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品种名称:奥利亚罗非鱼亲本来源:1981年从台湾引进选育单位:广州市水产研究所。 为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6℃~38℃,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具有食性杂、耐低氧、繁殖快等特点。遗传性状稳定。奥利亚罗非鱼生长速度较尼罗罗非鱼慢10%~15%,目前主要是用作奥尼鱼的杂交亲本,具有很高的杂交优  相似文献   

2.
奥尼鱼是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杂交而获得的优良品种,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越冬保种。奥尼鱼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奥尼鱼苗,到10月份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留作第二年4~5月份作为放养的鱼种;亲本越冬是指从奥尼鱼接班鱼中选择出待第二年繁殖用的亲本鱼种,让其安全越冬。因此,搞好奥尼鱼的越冬事关当年及来年的生产和效益,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现将其越冬管理相关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1抓好越冬前期培育管理工作1.1强化秋培在奥尼鱼进…  相似文献   

3.
杜仲提取物养殖奥尼鱼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5克左右的奥尼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54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分别添加3个不同剂量的杜仲提取物试验组(1000mg/kg、1500mg/kg、2000mg/kg)、抗生素对照组(杆菌肽锌和抗敌素)和空白对照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雌雄比例为2∶28),旨在研究杜仲提取物对奥尼鱼的相对生长速率和饵料系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杜仲提取物不仅能显著促进奥尼鱼的生长,而且能降低其饵料系数;其中以添加1500mg/kg的杜仲提取物饲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奥利亚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交配生产的全雄杂种是世界罗非鱼养殖的佼佼者。使用三氧化二铬法测定了罗非鱼对不同饲料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结果表明罗非鱼对鱼粉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为90%,对豆饼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为95%,对家禽粉中蛋白质的消化率为92%,  相似文献   

5.
为测定罗非鱼苗饵料中蛋白质的最经济含量,斯里兰卡鲁胡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苗的生长关系、平均日增重、饲料  相似文献   

6.
一、生产现状 早在1957年,广东就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养殖,由于其个体小、生长慢,体色黑而不受人们的欢迎,生产发展缓慢,1979年水产科研部门推出杂交品种福寿鱼,1984年又推出奥尼鱼,罗非鱼养殖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到1999年以后,罗非鱼才真正出现了养殖热潮。  相似文献   

7.
正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为广盐性热带鱼类,因其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力高和食性广等优点,1976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为养殖对象,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养殖鱼类之一,被誉为未来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2014年,全球罗非鱼产量达到485万t,2015年,预计罗非鱼的产量将增产6%,达到500万t。我国的罗非鱼产量居全球之首。回顾罗非鱼营养研究进展,可以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约有60种。目前,中国养殖的杂交品种主要有奥尼罗非鱼、红罗非鱼和福寿罗非鱼等。罗非鱼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群体繁殖力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以及抗病力强等特点。然而,随着高密度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罗非鱼养殖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苷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非鱼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是一种中小型热带鱼。由于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抗病力强、肉质好、适应性强、产量高和繁殖力强等优点,己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养殖鱼类之一。罗非鱼也是我国南方各省主要养殖的淡水鱼之一,近5年来,国内罗非鱼产量的增长速度在淡水  相似文献   

