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木良种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要提高林业生产和生态效益,根本途径之一是选育和应用良种,林木种苗生产关系到林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关系到林业建设跨世纪发展战略和再造内蒙古秀美山川奋斗目标的实现。一、内蒙古林木良种工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现状内蒙古林木良种工作起步较晚,70年代开始在内蒙古西部的巴盟、乌盟、呼市、包头及东部的赤峰地区开展杨树良种选育与杂交。80年代在乌盟蛮汉山开展华北落叶松种源试验。80年代中期自治区按照选育良种、培育壮苗,建立布局合理的种子生产基地,努力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造林…  相似文献   

2.
建设林木良种基地是实现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化、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的有效途径,是生产高产、优质林产品的重要前提条件。我国的林木良种建设始于60年代初,当时在南北方主要林区对杉木、落叶松等树种开展了选优工作,并建立了一批种子园,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迄今全国已建成种子园11万多亩,母树林45万多亩。广东省台山县湿地松种  相似文献   

3.
宜兴市引种美国栎属种源和杂交松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 1999年 3月在宜兴市林场建立美国栎属 (包括柳叶栎 5个种源、红栎 2个种源 ) ,杂交松(杂种F1代 ,父本、母本 )以及对照树种青冈、麻栎、小叶栎和马尾松等共 14个处理的引种试验林。通过 1a观测 ,其生长和保存率存在显著变异。 (1)美国栎属生长变异极显著 ,树种间比较是柳叶栎 >红栎 >青冈。在柳叶栎中以 9818号最大 ,982 2号最小。红栎种源间无差异。造林成活率由于是采用容器苗造林 ,达 95 0 0 %~ 10 0 0 0 % ,种间和种源间变异不显著。但保存率变异显著 ,以柳叶栎 9816号和青冈最高 ,为 98 0 0 %~ 90 0 0 % ,红栎 982 1号和柳叶栎 982 3号最低 ,为 6 5 70 %~6 5 80 % ,比造林成活率有很大降低。 (2 )杂交松F1代最大 ,父本次之 ,母本最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均不显著 ,一直保持在平均 99 0 0 %  相似文献   

4.
中国重要工业用材树种分子遗传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重要工业用材树种分子遗传标记张绪纹,苏晓华(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北京100091)1引言我国主要的针叶树种杉木、油松、落叶松、云南松、马尾松和重要的阔叶树种杨树、按树是重要用材树种,它们为我国林木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胶合板材、纸浆材、建筑材以及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5.
叶分析法指导林木施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林木的速生丰产,制定合理的林木施肥制度,必须加强对林木营养状况的研究,以便合理地供给林木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早在50年代,国外就用植物组织分析法研究植物的营养状况。近年来,我国在杉木、桉树、杨树、桦山松等树种作了大量的营养诊断工作,现将我们两年来在落叶松、红松、樟子松营养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呼盟次生林区是我区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主要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杨树等。但林木病虫害不断发生,并且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甚至大面积死亡。常见的主要林木病虫害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球蚜、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枯梢病、樟子松球果象甲、松梢螟、樟子松烂皮病和针锈病,阔叶树种的害虫有柳毒蛾、柞树潜叶蛾和山杨蛀干害虫。某些地区还发现了球果、种子以及苗圃害  相似文献   

7.
7种国外栎树引种苗期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0年和2001年从北美引进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水栎、柱栎、黑栎、北美白栎和英国栎等7个树种,15个种源在江苏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发芽时间、场圃发芽率、苗高、地径生长性状有明显变异。种子发芽时间柱栎、黑栎依阿华和密苏里种源最早;其次为北方大果栎伊利诺斯种源、南方红栎阿肯色种源、黑栎安大略种源,水栎各种源发芽均迟。总出苗率以黑栎密苏里种源最高(达83.3%),水栎得克萨斯种源和北方栎蒙大纳种源较低(仅为15.7%和20.0%)。1年生苗高生长量以英国栎最大,其次是南方红栎、北方大果栎和水栎,黑栎和北美白栎生长量最小。同时,还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树种苗高季节生长节律。  相似文献   

8.
二十多年来,南朝鲜在林木育种工作中,一方面强调引种、杂交的实用性,如世界著名的刚松引种、刚松×火炬松杂种、意大利杨树品系的引种等均已广泛运用于生产中;另一方面,从1960年起开展选优建园工作,对全国10个主要造林树种进行科学规划,并强调群体与个体选择的实用性.因此在引种、杂交与选择联合运用的实用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林木育种体系.一、林木育种研究所南朝鲜在战后即开始林木育种工作.1956年,在中央林业试验场下设立了育种科与水原林木育种支场.在此基础上,于1963年成立了中央林木育种研究所,隶属  相似文献   

9.
通化市既往的造林,绝大多数都是落叶松、红松、黑松、杨树、胡桃楸、黄波罗等单一树种的纯林。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纯林有一定弊病,由于树种单一,不能充分利用空间和各层土壤中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地力,不利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不利于林木快速生长。特别是落叶松纯林,由于过分消耗地力和普遍的感染“早期落叶病”,林木生产量随着年令的增长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杨树基因工程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杨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具有广泛的用途,同时也是最早开展基因工程研究的树种。迄今为止,杨树基因工程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有近二十个杨属种或杂种获得了转基因植株,一些重要的基因如抗虫基因、抗病基因、降低木质素基因、抗除草剂基因、不育基因等被转入杨树细胞基因组中。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有可能获得用常规育种方法很难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选育出的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杨树新品种。随着杨树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推动林木基因工程的研究,也必将为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区林木良种的选、育、引、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经生产、科研、教学单位广大科技人员和林业职工的共同努力,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杨树,云杉、新疆落叶松,白榆、新疆大叶榆、白腊等重要造林树种和核桃的选育工作,分别于78年和79年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一、二、三等优秀科技成果奖。 杨树是我区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在南疆占平原造林面积的50—60%,北疆占平原造林面积的50%左右。因此,实现杨树造林良种化,对我区多、快、好、省地发展造林事业具有  相似文献   

