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程丽 《河北农业》2023,(5):82-83
<正>在北方,大白菜是秋冬季主要食用蔬菜,其种植成本低,水肥管理相对简单,产量高,营养丰富,贮存时间较其他绿叶蔬菜长。但在大白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时有发生。危害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等。危害大白菜的主要虫害有: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为筛选出见效快、防效好的药剂,提高大白菜生产品质,香河县植保植检站于2021年秋季进行生物制剂茶黄素防治大白菜病虫试验,以明确茶黄素防治大白菜病虫害的效果与安全性,为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丰南区大白菜种植历史悠久,主要集中在包括王兰庄镇、黄各庄镇等乡镇在内的“小河沿”地区。近年来,大白菜的价格虽然不太稳定,但是由于大白菜有食用期长、耐贮藏并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等优势,其常年播种面积仍保持在2万亩以上。据统计,该区秋大白菜去年平均亩产4000公斤、亩效益达1000元以上。现把该区的秋大白菜种植经验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制种栽培在我县已有多年历史,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可使大白菜制种产量达到75~100kg左右,亩效益达千元以上。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选地大白菜制种需要有1.5~2km的隔离区,所选制种地块的周围隔离区范围内应无白菜、芜菁、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2播种2.1播种时间大白菜制种一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非常符合我国人民的食用习惯,自古享用“菜中之王”:的美称。大白菜所需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硫、镁等以及铁、锰、锌、钼等一些微量元素。大白菜是一种喜钾作物,必须要氮、磷、钾、钙配合使用,但长期以来,大白菜品质下降,影响了其耐贮性和商品性。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称为大白菜的"三大病害",我国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除此之外,近年来由于受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大白菜白斑病、黑斑病、干烧心病等病害在一些地区也趋于偏重发生,正上升为大白菜的主要病害。虫害主要有菜蚜、菜螟、菜青虫等。  相似文献   

6.
大白菜是冬春的主要食用蔬菜,虽然市场上各种蔬菜四季不断,但大白菜的消费量却非但没有下降,而且上升幅度较大。在大白菜的生产中,秋季大白菜仍唱主角,种好大白菜,对于稳定市场莱价,提高农民收入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品种选择根据青海东部地区近年的大白菜生产消费情况,秋大白菜一般有早、中、晚熟品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早熟品种抢占市场潮头,其经济效益较高,但由于耐贮性等问题的存在而不宜规模型发展,中、晚熟品种产量较高,上市初始价位偏低但较稳定,并且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使价位上浮,产生相应的"保藏升值"效果。同时,选择品种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其耐贮性,尤其中、晚熟品种的生产耐贮性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季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黑斑病等;害虫主要有菜粉蝶、菜螟、菜蚜、斜纹夜蛾等。这些病虫在大白菜生长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只有进行综合防治,才能经济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提高大白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十字花科蔬菜主要有大白菜、萝卜、芥菜、甘蓝等,其病害主要为软腐病、黑腐病、霜霉病、黑斑病、病毒病、干烧心等;虫害主要有菜蚜、菜青虫、棉铃虫、小菜蛾、烟粉虱等。现将防治措施简介如下:1选用抗病品种如大白菜,可选用秋绿75、津绿75、津青75等。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病虫害种类多,发生普遍,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搞好大白菜播种期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其防治技术如下:一、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大白菜病害经济有效的措施。可选用优质抗病的北京新3号、郑白4号、丰抗70等品种。一般青帮品种对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  相似文献   

10.
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肿根病、炭疽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黄条跳甲、蚜虫、菜螟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林口大白菜近年来各种病害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现笔者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1霜霉病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容易发病。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水渍  相似文献   

11.
正大白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病毒病、肿根病、炭疽病、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菜青虫、黄条跳甲、蚜虫、菜螟等。这些病虫害一直是大白菜生产上的主要问题。据调查,林口大白菜近年来各种病害危害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经济效益。现笔者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总结如下。1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1霜霉病霜霉病为真菌性病害,从苗期到结球期均容易发病。苗期发病,子叶或嫩茎变黄枯死,真叶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初生  相似文献   

