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是当阳市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之一,在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品牌玉泉仙人掌茶的引领下,茶叶经济效益逐年提升。本文介绍了当阳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该地茶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旌德县云乐乡茶叶无公害生产的土壤环境、茶叶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土壤环境为无公害级别,茶叶样品检测合格,被认证为"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笔者对该地茶叶无公害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3):177-179
农业是立国之本,亦是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以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的乡镇农业为例,选取2009至2015年紫金县乡镇相关农业数据,建立面板模型,深入剖析各项相关因素对紫金县农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从中找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制定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对策,为类似贫困山区的农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邱梓良  邹国岳 《北京农业》2013,(21):226-227
基于分析广东省紫金县油茶林发展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对紫金县今后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紫金县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营造林质量管理系统相继完善。本文将结合紫金县实际情况,探讨营造林质量管理的可行措施,通过营造林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管理措施的完善、验收标准的强化、监督监管流程的规范等,切实提高紫金县营造林管理质量,促进紫金县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韩睿 《农技服务》2009,26(11):128-129,136
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雨量充沛,是茶树生长最适宜地区之一。该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和提高茶叶品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自然地理条件、茶叶品质等方面介绍了遵义市茶产业的优势;从茶园规模、茶园标准化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和无性系良种比例、名优茶的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茶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指出了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由于温氏集团的成功而备受推崇.然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这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模式不可能生搬硬套.在新农村建设的视野下,紫金县面临着茶叶经营模式选择的问题,庄园式农合组织的模式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紫金县位于广东中部、河源市的东南部,1988年改属河源市(摘自《紫金年鉴2005》)。这里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沛。境内东南部、中北部山峦叠嶂,形成了天然屏障。河溪众多,是全国能源开发的重点县之一。西部地区地势较平缓.在东江边的古竹、临江两地形成比较宽阔的冲积平原,紫金县大部分耕地均在此区,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盛产木材、松脂、竹子、水果、香菇、茶叶等特产,是广东省的用材林基地之一。适宜生长的农作物有水稻、花生、甘蔗、荔枝、龙眼、李梅、甜菊、蚕桑等各类农作物,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紫金县各项农业经济得到了良好、快速的发展。本文对南瓜高产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加以分析,以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模糊评价、层次分析法等数学理论对紫金县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研究,摸清了紫金县耕地生产力高低和潜在生产力.紫金县耕地地力等级以中、低产田为主,其中高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2.43%,中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4.34%,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3.23%,紫金县的耕地地力总体质量较好,属中等偏上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村为偏远村落,是渠江薄片、奉家米茶等贡茶和中国名茶——月芽茶原产地。2014年1月,在当地工作20多年的罗新亮瞄准该地的自然环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成立了新化县紫金茶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先后投入3000余万  相似文献   

11.
乡村旅游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之一,不仅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增产增收,也为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南京黄龙岘作为近些年来依靠“茶叶+旅游”模式建设起来的特色乡村茶文化村,其茶产业建设在乡村旅游带动下获得较快发展。基于对该地茶旅发展模式的分析,指出该地当下仍然存在茶文化先天底蕴缺失、茶产业发展表浅化、茶旅特色不足、营销宣传乏力等问题,提出基于后天优势延长产业链、加强特色茶旅产品建设、依托信息化平台宣传与开拓电商市场、优化旅游服务能力等优化当地乡村茶产业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松阳县古市镇坚持"两山理论",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茶叶文化较为突出,但该地的文化旅游遇到瓶颈,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地政府可通过突出品牌建设,拓宽引资渠道,丰富宣传模式等,以文化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草,主要是指树木和草地。林草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可以保持生态平衡,在保持水土流失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广东紫金县山区林草种植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保护好广东紫金县山区的林草,使得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大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茶产业是湖北省秭归县半高山地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该地茶园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以粗放型经营管理方式为主,导致茶叶种植分散、品种比较杂、茶叶产量低、茶农收入少。在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只有依靠改造现有茶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实现茶叶产量的提高与茶产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十二五"期间,秭归县梅家河乡改造完成一批老茶园更新,面积约213.33 hm2,茶叶的产量与品质进一步得到提高,茶产业发展情况有很大改观。基于此,本文以秭归县梅家河乡的低产茶园为例,对该乡低产茶园的低产现状与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为茶园改造、确保农户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陈志萍  李从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40-9742,9989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形态铝与贵州红山茶叶片铝含量的关系.[方法]对贵州特有植物贵州红山茶分布地九龙山土样进行测定分析,对该地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铝形态含量以及与贵州红山茶叶片铝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贵州红山茶叶片铝含量与土壤pH呈0.05水平显著负相关,与0.02 mol/L CaCl2可提取铝含量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其他所测指标相关性不大.[结论]贵州红山茶主要吸收土壤游离态铝离子.  相似文献   

16.
紫金县是广东省产粮大县之一,栽培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是紫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措施。不断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不仅增加农民收入,也提高了我县粮食自给率,确保了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紫金气象网站开发建设的建站原则、建站环境搭建、网站框架结构和网站维护等基本知识,网站的成功开发进一步推动了紫金县气象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邮编:510640,电活:020—87596367)和紫金县新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育的砂糖橘新品种“粤农晚橘”.前不久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9.
紫金县区域自动气象站是广东省推广建设的地面自动监测系统,是该县现代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了紫金县区域气象观测网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分析了站网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应急观测能力和预警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20.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是国家一项基本政策,本文作者对紫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践现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