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水稻螟虫,又名水稻钻心虫,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发生较为普遍的是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在豫南地区最为常见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第1代为主害代,越冬代成虫4月中旬始见,5月上中旬盛发,因越冬场所的不同,羽化很不整齐,可一直持续到6月上旬。第1代幼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害早栽早发的春稻,造成大量枯心、枯鞘,减产显著。二化螟2代幼虫在7月下旬发生,为害比较分  相似文献   

2.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粟、甘蔗、茭白、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我省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的根茎、茎杆中越冬。南于耕作制度变化,近年二化螟发生在我省呈逐渐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为此,我们对吉林省八达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20%阿维·唑磷乳油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粟、甘蔗、茭白、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我市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稻草、稻桩及其它寄主植物的根茎、茎杆中越冬.由于耕作制度变化,近年二化螟发生在我市呈逐渐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5.
水稻螟虫是龙岩市水稻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20世纪70年代重发时曾造成较大面积大减产,局部绝收。历年来龙岩市水稻螟虫以三化螟、二化螟为主,但其重要性正发生着变化,20世纪主要以三化螟为主,进入21世纪后,二化螟的为害比三化螟更加突出,已成为优势种群。1水稻螟虫发生特点1·1两种螟虫的主害代不同龙岩市三化螟和二化螟年发生4代,三化螟是4代多发型,主要造成晚稻白穗;二化螟的主害代是第1代和第3代,主要造成早、晚稻枯鞘(心)。1·2近年来二化螟发生面积比例升高水稻螟虫在20世纪70、80年代几乎年年偏重发生,但随着…  相似文献   

6.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为此,我们对吉林省八达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20%阿维·唑磷乳油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3a来,水稻旱育秧、抛栽等轻型栽培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为广大农户所认可。全县常年水稻面积3.0×104hm2左右,其中旱育秧占50%以上,抛秧也达20%。通过努力,我们总结出了在轻型栽培条件下二化螟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1发生规律发生期、发生量同常年,在同1a份轻型栽培条件下的旱秧田二化螟落卵量偏少,为害偏轻;抛栽稻田落卵量偏多,为害略偏重。常年二化螟在我地一年二代,近10a连续大发生。第1代成虫高峰于5月20日左右出现,第2代成虫于8月上旬出现高峰。第1代成虫主要集中在秧苗上产卵,可带卵或带低龄幼虫移栽到大田造成枯鞘、枯心。…  相似文献   

8.
<正> 二化螟别名蛀秆虫、蛀心虫。在我国各稻区都有分布。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茭白、玉米、甘蔗、芦苇和取食其他禾本科杂草。越冬后,部分幼虫还为害麦子、油菜、蚕豆和紫云英等。水稻被幼虫为害,在其分蘖期,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在孕穗抽穗期造成枯孕穗和白穗;在灌浆乳熟期造成半枯穗和虫伤株。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水稻螟虫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三化螟主要为害单季晚粳稻、中稻和连作晚稻。近来改变栽培制度,在杭嘉湖晚粳地区和浙东中秈稻地区,因改制后形成混栽,三化螟为害严重,一般枯心率在20%以上,重者达62.99%。二化螟主要为害晚粳稻和双季间作稻,晚粳稻被害早期形成变色叶鞘和枯心,后期造成半枯穗,重者半枯穗达3成以上;至于为害间作晚稻,往往造成无收。1956年我们对666  相似文献   

10.
二化螟是危害我市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在我市盛发2代,钻蛀为害,造成枯鞘、枯心或白穗,严重影响产量.为探索最佳防治药剂和防效,笔者用杀螟丹做了田间药效及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一、发生规律 二化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为杂食性害虫,为害水稻、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甘蔗、油菜、蚕豆等作物和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为害水稻,造成枯鞘、枯心、半枯穗、死孕穗、白穗或虫伤株。二化螟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一代左右。化蛹盛期在6月上、中旬,蛹期平均10.9天。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发生的情况下,杂交稻培矮被二化螟为害形成的枯心率和丛害率均高于粳稻秀水11,但差异不显著。在秀水11上取食的二化螟各日龄的体重低于在培矮上取食的二化螟;在秀水11上取食的二化螟存活率显著低于培矮。培矮和秀水11的主茎被二化螟为害形成枯心后,其分蘖中的植株含氮量和二化螟在分蘖中的存活率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造成水稻枯鞘、枯心和白穗。二化螟每年发生4代,第1代危害早稻,第2代危害迟熟早稻和中晚稻,第3代危害一季晚稻及双季晚稻,第4代危害迟熟晚稻。  相似文献   

