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乌芽发适应性广,山地、平原、水湿地、房前屋后均能生长,且发鞭发笋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笋产量15744kg/hm^2,留养竹9690株/hm^2平均胸径3.5cm,净收入31960.32元/hm^2.a^-1。新造竹林成林块,投产早,2~3a即可成林,3~4a可产笋出售。  相似文献   

2.
昆明北郊圣诞树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处滇中的昆明北郊水源保护区红壤山地10年生圣诞树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吸收、分布及其生物循环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元素在该林分植物体中的贮量约为1804kg/hm ̄2,其中各器官积累量的排序为干>叶>枝>根,各元素的积累量以N>Ca>K>Mg>P为序。土壤中营养元素贮量53820kg/hm ̄2,其中Ca,K和N较多,Mg,P较少,该人工林对各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为:N163.40kg/hm ̄2,P5.58kg/hm ̄2,K153.73kg/hm ̄2,Ca139.40kg/hm ̄2和Mg30.27kg/hm ̄2;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N77.59kg/hm ̄2和85.71kg/hm ̄2,P2.83kg/hm ̄2和2.75kg/hm ̄2,K43.96kg/hm ̄2和109.76kg/hm ̄2,Ca48.71kg/hm ̄2和90.69kg/hm ̄2以及Mg7.22kg/hm ̄2和22.55kg/hm ̄2;富集率分别为1.74,1.90,1.68,1.57和2.05;循环系数分0.53,0.49,0.71,0.65和0.75;周转期分别为11a,13a,14a,12a和8a。  相似文献   

3.
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水文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及不同分解层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量、吸水速度及有效拦蓄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乌江下游阔叶林枯枝落叶现存量平均为16.2t/hm ̄2,针阔混交林l7.0t/hm ̄2,针叶林9.3t/hm ̄2,灌丛草地5t/hm ̄2。针叶林枯落物分解程度最低,阔叶林分解程度最高。2.各分解层的吸水能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分解程度越高,持水能力越强。3.枯枝落叶桉吸水速度快慢可分为三个吸水阶段,速度分别为15~3.4/h,0.03~0.5g/h,0.006~0.03g/h。其中,未分解层在三个阶段都具有吸水作用。4。乌江下游森林枯落物的有效拦蓄水量为0.5~0.3t/hm ̄2。  相似文献   

4.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雷竹地下鞭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①雷竹地下鞭鞭段数为5.6条/m ̄2,鞭长为9.6m/m ̄2,体积为4.7×10 ̄(-4)m ̄3/m ̄2。在土中分布可深达60cm,11~40cm之间占80.0%以上,其中2~4龄鞭占总鞭数的85.0%。②壮芽占总芽数的31.1%,集中着生在3~4龄鞭上,发笋能力以3~4龄最强,占当年发笋总数的70.0%~80.0%;③壮芽和发笋位置在鞭段中部最多,6~15节壮芽占58.7%,发笋占70.1%,岔鞭多发生在鞭段前梢,在1~6节占67.0%;④鞭的延伸方向以平行林地和向上生长的类型为多,约占80.0%以上,向上坡伸展的在50.0%左右,向下坡伸展甚少;⑤以土壤肥沃深厚、疏松通气、蓄水保肥性能良好的竹林地鞭量较多,分布结构合理;⑥立竹1000~1100株/1000m ̄2的竹林,地下鞭结构最适宜;随着发育年龄的增大(12年生以上),壮龄鞭和壮芽渐减,老鞭增多。  相似文献   

5.
协优57肥东县3a制种,平均产量3.25t/hm^2。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每穗总粒数及提高结实率可提高产量。栽插过密、穗数太多会导致减产。单产3.0t/hm^2的产量结构应该是:母本有效穗300万 ̄360万/hm^2,总颖花数2.25亿 ̄3.00亿/hm^2,结实率45% ̄55%,千粒重27.0g。主要栽培措施:(1)适时播种并安排好播差期;(2)培育多蘖装秧;(3)加强大田管理,搭好  相似文献   

6.
运用3因素5水平通过旋转组合设计,经3a多点试验研究,综合分析表明,在酒泉地区现有生产条件下,要同时获得甜菜块根产量52500~60000kg/hm^2,糖产量10000~12000kg/hm^2,应施N174.1~188.6kg/hm^2,P2O5126.8~158.8kg/hm^2,K2O97.1~120.0kg/hm^2。  相似文献   

7.
将原产黄河古道的沙打旺引入气候条件近似的甘肃省安西县进行种子繁殖试验,结果获得成功。在试验范围内,一龄鲜草年产量为19500~27750kg/hm ̄2;2~4龄为31665~7500kg/hm ̄2;1~4龄为41100~52350kg/hm ̄2:.种子产量1龄草为0(不结籽);2~5龄草在225kg/hm ̄2以上;2龄草平均种子产量为247.5kg/hm ̄2,最低为229.5kg/hm ̄2。  相似文献   

