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艺作品     
<正>孔雀吉祥孔雀被视为百乌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品,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作品中的孔雀抬头高昂,雀羽丰满,光彩艳人,气韵生动,尽显高贵之姿。龟鹤延年龟鹤遐寿,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能带来祥瑞之气,故称之神龟、仙鹤。作品利用树兜周边多生大小弯曲分根形态的丰富变化,参照古画《百鹤图》创作出一只活灵活现的根鹤,立于龟背之上,鹤、龟生动自然,寓意美好。  相似文献   

2.
赵正祥 《花木盆景》2005,(11):F0003-F0003
题名《:回到母亲怀抱》规格:31cm×28cm题名《:富贵有期》规格:32cm×22cm×20cm题名《:中华之魂》规格:42cm×38cm×14cm题名《:小丑与舞女》规格:45cm×30cm×20cm赵正祥根艺作品@赵正祥~~  相似文献   

3.
深厚的自然美是根艺的独特之处,欣赏根艺作品,就是在看它的自然形态美得如何。好的根艺作品整体根材天然成型,具有较大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令人喜爱,耐看动人,且越看越韵味无穷。而这些自然成型的美,又大多集中表现在线条上,通过各种曲折的线条来表现一件件作品的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其神形兼备、古典高雅、风韵迷人。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5,(12):64-64
题名:《太湖石秋》规格:高65cm作者:庄良聪(广东)题名:《根魂石韵》规格:59cm×36cm作者:孙元海(山东)题名:《托春》规格:45cm×27cm作者:彭开国(贵州)题名:《寿》规格:80cm×45cm作者:姜玉祥(武汉)根艺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5.
《花木盆景》2005,(8):64-64
题名:《版纳情》作者:彭开国(贵州)题名:《志在长空》规格:58cm×56cm作者:李耀民(海南)题名:《回望家园》规格:78cm×32cm作者:孙元海(山东)题名:《鹤》作者:孙毅(山东)题名:《长相依》规格:68cm×37cm作者:郝光军(四川)根艺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6.
《花木盆景》2005,(11):64-64
题名《:祭》作者:李文杰(北京)供稿:刘勇题名《:风雨岁月》规格:高50cm作者:庄良聪(广东)题名《:鱼翔浅底》规格:36cm×57cm作者:李耀民(海南)题名《:座山雕》作者:韦伯靖(广西)根艺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23,(6):104-105
<正>“醉石斋”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其主人刘文枢则是首批阳江市民间艺术大师。1949年出生于广东省阳春市,2008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春根雕”的代表性传承人。从艺60载,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参加过国内外数十次展览并荣获奖项,其中根书作品《还我河山》于1994年获“王羲之奖”中国书画艺术大赛全国一等奖,根艺作品《八骏图》于1996年获“第三届中国根雕艺术优秀作品展”佳作奖。他在创作中坚持“源于自然,取于自然,顺其自然,还其自然”一根一字的理念,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天然之趣,也有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的意境。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根艺虽然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由于其创作素材的特殊要求,因而较其它姊妹艺术对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一些。作为一名根艺爱好者,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还缘于创作《还我绿洲》这件作品。  相似文献   

9.
孙跃 《花木盆景》2003,(4):47-47
根艺源于自然,根艺创作既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也是一种从创作中寻找乐趣、陶冶情操的过程。就根艺创作而论,乐趣在于从原材的选择到制作定型的过程中,感受那些根艺作品自然优美、线条流畅多变、纹理清晰、形象传神、造型古朴典雅的特点,使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从而达到创作艺术与乐趣的共同体现。  相似文献   

10.
肖文海 《花木盆景》2000,(11):52-53
枯木艺术是根艺创作领域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虽然“枯艺”的称谓尚有异议,但在根艺创作热的今天,“枯艺”的产生,对新世纪根艺发展前途及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有百益而无一弊。“枯艺”呼声越来越高,除枯木艺术的提法对资源环境保护有利外,更因为“枯艺”所用材料——枯木所作的作品较传统的根艺作品材料更奇特,材质更坚硬细腻,色调更亮丽自然,给人的美感更强烈。  相似文献   

11.
《花木盆景》2007,(12):58-58
捧根嗅灵感,孕育细品尝,想象展翅膀.奇绝根味长。两年一度的中国根艺大展,2007年11月8日至l2日在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与此同时.以著名雕塑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刘开渠名字命名的中国根艺界最高奖“刘开渠根艺奖”,在大展期间评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广告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记者周果的纯自然根艺作品《火星脸》摘取金奖。  相似文献   

