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7 毫秒
1.
在古浪县南部山区旱地观察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春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垄作穴播主要性状表现好,折合产量可达3 833.33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 734.85 kg/hm2,增产率82.7%。全膜覆土穴播折合产量2 909.09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38.6%。  相似文献   

2.
试验观察了山地梯田冬小麦不同方式覆膜栽培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半膜覆土穴播、膜侧条播均优于露地条播,3种栽培方式的折合产量分别依次为5 195.23、5 080.95、4 633.33 kg/hm2,分别较露地条播增产53.7%、50.2%、37.0%。  相似文献   

3.
覆膜及播种方式对旱地春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景泰县旱作区进行了春小麦不同覆膜及播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处理折合产量为4652.8 kg/hm2,位居第1,比对照露地条播增产48.4%,有很好的保墒效果,且可以提高地温.全膜不覆土穴播处理的折合产量为4027.8 kg/hm2,位居第2,比对照露地条播增产28.2%.小麦穴播比条播产量构成因素好,穗大粒多,有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
覆膜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甘谷县冬小麦不同覆膜栽培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覆膜栽培方式均能有效保墒增温,增产效果明显,以全膜覆土穴播的产量最高,较露地条播增产115.6%;全膜不覆土穴播和膜侧沟播分别较露地条播增产61.0%、45.5%。  相似文献   

5.
在临洮县旱地试验观察了不同覆膜种植方式对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膜侧穴播3种覆膜种植方式较露地条播(CK)均有增温、保墒、增产效果,其中以全膜不覆土穴播种植方式的折合产量最高,为6 527.8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9.26%;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为6 423.6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7.04%;膜侧穴播种植方式为6 354.2 kg/hm^2,较露地条播(CK)增产35.56%。  相似文献   

6.
起垄覆膜方式对白菜型冬油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进行了冬油菜覆膜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以全膜覆土穴播折合产量最高,为2604.2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625.0 kg/hm2,增产率31.6%,可作为冬油菜抗旱生产的主推技术。膜侧沟播折合产量2222.2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2.3%,可作为配套技术在该区示范。  相似文献   

7.
2013年,作者在永靖县做了春小麦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膜测种植、露地条播4种模式试验。试验表明,全膜平铺穴播和膜侧沟播栽培技术虽然较露地条播栽培技术产量高,但在永靖县干旱山区抗旱效果远不如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因此建议在永靖县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区胡麻地膜覆盖栽培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观察了榆中县半干旱区胡麻地膜覆盖不同栽培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全膜垄沟穴播、全膜覆土穴播、残膜穴播栽培的胡麻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产量依次为2 870、2 600、2 530 kg/hm2,分别较露地条播增产50.26%、36.13%、32.46%。是榆中县干旱半雨养农业区较为理想的胡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比较了露地条播、露地穴播、全膜穴播、全膜覆土穴播啤酒大麦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苗期长势以全膜穴播最好,全膜覆土穴播次之,露地穴播好于露地条播。出苗至成熟期5、10 cm平均地温以全覆膜穴播最高,比露地条播分别高3.1、2.6℃;全膜覆土穴播次之,比露地条播分别高1.1、0.6℃;露地穴播较露地条播分别高0.5、0.4℃。啤酒大麦折合产量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分别较常规种植增产9.9%、6.5%。  相似文献   

10.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9号为指示品种,以露地条播为对照,在环县川旱地试验观察了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穴播、全膜微垄侧播等3种覆膜栽培方式对旱作冬油菜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及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膜栽培方式较对照露地条播而言,其保水保墒效果和保温增温效果均优于对照露地条播,且优化了冬油菜的经济性状,大幅度提高籽粒产量。保墒效果以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最好,在冬油菜播种期、出苗期、越冬前、返青期、蕾薹期、始花期、成熟期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16、122、123、67、76、76、83 g/kg,较对照露地条播分别增加6、8、6、14、12、11、9 g/kg。保温增温效果以全膜微垄侧播栽培方式最好,播种期、出苗期、越冬前、返青期、蕾薹期、始花期、成熟期0~25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为23.0、23.0、17.6、17.1、23.3、26.0、28.3℃,较对照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4、1.4、2.7、1.5、2.8、3.1、2.5℃。冬油菜籽粒折合产量以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最高,为2 416.7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10.9%;全膜平铺穴播栽培方式次之,折合产量为2 142.4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87.0%;全膜微垄侧播栽培方式居第3位,冬油菜籽粒折合产量为2 128.5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85.8%。建议在环县及周边旱地推广冬油菜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配套旱地冬油菜全膜平铺穴播栽培和全膜微垄侧播栽培。  相似文献   

