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段莹 《湖南农机》2008,(6):117-119
文章从精神损害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出发,本着广义说的原则对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和客体范围等进行了阐述。我国已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及它的赔偿范围,但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论述了对精神损害赔偿的估算原则。  相似文献   

2.
作为驾驶员,谁都不愿意出事故,但农机事故还是经常发生。一旦出了事故,其损害赔偿范围有哪些,如何计算赔付?这是事故当事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根据《农机事故处理办法》(部分省没有该《办法》的,可以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其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是一致的),农机事故的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欣 《河北农机》2019,(2):82-83
刑事司法赔偿制度在我国指的是国家司法机关在行使审判、监狱管理职权时侵犯了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后给予刑事案件受害人的赔偿。在近几年,"王本余案"和"张氏叔侄案"等关于冤假案件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防止冤假错案的同时也要关注受害人的赔偿问题。笔者认为加深对司法赔偿问题的立法研究,对赔偿过程和内容的细节处理,是完善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法治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就我国目前刑事司法赔偿的归责原则、范围和精神损害赔偿等具体化的要求以及程序的简化进行探究,希望我国刑事司法赔偿制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充分的保护,使法律的权威性得到尊重,让法律的公平正义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促进中国特色法治社会的建设,进一步杜绝司法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是农机事故善后处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机监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并须妥善处理的问题。因此,农机监理工作者必须准确掌握和运用全部赔偿原则、等价有偿原则和酌情减免原则等有关损害赔偿原则。(1)全部赔偿原则的运用。全部赔偿原则是指事故加害当事人应赔偿受害当事人的全部损失,即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在农机事故损害赔偿中,由于事故责任全部在于加害人,受害者是无辜受到侵害,所以加害人的赔偿只是补偿受害者本不必要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进行全部赔偿,显然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同时也不符合法律规范中当…  相似文献   

5.
作为驾驶员,谁都不愿意出事故,但农机事故还是经常发生。一旦出了事故,其损害赔偿范围有哪些,如何计算赔付?这是事故当事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根据《农机事故处理办法》(部分省没有该《办法》的,可以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其基本原则和立法精神是一致的),农机事故的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6.
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民事侵权案件中虽然占得比重很小,但案件的影响大,范围广,案件发生后,多数人认为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笔者认为,在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已经健全的情况下,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一样,虽然法律明确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较过错责任原则有适用的先后顺序问题,案件发生后也需要审判及司法人员以行为人是否有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主观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等构成要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公正评判。  相似文献   

7.
农机事故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人身损害赔偿。在财产损害方面确定赔偿范围及金额比较简单 ,只需遵循恢复原状、折价或全价赔偿的原则 ,秉公确定即可。而人身损害赔偿范围与金额的确定 ,情况就复杂多了 ,往往成为肇事方与受害方争议的焦点和农机事故处理的难点。但只要处理得当 ,难点就会迎刃而解。《河北省农业机械事故处理暂行办法》第五章第十九条规定 :农业机械事故的经济损害赔偿标准和计算方法、范围 ,依照国家和本省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有关规定执行。尔后 ,省农机监理总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河北省…  相似文献   

8.
曹玉峰 《湖南农机》2008,(4):130-132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国家对公民权利保护的日益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确立推动了我国法律的进步,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国家赔偿工作的开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因此,确立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建立健全国家赔偿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国家对公民权利保护的日益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确立推动了我国法律的进步,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国家赔偿工作的开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因此,确立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建立健全国家赔偿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供电企业在相互类似的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却往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体现责任主体与归责原则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责任主体的认定建立在归责原则的基础之上。相反,归责原则也对责任主体的认定产生重要影响。1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1.1触电人身损害赔偿的立法现状处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