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东海县温光资源、稻麦两熟农作制栽培特点,通过对旱育秧人工移栽稻、机插秧、直播稻与小麦套播、机条播等栽培方式组合的研究,初步探明在本地区稻麦两熟制条件下,在传统手栽稻地区可推广"水稻旱育人工移栽+小麦机条播"的模式,在劳动力紧张、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应积极推广"水稻机插+小麦套播或机条播",本地区不宜盲目发展直播稻。  相似文献   

2.
针对本地区温光资源、稻麦两熟农作制栽培特点,通过对人工移栽稻、机插稻、直播稻与小麦套播、机条播等栽培组合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虽然“传统手栽稻+小麦机条播”的模式效益产量较好,但在目前劳动力紧张、种粮效益偏低情况下,省工省时节本已成为农业生产迫切需求,应积极推广“水稻机插+小麦套播或机条播”,本地区不宜盲目发展直播稻。  相似文献   

3.
里下河地区稻田播种小麦模式随着耕作制度变革而不断创新,特别是因前作水稻中粳、迟熟中粳高产品种的应用及一定面积的直播稻存在,水稻生育期普遍推迟,用传统耕翻方法播种小麦很难做到适期播种。近年来里下河地区根据茬口和土壤质地条件特点,探索和应用了新的高产高效播种小麦模式和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条播、稻板茬免(少)耕撒播、稻板茬免耕直播及稻田套播],通过示范区推广和农民科学应用,并辐射到周边地区,使里下河地区小麦生产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宜淮北地区、特别是连云港地区稻麦周年平衡高效生产的早熟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对引进的连粳15号,进行了不同播期的直播、机插试验。结果表明:在本地区,该品种全生育期少于145 d,表现出早熟、优质、抗性强、结实率高等优势,适宜在江苏淮北地区以人工直播、机条播、机插等多种稻作方式种植,可有效解决该地区稻麦两茬季节紧张问题,确保稻麦周年安全高产。  相似文献   

5.
集成示范了稻麦全量机械还田,水稻机插足苗早发,小麦精量宽幅条播,稻麦周年平衡施肥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较好解决了徐淮地区稻麦周年季节紧张、全年平衡增产和品质提升等生产难题,形成了稻麦周年轻简高效栽培新模式,对引领本地区稻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稻精量穴直播机的引进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水稻机械化穴直播技术在浦东新区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引进了华南农大的2BD-10等行距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在惠南和周浦镇进行了试驾和机穴播试验研究,从机器性能、水稻经济性状、农艺性状等方面,与机条播、人工直播等水稻直播方式进行了对比,并初步分析了水稻不同直播方式之间农艺性状及产量差异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机械化穴直播分蘖势强,群体结构合理,穗粒结构协调,光合速率高,干物质积累多,抗倒能力增强,产量明显优于水稻机条播和人工直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水稻2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水稻机器旱直播(旱直播)和旱育秧机器插秧(机插秧)2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方法]在一般栽培条件下进行水稻测产,对采用旱直播和机插秧2种栽培方式农户水稻生产的栽培成本、经济效益进行考察,分析其优劣。[结果]机插秧水稻产量远超过旱直播水稻。旱直播水稻产量相当不稳定,最高单产是最低单产的176%;而机插秧水稻最高单产是最低单产的133%。机插秧成本低于旱直播成本,旱直播稻的化学除草比机插秧多1次,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加重了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机插秧水稻经济效益高于旱直播水稻。[结论]水稻旱直播栽培既不省工也不省成本,更不能增收。在具有机器插秧条件的地区,应该限制水稻旱直播,推广机插秧。  相似文献   

8.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2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旱茬机条播)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加上品质和籽粒产量存在差异;适宜播期条件下,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小麦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套播小麦,淀粉含量低于稻田套播小麦;稻田套播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主要足由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所致.适期播种的稻田套播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与晚播常规播种小麦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播期过晚的常规播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或略低于晚播的常规播种小麦,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高于其他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阜宁县水稻栽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人工育苗移栽向机插秧、抛秧、直播等转变,直播稻每年都有种植,2007年为1.60万hm2,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条播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提高跃进农场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进行了水稻机条播栽培试验,分为机条播与人工撒播对比、不同机条播时稻谷芽的长短对比两个试验部分。结果表明,机条播与人工撒播的水稻产量差异不大,宜采用机条播;机条播宜采用向明条播机进行长芽播种。  相似文献   

