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柿树(Diospyros kaki L.)为南通地区栽培较广的果树,大方柿、小方柿、朱砂红等品种以其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为本地区的名优产品。当地果农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已逐步摸索出一套柿树繁殖技术,成活率可达85%以上。1.砧木及其繁殖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河南省柿种质资源发展现状,对河南省柿主栽区南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等6个地区的11个县(市区)的柿种质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有至少70个柿品种,有许多优良和新颖的品种,资源利用方面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生产上应通过品种改良和商品化栽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河南柿品种资源与生产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是全国柿三大产区之一 ,现有栽培面积 3 67万hm2 ,年产柿果 1 4亿kg。近年来开展了资源调查、丰产栽培、柿果加工、日本甜柿引种等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品种混杂 ,产量不稳 ;各地生产缺乏集约化经营 ,零星栽植较多 ,营销体系不健全 ,柿子生产尚未形成产业化开发 ;缺乏柿贮藏和深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给河南地区柿主栽品种的选择和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河南柿果品竞争力,促进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柿生产栽培中常见的几个品种及近年来培育的新品种为试材,对其果实品质进行评价。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的合并规则,以品种的单果质量、风味、肉质、果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单宁含量、种子数量10个指标作为评价目标,对河南地区的‘黑柿1号’‘红灯笼’‘火罐柿’‘八月黄’‘方柿’‘次郎’‘阳丰’‘新秋’‘禅寺丸’9个品种果实品质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黑柿1号’‘红灯笼’和‘火罐柿’3个涩柿品种和‘阳丰’‘次郎’‘新秋’3个甜柿品种综合品质优异,适合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5.
我国柿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是柿原产地之一 ,栽培历史悠久 ,种质资源丰富。柿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和经济寿命长等优点 ,是开发山、滩和田旁的优良经济树种。数十年来 ,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柿的引选种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为柿的良种化栽培提供了基础。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 ,综述近三十年来我国在柿繁殖技术方面的主要进展 ,以期对生产、科研、教学工作者有所裨益。1 柿砧木资源特性及分布利用(1 )君迁子 Diospyroslotus L.,又名黑柿、软枣 ,是我国北方常用的砧木。根系发达 ,耐寒、耐旱、耐瘠薄 ,嫁接亲和力强 ,成活率高 ,寿命长。(2 )野柿 Diosp…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富平升底尖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混杂,建园质量不高,管理粗放,单产和果品商品率较低等问题。在富平县开展了“富平升底尖柿良种丰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促进了提高富平升底尖柿良种使用率,规范栽培管理技术,提升柿农经营管理水平,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品牌知名度,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永康经济林品种多而杂,无本地特色与优势的现状,提出经永康人民历代选择后形成的乡土品种-方山柿,作为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发展,并就方山柿的栽培历史,生产现状,经济效益,发展潜力和建议等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日本柿子生产见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初我们赴日本对其果树生产、产后分级、包装、贮藏保鲜、果品销售等产业化内容进行工作考察。奈良及福冈的柿子生产及产后分级、脱涩保鲜贮藏技术引起了我们浓厚的兴趣,有些很值得我们借鉴。栽培柿D.kaki起源于东亚,其野生柿的自然分布仅限于中国、日本和韩国。柿子的自然分布范围与其它果树相比要狭窄得多,经过长年的自然选择,栽培柿逐渐获得了抗旱性和抗寒性,其栽培北限向北大幅度推移,然而其经济栽培的北限未能超越北纬40度。1.柿子品种日本对栽培柿子品种的研究与选育工作做得非常深入。栽培柿子进化经历了…  相似文献   

9.
