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旨在利用局部多项式插值(LPI)对地震造成滑坡而形成的泥石流冲沟进行DEM建模,分析其插值参数对插值精度的影响,并提取最佳插值参数。以彭州市银厂沟谢家店滑坡体泥石流冲沟为例,以平均误差(ME)、中误差(RMSE)、最大正负误差(MPE, MNE)及正负误差百分比(PPE, PNE)作为DEM内插结果的精度评价指标,对不同阶数(P)、核函数[K(x)]、带宽(H)以及搜索扇区类型的DEM插值精度进行比较提取出最佳插值参数。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默认的情况下,P为2时插值精度最高;K(x)为Exponential时拟合精度最高;4种搜索扇区类型的插值结果各项精度指标差异不大;插值试验中H=2为最优选择;所有设定参数的插值结果的正负误差大致都呈对半分布。利用LPI构建谢家店泥石流冲沟DEM结果可以满足大比例尺DEM精度要求,参数PK(x)、H对插值精度影响较大,而搜索扇区类型对插值结果影响较小,插值参数的优选有助于泥石流冲沟地形进行DEM构建。  相似文献   

2.
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插值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影响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采用地统计分析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镉、汞、铬、砷、铅进行空间插值和精度分析,根据交叉检验参数和相对误差指标比较普通克里格法和协同克里格法的空间预测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中强等变异性,在重金属间显著相关性条件下,普通克里格法对汞、镉、砷含量预测精度较高;协同克里格法对铬和铅含量预测精度较高。建议根据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程度选择合适的空间插值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适宜新疆棉花机采模式的滴灌带最佳布置方式。以‘新陆早61 号’为试验品种,研究2种机采滴管方式(一膜两管六行和一膜三管六行)对棉花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膜两管六行的边行棉花生育前期生长缓慢,在出苗率,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均显著低于内行棉花。一膜三管六行的棉花边行内行生长差异小,棉田长势均匀。一膜三管六行的棉花的产量和效益分别比一膜两管六行处理的棉花高出255 kg/hm2和1500 元/hm2。生产生更应该推广一膜三管六行的机采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稻飞虱成虫有虫丛率与虫口密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利用稻飞虱成虫有虫丛率估测成虫虫口密度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基于稻飞虱成虫种群发生的田间调查数据,用种群密度(y)和有虫丛率(x)分别拟合指数函数、幂函数、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三次函数、直线函数和对数函数6种不同模型。结果表明,以一元三次函数方法估计精度最高,误差小,应用效果最好,并根据最优数学模型建立平均虫口密度(y)与有虫丛率(x)的关系速查表。生产中可以应用拟合的最优数学模型对田间稻飞虱成虫的发生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冠长率与林分因子之间的生长关系,分析不同因素对冠长率的影响,对湖北全省杉木栽植区域进行标准地调查,利用181块调查样地的715株优势木和平均木数据建立冠长率模型。从树木及立地因子中选出与冠长率相关性显著的树高、胸径、高径比、每公顷株数和大于对象木断面积5个因子作为变量,利用Logistics方程构建冠长率基础模型,并以此建立关于样地的单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混合模型所有参数及其组合形式均作为随机效应进行拟合,通过比较模型AICBIC和似然比显著性检验,与无随机参数模型相比,含有随机参数af的混合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混合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误差均有所降低,分别为-0.0095、0.1175,且残差范围变小。与基础模型相比,混合模型的R2由0.3231提高到0.5417,RMSEBias均有所减小。基于模型的拟合优度及检验指标,混合模型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可以用于树冠长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合理的底板防水煤岩柱尺寸,减少底板突水安全事故的发生,利用支持向量机(SVM)与人工蜂群算法(ABCA)综合研究底板破坏深度问题。由于SVM训练参数惩罚因子 C 和核函数宽度 g 的选择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显著,采用ABCA优化该训练参数的选择过程,建立基于SVM的底板破坏深度预测模型。选取采深、煤层倾角、采厚、工作面斜长、底板抗破坏能力和是否有切穿断层或破碎带作为影响底板破坏深度的主要影响指标,利用现场实测的30组数据作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平均绝对误差为 0.986 m ,均方误差为0.005,平方相关系数为0.980,较其他预测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和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GIS支持下,以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的DEM(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建立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大地形因子数据库及坡度、坡向、遮蔽度等小地形因子数据库。利用东北地区各县市1961—2000年气温、降水和相对湿度数据,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模型进行逐步回归,构建东北地区逐月主要农业气候要素与宏观地理因子的数学模型。最终完成东北地区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的综合数学模型,并利用GIS平台建立空间分辨率为1km×1km的主要农业气候要素的网格化数字专题图。农业气候空间分布模型与栅格化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空间统计学的模拟方法,以不同密度棉花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分布予以研究。通过拟合PAR透射率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和绘制等值线图来反映不同密度群体冠层内PAR透射率的空间格局。利用克里格空间内插法和Simpson3/8法计算出盛蕾期棉花群体平均PAR透射率,分析其与LAI的回归关系,并对克里格插值法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冠层PAR存在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变异函数的最佳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各密度冠层PAR透射率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但其变异程度有随密度增加而上升的趋势。