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高产规律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1976~1980年试验资料,论述了大豆亩产400斤左右的产量结构与产量关系。当大豆亩产超过400斤时,产量因子间是个互相制约的关系,虽平方米结荚数愈多对提高单产有良好作用,但粒荚比低、百粒重小,也会直接影响产量。百粒重为24克,亩产却达454斤。大豆亩产400斤的叶面积指数变化规律,出现的高峰是在鼓粒初期,而且以5~6较  相似文献   

2.
本所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已连续进行五年。1961年1.53亩,单产911.7斤。1962年7.29亩(早、中茬)单产838.5斤,其中1.7亩春玉米茬亩产935.2斤(有1亩987.5斤);2.04亩夏玉米茬单产856斤(有1亩946.7斤,0.63亩亩产1004.8斤);2.1亩山芋茬单产714.3斤。1963与1964两年,为了降低投资,减少了基肥用量,加之苗数不足与气候条件不利,因而影响了产量,1963年2  相似文献   

3.
大豆高产育种方向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在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布局和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以及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大豆的单产水平还是相当低的,1989年全国大豆亩平均产量只有85公斤,只相当全国粮食平均亩产42公斤的35%。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亩产在100~125公斤,近年也涌现出亩产175~250公斤的大面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平山县杨西冶乡地处太行山区,土地瘠薄,干旱少雨,历史上从未种过水稻,自1980年从中国农科院和辽宁农科院引进杂交粳稻后,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和重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80年试种0.3亩,平均亩产985.5斤;1981年示范5.5亩,平均亩产1,120斤,其中高产田块单产达1,300斤;1982年示范推广800亩,平均亩产850斤,比常规稻亩增产250斤;1983年全乡扩大到1,175亩,平均亩产940斤(其中674亩超千斤,240亩超1,200斤,22亩超1,300斤,5  相似文献   

5.
吕明春 《作物杂志》1991,7(4):23-23
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博兴县进行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1988年全县11.1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57.3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增55.9公斤,其中3.12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8.1公斤;1989年又夺得了15.3万亩夏大豆,平均亩产148.3公斤的丰收,其中有4.15万亩高产田平均亩产194.3公斤。其栽培技术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高产作物,茶叶产量的上限随各茶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异。世界最高单产是日本高达268斤。我国亦有不少高产典型,如杭州茶试站4400亩投产茶园平均亩产336斤,其中734亩单产高达520斤;江苏芙蓉茶场110亩茶园平均单产713斤;广东红星茶场最高亩产达1410斤;我省普文农场、勐海茶科所均培育出单产500——800斤的高产茶园。我县城关区回贤一队七五年试种的一亩密植茶园,八三年单产就达335斤,85年到七月十三日止,已收鲜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在新乡平原新区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基地举办的大豆新品种高产示范实打实收中,"郑1307"亩产328.3公斤,创造了河南省大豆选育品种单产的新纪录。黄淮海大豆产区平均单产长期徘徊在150公斤左右,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团队负责人卢为国解释,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单产超过300公斤的超产新品种;二是大豆种  相似文献   

8.
1984~1988年,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腹心地带宝清县,进行了春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化探讨。5年中,种植面积由600亩,逐渐扩大到20万亩;最低亩产170多公斤,最高亩产302公斤;总增产大豆2575万公斤,增益1777万元。通过连续科研实践,大面积示范和生产验证,初步明确了宝清县一带春大豆生产,每亩稳产170公斤以上的  相似文献   

9.
我县地处浙江东部,曹娥江上游,四面群山环抱,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半山区。全县40万亩粮地,1977年亩产1034斤,1980年亩产1526斤,1982年亩产1740斤;五年内,总产增加近70%,单产平均每年递增140斤。主要经验是,以良种为中心,实行良种配良法。具体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冬,织金县从云南大理县引进粳型“滇榆一号”良种8000斤,种在海拔1040~1850米地区的稻田,共种240亩。除海拔1040米的地区比当地品种减产外,其它地区均获得增产。特别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地区比种毛毛谷、冷水谷成倍增产。这充分说明了引种是成功的。一、引种的条件和可行性织金县有稻田17万多亩,分布在海拔1040~1850米的地区,水稻常年总产量徘徊在5000万斤左右,平均亩产300斤左右,是我省水稻单产最低的一个县。造成水稻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的6万多亩稻田,历来种毛毛谷、冷水谷,单产很低,仅200来斤。要提高织金县的水稻产量,必须改变这些地方的  相似文献   

