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混合家系为对照,对云南松12个种源78个家系的苗高和地径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与混合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云南石屏种源,其次为云南宜良、弥渡、禄丰和四川德昌种源,表现最差的是四川盐边种源;参试家系苗高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石屏龙朋45号家系,地径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石屏龙朋52号家系;苗期综合表现较好的家系有17个,分别是3、4、22、23、41、45、47、51、52、54、55、65、67、73、74、78、80号家系和混合家系;采用不同种源苗木地径和苗高进行逐步聚类分析,12个种源可分为5类,根据各种源苗期地径、苗高的生长状况,初步筛选出云南石屏种源高径生长均最好,云南腾冲、弥渡、禄丰、宜良和四川德昌种源生长次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厚朴不同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为厚朴幼苗生产管理和优良种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15个不同种源及2个种源区厚朴幼苗在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地径、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厚朴不同种源间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和线性生长持续期最多分别相差21,22和18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种源间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苗高与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地径与后三者及苗高呈极显著相关,线性生长始期和线性生长末期共同决定线性生长期和线性生长量。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线性生长期比种源B区长15d左右,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量均高于种源B区。【结论】用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厚朴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建议在幼苗线性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延长该生长期,促进线性生长量,提高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厚朴不同种源苗期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为厚朴幼苗生产管理和优良种源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对15个不同种源及2个种源区厚朴幼苗在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苗高、地径、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厚朴不同种源间苗高生长节律基本一致,速生期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和线性生长持续期最多分别相差21,22和18 d,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该时期为幼苗生长的关键期;种源间幼苗地径的线性生长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苗高与线性生长始期、线性生长末期、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地径与后三者及苗高呈极显著相关,线性生长始期和线性生长末期共同决定线性生长期和线性生长量。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线性生长期比种源B区长15 d左右,种源A区厚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的最大线性生长速率、线性生长速率和线性生长量均高于种源B区。【结论】用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厚朴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动态,建议在幼苗线性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延长该生长期,促进线性生长量,提高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4.
红椿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揭示红椿Toona ciliata 18个种源的苗期生长规律,为培育优质红椿苗木和选择优良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红椿18个种源一年生苗木的苗高和地径进行定期观测,利用SPSS进行方差分析,获得遗传变异系数,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苗高和地径进行曲线拟合,估算生长参数,分析苗高、地径与地理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红椿苗期苗高和地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43.31%和36.25%;参试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地理变异以经度控制为主。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均呈现"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模式;在观测期间,苗高与地径生长都出现2次高峰;不同种源红椿生长性状的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为0.971~0.998,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可将红椿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及生长后期3个阶段。参试红椿种源在各个时期的起始及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结论】红椿苗高和地径遗传潜力大。不同种源生长性状的地理变异趋势明显,采种点由东到西苗高及地径生长变快。苗期生长节律存在显著差异。在速生期中,华中及华东地区种源苗高和地径快速生长持续时间较长,但生长量较小,并且年总生长量较低。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苗期种源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不同种源的文冠果种子和1~2年生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场圃发芽率、物候期、1年生播种苗年生长规律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东蒙山和陕西淳化县种源场圃发芽率、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优于其他4个种源;内蒙古翁牛特旗、陕西淳化县、甘肃灵台县、青海循化县和新疆巩留县种源萌芽、展叶、开花、结果等物候期会相应提前;山东蒙山、内蒙古翁牛特旗和甘肃灵台县种源为“雨季速生型”,而陕西淳化县、新疆巩留县和青海循化县种源为“雨季缓生型”;不同种源苗高、地径的广义遗传力为0.898~0.966,苗高的种源方差分量为75.36%、84.11%,地经的种源方差分量则为72.86%、88.05%。山东蒙山、陕西淳化县2个种源,苗高、地径的遗传增益平均为16.53%和8.42%。  相似文献   

6.
