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种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四川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种威胁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20多个外来入侵种。为了防止外来入侵种的泛滥,应当建立外来物种的引入评价机制,慎重进行有意引种;加强口岸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种通过贸易途径无意引入,同时采取措施控制已经产生危害的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2.
外来入侵种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四川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种威胁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20多个外来入侵种.为了防止外来入侵种的泛滥,应当建立外来物种的引入评价机制,慎重进行有意引种;加强口岸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种通过贸易途径无意引入,同时采取措施控制已经产生危害的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3.
东北草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与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洪山  曹伟  高燕  仲庆林 《草业科学》2016,33(12):2485-2493
外来入侵植物已经对东北草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植物标本信息和文献资料,确定东北草地外来入侵植物共38种,隶属于12科35属。东北草地外来入侵植物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茄科、豆科和苋科这5个科中,其植物种数占东北草地外来入侵植物总种数的81.58%,成为外来植物入侵东北草地的主力军。种植地、草地、路边和水边是东北草地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生境。从入侵途径看,有意引入和无意引入东北草地的植物种数大体相等。建议从重点类群防治、主要生境防治、切断入侵途径和采取科学防治措施等方面控制东北草地外来入侵植物的蔓延。东北草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与东北地区、全国外来入侵植物现状有很大的相似性,其防治策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外来植物的引入或入侵,对我国农林牧业已经产生了惊人的直接经济损失,它们引起生态系统紊乱、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而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计。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恢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外来种的入侵理论,即入侵生态学的研究也正在兴起。通过从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学特性、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对植物多样性的危害、药用价值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按《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和《中国外来入侵种》所录的物种中植物,有24种属蜜粉源植物.自引进至今发现2种危害生态环境,其他种都在各地广为种植.今后引进外来物种必须严防在先,但对有益无害的外来物种引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风险评估是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有效手段,为科学评价外来牧草的入侵风险,防止盲目引种带来生态安全威胁,本研究将频度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立外来牧草入侵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包括外来牧草的入侵性、适应性、扩散性、生物学特性、危害性、防除难度等方面;本研究中,利用4种禾本科外来入侵牧草和3种禾本科外来牧草对构建的评估体系进行验证,并利用该体系对外来牧草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进行了入侵风险评估实例研究,得出其入侵风险为中等,主要体现在适应性强和扩散性强方面。本研究建立的评估体系,可初步明确柳枝稷入侵风险的主要来源,为外来牧草的引种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006-2008年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对辽宁省外来有害生物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目前对辽宁省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共计116种,分别为外来植物89种、外来害虫17种和外来病原微生物10种,其中危害性较强的主要有14种。这些外来物种的传播和扩散速度较快,传播途径多以无意引入为主,对辽宁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地多为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的农田草场或人工林系统;入侵地多为辽宁省气候温暖湿润的南部,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基于相关资料的整理和专家咨询,运用样带调查法对华北农牧交错带的外来植物入侵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华北农牧交错带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9种,隶属于11科18属,其中禾本科和菊科两大科的外来植物种类最多,分别占21.05%和15.79%。在生活型方面,一、二年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占总数的84.21%;在起源地方面,原产地为美洲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占到入侵植物总数的52.63%;在引入途径方面,人为有意引入占63.16%。通过分析外来入侵植物与生境之间的关系表明:相比较沙地和天然草地,道路两旁、撂荒地、庭院村旁、农田以及农田草地边界等人为干扰强烈的地方所受到外来植物的危害相对更为严重。因此,针对不同的入侵生境类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于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草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来入侵植物已对我国草地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了解草地外来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入侵现状,是加强草地入侵植物管控,开展有效防控措施的基础。本文基于文献报道和数据库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草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组成、起源、生活型、入侵途径和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我国草地生境现有外来入侵植物183种,隶属41科123属。其中,菊科植物最多,有47种;禾本科和豆科分别有30种、21种。入侵植物来源于美洲的物种最多,共占总数的56.2%;其次是欧洲和亚洲,分别占比23.14%,13.22%。生活型以一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有意引进是最主要的引入途径。我国草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且分布范围广,急需对其开展进一步的调查,全面监测追踪入侵种群动态,积极控制已产生严重危害的植物种类,实行预防在先、防治结合的原则。本文旨在为我国草地外来入侵植物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遭受400余种外来生物入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润丰 《草业科学》2005,22(6):104-104
