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选取了水稻种植常用的五项环境友好型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稻草还田、绿肥还田、灯光诱杀害虫、生物农药),使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保险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和互联网使用均能显著促进其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互联网使用能够提升农业保险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老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和使用互联网对中青年农户的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促进效果更好;农业保险对加入合作社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互联网使用对未加入合作社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效果更好。基于此,提出需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加大农村互联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关注老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和使用互联网的需求和困难、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农业发展不断强调优质绿色的背景下,了解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对于推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山东省219位蔬菜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认知及采纳意愿进行评价和分类,将分类结果与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实际采纳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了农户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参加农业合作社和技术培训显著正向影响农户采纳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种植面积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具有负向影响。最后,提出了推动农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都晶晶  贺娟 《世界农业》2024,(1):104-11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挑战,老龄化引致的人力资本的弱化和风险态度的转变,会影响到高质量发展中对广泛应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要求。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否能缓解老龄农户在绿色技术采纳中存在的困难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华中三省785份农户的微观数据,考虑了多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利用有序Probit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探讨了农业保险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农业保险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能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技术采纳的抑制作用。在影响机制上,农业保险主要通过影响老龄农户学习能力和务农风险承担两个渠道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采纳。因此,为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技术促进作用,应在加强老龄农户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宣传农业保险政策,有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把握农户分化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的影响规律,基于江西省554户农户调查数据,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运用Ordered-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分化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分化对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随家庭非农收入比重的增加而降低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2)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类型农户,其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其中农户的年龄、学习技术的经济能力的影响并不因农户分化而发生变化,年龄越大、经济能力越弱,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越低;农户受教育程度、劳动力非农比例、地块分散程度、测土服务、面源污染认知的影响,表现出随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增加而减弱的趋势;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技术理解力和技术可获性等与技术本身密切相关的因素,表现出随家庭非农收入比重增加而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意愿,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80.73%的农户愿意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技术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和技术学习容易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影响及技术学习容易程度限定下,农户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种植规模对高收益预期农户采纳意愿影响更强;受乡邻行为影响越大的农户对技术学习容易度要求越高;对认为技术学习较难的农户而言,农技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是影响其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制定差异化的技术采纳鼓励政策,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效率,基于536份农户调查数据,以秸秆还田为例,通过Logistic模型揭示了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ISM模型对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自身特征、生产经营情况、技术特征认知、信任特征、资源环境禀赋等变量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农户对秸秆还田的技术效用认知、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家庭年农业收入和交易便捷情况是表层直接因素,对家人的信任程度、土地流转情况、土地质量和组织化程度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结构和承包土地面积是深层根源因素。为提高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需要发展规模化经营,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户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知,加强秸秆还田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微观治理机制,了解种植户的生产规模和他们的环保认知是否促进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的推广应用,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97个水稻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模经营和环保认知提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纳多种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与种植规模相比,环保认知对环保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较大。此外,农户改善生活环境的意愿也有助于采用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8.
基于湖北省1 088个农户调研数据,结合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因素,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探析了风险感知、公众形象诉求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受教育年限虽对其有显著正向影响,但风险感知和公众形象诉求对其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公众形象诉求越强,农户风险感知敏感性越弱,则对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的负向影响越弱。2)风险感知和公众形象诉求对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的影响存在差异,风险感知和公众形象诉求主要对纯农户和二兼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产生影响,而一兼农户和非农户的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主要受公众形象诉求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适用可靠性,同时激发农户公众形象诉求,且根据不同分化类型农户的特征提出针对性采纳措施,从而促进农户提高绿色农业技术采纳度,引导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9.