<正> 柿树适应性强,产量高,收益大,被誉为“铁杆庄稼”。柿子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总含量达90%以上,柿子及其加工制品,不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作用。黄冈地区柿树资源相当丰富,主要分布在罗田和麻城两个县(市),其产量占全区80%以上。本地区有宝盖柿、磨盘柿、牛心柿、盒柿、丁香柿、野柿、牛眼柿、八方柿及甜柿等10多个品种。其中甜柿、磨盘柿、盒柿为本地的主要发展品种。甜柿为国内罕有的天然脱涩的优良鲜食品种,能与日本的“富有”媲美。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引进日本、罗田甜柿品种 ,经过几年的品比试验 ,选育出了适宜武汉地区栽培的甜柿品种———宝盖柿和阴阳柿 ,表现了与原品种相一致的综合适应性和早实丰产性 ,同时提出了甜柿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博爱县的竹林拥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黄河以北纬度最高、面积最大、历史最久、品种最多的规模产业化竹林。近年来,北方地区如山东肥城和聊城、河南洛宁等地把培育竹资源、发展竹产业作为当地一项重要的生态建设任务。总结博爱县南竹北竹实践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北方地区竹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河南博爱县南竹北移的历史和应用情况,提出笋用、景观、材用是北方竹产业发展的3大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闽北笋竹产品市场及加工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如何加快笋竹产品市场开发的思路和对策,以推进闽北竹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新造毛竹种源竹鞭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9个种源的竹鞭生长调查表明 ,各种源鞭径、鞭段长、鞭段数、总鞭长、鞭幅、鞭深等指标 ,都随造林年限的延长而增大 ,但鞭节长随时间没有呈明显的变化规律。鞭径以中带、北带为好 ;鞭段长以南带最大 ,总鞭长均为南带 >中带 >北带。从鞭幅看也为南带的最大 ,分布深度以北带为深。鞭节以北带和中带鞭节较长。从总体看 ,竹鞭生长各指标以福建武夷山较好 ,广东从化最差。研究结果为毛竹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西胡颓子属植物种类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野外调查和查阅标本、文献,运用相似性分析,研究江西胡颓子属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结果表明,江西境内共有胡颓子属植物12种1变种,江西南部与北部的胡颓子属植物种类存在差异,距27°N线越远,差异越大;江西胡颓子属植物与相邻地区胡颓子属植物相似性系数为0.4~0.81,表明江西与邻近地区胡颓子属植物区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中原竹类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竹业被誉为21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朝阳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竹子的使用和研究范围也都更加广泛。我国竹资源丰富,共有39属500多种,主要分布在14个省区的丘陵地区。中国竹类资源大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因而分布在黄河以北的为数不多的竹林资源就显得更为珍贵。保护并发展好北方地区竹林资源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主要从竹林结构、南竹北移、新品种、病虫害防治、竹产业、发展前景展望6个方面,主要以河南省为例,综合阐述中原竹业的发展和研究情况,以期为今后中原竹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地处暖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是“南竹北移”的主要省区之一。近年来,随着竹产业的发展和竹产品的不断丰富,竹子在城市绿化、生产生活等方面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对竹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一些极具观赏价值的竹种开始在山东推广,而且栽种面积不断扩大。文章通过对山东省竹资源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宜山东省栽植推广的竹种,并提出要综合考虑竹种生物学特性、自然分布特点、抗寒性强弱及逐步引种等引种栽培建议,为山东省园林绿化、生产生活等用竹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辽宁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和植物区系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物种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20科1141种;区系成分复杂,包含有东亚一北美成分、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成分、旧大陆温带成分等多个分布区类型;植被类型多样,有5个植被型组,9个植被型,24个群系,其中包括在该区典型的跳石塘植被。  相似文献   

18.
斑竹为豫北地区主要栽培竹种,曾经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传统手工业的衰落,竹材价格逐年走低,竹林从材用林向笋用林转变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封园清杂、林地垦复、水肥管理、结构调整、合理采笋等将斑竹林改造为笋用林的关键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改造后的斑竹林生长良好,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该技术可在豫北地区推广应用,为豫北地区竹林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大尺度小样本情况下的数据预测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协同克里格法(Cokriging)、回归模型法,利用云南省134个县(市)气象站观测数据对全省≥10°积温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由于气象站点稀少,用不同的方法结合不同的辅助信息得到的预测结果不同.反距离加权法强调了空间距离尺度的影响,但未能较好地体现云南省局部积温的分布规律;协同克里格法则优于反距离加权法,但在样本数偏少的情况下预测结果会出现明显的凹凸现象;回归模型法预测结果能很好地体现云南省北低南高、西高东低的气温总体变化规律,又能体现峡谷地带中局部干热河谷的特点,是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枫杨种源苗期生长及生物量地理变异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自15个省区的55个枫杨种源种子在浙江安吉进行苗期试验。参试种源表现出明显的苗期生长差异,苗高的极差达163%,地径极差达180%,生物量极差达194%。种源苗高生长表现出明显的南-北纬向及垂直变异趋势,枫杨南部分布区及低海拔种源的高生长一般优于北部分布区和高海拔地区的种源。枫杨在长江中下游亚区、江南丘陵及华南亚区、漓江-湘江-洞庭湖水系、贵川陕西部亚区、北部亚区内表现出各自的亚区变异模式。根据苗高、地径及总生物量等主要性状,构建综合选择指数函数I=0.1167X1(总干质量/g) 0.0750X2(苗高/cm)-0.1231X3(地径/cm),并评选出6个苗期生长优良的种源,即江西南部的信丰,贵州东北部的思南,陕西中部的汉中,湖南洞庭湖的益阳,重庆的涪陵以及福建东北部的福安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