群体平均PAR透射率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指数回归关系,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应用空间计学研究PAR空间分布格局,将有助于对PAR 进行精确定位和定量化地估算,为作物科学配置和作物冠层结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虚拟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测量误差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且由物理构件带来的误差无法被消除。为此,笔者旨在构建一种虚拟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首先,采用D-H矩阵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其次,利用PC-DMIS测量软件分析测量机数据并对模型的精确性进行检验,最后使用蒙特卡罗法和测量机模型完成仿真测量。通过与实际参数构建的模型、制造商参数构建的模型相对比,可知所构建测量机模型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要求。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对坐标测量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引起的菌核病(sclerotiniastemrot)是油菜的主要病害。针对当前与菌核病相关研究的新进展,本研究从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概括:(1)核盘菌的侵染方式以及在侵染过程中核盘菌分泌的草酸与寄主中钙离子的动态关系;(2)油菜通过合成植保素、酚类化合物、木质素、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等来抵抗核盘菌入侵的抗病机理;(3)现有综合防治技术中抗性种质筛选、无花瓣育种和生物防治;(4)利用与草酸代谢相关基因、抗病相关基因、防御相关转录因子基因和抗菌肽基因开展的油菜基因工程研究成果。并且进一步提出了未来油菜抗菌核病研究的可能方向,这些总结与建议为今后油菜抗菌核病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取土壤碱解氮特征光谱是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其含量估测的关键。对山东省典型潮土土壤样本测试高光谱并进行变换;采用遗传算法(GA)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在筛选潮土碱解氮含量特征谱区的基础上,构建潮土碱解氮含量偏最小二乘(PLS)回归估测模型;优选最佳模型并与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单纯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潮土碱解氮特征波段为449~469nm,988~1001nm,1065~1078nm,1716~1736nm,1912~1925nm,2213~2233nm,2262~2275nm;基于各输入光谱特征谱区构建的估测模型决定系数R2均较高,其中基于反射率一阶导数光谱筛选的特征谱区,构建的模型精度最高,数据点(147个)为原始全谱的7.17%,建模R2达到0.97,均方根误差RMSE为4.78mg/kg,验证R2为0.95,RMSE为5.49mg/kg,对潮土碱解氮含量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在光谱变换形式中,反射率的一阶导数表现最佳;方法比较显示采用遗传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GA-PLS)获得较高预测精度的同时,可简化模型。说明遗传算法结合偏最小二乘法(GA-PLS),可有效筛选土壤碱解氮的特征波段,减少模型参与变量,提高估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江苏省洪泽湖农场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规律,精确衡量其土壤速效钾的供应能力,通过网格取样方法、利用GPS定位取得该农场的180个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应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变差函数的计算和最适合模型的拟合,得出土壤速效钾最好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随后用普通克立格估值方法绘制了土壤速效钾的空间分布图。通过对不同阶数趋势的土壤速效钾克立格(Kriging)插值误差的综合比较,表明其趋势效应参数应选取二阶。克立格估值标准差(KSD)作为内插象素值的标准差,为提高速效钾的制图精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应用地统计方法和GIS技术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衡量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其方法和结果对于在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探索发展精确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定量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并对农业旱涝进行定量评估,利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双鸭山地区1994-2007年各旬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日照时数、土壤相对湿度(10~30 cm)观测资料,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检验,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CAR),建立了土壤相对湿度气象因子模型。结果表明:(1)土壤相对湿度与多项气象因子有较好的相关关系,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旬降水量、旬日照时数、旬蒸发量和旬平均气温,降水量与蒸发量在土壤相对湿度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平均气温与日照时数通过蒸发量起作用。(2)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合理地解释气象因子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也能综合定量地描述气象因子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相对湿度的影响程度。10~30 cm各层土壤相对湿度模拟平均误差为7.2%;20 cm、30 cm和10~30 cm土层模拟效果要优于10 cm土层;夏季和秋季模拟效果优于春季,但春季5月份作物播种期模拟效果很好,模拟误差为4.4%。模型可为土壤旱涝定量评估及黑龙江省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粮食的储备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十分重要,是关乎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储粮对于温度要求十分严格,机械通风是保持粮仓环境温度的重要方法。针对传统机械通风不能准确识别通风时机而导致的风机损耗和粮食损害问题,选用RBF神经网络建立温度预测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及列文伯格-马夸尔特算法(Levenberg-Marquard,LM)优化网络的参数。仿真结果可以看出,用PSO算法和LM算法优化后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加准确,与用PSO优化后的RBF神经网络进行比较后可知,PSO-LM-RBF算法预测误差小,模型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5.