10.
吉富罗非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养殖鱼类之一。为进一步推广罗非鱼养殖,联合国ICLARM机构与菲律宾、挪威等国科研单位合作,通过从4个非洲原产地国(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与4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进行杂交并经综合逐代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吉富罗非鱼。目前,该品系已选育到第13代,世界各国的养殖试验显示,吉富罗非鱼每向下选育一代,其生长速度加快6%~12%。该品种养殖的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十二、罗非鱼的营养需求 不同品种的罗非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一定差别。如尼罗罗非鱼稚鱼(0.3~0.8克),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要求为35%~40%,50克以上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稚鱼(0.3~0.5克),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大于36%,21克体重时,要求饲料中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6%~36%。在营养需求上,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体上一致。联合国粮农组织,1987年推荐了罗非鱼主要营养指标(见下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最早养殖罗非鱼的是台湾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台湾的吴根辉和郭启彰在新加坡饲养罗非鱼。战后带回16尾莫桑比克罗非鱼,到1947年已遍及全省。1966年台湾省又引进了尼罗罗非鱼。 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的罗非鱼为莫桑比克罗非鱼,是1956年和1957年分别由泰国和越南引进的。但由于对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保种、选育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结果养殖个体甚小。在全国未得到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的性别控制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养殖的鱼类中 ,不同鱼种的不同性别 ,其生长快慢相差较大。如鲤鱼和鲫鱼的雌性鱼比雄性鱼生长快 ,而罗非鱼则雄性鱼比雌性鱼生长快。又由于罗非鱼从幼鱼到性成熟只需 3~ 4个月的时间 ,性成熟后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 ,每隔1 5~ 2 0d就产卵一次 ,常常导致罗非鱼的饲养种群密度过大 ,降低了鱼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 ,采用控制罗非鱼性别的方法进行罗非鱼的全雄化养殖 ,可使鱼产量增加 ,经济效益提高。随着罗非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生物技术的发展 ,罗非鱼的性别控制技术也不断改进 ,本文就这一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1 罗…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我国工厂化养鱼和网箱养鱼事业的发展,探索如何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加快集约化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系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很重要的。几年来,我们经过多次试验,研制了一种鱼类生长促进剂——复方腐植酸,并于1981年11月15日至12月15日,在株州市水产良种场进行了饲喂越冬尼罗罗非鱼的初步试验,取得  相似文献   

15.
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审(认)定了适宜在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已经农业部审核通过并于1996年10月发文公告。其品种包括: 1.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彭泽鲫、建鲤、松浦银鲫、荷包红鲤抗寒品系、德国镜鲤选育系为适宜推广的水产优良新品种(品系)。 2.丰鲤、荷元鲤、三杂交鲤、颖鲤、异育银鲫、福寿鱼、奥尼鱼、岳鲤、芙蓉鲤为具有杂交优势的水产杂交种。只适宜在完全能够人工控制的池塘、网箱和养殖工厂中使用,禁止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放养。 2.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露斯塔野鲮、革胡子鲶、大口黑鲈、短盖巨脂鲤、德国镜鲤、散鳞镜鲤、虹鳟、道纳尔逊氏虹鳟、斑点叉尾(鱼回)、牛蛙、美国青蛙、罗氏沼虾、大平洋牡蛎、海湾扇贝、虾夷扇贝为适宜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品种。 本刊从这期起,陆续简介这些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为节约鱼饲料中的鱼粉,埃及水产科研人员用家禽副产品部分代替或全部代替商品饲料中的鱼粉进行了试验。试验饲料中分别用家禽副产品代替 0、 25、 50、 75、 100%的鱼粉,将 150尾尼罗罗非鱼平均分成 10组,投喂 60 d。结果表明:用家禽副产品代替饲料中 25%和 50%的鱼粉,尼罗罗非鱼生长未受影响,鱼的蛋白质效率和滞留率较高。用家禽副产品代替饲料中 75%和 100%鱼粉,鱼的摄食量降低,替代率 100%的鱼生长和摄食量最差。各组试验鱼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为 75%~ 84%。结论是家禽副产品部分代替罗非鱼饲料中的鱼粉对其…  相似文献   

17.
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属热带性鱼类,隶属于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全世界有600种之多,目前被养殖的约有15种。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耐低氧、繁殖强等诸多特点,已成为世界上养殖最为广泛的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8.
全雄罗非鱼杂种饲料不需添加维生素B_(12)为配制全价营养饲料,对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全雄杂种的维生素B_(12)需要量进行了16周的试验。试验鱼饵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B120、10、20、60、100、200微克/公斤,且饲料中不含叶酸与维生素B_...  相似文献   

19.
为测定V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Vc 0、50、150、250、500、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V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Vc 50mg/kg防止了鱼体缺乏症状,添加150mg/kg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饲料转换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鱼体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罗非鱼的饲料营养来源甚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疾病是养虾业,尤其是集约化养虾业中的一个世界性问题。为此,精明的养虾者已开始“轮换”饲养,即重新放养或更替放养罗非鱼(如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金色罗非鱼。等)。这些温水鱼类可抵抗困扰热带虾类的多种疫病(Stickney,1994)。同时,罗非鱼可生存于大多数其它鱼类不能生存的恶劣水质环境中。另外,各种各样的饲料原料均可维持罗非鱼的最佳生长。 但是,罗非鱼的生产养殖系统和营养极具弹性,这可能使水产饲料供应商面临挑战。罗非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