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脾破裂采取保脾手术的指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保脾手术治疗的儿童外伤性脾破裂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采取缝合修补术或加明胶海绵填塞,2例采取脾部分切除术,3例采取全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袋内移植术,术后随访13例,随访6月~3年,脾脏组织存活,血清IgG、IgA和C。检测处正常范围内,无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结论:选取恰当的保脾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脾破裂1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8月至2007年8月外伤性脾破裂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8例中,手术治疗112例,其中脾切除术106例,脾修补术2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脾切除脾片大网膜移植术2例;非手术保守治疗6例。本组118例中,除1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行脾切除后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结合腹穿、B超是减少外伤性脾破裂漏误诊的重要保证;其治疗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以达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高质量的有关非创伤性脾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为非创伤性脾脏手术处理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已公开发表的比较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与开腹脾切除术(open splenectomy,0S)的临床对照研究,对符合条件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所选疾病为:地中海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脾疾病及肝硬化脾亢)。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6篇文献,总样本量493例。本组资料表明LS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OS组,LS组手术并发症也少于OS组;而LS的手术时间要比OS组长,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非创伤性脾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更确切的结论尚须在以后的研究中纳入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病门脉高压、脾肿大,脾亢患者并发外伤性脾破裂或在手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脾亢,消化道出血时,需行脾切除术.这类病理性脾肿大在手术后易出现腹腔内大出血,现收集我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月脾切除手术后大出血14例,作一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老年胃癌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胃癌切除术49例(占68.1%),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姑息性切除14例。术式为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5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1例,全胃切除术3例(联合脾切除1例);捷径手术7例;剖腹探查术2例;非手术治疗14例。行胃癌切除术49例中37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4例次,死亡5例。结论:外科手术是老年胃癌患者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子宫脱出是牛产后期长见的一种疾病,表现为子宫翻转并脱垂于阴门之外,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繁殖障碍,导致不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一例水牛子宫脱出病例进行切除手术治疗取得成功,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6年4月21日中午,永嘉县岩头镇河二村畜主金还南的水牛产下牛崽,当日  相似文献   

7.
牛真胃扭转国外文献报导甚多,急性病例大多发生于产犊后数周的乳牛。本病在我国亦有发生,但以往未被重视。近几年随着养牛业的快速发展,已见五篇临床报告,经统计内有乳牛4例、水牛2例(均为母性),除1例水牛为16岁外,余均为4岁以下的年轻牛,6例的病状均为真胃右侧顺时针扭转,其中有乳牛2例、水牛1例,经手术复位、固定后获得痊愈。我院附属兽医院从1982年下半年以米,收治了2例公水牛的急性真胃扭转(内1例阉牛),均为逆时针扭转180度,发病急骤,经确诊后施行手术而获愈,现作介绍如下。 [例一] 水牛,公,2.5岁,畜主为个体户。  相似文献   

8.
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28例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经验。方法:对我院1998年5月~2002年5月外伤性脾破裂28例行保脾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脾修补10例,脾部分切除ll例,脾部分切除加脾修补3例,脾切除白体脾组织片网膜囊内移植术4例,均获成功。结论:保脾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选择保脾术式是可获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自五十年代以来,脾切除术后发生难以防御的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近年来由于对脾脏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外伤性睥破裂已改变了沿用处理方法,通过脾修补术而能成功地保留脾脏,此外,尚可用脾部分切除致脾动脉结扎术保留脾脏。但外伤性脾破裂出血多,来势凶猛,患者多处于危重状态。为了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止血保留脾脏,又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和  相似文献   

10.
水牛巨胆的超声切面显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一例水牛巨胆的超声切面显像,其声像面积较正常者平均大六倍强,对巨胆声像作了描述和测量,并与11例水牛和18例黄牛的胆囊声像图、100例黄牛手术所见的活体胆囊和50个离休牛胆新鲜标本肉眼所见作比较。  相似文献   

