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小气候自动监测设备观测厚墙体日光温室室内气温,结合室外同期气象站气温观测资料,分析秋季、冬季和春季不同季节晴天、多云、阴天天气条件下气温变化特征及连续阴天条件下气温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厚墙体日光温室室内气温日变化基本一致,均为单波峰曲线;各季节温室内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均出现在晴天;不同季节,温室内外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室内气温普遍明显高于室外;连续阴天,室内气温逐渐降低,室内外温差减小。  相似文献   

2.
慈溪地区日光温室气温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冬春季日光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合理调控日光温室气温,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利用浙江省慈溪市气象局设施农业基地的标准塑料日光温室内外气温对比观测试验数据,对不同天气类型下温室内外气温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慈溪地区日光温室室内日平均气温均高于室外,温室内外气温总体变化趋势一致,温室内外气温差的日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2)室内气温不同天气类型日变化均呈“单峰”型,白天气温变化速度总体表现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夜间各天气类型气温变化均较平稳;(3)不同天气类型下室内外气温的关系显著,两者相关性表现为:雨天>阴天>多云>晴天。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保温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日光温室保温与气温管理的关系日光温室内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与外界基本相同,即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但晴天日光温室内的昼夜温差明显大于外界,这是日光温室内气温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通常在早春、晚秋及冬季的日光温室中,晴天最低气温出现在揭开保温被后的30 min左右。此后,气温开始上升,上午每小时平均升温5~6℃;在12:30左右,温度达到最高值;下午气温迅速下降,平均每小时降温4~5℃,  相似文献   

4.
棚室"四段变温"管理抗病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棚室四段变温管理 ,是通过放风实施的 ,一般白天和晴天 ,棚室内发生病害的 3个条件不会同时具备 ,白天一般不会发病 ;阴雨天需注意不要让雨水进入棚室内。灌水后应注意及时通风 ,防止高湿。发生病害主要是在夜间 ,因此夜间应根据外面温度状况放夜风。当外界最低气温达 10℃ ,棚室内温度可能上升到 15℃以上 ,再加上夜间高湿 ,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为此 ,日落后打开通风口 ,通风 1小时 ,然后关闭通风口保温 ;当外界最低气温达11℃ ,日落后通风 2小时 ;外界最低气温达 12~13℃ ,则要昼夜通风。这样管理 ,可缩短叶片上形成水珠的时间。虽然湿度…  相似文献   

5.
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桃树栽培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桃树日光温室扣棚升温期,果实发育期温室内外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及规律.[方法]测定扣棚升温期温室内外温度变化,果实发育期晴天、沙尘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的日变化,对温室内外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在桃树日光温室扣棚升温期,温室内气温、地温随外界温度升高呈逐步上升趋势;果实发育期,温室内的温度、白天湿度的变化与外界趋势一致、紧密相关;温室内光照强度随室外而变化,沙尘天气对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的CO2浓度在大部分时间内都低于温室外,晴天较沙尘天下降更明显.[结论]桃树日光温室内的温湿度、光照、CO2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依赖于外界且与外界环境气象条件存在相关性.扣棚升温期应注重温室内温度循序渐进升高,温室内气温和地温同步升高.果实发育期应注意晴天及时通风降温降湿,沙尘天清除棚膜、叶片上的尘土,改善温室内光照条件.此外,果实发育期还应增施CO2气肥以提高桃树的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冬春季目光温室内气温的变化规律,于山东莱芜进行温室内小气候观测试验,对各月份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气温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2、1和2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为08时,阴天会推迟1h.且最低气温均在番茄的生长界限温度以下;3和4月份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分别为07和06时;且最低气温均在阴天最高,多云天次之,晴天最低;(2)温室内外气温相关性阴天时最大,多云天次之.晴天最小;且白天相关性明显小于夜间;(3)冬季温室内增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更好地为水稻育苗提供气象服务,利用2015年4—5月盘锦市大洼区水稻工厂化育苗棚内外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下4种棚型(独栋、连栋玻璃温室和塑料温室)的工厂化育苗棚内小气候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棚型室内外小气候。结果表明:晴天、多云天及阴天独栋玻璃温室、连栋玻璃温室、独栋塑料温室内气温具有明显日变化,而连栋塑料温室内气温只在晴天、多云天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不同天气条件下4种棚型温室内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高于棚外,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玻璃温室内的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高于塑料温室。棚内外温差白天大,夜间小,夜间出现温度逆转现象。晴天、多云天及阴天4种棚型内相对湿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降雨天棚内相对湿度变化幅度小。湿度差白天小,夜间大,与温度差相反。结合水稻育苗期最适宜温度(28~32℃)和相对湿度(50%~90%)需求,连栋塑料温室最适宜水稻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8.
利用如皋蔬菜大棚小气候站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棚内小气候因子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与同期棚外相关要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晴天时棚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升温和降温均较明显,多云天气变化幅度小于晴天,阴天棚内气温基本趋于平稳,大棚具有明显的增温效果;相对湿度昼夜变化较大,白天较低,夜间相对湿度基本维持在94%以上;地温的变化曲线和气温基本一致;光合有效辐射晴天高于多云和阴天。开发了小气候站实时资料查询、气象要素模拟、作物灾害气象灾害指标库、服务产品的制作与发布应用平台,可以更好地开展精细化的设施农业专业气象服务,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9.
麦田开放式昼夜不同增温系统的设计及增温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设计旱地开放式增温系统,并从田间温度变化和冬小麦生育期改变等方面来监测系统的增温效果与可靠性。【方法】参考国际已有增温系统,于2007—2009年在江苏南京设计了中国首个麦田开放式增温系统(free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进行冬小麦全天、白天和夜间3种增温试验。【结果】2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的增温效果明显。3种情景下各增温小区的均匀有效增温面积在4m2以内,其中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分别使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下5cm的土温平均增加2.2、1.5和1.8℃,地表温度增加2.2、0.9和1℃,冠层温度增加1.5、0.9和1.1℃。3种增温情景下,冬小麦各关键生育期田间温度的日变化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的变化动态与未增温区的基本一致,增温设施能客观地模拟田间实际气温变化特征。尽管该增温系统略微降低了耕层土壤(0—20cm)水分含量,但降幅仅在0.5—2.2个百分点之间,与对照相比不显著。3种增温情景均对冬小麦生长发育产生了显著影响,全天、白天和夜间增温两年平均分别可以使冬小麦从播种至抽穗期缩短14、9.5和11.5d,灌浆成熟期延长3、3和2.5d。【结论】从增温效果及其对冬小麦的生长影响来看,该套系统基本适用于模拟气候变暖下小麦生产力和品质响应与适应的田间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天气下的温室环境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杨永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245-10246
[目的]为合理调控温室内的环境因子和指导温室内的作物生产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外的温度、光照强度。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地温的变化规律和同一天气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变化。[结果]在多云天。出现晴天时日光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和气温均增加;出现多云时日光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均下降且气温上升缓慢乃至下降。雨天日光温室内外的光照强度都很低。白天日光温室内外的平均光照强度分别为60、150lx,最高分别达142、307lx。雪天,白天日光温室内外的平均光照强度比雨天高,分别达150、200lx。室内温度的最大降幅为5.40℃,室外温度的最大降幅为10.46℃。晴天日光温室内地温的变化幅度最大。在同一天气条件下,不同土壤深度的地温变化幅度为:5cm〉10cm〉15cm〉20cm。[结论]温室环境的日变化主要取决于前一天的天气和保温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