史富强  陈宏伟  杨斌  陈伟  徐玉梅  陈绍安  刘际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88-12389,12393
对15个种源99个旱冬瓜家系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种源及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以瑞丽种源最好,其次为孟连、西盟、陇川、潞西的种源,表现最差的是镇沅种源;家系间苗高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瑞丽的62号家系,地径生长量表现最好的是瑞丽的49号家系;苗期综合表现较好的家系有22个,分别为49、50、51、52、53、55、59、61、62、72、77、78、81、85、88、94、120、122、123、127、128、129号家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天水徽县和北京市平谷县两个侧柏种源进行对比试验。通过三年苗期观察,看出北京种源的苗高和地经分别比天水种源高52.1%和32.3%,经过数理统计检验,证明了两个种源的苗木无论苗高或地经之间的差异都是极端显著的;其抗寒性,北京种源也优于天水种源。从而提出,在育苗造林时,除注意“适地适树”外,还要“适种源”,才能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是中国西北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对9个种群油松生长节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Logistic方程对油松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过程进行拟合。【结果】油松各种群1年生苗高、地径生长与Logistic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显示出相关性;各种群苗高、地径生长都符合"慢-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苗高与地径存在异速生长现象,苗高较地径早进入速生期。根据Logistic方程将油松各种群生长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生长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不同种群苗高、地径进入速生期的时间不同,苗高为第26~36天,地径为第26~61天;各种群速生期持续时间占整个生长过程的2/5以下,但速生期生长量占整个生长期生长量的比重不同,苗高变化于48.53%~58.48%,主要集中在56.87%~58.48%,地径占57.59%~57.98%。各种群的苗高、地径生长量与方程拟合的理论生长量间均显示极显著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9和0.9899。各种群苗高、地径速生期生长量与理论生长极值k间均显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173和0.9999。【结论】利用Logistic方程可以准确估测油松生长量以及划分各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黄芩光合特性、采收期内黄芩根产量及品质的动态变化,为黄芩优良种源的选择及最佳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6个种源(甘肃、河北、陕西、山西、山东和吉林)黄芩的光合特性;通过五点法取样,测定采收期内(8-10月)黄芩根的产量;并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和单株黄芩苷产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季节、不同种源间黄芩的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其中陕西种源黄芩的光合能力大于其他种源。不同种源黄芩根产量之间也有一定差异,陕西、吉林种源的产量较其他种源高,这与陕西、吉林种源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密切相关。采收期内,河北、陕西、山西和山东种源的黄芩苷含量在09-21达到高峰后下降,而甘肃、吉林种源的黄芩苷含量从09-14就开始下降。单株黄芩苷产量以陕西种源最高,甘肃和河北种源最低,陕西种源单株黄芩苷产量在09-21是甘肃种源的3倍,是河北种源的2.4倍。【结论】在吉林省内,为获得高产优质的药材,建议引种陕西、山西种源的黄芩,并在采收期内适时采收,陕西和山西种源黄芩最佳采收时间为09-21左右,吉林当地种源黄芩的最佳采收时间为09-14左右。  相似文献   

10.
能源树种文冠果在黄土残垣沟壑区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黄土残垣沟壑区的典型区域山西省吉县,对内蒙古赤峰、甘肃天水、宁夏吴忠、陕西杨凌、河北保定、山西 吉县6 地文冠果进行种源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山西黄土残垣沟壑区的优良品种。对6 个文冠果种源地种子的 出苗率、生理生长特性指标进行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种子出苗率、1 年生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且当 年株高随出苗率变化差异显著,出苗率高的种源幼苗健壮,其中吴忠与天水种源种子出苗率最高,幼苗健壮;但2 年生苗木株高增长量随出苗率变化不显著,种子特性对第2 年苗木生长影响较小,环境对其影响加强,天水与吴忠 种源苗木生长快而稳,吉县本土种源显现对环境适应的优势;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苗木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吴忠、 天水、赤峰种源的光合能力较强。本研究可初步判定宁夏吴忠与甘肃天水种源地种子为适合山西黄土残垣沟壑区 的优良文冠果种源。   相似文献   

11.