12.
东海县引种美国栎属种源和杂交松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9年3月在东海县李埝憷场营建美国栎属3个种,15个种源(包括柳叶栎9个种源,北方红栎3个种源,红栎3个种源),杂交松(杂种F1代和父本、母本)以及对照树种青冈、麻栎、小叶栎和火炬松等共22个处理的引种试验林。通过1a观测初步结果为:(1)美国栎属树种和种源间的生长和保存率变异极显著。生长量在树种间比较是:柳叶栎〉红栎〉北方红栎〉青冈。在柳叶栎中以9818号生长量最大,9811号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沙地极端气候条件对外来树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科尔沁沙地在1999~2002年出现了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期和极端最低气温。一些外来树种发生了树冠干枯和植株枯死。遭受冻害的外来树种有华山松、侧柏、刺槐、臭椿、槐树、大扁杏和山楂等18种。在干旱期间杨树固沙林枯死率比较高,达8%~33%,樟子松耐旱抗寒,林分枯死率比较低,为0~6%。最不耐旱的树种是落叶松,其次是沙地云杉和枯枥木花曲柳。比较耐旱的树种有油松、东宁赤松、怀槐、暴马子、榆树、刺榆和桑树。  相似文献   

14.
林业化学除草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整个林业生产过程中 ,草害是林木生长发育的大敌之一。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 ,如美国、日本、欧洲诸国等 ,早在 50至 60年代已将化学除草技术应用到苗圃、幼林抚育及造林整地等各个生产过程。而我国 60至 70年代才进行试验和在部分地区应用推广。1 林业化学除草技术1 .1 筛选开发适用于林业的化学除草剂 经 30多年 ,在全国 1 0多个省区 ,对落叶松、红松、樟子松、马尾松、黄山松、云杉、冷杉、国外松、杨树、杉木等主要造林树种 ,进行化学除草试验 ,从除草醚、西玛津、阿特拉津等几十种除草剂中 ,筛选出在林业生产中较为适用、效果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王继红 《中国林业》2010,(17):45-45
<正>上世纪50年代,在山西北部地区为减小风沙危害,人们营造了大面积的小叶杨纯林,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种种原因,防护林功能逐年下降。为了提高林分稳定性,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在项目科研工作中,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采用其他树种营造了混交林试验,并收集了油松、樟子松、华北落叶松、侧柏、刺槐、旱柳、白榆、辽东栎、杏树、白桦、白蜡及山丁子等树种基因。半干旱地区树种基因资源的保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长白落叶松(LarixolgensisHenry)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它生长快、分布广、适应性强,其木材材质细密坚韧、纹理直、耐久用.可供建筑、造船、桥梁、土木工程用,同时它还是北方针叶树种中的一个重要造纸树种。我国落叶松的林木改良工作始于60年代,经过“六五”、“七五”科技攻关,在落叶松种源试验,优良林分选择及种子园营建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获得了一批重大成果,建立起一批落叶松良种繁育基地。50年代末期,国际上已注意到木材材性的遗传变异性,6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等开始了针叶树林性改良的基础研究并陆续制定…  相似文献   

17.
林木良种化是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从本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对选用良种,实现林木栽培良种化的工作,已正式提到日程。我国从杨树、桉树、杉木、泡桐、池柏、油茶等树种中,已选育出一大批优良品种,从油松、红松、落叶松、刺槐、榆树中选育了一些优良单株或类型,建立了大面积良种基地。林木育种工作呈现出了可喜局面。为普及林木育种知识,这里先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概念,以后将陆续介绍有关实现林木良种化的程序和途径等林木育种基础知识,供参考。一、一些基本概念 1、类型: 任何一个活体,在其繁殖过程中,都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性状的变异二种相对立的  相似文献   

18.
林木杂交育种成功的先决条件, 取决于杂种具有的正向杂种优势是否明显, 因此林木杂种优势的机理研究十分重要。一般来讲, 林木重要性状的杂种优势产生的机理应和该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一致, 但是林木重要性状的遗传控制方式取决于交配群体的遗传结构, 并和多种因素有关, 因而不应随便地根据几个随机亲本的配合力分析结果, 就断然肯定该树种杂交是否有前途。与以往更多地重视种间杂交的观点不同, 文中认为林木的种内杂交在林木多性状改良中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并将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根据林木杂种优势与配合力间的联系, 就其对林木杂优预测的影响提出了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泗阳县林苗圃自1975年开展意大利杨树育苗以来,发现不少问题,也取得一些体会。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现初步总结如下: 一、杨树大苗壮苗的作用 1.林木遗传育种理论和林业生产的实践证明,采用良种壮苗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增强抗御不良自然环境能力。速生用材树种杨树,采用大苗壮苗造林对于早期速生丰产更为明显。我们  相似文献   

20.
杨树切枝杂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木杂交是选育优良品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并能为现代高新技术育种提供原始材料。杨树杂交育种在全世界范围开展以来,选育出了大量的优良品种,对提高杨树生产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章就杨树切枝杂交技术作一简单的阐述,主要包括材料的准备、室内切枝杂交、播种育苗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