12.
李永强 《花木盆景》2000,(1A):112-112
我从发表的有关根艺方面的文章中.看到的多是关于作品的取材、立意、技法等方面的论述.而关于根艺作品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似乎谈得极少。本人试就根艺作品的形似与神似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请根艺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3.
根艺作品《满江红》的根材是枯死的槐根疙瘩,高67cm,宽36cm。此根除上部未腐朽外,其余的表面均已腐朽,用钢刷子刷除腐朽的表层后,其内质仍很坚硬,并凸现出黑筋般的花纹,纵横交错,粗细不一;更为巧妙的是,在此根的中下偏左的部位,还生有一块不规则的根片,如大风吹起的战袍,又似人甩起的衣角,这便给以后创作的作品增加了几分动感和气势;除此之外,由于该根的上部没有腐朽,也没花纹,再加上根的颜色与人的肤色相似,这对于人物面部的刻画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表情,都  相似文献   

14.
《春》之恋     
根艺《春》取材一件自然成型,连座整体的树根,天然生成的螺旋向上的底座,由一根单枝从后侧独立支撑着作品主体,把要表现的人物托入广阔的空间里,完全符合创意中需要表现的整体形象,也充分显示出作品的三维空间立体感。其人物形状、自然造型十分完整、得体,真乃天公造化之奇材。  相似文献   

15.
根艺作品     
<正>金玉满堂小巧玲珑的一尾金鱼,张大嘴巴,鼓着眼睛,短身腹肥,尾鳍似扇,似水中游戏,灵动自然。"金鱼"又与"金玉"谐音,寓金玉满堂之意。大慈大悲黄檀材质坚硬细腻,纹理清晰,是制作根艺作品的上佳材料。这是一个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打坐在莲花台的形象,端庄安详。作品在人物的刻画和表现上没有"刻脸",师法自然,在抽象美中又能体现具象的元素。整个作品完整统一,造型比例适中,颇具神韵。  相似文献   

16.
大吉大利     
正这件作品很好地诠释了根艺作品"雏形在天,成型在人,少事雕拼,多留自然"的艺术原则,作品的原材腐朽的一段沧桑古朴,变化多端,整体又似鸡尾,作者敏锐地抓住这一特征,稍微加工后成了一只惟妙惟肖的雄鸡,在创作中,作者并没有刻意求实,而是巧借自然,少事斧凿,因而作品整体看起来虚实统一,气韵生动。  相似文献   

17.
根艺作品     
正寿这是一件大型天然根艺书法精品,作者充分利用原根盘根错节的生长形态,不作拼接,因其自然,随形赋字,一个古朴苍劲的"寿"字如行云流水,气势恢弘,韵味无穷。题名:寿作者:陈永华达摩这尊根艺作品除了脸部外,动刀面很少。作者利用根的窟窿、节疤、纹理和色泽等各种自然形态,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身披袈裟,手持瓦钵,威仪整肃,安详自在的达摩托钵立像,浑凝雅致,古朴自然。  相似文献   

18.
《向天歌》     
家中珍藏一件高35cm、长53cm、宽21cm,名为《向天歌》的根艺作品。这是1996年春节期间与几位同事到漳州百花乡一友人家中的厨房柴火堆里寻觅来的。带回厦门家中将其表面泥土刷洗干净,只见此根表皮已腐烂无存,留下的树心水质十分坚硬,呈棕色。其树龄估计已有数百年,堪称“古木奇珍“。经反复揣摩、构思发现此根犹如一只在水中展翅拍浪、昂首高歌的白鹅。整个仅对头部稍作嘴型加上之外,其余均为天工造化。经打磨上油后(棕色鞋油),白鹅活灵活现,特别精  相似文献   

19.
《中华魂》     
在龙年即将到来之际,为迎接新世纪,我们制作了一件龙形根艺作品,命名《中华魂》,别名《图腾》,根型盘根错落,像一幅画,形为巨龙。  相似文献   

20.
大型赏石《多利》,又名《迈向新世纪》,是件稀有的“中国克隆羊”石胆,约成材于四亿年前。其最大特点是“多胆联体”,通高47cm,长68cm,品相完美,貌与英国克隆羊多利维妙维肖,毛团逼真,昂首挺进,稀奇珍贵,自然给人以一种“吉祥多利”、“迈向新世纪”的美好祝福,堪称“中华奇石一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