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应用ELISA和PCR方法对香蕉病样进行BBTV、CMV、BCV病原检测。结果表明,病样在ELISA反应中对BBTV和CMV表现为阳性,对BSV表现为阴性;而在PCR反应中,对上述3种病毒均表现为阳性。初步研究认为,该病可能是由BBTV和CMV 2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2.
应用ELISA和PCR方法对香蕉病样进行BBTV、CMV、BCV病原检测。结果表明,病样在ELISA反应中对BBTV和CMV表现为阳性,对BSV表现为阴性;而在PCR反应中,对上述3种病毒均表现为阳性。初步研究认为,该病可能是由BBTV和CMV 2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开展海南省香蕉病毒病害调查研究,为海南香蕉病毒病检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点随机取样法在海南省海口、澄迈、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等市(县)的香蕉园对呈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蕉植株进行病毒病调查和病样采集,并运用ELISA、PCR和RT-PCR方法对病样进行病毒学检测.[结果]在所有被调查的蕉园中均有香蕉病毒病害发生,其田间自然发病率一般为5%~8%,症状可分为束顶型、花叶心腐型、褪绿条纹型、叶脉坏死型和花苞畸形型5种,其中束顶型和花叶心腐型最为常见;ELISA、PCR或RT-PCR检测发现,束顶型、花叶心腐型病样病原分别为BBTV和CMV,花苞畸形型和叶脉坏死型病样均由BBTV、CMV复合侵染所致,褪绿条纹型病样在CMV/BSV的ELISA检测中均为阴性,但BSV的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结论]海南香蕉病毒病主要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和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株系,CMV)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生产中,应推广种植香蕉无毒试管苗,实施蕉园蚜虫综合防控,以减少香蕉病毒病的发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应用ELISA和PCR技术对香蕉叶脉坏死病病样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病样在ELISA 反应中对BBTV 和CMV 表 现为阳性,对BSV 表现为阴性;而在PCR 反应中,对上述猿种病毒均表现为阳性。初步研究认为袁该病可能是由BBTV 和CMV 两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5.
黄瓜花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香蕉中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方法】根据CMV外壳蛋白(CP)保守序列设计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特异性探针及引物,优化反应体系检测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和结论】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4.2×102μL-1,比普通PCR高100倍,且与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香蕉线条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BSV)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和重复性都较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4份田间香蕉样品有5份样品为阳性,进一步证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可用于香蕉CMV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香蕉条斑病毒(Banana streak virus, BSV)和香蕉花叶心腐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是危害中国香蕉的2种重要病毒,BSV受低温胁迫影响后表现为典型症状。在低气温时期对海南澄迈、陵水的几个香蕉种植园调查发现,部分香蕉携带BSV疑似症状,PCR检测证实BSV在海南普遍发生;此外,在部分具BSV典型症状的感病植株上发现了CMV疑似症状,经过RT-PCR检测证实,部分样品存在BSV和CMV的混合感染。本研究为后续香蕉病毒病的防治以及健康组培苗的监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筛选了5对依据香蕉束顶病毒(Banana Bunchy Top Virus,BBTV)外壳蛋白基因(CP)、复制酶基因(RF)保守区段设计的引物.结果显示,以RF为靶序列的引物,香蕉束顶病毒PCR特异性高,可以从感病组织中检测到ng(10-9g)级的病毒.样品提取缓冲液经过Sephadex凝胶介质过柱可有效浓缩病毒、去除PCR反应抑制物质,提高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8.
以感染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不同基因型香蕉分化芽为研究对象,利用肉眼观察、RT-PCR和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研究CMV在不同感病香蕉分化芽中的症状及传递规律.结果表明,感染CMV的‘粤优抗一号’、‘威廉斯’、‘大蕉’和‘皇帝蕉’在组培过程的第1代至第12代病害症状均不明显.随着组培继代数增加,不同品种的组培苗中CMV含量变化虽然不同,但均在顶部第1~2叶中含量最高.因此,检测香蕉分化芽中CMV最佳材料为顶部叶片.  相似文献   