11.
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冬小麦抗旱增产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静宁县旱作区观测了冬小麦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抗旱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头茬折合产量最高,为4666.7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1272.8 kg/hm^2,增产率37.5%;较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冬小麦增产11.6%;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冬小麦折合产量为4181.8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23.2%。建议在极度干旱条件下,尽量采用全膜覆土穴播一膜两年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庄浪县冬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庄浪县旱地梯田条件下,以全膜覆土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膜侧沟播和露地条播4种模式进行了冬油菜不同栽培模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冬油莱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保墒增温效果显著,产量可达到2605.5kg/hm^2,较常规露地条播栽培增产31.6%,应在全县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以不覆膜露地条播为对照(CK),设置全膜平铺覆土穴播、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膜侧沟播处理,研究了不同覆膜模式对胡麻生育期、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胡麻,因地膜增温保墒作用,生育期提前,单株分茎数增多,果增粒多饱满,折合产量达1 353 kg/hm2,较当地不覆膜露地条播增产21.2%。这项技术挖掘当地光热水肥资源的潜力,在陇东旱塬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是促进胡麻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覆膜方式试验了冬油菜覆膜后的生物学性状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覆膜模式各处理温度差异明显;0~60 cm全膜覆土穴播土壤含水量最高;不同覆膜方式经济性状差异较明显;折合产量以全膜覆土穴播产量最高1 566 kg/hm2,较露地条播477 kg/hm2高出1 089 kg/hm2,增产228.3%。  相似文献   

15.
覆膜方式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旱作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降水量200.0mm下,全膜小垄沟穴播处理冬小麦平均折合产量4 615.4 kg/hm2,较露地条播增产42.9%,总产值、纯收入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 599.9、1 998.1元/hm2;降水利用率64.5%,较露地条播降低0.9百分点;土壤水分利用率15.0 kg(/mm.hm)2,较露地条播增加5.0 kg(/mm.hm)2。  相似文献   

16.
起垄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以全膜不覆土穴播处理和全膜覆土穴播处理相对较好。全膜不覆土穴播较其余处理增产12.3%~38.2%,全膜覆土穴播较膜侧穴播、露地条播、露地撒播处理增产19.9%~23.0%。综合考虑成本等各种因素,建议推广全膜覆...  相似文献   

17.
不同覆膜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比较了全膜平作穴播、全膜垄沟种植、膜侧0.4 m、膜侧0.6 m、起垄不覆膜、露地条播(CK)等6种覆膜栽培方式对糜子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能促进糜子生长、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全膜垄沟种植和全膜平作穴播处理产量较高,分别为4 851.82,4 534.42 kg/hm2,分别较露地条播(CK)增加32.17%,23.52%,说明全膜垄沟种植和全膜平作穴播等全覆膜种植技术更有利于旱区糜子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镇原县半干旱塬区开展了冬小麦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膜方式较露地栽培均有明显的增温、保墒效果,以全膜覆土穴播增产效果最好,较露地条播增产47.0%,较全膜平铺不覆土穴播和覆膜垄侧穴播分别增产2.9%、6.5%。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穴播种植方式对旱地春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4种穴播种植方式中,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方式对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效果突出;该种植方式下小麦产量较露地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和全膜小垄沟覆土穴播分别增加72.8%、22.6%、8.0%,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穴播、全膜不覆土穴播和全膜小垄沟覆土穴播分别提高111.1%、28.1%、6.5%,干旱年份效果极为明显。可见,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干旱年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点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旱作区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肥料效益。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显著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4.3%、24.7%、37.9%,平均分别为38.7%、21.0%、29.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8.6、5.1、6.6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分别为14.8、25.0、13.1 kg·kg-1,平均分别为12.9、21.2、12.3 kg·kg-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长29.0%、31.7%、23.0%。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增强小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显著提高缺素区小麦的相对产量,从而降低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缺氮、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最高分别为60.0%、54.7%、89.7%,平均为58.7%、52.7%、88.8%,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3.7、3.9、2.7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氮、磷、钾施肥依从度最高分别为42.6%、49.5%、11.9%,平均为41.3%、47.3%、11.2%,较露地条播分别减少3.7、3.9、2.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