11.
江淮稻区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江淮稻区为稻麦两熟地区,小麦的种植收割及水稻收割实现了机械化,水稻种植依然采用传统的播种、育苗、移栽的方法,占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近年来已明显表现出人力不足、成本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水稻直播栽培种植技术的探讨。小面积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水直播产量可达550~600 kg/667m2。1水稻直播栽培的优点水稻直播栽培就是将水稻种子直接播撒在大田中,出苗后即进入正常田间管理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无须育苗移植,具有明显优点。1·1省工省地节本水稻直播免除了水稻生产中最繁重…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排水条件良好水田直播栽培水稻的生长习性,比较了水稻品种“花成”在直播和移栽情况下的生理生态特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直播稻较移栽稻低,从分蘖到抽穗阶段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性直播稻较多栽稻低,而在抽穗后15天则高于机栽稻,专化叶面积从分蘖到抽穗前15天机械移栽稻(下译为机栽稻)高于直播稻,从抽穗到抽穗后15天机栽稻同低于直播稻,除剑叶和第一节间外,叶柄和节间工度直播稻长机栽稻,机栽稻的地上部分干重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播种面积近32万亩。长期以来,我市水稻种植形成了北部沿江地区以直播稻为主,南部稻区以人工移栽为主的栽培方式。生产手段落后、劳动强度大,已成为制约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机插秧成为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必然方向,而机插育秧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机插秧的成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水稻主产区直播稻面积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水稻直播机械的推广,机械化直播将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生产上尚没有纯粹以直播育种方式选育的适宜直播的品种,更未开展直播稻的联合品比试验。本研究以扬籼优713、黄华占为试验材料,设机条播和撒播2种播种方式,分别设定4个播种量,探索直播稻品比试验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条播还是撒播,都可进行品比试验,机条播方式更为适宜;采用机条播的方式进行水稻品种直播品比试验,常规籼稻适宜播种量为3~4 kg/667 m~2,杂交籼稻适宜播种量为1.5~2.0 kg/667 m~2。结果可为今后开展水稻机械化直播品比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客观面对直播稻的迅速发展 研究掌握直播稻的稳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我国水稻种植方式演变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就当前江苏省直播稻不推自广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对策探讨。我国水稻育苗移栽始见于东汉,普及于唐宋以后;育苗移栽取代水稻直播,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杂草为害,而且增加了复种,缓解了稻麦两熟季节紧的矛盾,并一直成为主流的植稻方式;但是直播稻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在人少地多或劳力缺乏的情况下,直播仍是首选方式。近年来江苏省直播稻迅速扩大,这与农村劳动力不足、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以及种稻效益低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也有除草剂应用突破和直播稻栽培技术的进步等促进作用。麦后直播水稻(简化了育秧程序,播种期推迟)安全生长期缩短,因此对江苏省里下河麦稻两熟热量资源偏紧地区则必须对水稻品种类型的调整和适宜直播稻品种的选用以及最迟播期等都须进行深入研究和严格界定;对淮北地区一定要引导农民服从自然规律并迅速从盲目扩种直播稻的误区中走出来,若该类地区劳力资源不足且机插条件又不许可,则可适度推行抛秧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海丰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经济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丰农场种植条件下,对“淮稻5号”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经济效益开展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水稻种植方式产量均达600 kg/667 m2以上,以人工插秧产量最高,其余从高到低依次为机械旱直播、机条播、机插秧:投入成本以人工插秧最高,达850.74元/667m 2,其次分别为机插秧、机条播,机械旱直播最低,仅为659.4元/667 m2;机械旱直播和机条播经济效益最高,高出机插秧150元/667 m3以上,人工插秧次之,机插秧最低.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经济效益还是从减少用工考虑,当前采用机条播和机械旱直播作为海丰水稻主要种植方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油菜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直播油菜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秧过程的栽培技术。直播油菜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部分地区的油菜采用直播栽培。我国冬油菜区直播油菜的前茬以水稻居多,其中又可分稻后直播和稻田套播两种种植方式。我国南方冬油菜区以水田油菜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为适应水稻土的生产特点,克服季节矛盾,历史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植的栽培方式,直播油菜仅在少数地区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熟制的发展,沿  相似文献   

18.
正直播油菜是指油菜种子直接由人工或机械播种到大田,无育秧过程的栽培技术。直播油菜在国外应用广泛,我国也有部分地区的油菜采用直播栽培。我国冬油菜区直播油菜的前茬以水稻居多,其中又可分稻后直播和稻田套播两种种植方式。我国南方冬油菜区以水田油菜为主,并与稻、麦轮作复种,为适应水稻土的生产特点,克服季节矛盾,历史上大多采用育苗移植的栽培方式,直播油菜仅在少数地区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二熟制的发展,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精量机条播和人工撒播水稻产量形成的规律,明确直播稻最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特做了不同前后氮肥比例对精量机条播和人工撒播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机条播的最优氮肥运筹比例为7∶3,人工撒播的最优氮肥运筹比例为6∶4;精量机条播比人工撒播产量高的主要优势在于有效穗不减少,而穗型变大;后期氮肥比例增加促进二次枝梗的数量,提高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适宜的氮肥运筹比例能明显促进抽穗期、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  相似文献   

20.
在淮北地区不增加施肥量与其它成本情况下,采取稻麦品种搭配、农机农艺结合、建立减灾防灾机制,通过提高温光资源利用率,实现稻麦周年高产。集成水稻钵苗机插与小麦机条播、侧深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绿色防控等相关技术,提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贡献份额。2019年在江苏现代农业(稻麦)产业技术体系灌南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淮北稻麦周年均衡增产关键技术与模式的研究”的研究,高产示范片小麦产量609.2kg、水稻产量935.2kg、稻麦周年1544.4kg,创造了淮北地区同一块田百亩方稻麦周年亩产超1500 kg/亩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