11.
小麦TaGA20ox2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克隆小麦中的GA20-氧化酶基因并进行遗传定位,为深入研究小麦中的GA20-氧化酶基因作用机理奠定基础,同时为改良小麦的重要农艺性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同源克隆结合BAC文库筛选的方法克隆基因,利用中国春缺失体以及国际作图群体对该基因进行遗传定位。【结果】从普通小麦中国春中分离得到TaGA20ox2的gDNA与cDNA序列,利用中国春缺失体材料将TaGA20ox2定位于3A、3B、3D染色体上,序列分析表明分别位于3A、3B、3D染色体上的TaGA20ox2-A1、TaGA20ox2-B1和TaGA20ox2-D1与水稻GA20ox2为直向同源基因,具有GA20ox2家族保守结构域;利用国际作图群体W7984×Opata85将位于3D上的基因TaGA20ox2-3定位于xfba330与xgwm664标记之间。【结论】分离获得小麦中分布于第三同源群的GA20ox2;分子标记结果结合QTL作图信息可以初步推测TaGA20ox2-3在小麦中可能是控制株高的基因。  相似文献   

12.
鸭抗菌肽Cathelicidin分子[Cath(1-20)]富含疏水性氨基酸及正电荷,通过人工方法设计合成Cath(1-20)的截短肽衍生物,筛选新型安全Cath(1-20)衍生肽,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与母肽Cath(1-20)相似,三种衍生肽Cath(5-20)、Cath(4-20)、Cath(3-20)均具有明显广谱抑菌活性,MIC值在1~8μmol·L~(-1)范围内,但仅Cath(5-20)溶血及细胞毒性明显降低,治疗指数达19.5,显著高于Cath(1-20)、Cath(4-20)及Cath(3-20)。Cath(1-20)及其衍生肽可破坏E.coli UB1005的内膜完整性,产生去极化作用,并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透射电镜结果显示Cath(1-20)及Cath(5-20)可破坏细菌细胞膜。研究证实氨基端的色氨酸对鸭抗菌肽Cath(1-20)溶血及细胞毒性起关键作用,其作用靶点主要为细菌细胞膜。  相似文献   

13.
赵福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77-16078
[目的]比较6种不同施肥模式对盆栽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产量和辣椒N、P和K含量的影响。[方法]施肥模式共分6种:CK,园试配方营养液;14-14-14缓释肥;14-14-14缓释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20-20-20水溶性肥;有机肥+20-20-20水溶性肥。[结果]利用有机肥+20-20-20水溶性肥、20-20-20水溶性肥、14-14-14缓释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施肥模式,都能得到比较高的产量。辣椒果实内N、P和K含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而逐步升高,同时N、P和K元素间也存在互作效应和拮抗作用。[结论]相比较而言,14-14-14缓释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施肥模式,采用14-14-14缓释肥,干净、卫生,肥效长,配合水溶性肥料,更加适合现代家庭。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生物群落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那曲高寒草甸0~5、5~10、10~15、15~20、20~25 cm土壤深度范围内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差异。结果表明,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在20~25 cm土层最少,且该层次Chao1指数和观测到的物种数均显著少于0~20 cm各土层。在门水平,0~25 cm各土层均以Opisthokonta为最优势群落,但20~25 cm土层的Archaeplastida群落较0~20 cm各土层的相对丰度高。在纲水平,0~20 cm各土层均以Nucletmycea为最优势群落,但到20~25 cm土层则转变为以Holozoa为最优势群落。在目水平,0~20 cm各土层均以fungi为最优势群落,但到20~25 cm土层则转变为以Metazoa_(Animalia)为最优势群落。研究发现不同深度土壤生物群落种类及丰度有一定差异,尤其是20~25 cm土层的土壤生物群落与0~20 cm内各土层之间有很大不同,说明土壤有机质可能影响土壤生物群落的分布,本结论可为进一步研究藏北高寒草甸土壤生物群落特征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板栗GA20-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A20-氧化酶(GA20-ox)是赤霉素生物合成中的限速酶,它能够催化从GA12到GA9及GA53到GA20过程中的3步氧化反应。笔者以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ume)为材料,应用基因组步移技术克隆GA20-ox基因,获得长度为2 315 bp DNA序列,其中含有一个GA20-ox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序列,命名为CmGA20ox1。Cm-GA20ox1长度为1 140 bp,且编码区内存在2个内含子,其推定蛋白CmGA20ox1序列长度为37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CmGA20ox1与山毛榉坚果的FsGA20ox1(AJ420192)相似性为91.03%,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CmGA20ox1与山毛榉坚果FsGA20ox1(AJ420192)遗传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16.
栽培基质及水分胁迫对盆栽番木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最适宜盆栽番木瓜的基质,以矮生番木瓜品种"红玲"雌株为材料,用5种不同基质配比, 结合水分胁迫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40%菜园土+20%沙壤土+20%泥炭土+20%草木灰、40%沙壤土+20%菜园土+20%泥炭土+20%草木灰两种基质适合番木瓜盆栽,其生长结果及根系表现良好.当浇水量为正常浇水量90%时不影响植株生长结果;正常浇水量80%时使植株矮化,但不影响结果;正常浇水量70%及以下的浇水量严重影响植株生长结果及果实大小.  相似文献   