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已经至少有38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23种入侵微生物正“全面”入侵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给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外来入侵生物、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综述了外来入侵生物已经进入中国的种类及入侵途径,据此提出我国需要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外来生物入侵的途径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分析了外来入侵生物、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损失,综述了外来入侵生物已经进入中国的种类及入侵途径,据此提出我国需要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草坪外来入侵种杂草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杨少华  杨剑  涂炳坤 《草业科学》2008,25(6):103-111
综合论述了外来入侵种的概念以及草坪中外来入侵种在我国的杂草化趋势和入侵现状,入侵危害,入侵机制及其生物学特性,归纳了国内各地区草坪外来入侵杂草种类及原产地,提出了对外来入侵杂草的综合防治措施与管理对策.外来入侵杂草利用其自身的化感作用造成草坪草的逐步退化,破坏草坪的美观性,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蛇岛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蛇岛蝮蛇(Agkistrodon shedaoensis)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态保护价值,但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对该岛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蛇岛外来物种的入侵现状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并对其入侵途径、危害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为有效保护蛇岛蝮蛇及蛇岛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400余种外来生物入侵我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姚润丰 《草业科学》2005,22(1):51-51
农业部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400余种,近10年来,新人侵我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递增1~2种。我国已经成为遭受外来人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防治形势越来越严峻。  相似文献   

16.
防止外来种入侵亟需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胜男  孙艳 《野生动物》2003,24(3):42-43
前不久.食人鲳在全国各地大大出了一回“名”.极大地调动了国人好奇的神经,而政府的强烈反应更为这种“水中狼族”增添了些许神秘。虽然现今食人鲳己经遭到了全面封杀.可由此引发的争论还余波未平.因为很多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严重的生态问题:外来种入侵是生物安全大致.一旦外来种适应了我国的自然环境.形成自然种群,将对本土的生物多样性、对入侵的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农业新技术》2005,(1):56-56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张凤桐介绍说,今后中国将尽快建立完善的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管理体系,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和机制,启动外来入侵生物的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刘铮 《草业科学》2002,19(8):80-80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近日在有关研讨会上说 ,在我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出现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 ,每年受害森林面积达 1 33 33多万hm2 。据测算 ,我国林业每年因几种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损失达 5 60亿元。所谓外来有害生物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 ,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它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 ,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随着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贸的频繁交往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美国、印度、南非…  相似文献   

19.
外来入侵物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物种:科学家把一些原本不产在当地的物种,称之为外来物种,一旦它们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可以自行繁殖,乃至与当地物种产生激烈的竞争,并剥夺当地物种生存的时候,也就构成了一种毁灭性侵略,故名”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20.
生物入侵破坏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稳定性、阻碍农林牧渔业生产、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402种入侵植物。菊科、豆科、禾本科构成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其中菊科入侵植物约有107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省(区)。菊科入侵植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发育快、成熟早、种子产量高且易于传播等)而具有高度的入侵性。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38篇共211个关于菊科入侵植物对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的案例。结果发现,菊科植物入侵后,85%以上的案例中土壤总氮、铵态氮、硝态氮等氮素含量显著(P <0.05)增加,其中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最大。菊科植物入侵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分解凋落物和改变土壤氮循环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来改变土壤氮素含量,从而对本地生态系统的氮养分资源造成极大影响。土壤氮是限制植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通过研究菊科入侵植物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能帮助理解土壤氮在入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完善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