11.
罗赓彤 《作物杂志》1993,9(4):27-28
黑农33是从黑龙江省春播大豆中筛选出适宜我区北疆种植的中早熟优良大豆品种。1992年经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准予在我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为了探讨该品种亩产250~300公斤的高产栽培技术,我们于1992年在农八师143团18连进行了大面积高产栽培试验,结果在109亩地上获平均亩产289公斤的好收成。现根据试验与调查结果,对黑  相似文献   

12.
来源及选育过程MN413大豆新种质是1990年以MS8118(经等离子处理N50次、30Kev)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10号有性杂交,经混合集团及系统选育,于1997年定型并取名为MN413(蒙宁413)。1998年参加本所品比鉴定,平均亩产239.7kg,比中豆19增产18.5%,并在0.4亩繁殖田中亩产达274kg;1999年参加本省多点异地鉴定,平均亩产260.3kg,比中豆19增产40.7%,高抗倒伏,高抗花叶病毒病和大豆孢囊线虫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高产栽培鉴定结果2000年在蒙城综合实验站进行面积为1.625亩的高产栽培试验,经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安徽省种子总公…  相似文献   

13.
营养块育苗抛秧种稻法,经20年的探索试验已获成功。实践证明:它是具有高产、省工、简易、抗冷害等特点的新种稻方法。这项新技术,很适应目前我国农村联产计酬责任制。1980年我们在京郊顺义县李桥公社半壁店大队进行0.5亩的抛秧栽稻试验,折合单产1,498.3斤,比手插秧增产537.8斤。1981年采用塑料方格营养块育苗0.8亩抛秧栽稻试验,折亩产1,196斤。1984年延边黎明农业大学15亩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276斤,比机插增产……  相似文献   

14.
我县杂交水稻制种,从一九八○年以后连续三年持续高产再高产。一九八三年3274.7亩制种,平均亩产396.5斤,比一九八二年每亩又增加了45.6斤,增产13%。  相似文献   

15.
道县是湖南南部一个半山半丘陵地区。从一九六五年开始试种秋棉花,到一九七三年发展到1200多亩,单产不断提高,最高的达150余斤。大坪铺棉花试验站一九七二年试种0.5亩,折合早稻亩产984斤,秋棉亩产145斤,油菜籽亩产204斤。一九七三年该站在早稻收割后种上了秋棉18.6亩,平均早稻亩产594斤,秋棉花109.7斤,油菜籽120斤。其中有0.6亩,早稻亩产804斤,秋棉亩产130斤。据初步总结几个试验点的经验,要种好秋棉花,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性措施:1.选好棉田。选择当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沙壤田,有利秋棉成活快,长势好,结桃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低产茶园面积很大,以亩产干茶低于50斤为标准约500万亩,占茶园总面积30%左右。我省是老茶区,127万亩投产茶园平均单产仅70斤左右,低于三十年前世界平均单产水平,与国内江苏、浙江等省相比较,差距也不小。我省茶叶单产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产茶园占的面积大,据霍山县调查,低产茶园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44%;名茶之乡、全国第一大产茶县一歙县,30万亩茶园平均单产长期稳定在60斤左右的低水平线上。山区  相似文献   

17.
1986年黔西南州农技站在兴义、安龙两县连片示范推广杂交玉米10275亩。其中:单作杂交玉米4051亩,平均亩产352公斤;杂交玉米与花生间作4994亩平均亩产玉米197公斤,花生53.4公斤;杂交玉米与大豆间作957亩,平均亩产玉米338公斤,大豆30.5公斤;杂交玉米与芭蕉芋间作273亩,  相似文献   

18.
连成才 《作物杂志》1993,9(2):23-24
近几年黑龙江省大豆单产水平有所提高,但没有摆脱低产现状,合江地区大豆平均亩产仅80~100公斤。低产原因主要是重茬或迎茬,播种方法原垅扣种或单条播,化肥种施,N、P、K比例失调,病虫危害,新技术没有得到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白千成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1979年从日本引进的大豆品种。1987年经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7~1990年在川、黔、甘三省累计推广20万亩。1985~1986年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31.5kg,比石柱猪腰子增产17.0%;1986年省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37.4kg,比石柱猪腰子  相似文献   

20.
1964—1965年,我们在66.80亩油菜样板田上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平均亩产油菜籽340.8斤,其中32.17亩平均亩产352.2斤,并出现了5.44亩400斤以上的高产田块。其产量结构为:密度6500—8000株,单株结莢450—650个,每莢实粒数17.70—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