12.
大白菜,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其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对润肠及促进排毒,功效显著。其中维生素C、E较丰富,常吃可对皮肤及身体有益。以下本文对大白菜霜霉病、病毒病及软腐病等,以及蚜虫、白粉虱与菜青虫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以及针对其特点提出了相关有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属十字花科。是我国特产之一,大白菜为高产蔬菜,因此能以低廉的价格大量供应。大白菜营养丰富,柔嫩适口,品质佳,耐贮存,我国南北方都有大白菜栽培,特别是北方栽培量很大。在大白菜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每年发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软腐病、黑腐病、干烧心、细菌性角斑病等,主要虫害有菜蚜、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甜菜夜蛾、白粉虱、烟粉虱、甘蓝夜蛾、小菜蛾等。因此,如果要保证大白菜的品质与产量,菜农们应当抓好浇水施肥与病虫害防治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白菜是人们秋、冬季常吃的主要蔬菜之一,是北方冬季的"看家菜",在我国民间有"百菜之王"之称。而紫色大白菜是由大白菜和紫甘蓝杂交而成的蔬菜"混血儿"。其营养丰富,每100g紫色大白菜含蛋白质4.1g、粗纤维2.6g、维生素60mg,是一般大白菜平均营养含量的两倍以上,同时富含硅、锰、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钙、VC、VE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因营养丰富,紫色大  相似文献   

15.
吕伟民 《农村科技》2012,(11):34-35
大白菜是和田市重要的冬春食用蔬菜,在大白菜的生产中,秋播大白菜是主要茬次,搞好秋播大白菜的病害防治,提高大白菜的品质和产量,对于稳定市场菜价、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大白菜病害主要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因发病快危害重,易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在大白菜生长过程中,要严格管理,经常深入田间检查,发现病害及时防治,以免造成严重损失。一、病毒病  相似文献   

16.
实践经验证明:在棚(室)内采用穴盘育苗和覆膜栽培是实现春夏大白菜高效节水栽培技术的关键。其主要栽培技术措施是:一、品种选择适合早春栽培的大白菜品种有春夏王、强势、探春、迎春、春秋王等。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是城乡居民一年四季餐桌上的美味佳蔬。为确保大白菜产业发展,让广大居民吃上放心菜,阐述了其营养成分与医疗保健功能,并针对当前临沂市秋季大白菜生产中存在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化肥施用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总结了大白菜秋季安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是人们重要的冬季蔬菜之一。大白菜的种植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利肠通便、消食健胃、防癌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由于其营养价值高、耐储运,在北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不仅满足了冬季蔬菜的供应,还繁荣了蔬菜市场。  相似文献   

19.
大白菜的杂种优势明显,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目前,普遍应用的大白菜杂交种制种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雄性不育系做母本的杂交制种;二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做母本的杂交制种。20世纪80年代,孙家湾新五号大白菜的成功选育和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在生产中的利用,为锦州市大白菜新品种研究和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此大白菜温敏不育系,其不育性具有明显的温度敏感特征,在高温下表现不育,在低温下表现可育,而且此不育系配合力高,在生产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继孙家湾新五号大白菜之后,利用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又陆续选育出一系列大白菜新品种,并已大面积用于生产,但在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中,制种产量低,不育系自交结籽率低、繁殖困难,制约了利用范围。针对以上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大白菜温敏雄性不育系的制种技术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找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甜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以幼虫取食叶片或钻蛀大白菜菜心危害,是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和豆类等作物的重要害虫。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和趋光性。持续高温少雨有利其繁殖和种群发展,秋季是甜菜夜蛾发生盛期,要加紧防治,以减少其危害。近年来该虫在大白菜上为害猖獗,暴发成灾,据笔者田间调查,60%的大白菜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严重地块虫株率达到100%,每株最高有活虫11头,平均有虫1-2头。以危害菜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