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2003~2004年小麦播种期间,我地区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毫米,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由于应变及时,晚播麦田一般667平方米产量在300千克左右,高的413.3千克,仍然取得了好收成。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冬前麦苗  相似文献   

2.
晚播麦是指11月15号以后播种的小麦.由于播种迟,难以苗全、苗匀、苗壮,生育期又短,不易获得高产.要获得高产,在选用春性品种,加大播量的基础上,科学的施肥至关重要. 1.施足基肥晚播麦从播种到出苗一般需10~20天,播得越晚,时间越长,比适时播种的小麦迟30多天.麦苗在冬前生长时间短,麦芽在土中消耗营养多,幼苗生长瘦弱.为促早发壮苗,应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配合,每亩施有机肥2 000~2 500千克,碳铵4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10千克.  相似文献   

3.
利用甘薯、棉花、夏大豆等晚熟作物的茬口播种小麦,是扩大小麦面积,提高小麦总产的一条成熟经验.但由于这部分麦田错过了播种适期,晚播造成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积温不足;加之这些晚茬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大.致使这部分麦田的小麦前期生长发育不良,成穗率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成为小麦生产中的"低产田".多年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表明,晚茬小麦只要过好种植这一关,仍能达到667米2产500~600千克的产量.总结各地的经验,种好晚茬小麦的关键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5.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河南省一般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这种小麦单株只有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  相似文献   

6.
一、晚播小麦的成因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黄淮海麦区主要是棉茬麦,其次是花生茬麦等;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在小麦播种期间,有些年份由于连续降雨较多或其他原因,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大面积小麦晚播,有的推迟播期10至15d,最晚的在春节前才播种。针对这种晚播小麦的特殊情况,笔者进行了系统的田间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合选198是由安徽农业大学选育成功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系,一般亩产可达500千克以上,高产栽培可达550千克以上.该品种半冬性中熟;中高秆,耐肥抗倒综合抗性好,稳定性好,增产潜力大;产量结构协调,品质优良. 1.严格控制播量,适时早播在淮北地区中高产肥力水平下,一般在10月5~30日均可播种,最佳播期在10月10~20日.由于该品种分蘖能力极强,早播宜稀.10月上旬播种,亩播量应控制在5~6千克左右,随着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一般要求年前总茎蘖数在70~80万为宜.  相似文献   

9.
1影响小麦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 1.1播量加大,播期长 淮北地区小麦播种时期,一般从10月1日开始至10月底基本结束.由于各地生产条件不同,播种质量差别较大,有抢墒播种的,有抗旱抢种的,也有等雨播种的,造成年前苗情不一.从技术角度讲,天气干旱,土壤墒情不好,播期推迟,适当增加一些播种量是可以的.但是增加太多,不仅浪费种子,增加成本,而且造成群体过大,植株个体发育不良,年后就有脱肥、倒伏减产的可能.据调查,2004年秋种每667平方米播量在12.5千克左右,而一部分田块超过了15千克,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0.
正以肥补晚与适播小麦相比,晚播小麦的耗肥量相对少些,但因为晚播小麦一般前茬作物耗费养分多,土壤中速效养分减少,再加上晚播,前期苗小、苗弱,不宜进行水肥管理,所以,施足底肥和种肥,增施氮、磷速效肥,促苗早发,就显得格外重要。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立方米以上、碳铵3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种肥尿  相似文献   

11.
有些年份,受气候或其他因素影响,小麦未能做到适期播种.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晚播小麦品种的特点,拟定出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晚播小麦的特点 小麦由于播种偏晚,冬前苗情总体偏弱、偏小.因麦苗自身内养分积累少而造成抗逆能力较弱,冬春季较易罹受冻害.故晚播小麦的管理必须因"苗"制宜,加强冬季和早春田间管理,为争取丰产丰收夯...  相似文献   

12.
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及应变管理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03~2004年度小麦播种期间,偃师市由于连续降雨较多,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增加176.5mm,严重影响了秋作物的正常收获和小麦的适期播种,造成全市大面积小麦晚播,一般推迟播期10~15d,最晚的在春节前才播种,晚播面积占总麦播面积的60%以上。针对这种特殊情况,我们进行了系统地田间调查研究,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现总结分析如下。1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1冬前麦苗生长慢,根系弱,分蘖少,不健壮,抵御低温能力降低据气象资料记载,小麦播种至越冬前,由于播种晚气温低,冬前积温明显减少,特别是11月份正值小麦分蘖期,上旬突降大雪,日平均气温由10℃以…  相似文献   

13.
关中东部采取小麦晚播的原因:一是由于秋作物成熟偏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主要是棉花、花生;二是由于降雨天数较长,降雨量大,只能推迟播种,甚至个别年份,渭河发生洪灾,导致坝外河滩地小麦播期较常年推迟。晚播小麦一般于10月20日以后播种,甚至有的年份播种期推迟到10月底。晚播小麦一般苗小、苗  相似文献   

14.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关中灌区一般把偏春性品种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一般冬前单株只有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  相似文献   

16.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种植技术是指小麦种植因各方面原因而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时间,无法适期播种,在播期延后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并具体介绍了优选良种、增施肥料、适当增加播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促弱转壮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确保小麦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7.
晚播是小麦增产的障碍性因素之一。在大面积生产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部分麦田误时晚播。一般年份全省小麦晚播面积约占10~20%,如遇干旱、雨涝,晚播面积会更大。1983年我省小麦播种期间阴雨连绵,晚播面积达60%左右。由于晚播,小麦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积温不足,幼苗发育不良,不仅成穗数减少,而且对穗粒数、千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了生产上的“拉  相似文献   

18.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种植技术是指小麦种植因各方面原因而导致错过最佳播种时间,无法适期播种,在播期延后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该文介绍了晚播小麦的生长特点,并具体介绍了优选良种、增施肥料、适当增加播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促弱转壮以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要点,以期确保小麦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麦、夏白菜、油麦菜一年三作模式。667米2产小麦450~550千克,夏白菜4000~5000千克。油麦菜1 500~2000千克。667米2纯效益2 8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一、小麦 小麦选用优质、抗病、高产、早熟品种3475和6172,播前底施有机肥3 000千克。磷肥75千克,碳铵50千克,10月上中旬播种,播种时用种衣剂拌种包衣,麦苗返青起身后,667米2追施尿素25  相似文献   

20.
晚播小麦应变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播期推迟的情况下实现小麦高产的栽培技术。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1.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至主茎上形成5叶1心的壮苗约需0℃以上积温550℃以上,习惯上把从播种至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10月中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一片叶出土,也称为"一根针";10月中下旬播种的小麦冬前一般不能出苗,称为"土里捂"。根据∑T=50+20+10n(n为播种深度),当120℃>∑T,冬麦即立针,∑T<50℃冬麦种子未完成吸水膨胀等生理生化过程,所以冬麦土里捂的播期应定在120℃>∑T<50℃的积温里,否则不能完成春化或以出土。2.春季生育进程快、时间短。据观察,同一品种在适期播种和晚播情况下,晚播小麦幼穗分化开始晚、时间短、发育快,到幼穗分化的药隔形成期可以基本赶上适期播种的小麦,且播种越晚,穗分化持续时间越短。因此小麦穗粒数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