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谷子适宜生长的光、热、水气候条件,并具体总结了谷子每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指标,分析了岚县气候条件对谷子的种植与生长的影响,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大同市谷子种植实际情况以及谷子生长所需气候条件,分析了大同市谷子种植的气候条件,并提出了相关的气象服务对策,以期为提升大同市谷子的品质与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谷子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了丰宁县1981—2010年30年的气候资料,结果表明:丰宁县黄旗镇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十分适宜种植谷物,并提出科学的种植建议,以达到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黄旗谷子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榆林市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榆林市土地及气候条件适宜谷子生长,本地谷子种植面积大、品质好。本文对榆林市谷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榆林市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突泉县种植优质谷子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谷子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了突泉县光、热、水等气候条件,并针对不利因素提出生产建议,为当地农民合理利用气候资源、科学种植谷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谷子种植水平,加快杂粮产业发展,根据沁县谷子生产示范区的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和机械化作业技术条件,对谷子机械化精少量种植工艺和各作业环节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提供了适合本地区的机械化种植方案。经过两年推广实践,种植工艺取得良好示范效果,显著提高谷子生产能力,为谷子机械化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同地区谷子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同地区谷子产业现状,总结了谷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对大同地区广灵县2017年谷子机械化生产成本及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大同市机械化谷子作业较传统露天谷子作业纯收入提高13 875元/hm2。同时,根据大同市特殊的地形及气候条件,提出谷子发展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的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谷子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东北地区粮食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市场对谷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营口市凭借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优势,谷子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该文就地块选择与整地、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无公害谷子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提高粮食作物的总体产量。  相似文献   

9.
谷子是半干旱地区一个优势粮谷作物,在旱作农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因此,分析我县气候条件对谷子产量的影响,对发展谷子生产具有实际意义。一、资料来源和处理谷子产量资料(1958~1985年)是县农业局提供的,系全县平均亩产;气候资料是县气象站同期记录。根据历年实际产量,通过正交多项式法计算,模拟出谷子的时间趋势产量为:  相似文献   

10.
根据谷子生产与气候自然地理条件的关系,结合对谷子种植的多年研究,综合分析确定了山西省谷子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和区划系统,采用全省109个气象台站近38 a(1979—2016年)的观测数据、地理信息和高精度DEM高程数据等,应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建立山西省谷子气候区划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出无测站点区域200 m×200 m小网格尺度上的气候要素值及空间分布情况,绘制出山西省谷子种植精细化气候区划图,划分出谷子生产的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分区类型,并对区划进行分区评述,提出因地制宜、高质量发展建议,为山西省谷子有机旱作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原市谷子白发病加重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从幼苗到成熟期不同发育阶段谷子白发病的特点,并从太原市谷子种植区的种植方式、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病害流行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上生产谷子的小米品质进行测定,探明环境条件对小米品质的影响,揭示其品质变化规律,为优质谷子合理布局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方法 试验于2012—2017年在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差异较大的山西沁县和山西长治2个地方进行。先将2个试验点0—60 cm以上土壤分层置换,使每个试验点同时拥有2种土壤,然后采用相同的栽培措施和管理方法种植相同的谷子品种,对两地不同土壤的养分及小米中17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钾、铁、铜、锌等矿物质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2013—2017年5年测量数据,以年际间为重复,气候为主区,土壤为主裂区,其他因素为副裂区,采用裂裂区试验统计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不同气候条件下小米的品质有明显差异。沁县气候条件下,小米多数氨基酸(蛋氨酸、丙氨酸、胱氨酸除外)含量、氨基酸总量、粗蛋白、VB2、钾、铜、锌含量都较高,且小米中有较高的胶稠度、较低的糊化温度和低的直链淀粉,而在长治气候条件下,小米的脂肪含量较高。不同土壤条件下,红黏土上谷子的产量显著高于褐壤土上谷子的产量,小米的品质也存在明显差异。红黏土上种植的小米中蛋氨酸、甘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镁、铁、铜的含量较高,而褐壤土上种植的小米中氨基酸、蛋白质、胶稠度、直链淀粉、VB1、钙、钾、磷、钠、锌含量较高。尤其是,褐壤土上种植的小米硒含量显著高于红黏土上种植的小米,红黏土上种植的小米中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褐壤土上种植的小米中的脂肪含量。结论 气候、土壤因素影响小米品质、适口性及各种矿物质元素的积累。沁县气候条件有利于多数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积累,该气候下生产的谷子有较低的糊化温度、较高的胶稠度和低的直链淀粉,所以该气候条件种植的小米营养品质优良,而且适口性好;红黏土种植的谷子有利于小米镁、铁、铜的积累,褐壤土有利于氨基酸、蛋白质和VB1的积累,红黏土谷子的产量显著高于褐壤土谷子的产量,褐壤土生产的谷子可获得富硒小米。总之,气候因素对小米的适口性影响较大,土壤因素影响小米品质及各种矿物质元素的积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期对谷子品种大同32号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宜的播期能使谷子有效利用当地降水、气温等条件,从而满足谷子对水分、热量等的需求,达到提高谷子产量的目的。为调查不同播期对谷子品种大同32号的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使其生长发育各阶段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相适应,从而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2012年对大同32号开展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大同32号的最佳播期是5月10—15日。  相似文献   

14.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5.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6.
正通过对玛纳斯县、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谷子种植情况的多次考察和学习,以及在精河县2年的谷子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总结出谷子在精河县的种植优势和精河县谷子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一、精河县种植谷子的优势1.气候条件适宜精河县属于内陆干燥气候区,有效积温、无霜期、降雨量、土壤等条件都适宜谷子生长。2.种植成本低谷子全生育期667米~2物化成本和劳动力投入700~800元,土地承包费300~400元,经计算全年谷子种植成本约1 000~1 200元。播种谷子种子用量  相似文献   

17.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 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 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横山区气候较为干旱,谷子生长发育阶段很容易受到干旱条件的影响,使产量和品质显著下降。谷子膜际栽培技术,能够更好的蓄积天然降水,避免土壤当中的水分大量散失,同时操作较为简单、人力成本投入相对较少,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内的谷子产能和品质。该文介绍了选地整地、地膜覆盖、种子选择、科学播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谷子膜际栽培技术要点,以期更好地促进当地的谷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31-232
谷子是朝阳市主要粮食作物,其丰歉决定农业年景好坏。文中运用气候统计分析方法,应用朝阳和建平1961—2010年共50年4—9月的逐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生长季谷子有效积温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建平和朝阳有效积温气候均值均表现为增大趋势,且朝阳年有效积温和夏季有效积温气候均值都大于建平,增大率高于建平;谷子生长20世纪70年代热量条件最差,2000年前后热量条件最好。朝阳和建平年有效积温和夏季有效积温增暖趋势基本一致,1996要1997年为突变点;存在时空差别,增暖幅度和时段不同,建平在20世纪80年代增暖最大,朝阳在90年代增暖最大,增暖幅度大于建平。  相似文献   

20.
结合西吉县的气候特点,以及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实践,分析了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介绍全膜双垄沟播谷子栽培的对策,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