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培育,具有分蘖能力高、叶色较深、穗大粒多等特点。笔者主要针对中浙优8号在福建省漳平市拱桥镇的种植表现进行阐述,以此来探讨中浙优8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对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有更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合适福安市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选用"两优616"、"甬优9号"、"浙优18号"、"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5个品种进行了中稻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品种产量均较高,且各有特长,"甬优9号"已成为福安市水稻生产上的当家品种;"两优616"、"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3个品种建议适度扩大示范规模;"浙优18号"建议进一步示范观察。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中浙优8号"在福建省福安市的推广应用,介绍了"中浙优8号"的种植表现,包括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同时阐述了该品种在福安市作中稻种植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  相似文献   

4.
中浙优8号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8号在建阳市种植,表现株型挺拔、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较好、米质优良。总结中浙优8号在建阳市推广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于2012~2013年连续2年对中浙优8号进行引种试验及高产栽培示范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表现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易脱粒等特点。同时,总结了在南安市生态条件下中浙优8号作晚季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中浙优10号、中浙优86号、两优616、两优456、花2优3301等16个品种的小区简比试验和大田的验证种植,采用统一指定栽培的种子和技术,采取“五统一”技术措施,即统一供应品种、统一育秧、统一集中连片种植、统一施肥技术和统一病虫鼠草害综合防治,进行各品种的考种和实割验收,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中浙优10号、元丰优86、花2优3301、花2优315、福丰优366、中浙优1号、泰丰优656、两优616这9个品种在产量、经济性状、抗病性等方面表现优良,可以在福建省永定区作为“六月红”早熟芋后作稻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浙优8号水稻是目前我市种植较为广泛的一种杂交水稻,因为其具有诸多显著优势,所以深受广西梧州种植人员的喜爱。本文结合中浙优8号水稻自身的特点,对中浙优8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尽心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8年灵山县进行了10个晚稻新品种的小区实验,结果表明,元丰优401、特优85、明优98、博Ⅱ优253特性及经济性状都不错,适宜在灵山县推广种植;珞优8号、中浙优8号、宜优香1577可适当试种推广。  相似文献   

9.
介绍中浙优8号在寿宁县种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中浙优8号的栽培。  相似文献   

10.
《浙江农业科学》2014,(2):300-300
正中浙优8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适宜在浙江、湖南、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区推广种植。1产量表现中浙优8号一般每667 m2产量600~650 kg,高  相似文献   

11.
中浙优8号水稻是目前梧州市种植较为广泛的一种杂交水稻,因为其具有诸多显著优势,所以深受广西梧州种植人员的喜爱。本文结合中浙优8号水稻自身的特点,对中浙优8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稻种选择、育苗、整地、栽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宜优673为对照,选用中浙优8号、中浙优10号、甬优15号、甬优1540、和两优1号、晶两优华占等6个优质稻品种进行简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和两优1号、甬优15号、晶两优华占、中浙优10号5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紧凑,抗倒伏,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综合性状良好,适宜作烟后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杂交籼稻中浙优8号作单季晚稻栽培的不同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8号在文成县作单季晚稻种植的最适宜移栽密度为8000~10000丛/亩。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中浙优1号高产高效潜力,进行了中浙优1号不同氮肥用量对中浙优1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浙优1号纯氮用量以150kg/hm2为宜,在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地区种植,纯氮用量应酌减,但一般不宜低于120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在N、P、K最佳施肥状态下商品有机肥和白云石粉对中浙优8号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3414"肥效试验为基础,在浙江省龙泉市兰巨乡独田村开展中浙优8号肥效试验,结果显示白云石粉在"2"水平即N2P2K2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高中浙优8号对肥料的利用率,提高水稻产量,对实际提升中浙优8号产量有着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中浙优8号是我国近年来种植比较广泛的杂交水稻之一,具备较为显著的优势,比如质量优越,产量丰富等。由于这种水稻有着显著优势,所以在我国众多水稻种植区域都得到了大面积种植和推广,为农民的收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中浙优8号最初诞生于浙江,经过不断实验发现,这一品种确实能实现高产目标,因此相关水稻栽培技术也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为此,本文就将以中浙优8号水稻作为研究对象,并提出水稻栽培技术的重点环节,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浙优8号是我国近年来种植比较广泛的杂交水稻之一,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本文阐述了中浙优8号水稻的特征特性,并提出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且适合武平县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进行了相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两优616"、"嘉浙优99"、"中浙优8号"产量高,每667m~2产量分别为560.3、546.9、538.0 kg,分别比对照"宜优673"每667m~2增产48.9、35.5、26.6 kg,增幅9.56%、6.94%、5.20%,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且田间表现为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34-137d),穗大粒多、结实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武平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浙江西部山区农田均为单季稻—油菜两熟制的种植模式。分析主推品种中浙优8号、甬优15在生产上的种植表现,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促进其在单季稻地区的种植,提高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20.
高寒山区中稻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中稻种植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广西三江县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的产量较高,均达到7662.0kg/ha以上,其中以Ⅱ优航1号的产量最高,达8743.5kg/ha,其余依次为Y两优1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Q优6号。从产量构成看,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均可在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但综合参试超级稻品种(组合)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抗病性、稻米品质、生长势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Y两优1号、Ⅱ优航1号4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高寒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