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地膜小麦套种大豆 6种带幅增产效果研究的结果表明 ,地膜小麦套种大豆各处理的混合产量、产值、纯收入均高于地膜小麦单作和大豆单作。其中以 6∶ 2带型 (140 cm膜 ,膜面 12 6 cm,种 6行小麦 ;畦宽 5 0 cm,种 2行大豆 )和 4∶ 3带型 (70 cm膜 ,膜面 5 6 cm,种 4行小麦 ;畦宽 70 cm,种 3行大豆 )较优 ,其产量分别为 6 435、6 2 85 kg/hm2 ,产值分别为 82 71、86 0 4元 /hm2 ,纯收入分别为 5 82 6、6 0 0 9元 /hm2 。  相似文献   

2.
建立较优的芝麻与大豆间作套种的配比模式。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6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小区畦宽1.8m、沟宽0.5m,面积为18m^2。6种处理(芝麻:大豆)分别为T1(3行芝麻、3行大豆)、T2(2行芝麻、4行大豆)、T3(2行芝麻、6行大豆)、T4(4行芝麻、2行大豆、T5(CK,16行大豆)、T6(CK2、6行芝麻)。结果:初步得出了最优配比即3行大豆//3行芝麻处理,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最高,分别为13117.2元/hm^2。和1.06;大豆产量1377kg/hm。,芝麻产量591.6kg/hm^2。;较单作大豆、芝麻收益增加6.92%、4.77%。结论:该研究为芝麻与大豆间作的最佳种植配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效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张掖市以150cm带型小麦/玉米带田为对照,对136cm带型、176cm带型、214cm带型小麦/玉米带田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进行的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36cm带型(小麦6行、玉米1行,玉米两侧套黄豆)混合产量(15460.5kg/hm^2)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产值较对照增加1410.00元/hm^2,增幅达16.06%;176cm带型(小麦6行、玉米3)混合产量最高,达16318.5kg/hm^2,较对照增产7.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产值较对照仅增加5.5%;214cm带型(小麦9行、玉米3行)混合产量及产值较对照分别降低1.7%和1.1%。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效益 该模式一般亩产值4000元左右.其中小麦产量350千克/亩,价格1.00元/千克,产值350元;菠菜产量400千克/亩,春节前后上市,价格1元/千克,产值400元;脱毒红芋产量4 000~5000千克/亩,价格0.7元/千克,产值2 800~3 500元;大豆产量130千克/亩,价格2.00~2.40元/千克,产值260~320元. 二、种植模式 秋种时,1.7米宽为一种植带,种6行小麦,行距20厘米,占地宽1米,留空地0.7米种植菠菜,次年春在菠菜收后整地扶垄插植1行地膜红芋,麦收后播种5行大豆.  相似文献   

5.
1997-1999年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的西吉县进行了地膜玉米、马铃薯间作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间作后两种作物的混合平均产量为18067.6kg/hm^2,比马铃薯单作经济产量增加56.4%,比地膜玉米单作增加经济产量277.7%,纯收入分别增加3108.9元/hm^2和2521.0元/hm^2。该种植模式在条件较好的坝地、旧水平梯田、川台地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掖地区小麦/大豆套种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大豆套种是张掖地区平川灌区粮食生产的一种主要种植方式,其中合理的带型又是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经连续几年的试验和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证明,采用带幅宽70 cm、麦豆行比4:2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便于操作.其中小麦带宽37.5 cm,种植4行,行距12.5 cm,大豆带宽32.5 cm,行距16cm,种植2行.用该技术栽培的目标产量为小麦6 000~7 500kg/hm2、大豆1 500~2 250 kg/hm2,适用于平川灌区海拔1 100~1 700m、≥10℃积温2 400~2 800 ℃、无霜期135 d左右的区域.为了便于今后大面积示范推广该项技术,现将栽培技术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小麦-菠菜-棉花-绿豆
  小麦畦宽1.7m,播种6行小麦,预留0.7m宽的空行。10月中下旬套种菠菜,次年3-4月份陆续收获上市。4月20日左右播种2行棉花,其管理同大田一样。小麦收获后种植60d的小绿豆。这种模式经济效益一般在28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大豆品种中黄30号和孜然品种新抗18-2为材料,在河西灌区进行了孜然套种大豆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套种总带幅为160 cm,大豆带幅80 cm种3行,行株距30 cm×20 cm;孜然带幅80 cm,撒播密度为225.0万株/hm2时优势最明显,带田总产量可达9 478.8 kg/hm2,较对照增产8.8%,产值和纯收益分别为54 351元/hm2和48 921元/hm2,较对照增加10.7%和12.10%,且稳定系数高,为最佳套种密度。  相似文献   

9.
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条件下布设不同套种模式,比较不同套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全膜双垄沟播覆盖条件下,几种套种模式产值和效益均高于单种模式,其中玉米套种白芸豆纯收入达29142.0元/hm^2,投产比为1:2.6;玉米套种南瓜纯收入达26530.5元/hm^2,投产比为1:2.9;玉米套种马铃薯纯收入达26289.0元/hm^2,投产比为1:2.3;玉米单种模式纯收入14839.5元/hm^2,投产比为1:2.5。说明套种模式确实能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棉株性状的影响,进行麦套夏棉的试验,结果表明:麦套夏棉,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棉苗生长直至中、后期发育,套种棉行越窄,越不利于棉苗生长。因此,麦套夏棉应采用窄畦播种小麦,畦埂套种棉花的种植方式,提倡畦宽110cm,畦面60 cm播4行小麦,畦埂50 cm套种2行棉花,棉花小行距40 cm,大行距70 cm。小麦应选用高产、秸秆较矮、叶片上冲的中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