14.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造成水稻枯鞘、枯心和白穗。二化螟每年发生4代,第1代危害早稻,第2代危害迟熟早稻和中晚稻,第3代危害一季晚稻及双季晚稻,第4代危害迟熟晚稻。  相似文献   

15.
王有贤  王卓  臧连生  侯玉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22-10923,10926
[目的]评估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混配对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二化螟幼虫孵化高峰期,在长春和吉林2个地区田间施用不同混配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悬浮剂,以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为对照药剂,在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结果]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相比,2个地区施用各混配浓度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率、白穗率和虫伤株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各混配浓度药剂后,对二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的防治效果为75.0%~100%,对白穗的防治效果为75.6%~94.9%,对虫伤株的防治效果为62.5%~91.9%。[结论]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可有效控制吉林省水稻二化螟造成的为害,田间应用乙基多杀菌素与甲氧虫酰肼混配防治二化螟的推荐使用剂量为(267.0+333.0)ml/hm2。  相似文献   

16.
<正>7、8月份是天津市二化螟、稻飞虱、玉米螟、粘虫发生为害高峰期,做好这几种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天津市水稻和玉米丰产丰收的关键。(1)二化螟。二化螟是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白穗,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可采用释放稻螟赤眼蜂、挂放性诱剂、喷施BT生物农药等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绿色防控,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大米的作用。(2)稻飞虱。天津市稻飞虱以灰飞虱为害为主,可造成水稻大面积枯萎死亡。防治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水稻二化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5年,通过室内外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研究,明确了二化螟在辽宁省每年发生两代,但少数个体仅发生1代;同时明确了二化螟的生活史与害虫的为害盛期,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第2代幼虫为害盛期为8月中旬至收获期;观察了二化螟的若干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8.
二化螟俗称蛀心虫、钻心虫、枯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主要虫害之一。一般年份因二化螟危害造成减产约5%,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一、危害症状二化螟初孵幼虫群集叶鞘内取食,造成枯鞘,后分散蛀茎为害,在分蘖期蛀入形成苦心苗;孕穗期蛀入造成枯孕穗;露穗到扬花期咬断穗颈,形成白穗;灌浆乳熟期为害造成虫伤株。二、识别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12~15毫米,翅展20~31毫米,头、胸部黄褐色。前翅黄褐色或淡黄褐色,外缘有7个黑  相似文献   

19.
二化螟是我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其危害性仅次于三化螟。在芜湖地区二化螟多分布于丘陵山区,但圩区因沟塘边的茭白、芦苇、杂草较多,也普遍发生。尤其是近年来我区推广双季稻,以及早、中稻栽培期普遍提早,致使第一代二化螟蛾大都直接飞往本田产卵,有利于螟虫生存活动,不仅当代为害早、中稻,形成较重的枯鞘、枯心;而且增大了以后各代的虫口基数,为害也日趋严重。1964年,据我区各地田间检查,早、中稻枯心率一般为3—5%,特别是“立夏”(5月6日)以前栽秧较早的稻田,枯心率达10%以上。我所在迟中稻、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田内剥查,虫伤株率竟分别高达17.9%、19%、44.9%,严重地影响了水稻的增产。过去,由于各地对二化螟缺少系统的研究,同时,它又系杂食性害虫,寄主多、抗逆性强,因而给预测和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今后加强二化螟的预测与防治工作,现将作者历年来对芜湖地区二化螟发生为害情况的一些观察和防治工作体会,加以初步整理,供各地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二化螟俗名蛀杆虫,蛀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本地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玉米、甘蔗以及稗草,芦苇等杂草.以幼虫蛀食水稻叶鞘和茎秆,苗期造成枯鞘和枯心苗,孕穗期造成枯孕穗,抽穗期危害造成白穗、半枯穗和虫伤株.由于明光地区以小麦茬一季中稻为主,且有一定数量的早稻及早玉米,既为1代二化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食物,形成较大的虫口基数,也为2代二化螟提供大量的寄主.只有加强对其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才能使其对水稻危害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