8.
通过连续3a的试验研究,认为陕北黄河沿岸地区Basma类型香料烟适宜的栽植密度为27.0 ̄30.0万株/hm^2,该栽植密度下Basma类型香料烟生育期较短,叶片较小,烟叶外观质量好,单位面积产值和1 ̄3级烟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家山水库化肥养鱼增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家山水库位于湖北江陵境北,面积216.7hm ̄2,水深2.5~3.0m,是一中型贫营养型水库。通过实施化肥养鱼,产量由1992年的110.0kg/hm ̄2提高到1993年的213.0kg/hm ̄2,鲢鳙的上市规格分别由1992年的0.5kg/尾、1.5kg/尾提高到1993年的0.8kg/尾、2.5kg/尾,取得了高产试验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安宁八街薪炭林基地圣诞树的营造技术及砍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安宁县八街镇种植的薪炭林树种──圣诞树的营造及砍伐试验,经统计分析,用该树种营造薪炭林具有生长快、耐瘠薄、抗干旱、萌发力强、产量大、热值高、易采薪等优点。经营方式简单易行,以短期轮伐为主,单株产材量平均4.11kg/a,设计种植5010株/hm ̄2,产材量达10295.55kg/hm ̄2·a,超过林业部部颁标准9000kg/hm ̄2·a的薪材(柴)产量,是滇中高原地区值得推广的优良薪材树种。  相似文献   

11.
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分布规律与竹笋个体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毛竹笋用林地下竹鞭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对粗放、集约两类型竹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竹笋发育由浅层到深层递进,清明前发笋竹鞭适宜深度在土壤表层,清明后逐渐移向土壤下层。竹笋发育数量,以中层为最多,深层为最少;竹笋个体重,随竹鞭分布深度增加而逐步增大。但约在35cm以下竹鞭孕笋逐步减少,而竹笋深度增重率增大,两者过渡最佳交点,出现在鞭深35cm左右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纸浆毛竹林单一取材的传统经营弊端,提高毛竹林的综合效益,作者于1983~1988年在富阳县大源地区,就纸浆用毛竹林改建笋竹两用林的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已推广笋竹两用林1990.9hm~2,经济收入达3202.50元/hm~2,比改造前900.00元/hm~2增长255.8%;年增加上市竹笋5200t,既丰富了市场,又增加了竹农收入,深受广大竹农欢迎。  相似文献   

13.
台湾桂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研究黄克福,马炳杨(福建林学院林学系,福建南平353001)(莆田县林业局,福建莆田351100)摘要30个样地材料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桂竹出笋起始期为4月上旬或中旬,持续出笋20~30天;退笋率为23%~30%,成竹率较高;在...  相似文献   

14.
毛竹低产林改笋用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三年六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使毛竹低产林的竹笋亩产量从24.7kg提高到733.1kg,亩产值从31.28元增加到936.26元,亩净产值从23.05元增加到869.73元,值得在毛竹产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分密度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本文研究了福建毛竹最适宜区,一般经营不钩梢的竹林立竹密度对毛竹林平均胸径、竹高、枝下高、单株杆重,重量蓄积以及新竹产量等所产生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立竹密度与上述竹林结构因子存在非线性函数关系。在一般经营管理条件下,立竹密度2700~30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成竹规律,对10种园林竹类植物的出笋期、退笋率、成竹率、幼竹高生长节律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0种园林竹类植物出笋时间在6月下旬至11月中旬,大部分竹子7月上旬即开始发笋,10月中下旬基本结束;出笋持续的时间为80~120d,退笋率17.4%~30.0%,成竹率70.0%~82.6%;各竹种5d高生长量呈"低—高—低"的趋势,竹笋-幼竹高生长与时间的关系经11种单因子生长数学模型拟合,以三次多项式模型拟合最优。  相似文献   

17.
陆广谱  华丽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427-13428,13465
竹是一种很好的木材替代品,但原竹家具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木质家具。在分析了原竹家具的发展历史、工艺特点以及发展瓶颈后,提出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原竹家具设计相融合的设计方法,并用成功设计案例进行佐证,以期进一步开发,利用原竹家具,并提升原竹家具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级竹层积材的湿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竹材是一种变异性非常显著的天然材料,本文采用分级方法研究了竹层积材的吸水膨胀率。结果表明:竹层积材是一种低湿胀性材料,顺纹、径向和弦向上均远低于木材和LVL。经过对竹木材构造的分析,解释了竹层积材低湿胀性的原因。利用竹层积材低湿胀性的特点,可以开发湿环境和干湿交替环境下使用的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加对竹林生态系统认识,应用地统计学中的半方差、半方差理论模型模拟、分形维数及其与竹林结构部分因子相关分析,研究毛竹种群空间格局特征。研究结果:(1)毛竹种群半方差总体均值为0.818,林地之间变异较大,属中等强度变异。半方差的标准差较小,占半方差均值的1.293%~7.241%。不同类型毛竹林半方差均值比较两两之间差异不显著。半方差的理论模型模拟多为线性模型,而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较少,毛竹林空间自相关性较弱。(2)毛竹林分形维数均趋近于2,表明毛竹林具有较好的均质性。(3)基台值与立竹度、均匀度呈显著相关关系,而分形维数与立竹度和均匀度相关不显著,表明了基台值与分形维数是刻画种群空间格局两方面指标。结论:毛竹林是趋于同质性植被,空间自相关性较弱,毛竹种群半方差在不同类型竹林之间差异不显著;竹林经营时采用竹阔混交林为宜,同时使毛竹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均匀,减小半方差,减弱毛竹之间的空间资源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20.
竹阔混交模式对毛竹出笋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混交树种、不同混交密度、不同混交方法对毛竹混交林出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不同混交树种混交中,组合特性为落叶、喜光的出笋量最高,常绿、喜光的最低;以不同密度混交中,密度为150株·hm-2的出笋量最高,毛竹纯林的最低;以不同混交方法混交中,块状混交的出笋量最高,毛竹纯林的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