作物产量“三合结构”定量表达及高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宾  赵明  董志强  陈传永  孙锐 《作物学报》2007,33(10):1674-1681
针对目前作物产量水平长期徘徊难以突破,产量分析理论缺乏量化指标体系,可操作指导作用小等问题,依据“三合结构”模式二级结构层各因素的关系,建立了“三合结构”定量表达式,并通过田间试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春玉米、夏玉米、水稻和冬小麦高产实例进行定量化分析,明确了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高产突破的可能方向。结果表明,提高叶片平均净同化率(MNAR),改善群体的物质生产能力,是水稻产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适当提高平均叶面积指数(MLAI)或经济系数(HI)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冬小麦产量;春玉米籽粒产量主要伴随着MLAI和单位面积穗数(EN)的增加而提高,其实质是平均作物生长率(MCGR)的提高增加了单位面积上总粒数(TGN)。进一步研究确定了“三合结构”定量表达式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式,通过公式代换可推导出某一参数与目标参数的函数关系。作物产量“三合结构”定量表达式的建立为作物群体定量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全面掌握群体参数变化与产量形成的定量关系,为指导作物生产进行有效的技术调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全尾砂料浆的脱水浓缩效果,将磁化处理技术引入到全尾砂料浆脱水浓缩中,并建立GA-SVM模型优选全尾砂料浆的沉降参数。建立支持向量机(SVM)沉降参数优化模型,以磁感应强度、磁化处理时间、料浆流速、料浆浓度、絮凝剂单耗为输入因子,沉降速度为综合输出因子,通过正交试验建立样本数据对SVM模型进行训练与检验,采用遗传算法(GA)对SVM模型参数进行优化,进而得到磁化全尾砂料浆沉降参数的GA-SVM优化模型。将GA-SVM模型运用到某铁矿磁化全尾砂料浆沉降参数优化中,得到的最佳沉降参数为磁感应强度0.192 T、磁化处理时间1.85 min、料浆速度1.92 m/s、PAC单耗28 g/t,沉降速度可达约155 cm/h。研究表明:适宜的磁化处理条件可提高全尾砂料浆的脱水浓缩效果,节约30.0%~42.5% PAC用量,GA-SVM模型对全尾砂料浆沉降参数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在5%以内、预测精度高,为全尾砂料浆脱水浓缩及其参数优选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同时发酵(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同时加入猕猴桃汁和纯牛奶的混合物中发酵成酒)和分别发酵(先在混合物中加入乳酸菌发酵乳形成酸奶,再加入酵母菌发酵成酒)制备猕猴桃奶酒,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猕猴桃奶酒的工艺,并对两种工艺制备的猕猴桃奶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影响猕猴桃酸奶酒的因素即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酵母菌接种量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3%,酵母菌接种量2%,33 ℃下发酵16 d,成品酒精度为5.9%(V/V);分别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乳酸菌接种量3%,酵母菌接种量4%,33 ℃下发酵16 d,成品酒精度为6.9%(V/V)。再结合感官品质评价得出,分别发酵制得的猕猴桃奶酒的品质更好,具有猕猴桃酸奶酒独特的乳香和酒香。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极化双时相RADARSAT-2的冬小麦估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农业部门提供准确的冬小麦产量评估,应用安徽省淮河流域4月底和5月初双极化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RADARSAT-2和该区域冬小麦收割前(5月底)试验田产量资料,应用不同拟合方法建立冬小麦产量和2个时相(4月底和5月初)后向散射系数关系的估产模型;选择其余试验田对其检验,优选出最佳的估产模型,实现冬小麦大面积估产。结果表明,经计算得到了超过80%精度的估产模型和冬小麦较准确的估产结果。说明在冬小麦收割前1个月左右应用SAR进行估产,这种思路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地铁隧道健康监测中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演化作用关系,提出了一种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数据挖掘思路,将傅里叶幅值灵敏度检验扩展法(EFAST)应用于各项指标的全局敏感性分析中。依据现行隧道安全评价规范,建立反映隧道安全状态的指标体系;通过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PSO-LSSVM),模拟构建了各安全指标函数拟合模型,用以描述隧道各安全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EFAST对该模型的指标进行了全局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对隧道安全性影响较大的敏感因素有管片接缝张开宽度、管片接缝接触应力和隧道沉降值;另外,还分析了不同的目标参数、不同的参数取值范围、不同的输入参数的分布形式对参数敏感度值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盾构地铁隧道中参数的相互作用机理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的林木识别与参数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林木识别精度,以全波形激光雷达分解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控制标记分水岭算法对树冠高程模型进行分割,初步确定单株木位置;然后结合单株木结构特征,在三维空间中利用马尔可夫随机场进行单株木点云分割;最后,使用9个样地实测数据对激光雷达反演的林木参数进行回归分析验证。结果表明:单株木识别率为76%,位置误差均值和方差分别为0.67、0.19 m,单株木树高、树冠直径和胸高径的RMSE分别为1.03 m(4.57%)、0.56 m(10.48%)、3.01 cm(11.01%),样地断面积和材积的RMSE分别为2.42 m2/hm2(8.11%)和17.83 m3/hm2(9.11%)。本研究能有效提高单株木点云分割精度,能满足单株木和林分参数反演要求,提高林业调查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