长快,中后期生长稳健,株高中等,植株较紧凑,第1果枝节位5节,上桃快,结铃多,铃大。吐絮畅,易采摘,早熟不早衰。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单铃重6.7克左右,衣分42%左右,子指11.2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新疆棉花主推品种的机采农艺性状研究,筛选出适宜机械化采收的品种类型。【方法】对100个新疆棉花生产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个农艺性状中变异大于10%有7个性状,分别为叶枝(64.0%)、吐絮铃数(25.8%)、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20.2%)、吐絮率(17.1%)、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16.8%)、单株结铃数(16.0%)和果枝始节高度(11.5%)。生育期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结铃数、吐絮铃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和单株结铃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中部夹角,下同)夹角与中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铃数呈显著负相关。果枝始节与果枝始节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吐絮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枝与上部果枝第1果节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1.15%,主要和生育期、株高、果枝夹角、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有关。将100个棉花品种在遗传距离为44.0时划分为7类,初步筛选出第二类群中的11个品种更符合机采品种性状要求。【结论】筛选出11个更适宜机采的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17.
新陆早4号与新陆早7号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疆棉区推广面积较大的新陆早4号和新陆早7号两个高产棉种为试材,对其部分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高光强下,新陆早7号光合速率比新陆早4号高38.1%,蒸腾速率也略高,叶片水分利用率比新陆早4号高20.8%。新陆早7号叶片光合速率高与其叶片较厚,密度大、叶绿素含量高及同化效率大有关;(2)新陆早4号单叶光补偿点低于新陆早7号,耐阴能力强,暗呼吸速率也低;(3)新陆早7号单株叶面积小,群体通风透光性好,基部成铃率高。新陆早4号叶片大,尤其上部叶片大,群体易荫蔽,某部成铃率低于新陆早7号。  相似文献   

18.
一、品种表现1.生物学特性新陆早24号在我区生育期129天(出苗~吐絮),为中早熟陆地棉品种。株型较紧凑,植株塔型,株高60~65厘米,Ⅱ式果枝,苗期生长势强,现蕾后生长稳健,叶片较大,叶色深绿,茎秆粗壮,群体通风透光性好。结铃性强,铃大,长卵圆型,单铃重6.2克,第1果枝节位4~5节,吐絮集中,含絮好,好拾花,衣分40%。  相似文献   

19.
秦华 《农村科技》2009,(5):21-22
一、品种选择选择结铃性强、铃较大、单株生产能力强、衣分较高、每公顷皮棉产量达到2700~3000千克的可能性较大的标杂A1、新陆早13号等品种(系)。  相似文献   

20.
《农村科技》2012,(12):72-73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新陆早52号(硕丰165)是硕丰种业有限公司自育的早熟、高产、高衣分、易机采的优质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2012年6月19日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陆早52号"。一、特征特性植株筒形,II式果枝,株型紧凑,叶片灰绿色、缘皱,铃卵圆型,铃尖较钝,秆枝被细绒毛。铃重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