农户低碳减排技术采纳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稻田甲烷减排技术为例,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和泊松回归模型对微观农户农业低碳减排技术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及各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能显著提高减排技术的采纳意愿,通过科技示范户对减排技术的试验示范能显著提高减排技术采纳数量;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贷的可获得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3个因素同时显著影响采纳意愿和采纳数量。因此,加强对农户气候变化知识的教育以及不同类型适应性行为的指导,健全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机制,建立低碳农业技术推广配套服务和补贴机制是降低低碳技术采纳门槛、促进农户低碳减排技术采纳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亲环境农业技术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型绿色生产要素。本文以特色林果种植的新型节肥、减药技术为例,利用研究区609份农户调研数据,应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主动选择和政府多元介入对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有37.6%的农户主动选择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政府管制型介入、推广型介入、补贴型介入水平分别为48.3%、86.5%和63.1%,农户对新型节肥、减药技术采纳率分别为31.0%和33.3%。农户主动选择和政府多元介入对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政府管制和政府补贴等政府多元介入在农户主动选择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不同亲环境农业技术的农户主动选择与政府多元介入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不同受教育程度下农户主动选择与政府多元介入对节肥减药技术采纳边际效应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等农户异质性将导致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差异。因此,提出应着力于培育农户技术选择的内生动力,强化政府多元介入的外部推力,精准开展特色林果亲环境农业技术推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户是农业技术的需求者,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农户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内容、方法及视角,重点探索农户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农业技术采纳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农户受教育程度、要素投入、农业政策制度、地理环境及技术属性是农户农业技术采用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化肥产业政策及其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农户的技术需求行为和研发机构的技术供给行为两个方面从微观角度探讨了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市场形成的内在机理,提出了推动化肥替代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探询我国化肥产业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并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向着环境友好、科学可持续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峦  刘宏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8):213-215
农户是农业技术的使用者,是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引导农户理性进行技术决策,积极采纳新技术,对推进新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湖南省湘北、湘东2个水稻主产区县的138个水稻种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的实地调查,了解农户在水稻种植中主要采纳的技术类型,对农户的技术选择偏好进行了排序,并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主导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外因和内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安徽省74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经济结构、耕地特征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整体较低,水稻耕作规模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纳呈“U型”关系,水稻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高,租入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越高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水平越低,其他影响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的变量还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水平和户主是否参加绿色防控培训.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通过机制创新鼓励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相关服务主体应采取差异化推广策略和服务形式,提高农户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异同,有助于创新农技推广方式、提升推广效率。本研究借助“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三区科技人才培训”,对来自驻马店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调研,经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从六个层面探究驻马店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异同。结果表明,在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上,驻马店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同层面既有相似的表现,也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化差异。相对于小规模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易接受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他们对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起到了先锋带头作用。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纳效率,要“因材施教”,为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对应的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6.
宾幕容 《农业展望》2024,(1):110-116
农户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重要的经济组织,探索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一般规律,对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转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关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研究脉络普遍遵循“行为认知—行为意愿—行为响应—行为效果”的递进逻辑主线,重点关注了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认知、行为意愿、行为响应的显著影响因素以及行为效果。基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关注技术领域以及所处时代发展环境差异,现有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些研究为更深入地探讨农业生产方式的生态转型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持,但有关农户技术采纳后的行为优化、心理效应以及激励政策组合的叠加效应等研究尚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最后,提出了优化制度环境、注重科技创新、加强宣传引导等有助于提升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过量的化肥使用导致面源污染的加剧。利用山东省255份实地调研的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生计资本的视角出发,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农户参与测土配方技术的影响较为为显著。充分考虑农户生计资本的差异是政府在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技术时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户新品种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国内外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总体来说,关于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理论研究较少,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实证研究则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和掌握农户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重庆市403份农户样本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法,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农户环境意识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并引入农村社区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分析社区环境对农户环境意识与环境友好行为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行动技能、环境保护态度对农户环境友好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社区内的环境公共服务、环境政策执行均对农户环境意识—环境友好行为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合农村需求提出如下促进农户环境友好行为的政策建议:1)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鼓励,培养农户的环境保护态度;2)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户环境行动技能;3)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农村社区氛围,促进农户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山东省10个县市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山东省农户技术采纳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农户自身、现行的农业经营和生产条件、农业信息传播以及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对于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加强农民培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加快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技术推广补贴政策等四大建议,以期促进山东省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纳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