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对两优良核桃亲本漾濞核桃和引进的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云林A_7号及其6株杂种优株无性系植株的不同组织器官作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核桃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不同;在相同组织器官中,两亲本的酶谱差异明显;6个杂种优株无性系植株的酶谱也不尽相同,但都有来自亲本一方的酶带,其中树皮样品Ⅴ、Ⅵ和Ⅷ号优株出现了杂种酶带;顶芽样品中只有Ⅴ号为杂种酶谱;亲本的年龄不同有可能导致杂交后代的酶谱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2.
雷竹实生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种,但近年来开花十分普遍,严重影响竹笋产量。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是培育雷竹实生苗并扩繁推广。在雷竹实生苗培育过程中发现植株间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差异显著。由于同工酶与形态特征、次生物质相比,是更为直接的基因产物,因此分析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可见:雷竹子代与亲本比较有53%植株表现出条带数量差异,快带区差异最显著,相似系数不尽相同;实生苗过氧化物酶活性强度总趋势是:慢带>中间带>快带;实生苗过氧化物同工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植株间发生一定的基因表达上的差异,在生产中应选择优良无性系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D.Don)6个种源苗期酯酶同工酶,11个种源苗期过氧化物同工酶比较分析表明:西南桦不同种源间在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数、迁移率(Rf值)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源内不同个体间在酶酶、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数、迁移率(Rf值)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西南桦在群体、个体上存在广泛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4.
同功酶技术在鹅掌楸属树种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和形态学对鹅掌楸属树种的分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种间不仅在形态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且同工酶酶谱也存在很大差异,鹅掌楸在Pgm的基因位点有1条特有的谱带(等位基因d),杂种鹅掌楸2条谱带(等位基因a、d)都不存在;鹅掌楸在Shdh的基因位点有1条特有的谱带(等位基因a),北美鹅掌楸和杂种鹅掌楸都不存在这条谱带。根据这个试验结果可以鉴定鹅掌楸、杂种鹅掌楸、北美鹅掌楸。  相似文献   

5.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6个山杏无性系1年生枝皮的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比较和分类。结果表明:POD同工酶共分离出13条酶带,其中P1、P2和P8为16个无性系所共有,且分离清晰,可作为山杏无性系的特征酶带;PPO同工酶分离出9条酶带,其中P1′、P2′和P6′分离清晰,为16个无性系所共有。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Ham.ex.D.Don)6个种源苗期酯酶同工酶,11个种源苗期过氧化物同工酶比较分析表明西南桦不同种源间在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数、迁移率(Rf值)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源内不同个体间在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数、迁移率(Rf值)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西南桦在群体、个体上存在广泛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7.
云杉表型与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国内外30多年主要云杉属植物的表型与同工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群体间(内)表型多样性丰富,群体间性状表型变异一般均呈一定的地理变异模式。同工酶主要遗传多样性参数为:多态位点百分数,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目,平均每个位点期望杂合度,有效的等位基因数目和基因分化系数的变幅分别为23%~84.6%,1.33~2.70,0.016~0.306,0.230~1-32和0.022~0.11。群体间的变异量只占总变异量的2%~13%,约87%~98%变异存在于群体内。从表型、同工酶和DNA水平等多层次对云杉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偶合研究,同时加强对影响遗传多样性及其结构的外因探讨,及该研究在基因资源保护策略上的应用是云杉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樟子松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ngolicaLitv)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4个群体、3个酶系统(GOT.MDH.EST)的5个位点。结果表明:樟子松群体具有较高的变异水平,所有位点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4;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7.5%;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2.38;樟子松群体内分化程度较大,群体间分化较小。群体内变异为95.4%,群体间变异为4.6%。漠河群体、十八站群体、高峰群体与红花尔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明显。  相似文献   