利用9对SSR引物和6条ISSR引物对江苏省文蛤良种场保存的红、黄两种壳色文蛤选育亲本(分别以PR和PY表示)及其子一代(红壳色文蛤亲本的后代产生壳色分离分别为红壳色子一代RF1R、黄壳色子一代 RF1Y,黄壳色文蛤亲本的后代全部为黄壳色YF1)进行遗传多样性监测。9对微卫星引物在文蛤5个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643 0~0.704 9之间,表观杂合度(Na)在0.745 5~0.794 6之间,期望杂合度(Ne)为0.717 5~0.752 0。6条ISSR引物在5个文蛤群体中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11%~97.37%,Shannon多样性指数(I)PR最高为0.503 3,RF1Y最低为0.412 6。两种标记均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与红、黄壳色亲本相比,3种壳色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两种标记对5个文蛤群体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5个群体聚为两大类,红壳色亲本文蛤及其子代为一类,即RF1R群体和RF1Y群体先聚一起, 然后再与PR群体聚在一起;另外黄壳色亲本文蛤及其子代为一类,即PY群体与YF1群体聚一起,最后统一聚为一类。就整体而言,两种标记所检测的多样性均在同一水平,也就是说经过一代的选育,其多样性水平变化并不明显,仍保持较高水平,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代人工繁殖选育。  相似文献   

12.
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9种不同基质处理,另增设纯土为对照,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盆栽罗勒(Ocimum basilicumvar basilicum)萌发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土盆栽比较,9种配方基质对罗勒盆栽苗的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基质条件下罗勒生长量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对出苗率、株高和根系指标的生长影响不同,对出苗率和株高来说,S1基质最好;对于根系总长度和总表面积来说,S7基质最好;且均显著高于对照。通过极差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最适合盆栽罗勒生长的基质为A3B1C3D1,即V(草炭)∶V(纯土)∶V(珍珠岩)∶V(蛭石)=3∶1∶3∶1。对于根冠比来说,A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B因素;对于根系总长度来说,B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C和D因素。  相似文献   

13.
VRTN基因是影响猪胸椎数的主效基因,其优势等位基因(Q)比劣势等位基因(q)具有多1对肋骨的效应。本文旨在探索VRTN基因在2个长白种猪群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期提高配套肉猪的肋骨数。采用PCR方法检测影响胸椎数(肋骨对数)的VRTN基因在温氏集团420头商品肉猪以及2个专门化长白种猪(913头W51系长白,240头W52系长白)群体中的分布情况。通过商品肉猪的效应分析,验证了在终端商品肉猪中QQ型较qq型猪只多近1对肋骨,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基因改良是可行的。试验结果显示:VRTN基因在2个长白群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相差不大,有利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44和0.905。通过基因型与选育性状表型的相关分析,发现W51系长白猪中,优势基因型猪只体长优势明显,对其他选育性状无影响。W52系中,优势等位基因与达100 kg/115 kg日龄估计育种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性状无显著相关性。VRTN优势等位基因型的效应与选育目标一致,2个品系均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现场实践育种,W51通过种群更新优化,经过半年就实现了优势等位基因频率100%的完全纯化。W52在扩群的同时,经过2年达到基本纯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三角帆蚌良种选育过程中的工作量和加快选育进程,对三角帆蚌的早期选择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稚蚌的选择,考察了其对紫色选育品系幼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选择组5 cm以上个体的比例达到65.20%,比对照组提高了26.80%,而4 cm以下个体下降了16.80%。通过进一步卡方检验(χ2=118.980,P0.01)表明,选择组与对照组的蚌体规格具有极显著差异。表明早期选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早期选择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不同树种树皮物理特性对光肩星天牛Anoplohora glabripennis刻槽产卵的影响。在调查光肩星天牛对甘肃省河西地区不同树种危害情况的基础上,对其4种常见寄主(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二白杨Populus gansuensis、柳树Salix babylonica、沙枣Elaeagnus moorceroftii)的树皮粗糙度、厚度、硬度及木质部厚度等物理特征进行测量,并对寄主物理特征与危害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在不同寄主上的刻槽数量为二白杨>柳树>沙枣>新疆杨,羽化孔数量为:二白杨>柳树>新疆杨>沙枣,其中沙枣虽有较多刻槽但未发现天牛羽化孔。柳树与二白杨的树皮粗糙度和树皮厚度显著大于新疆杨。沙枣木质部厚度最大,二白杨的木质部厚度最小,2种杨树的树皮硬度均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光肩星天牛的寄主选择与寄主树皮粗糙度和树皮厚度呈正比;与木皮比值呈负相关。树皮粗糙度和树皮厚度越大对光肩星天牛危害的抗性越弱,故新疆杨受天牛危害较轻;光肩星天牛虽喜欢危害沙枣树但并不能发育成功,可作为光肩星天牛的诱杀树种。  相似文献   

16.