17.
以人参茎叶提取物为原料,通过生物酶转化法和化学水解法制备5种稀有人参皂苷,采用体外实验测定这5种稀有皂苷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有强大的抑制作用,5种稀有皂苷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且在一定程度上趋近于acarbose,其中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为acarbose>20(s)-PPD>compound K>20(s)-Rh2>20(s)-PPT>20(s)-Rh1;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为acarbose>20(s)-Rh2>20(s)-PPD>compound K>20(s)-Rh1>20(s)-PPT.  相似文献   

18.
在生长期对潞党参地上部分进行割茎,保留地上部分高度20cm,于秋季10月20日至11月30日采挖,观察各处理对产量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25日对党参地上部分割除,地上部分距离地面保留20cm,10月20日-11月20日采挖,党参产量、根长、根粗、根重较对照都有所提高,其中10月20日产量较对照增加率最高,产量提高5.71%;10月20日根长增加最多为19.68%,10月30日根径增加25.67%,根重增加14.00%,浸出物提升2.80%。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白猪SⅡ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估计了中国大白猪SⅡ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窝均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06、0.10、0.07和0.15.20日龄窝重(LW20)的母体效应为0.20,而其他性状的母体效应均较低.各性状TNB/ANB、TNB/LWB、TNB/LW20、ANB/LWB、ANB/LW20、LWB/LW20 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4、0.81、0.74、0.88、0.71和0.53.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定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 HSP20基因家族成员(PhHSP20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谱分析,为揭示PhHSP20s基因在坛紫菜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调控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坛紫菜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结构预测,利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在坛紫菜蛋白序列中搜索含有ACD结构域且分子量为12~43 kD的HSP20家族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及编码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从坛紫菜全基因组鉴定出8个PhHSP20s基因,其不均匀地分布在5条Scaffolds上,均只含有1个外显子,无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402~930 bp,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残基数量为133~309个,分子量为13.7~31.9 kD,理论等电点(pI)为5.50~10.49,多数蛋白呈酸性。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陆生植物(拟南芥)、红藻(脐形紫菜和坛紫菜)和细菌(大肠杆菌) HSP20分别聚类为独立的一支,但绿藻(莱茵衣藻) HSP20聚类为2个分支,分别与陆生植物和红藻HSP20聚类在一起;红藻(脐形紫菜和坛紫菜) HSP20蛋白高度相似,亲缘关系近,可分为2个小分支,均与陆生植物HSP20的亲缘关系较远,不属于陆生植物中已报道过的任何HSP20亚族。PhHSP20s基因启动子上除了含有保守的通用元件外,还含有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在PhHSP20s基因中,除PhHSP32基因几乎不在任何条件下表达外,其余PhHSP20s基因至少在1种条件下高表达,且部分PhHSP20s基因表现出相似的表达模式;部分PhHSP20s基因在不同生长阶段、光质培养条件、失水胁迫和盐胁迫下具有表达特异性,即在生殖细胞发育阶段和单性生殖孢子发育期高表达,在低盐胁迫下高表达。【结论】坛紫菜HSP20家族基因在基因数目、基因结构及系统进化上明显不同于陆生植物HSP20家族基因,推测HSP20基因复制事件在红藻和陆生植物分化之后独立发生,且在坛紫菜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应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