9.
将“神舟”三号(SZ-3)飞船搭载的草地早熟禾品种纳苏干种子地面种植后,根据形态变化进行初步筛选,并通过分株扩繁出突变株系PM1、PM2和PM3。对这三个草地早熟禾突变株系的叶片解剖结构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三个变异株系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加使叶片宽度明显增加;叶肉细胞平均直径降低使叶片厚度减少;PM2、PM3株系叶片泡状细胞的增多,改变了叶片的形态。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CK有11条,迁移率为4.63%~47.22%;PM1有21条谱带,迁移率为2.78%~68.52%;PM2有18条谱带,迁移率为2.78%~67.59%;PM3有20条谱带,迁移率为2.78%~63.89%。酯酶同工酶谱带CK有3条,迁移率为59.74%~94.81%;PM1有8条谱带,迁移率为38.96%~94.81%;.PM2有7条谱带,迁移率为48.05%~94.81%;PM3有8条谱带,迁移率为49.35%~94.81%。PM1、PM2和PM3三个株系与CK含有一部分完全相同的谱带,另一部分谱带发生了较大变化:分别出现了CK中没有的谱带和在CK中存在而三个变异株系没有的谱带。同时各谱带的强弱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天牛科纤维素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庆 《林业科学》1996,32(2):140-14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了天牛科两个亚科18种雌成虫、12种幼虫消化道中肠组织纤维素酶复合酶中Cx酶同工酶.Cx酶同工酶在亚科间、族间差异较大;同族内各属间的酶谱差异也较大;同属内不同种间酶谱较接近,但每种各具其特征酶带,彼此易区分。Cx酶同工酶用于亲缘关系相近种的分类、鉴定有重要价值,可作为天牛科分子分类的一个有用的辅助手段。文章还就楔天牛族Saperdini的分类系统问题进行了讨沦.  相似文献   

11.
檫木三个群体的遗传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运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对檫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湖北省的3个檫木天然小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3个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9.5%,等位基因平均数为1.64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80,群体内杂合体不足,纯合体过量,处于非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 8种泡桐的 1a生枝条韧皮部的过氧化氢酶 (CAT )、a -淀粉酶 (a -AMYZ)、乙醇脱氢酶 (ADH)、苹果酸脱氢酶 (MDH)等四种酶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 ,进行同工酶酶谱分析 ,并讨论了泡桐属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3.
4种不同石榴品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不连续凝胶电泳技术,对安徽省怀远4个石榴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酶谱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供试4个品种间,均含有1条共同的谱带,但又含有丰富多态性,其中芽变新品种的白玉和其母本谱带极为相似,但稍有差异,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极近,变异后遗传物质确实改变。玉石籽与大笨子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石榴同工酶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定性分析与对比实验方法及在前两种方法基础上的改良方法对石榴同工酶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按常规同工酶电泳、染色方法几乎看不到谱带,说明这种方法不适合石榴同工酶的研究;对比实验中改进后的同工酶方法能够出现谱带,但与其它经济林木品种相比,浓度偏低,且谱带分辨率不高;通过制作丙酮粉将叶片中酶提纯和浓缩后,石榴不同品种的谱带清晰、分辨率大大提高,品种间差别显著,芽变品种和其母本也能容易区分。从而得出研究石榴同工酶的最适方法。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是桑天牛的生物防治菌种之一。为探究白僵菌菌种退化的遗传机理,以便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控制菌种退化、提高其生物防治效率,采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分析各代白僵菌株在蛋白质水平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酯酶同工酶酶谱共出现2~7条酶带,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其主要酶带一直存在且酶谱类型未变,但酶的活性在不断减弱,尤其是几条主要酶带(A、B、E、C)的活性变化更为明显;从聚类图中各菌株排列次序来看,各代菌株按照传代顺序排列,与第1代菌株比较,继代次数越多其间的类间距越大,变异越大,相似度越低,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严重影响其杀虫效果,说明酯酶同工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白僵菌菌株的退化。  相似文献   

16.
以思茅松种子的胚乳为实验材料,探索了思茅松等位酶的实验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与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所试验的13种等位酶中AAT,ADH,EST,GDH,G6PD,MDH,PGD6,PGM和SKD等9种电泳效果良好的等位酶酶谱.通过两种电泳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及对制样及上样方法的改进,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本研究得到的等位酶酶谱式样,为下一步思茅松种群遗传分析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谷精草属6个种的POD、EST、MDH和AMY同工酶分别进行了电泳分离,采用STATISTICA/W4.5软件对酶谱的不同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进而绘出树系图。同工酶酶谱及其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现有的形态学分类系统基本相符,首先将E.sexangulare Linn.、E.alperstre与E.buergerianum分为一支,将E.kunmingense Z.X.Zhang、E.nepalense Prescottex Bongard与E.cinereum R.Brown并为一支,且它们是平行进化的关系。在第一支中,E.alperstre与E.buergerianum亲缘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18.
银杏性别分化阶段的早期鉴定及其激素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银杏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同工酶检测,确定银杏植株在90d苗龄期已经开始性别分化,在此基础上,对90d生之前的银杏植株进行激素处理,发现激素处理可以改变银杏的性比,其中,赤霉素具有诱雄作用,乙烯利具有诱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