以青钱柳叶片内含物含量、鲜叶重、鲜叶面积作为选优性状,对皖南山区野生青钱柳进行选优,经过初选、复选选育出10株优良单株。将其无性系分别在安徽绩溪、明光和合肥进行区域化栽培,对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确定选优指标。结果表明,叶片内含物含量、鲜叶重和鲜叶面积,可作为青钱柳优树主要选育指标。通过对比各选优指标的主成分综合得分,结合不同区域优树叶片内含物变异分析,最终选择出3个优良品种‘皖青1号’、‘皖青2号’和‘皖青3号’,并确定不同品种的适宜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17.
测试和筛选出14条多态性较高的省沽油ISSR有效引物,并对安徽省野生省沽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共扩增出143个多态性位点,居群水平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71,期望杂合度He为0.165,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257,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参数分别为ne=1.341,He=0.227,I=0.370;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为Gst=0.271。初步揭示了野生省沽油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表明ISSR标记对于研究省沽油遗传多样性的适用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省沽油多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资源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体外诱导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亚抑菌浓度喹诺酮类药物培养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对喹诺酮类的药物敏感性变化及其耐药机制.【方法】以对喹诺酮类敏感的临床分离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和标准菌ATCC7966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含亚抑菌浓度萘啶酸(NAL)和环丙沙星(CIP)的培养基上逐步诱导培养.提取诱导菌的DNA,PCR扩增其gryA和parC基因,测序分析其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情况;测定诱导菌对诱导药物和11种非诱导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添加外排泵抑制剂羰基氰化氯苯腙(CCCP)后的MIC,分析其敏感性变化与基因突变、外排作用的关系.【结果和结论】诱导后菌株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的MIC分别提高了1 024和64 000倍,对非诱导药物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当萘啶酸和环丙沙星诱导浓度分别达到16和32μg/mL或以上后,诱导菌株gyr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分别发生Asp87→Tyr和Ser83→Arg的变化,但两者parC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均没有发生突变;添加CCCP后,只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略有下降,提示嗜水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耐药存在靶基因突变及主动外排作用等多种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以19年树龄的火炬松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试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中6年的生长数据,基于主成分回归(PCR)和遗传相关分析的方法估算火炬松胸径和树高的早期选择树龄,并利用实际数据验证早期选择的准确性。结果显示:(1)19年胸径性状与7年胸径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达到0.83;根据早晚胸径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达到0.847,模型显示7年时胸径数据已经能够解释19年时胸径变异的88.13%;实际数据验证分析显示树龄7年进行胸径的早期选择其准确率可达到83.33%,两种方法均表明树龄7年是火炬松胸径性状早期选择的较好树龄。(2)树高性状早晚遗传相关系数出现无规律变动,难以确定早期选择树龄,而根据早晚树高数据建立的回归模型决定系数仅为0.418,不适宜做早期选择预测,如果以树龄7年或者13年作为树高早期选择年龄,验证分析表明19年树高选择准确率仅为33.33%。表明两种方法在早期选择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主成分回归分析(PCR)和遗传相关分析的方法均成功估算到火炬松胸径早期选择树龄为7年,两种方法同时显示该试验材料无法获得树高合适的选择年龄,遗传相关分析结合PCR分析能够互相印证,提高早期选择的准确性,PCR分析还能利用已经建立的模型对无法计算遗传相关系数的一般林分进行优树早期筛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兽医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防突变浓度(MPC)研究.【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IC99(抑制99%接种细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使用肉汤法富集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和3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采用标准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C,并计算选择指数(SI).【结果和结论】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MIC和MIC99分别是0.5和0.4μg/mL,MPC为1.6μg/mL,SI(MPC/MIC99)为4.头孢喹肟对37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MIC90和MPC90分别是0.50、1.00和5.12μg/mL;SI(MPC90/MIC90)为5.12.头孢喹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SI也较小,通过调整给药方案可以减少耐药突变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