9.
 用改进的斑点法检测柑桔黄龙病类细菌、香蕉束顶病毒(BBTV),均获满意结果.阳性反应在硝基纤维转移膜上形成深浅不等的褐色斑点.检测健康柑桔、香蕉粗汁液,获阴性结果,在上述固相载体上不形成有色物质.在缓冲液TBS中加入2%TritonX-100和1%国产蛋白片,作为改进后的封闭缓冲液,封闭硝基纤维转移膜上未结合抗原部位,效果较好.斑点法检测活体香蕉束顶病样品及-30℃冷冻保存6个月香蕉束顶病样品,同样获满意结果.斑点法快速、准确、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植物检疫,存在于硝基纤维转移膜上的检疫结果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抗香蕉束顶病毒(BBTV)单克隆抗体(McAb)和抗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双抗体夹心法(DAS)测定获得无病毒香蕉茎尖.以该茎尖作外植体,接种在改良的MS培养基,从茎尖环状腋芽处诱导出不定芽.分切继代培养诱导新丛芽.丛生小植株分切成单株转入附加活性碳的MS基本培养基促根壮苗,生根试管苗移栽沙土或垤石基质的营养钵内,保湿成活.采用该工艺污染控制在10%以下,繁殖系数3~4倍/月,生根率90%以上,移栽成活率90%以上.种苗在生产上应用无病健壮.建立了香蕉无毒种苗规模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香蕉条斑病毒及其所致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条斑病毒病是香蕉的主要病毒病害,可造成7%~90%的产量损失;在某些地区,香蕉条斑病毒病已成为制约香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香蕉条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理化特性、病株中的BSV检测方法及病害的防治措施,以期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香蕉条斑病毒病,使其在生产上的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重组PCR技术将香蕉束顶病毒的复制酶基因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衣壳蛋白基因融合重组,并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连接,构建了抗香蕉束顶病和香蕉花叶病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冻融法转化载体人根癌农杆菌LBA4404,获得了工程农杆菌pBI121.FBC,从而为培育抗病转基因香蕉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香蕉条斑病毒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香蕉病毒病害之一。本文综述了香蕉条斑病毒病的主要特性、病毒检测技术及病害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兰州百合病毒多重PCR和ELISA检测体系的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重PCR和ELISA 2种方法分别对兰州百合中的主要病毒进行检测,以调查田间发病率,对比筛选病毒检测最优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多重PCR,从带有黄瓜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和百合斑驳病毒的样品中同时扩增出3条与试验设计大小相符的特异条带.ELLSA检测表明,兰州百合病情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3年生>2年生>1...  相似文献   

15.
RT-PCR检测齿兰环斑病毒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已报道的齿兰环斑病毒(ORS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设计了一对各为20bp的引物.通过优化试验条件,建立了稳定的RT-PCR检测ORSV体系,其检测灵敏度可达0.01ng·mL-1.将此方法与ELIS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T-PCR检测灵敏度比ELISA高1000倍.应用这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了138瓶兰花组培苗样品,其中RT-PCR检测出32瓶兰花组培苗感染病毒,而ELISA只能检测其中的18瓶.  相似文献   

16.
香蕉束顶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蕉束顶病毒核酸的性质、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功能、病毒在寄主体内的复制机理、病毒的分类地位以及基因的体外表达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毒疫苗中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安徽省鸡群使用的国内外活毒疫苗,使用对禽白血病病毒(ALV)群特异性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根据禽白血病痛毒各亚群保守的pol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7个国内公司鸡传染性法氏囊B87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某国外公司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检测结果呈阳性,某国内公司为阳性.鸡新城疫lasota株共检测疫苗35份,检出率达28.57%.ELISA检测结果与PCR结果相一致.[结论]使用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和PCR法均可作为活毒疫苗中ALV污染检测的有效方法,说明活毒疫苗中ALV污染是ALV传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标准强毒石门株为模板,RT-PCR扩增CSFV E2基因N端的主要抗原区(△E2).PCR产物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AE2,转化Eacterium coli BL21-Codonplus(DE3),IPTG诱导重组△E2蛋白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蛋白的正确表达.KCl预染切胶法纯化△E2蛋白,以其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CSFV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331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并与IDEXX公司阻断ELISA试剂盒进行了相符性验证,符合率为74%.为研制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