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症状:一般发生在叶片嫩梢及果穗上,自上而下蔓延.以危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首先在叶背面出现针状凹陷发亮的小点,后病斑扩大到1mm左右.黑色、略隆起,叶正面也随之出现褐色斑点,5~6d后病斑(叶正、反面)中央出现乳白色突起的小点,即病原茵的分孢子堆,以后病斑扩大连成大斑,多成圆形,发病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黑色,病叶可提早脱落2个月;苗木幼嫩时,  相似文献   

2.
伊犁地区杨树常见病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秀红 《中国林业》2012,(13):37-37
近年来,随着三北重点防护林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新疆伊犁地区杨树造林面积逐年增大。由于树种单一、管理粗放,使得杨树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给杨树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对杨树病害进行调查,掌握其发生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杨树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杨树炭疽病识别要点:枝梢部发病初期呈现出褐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梭形至不规则形淡褐色病斑,中央凹陷,病健交界处明显色深、隆起。病斑逐渐扩大绕枝一周时,病部以上枝条枯死。后期病斑中央产生黑色小粒,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叶部被害初期,叶面也现失绿水渍状斑点,逐渐变为淡褐色,病斑不定型,扩大至叶缘、叶脉时,发展较快,病健交界处明显。病斑中有时见有黄褐色轮纹,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状分生孢子盘。遇  相似文献   

3.
菊花褐斑病(Septoria ChrysanthemellaSacc)是菊花的一种重要病害。叶片初发病时出现黄褐色的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边缘黑褐,中心灰黑色,上生小黑粒。严重时病斑相连成片,使整个叶片焦黑而脱落,致使菊花有花无叶,既有碍观赏,又影响生长、开花。华南地区气候温暖,菊花褐斑病几乎终年发生。病菌孢子借风力,雨水等传播。在  相似文献   

4.
油橄榄炭疽病是由 Colletotrichum sp 侵染所致。在陕西,该病主要危害油橄榄果实、枝梢、芽、花及叶片,亦危害实生幼苗等。感病严重时,使果实产量和质量下降,并影响出油率和使油质变劣。一、症状油橄榄炭疽病主要危害油橄榄果实及枝、芽等器官。枝梢发病常造成顶梢落叶变成光枝,而后逐渐形成干梢。叶片发病较果实发病率低,病斑多从叶尖开始,亦有从叶缘发病,病斑呈不规则状。嫩叶初发病,叶尖先出现点状失绿,逐渐扩大变为灰色,致使嫩叶尖端向上卷缩。老叶病斑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深褐色,斑上有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果实发病,每个果实上病斑数不一致,分布也不规则。果实上病斑初发生为褐色小点,而后凹陷呈轮纹状扩大,病斑扩大超过果实的一半后,果实发生皱缩而变干,病  相似文献   

5.
一、柿树角斑病危害叶片及果蒂.初期在叶面出现黄绿色不规则病斑.随病斑扩展颜色加深,呈浅褐色.后期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中间黑褐色,边缘黑色,其上散生许多黑色小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病斑往往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型枯斑.果蒂上的病斑近圆形,深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点粒.叶片早落,造成枝条发育不充分,容易遭受冻害而枯死,或引起其他病害.  相似文献   

6.
一、枣锈病 (一)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部,严重时也危害果实,导致叶片提早脱落,影响光合产物的积累,使树体营养储备不足。发病初期,叶片背面散生淡绿色小点,逐渐变为淡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突起,发病先从枣树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7、8月份叶片开始脱落。  相似文献   

7.
胡雪文 《湖南林业》2006,(11):24-24
1.症状。危害油茶果、叶、梢和花蕾等部位。果实初期在果皮上出现褐色小斑,后扩大成黑色圆形病斑。或联合成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后期病斑出现轮生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或经露水湿润,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病害有时深达种仁内部,病果易落。叶片病斑多发生在叶缘或叶尖,半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心灰白色,内轮生小黑点。新梢病斑多发生在基部,椭圆或梭形,略下陷,边缘淡红色。后期病斑褐色,有黑色小点及纵向裂纹。病斑环梢一周,梢部即枯死。  相似文献   

8.
甘蔗梢腐病是由镰刀菌引起的常见病害,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台湾等蔗区普遍发生。尤其以屋边、村边和肥沃蔗田较常见,严重时使甘蔗产量和质量都受到较大损失。1 病状主要发生在蔗茎的梢部和叶片,感病后引起腐烂,故名梢腐病。被害心叶呈梯形凸凹捻曲,并有纵裂,梢头部的叶片常扭缠在一起变形,有明显褐色皱纹。叶缘和叶尖有红或黑色的病斑,呈烧焦状态。生长点被害时,引起顶腐及幼轴坏死,有时腐败发出恶臭,最后使蔗茎整株干死。患病部呈褐色,上方有时有淡桃红色或淡黄色的粉霉状物,有时还有黑色小点。2 发病规律本病多发生在高温…  相似文献   

9.
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桃细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的紫褐色至黑褐色病斑,病斑逐渐干枯、脱落而形成穿孔。严重时数斑融合形成焦枯状大斑,病斑多时,病叶早期脱落。一般4月中旬展叶后即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防治措施为①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②随时清除病叶,结合整枝剪除病枝,集中烧毁  相似文献   

10.
柿树病虫害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常见病害 (一)柿圆斑病,病原为柿叶球腔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病菌以未成熟的子囊果在病叶上越冬。主要危害叶片,也可浸染柿蒂,严重时造成树叶提前脱落。叶片发病初期产生圆形小斑点,正面浅褐色,无明显边缘,稍后逐渐变色,外围有黑色边缘,病斑周围出现黄绿色晕环。  相似文献   

11.
1.常见病害核桃白粉病危害叶片幼芽和新梢,造成早期落叶,甚至苗木死亡,7月-8月发病,发病初期叶片退绿或造成黄斑,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幼芽萌发而不能展叶,在叶片的正面或反面出现圆片状白粉层,后期在白粉中产生褐色或黑色粒点。防治方法:连续清除病叶、病枝并烧掉,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和抗病力;7月份发病初期用波美0.2-0.3度石硫合剂喷施。核桃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嫩梢,可造成落叶枯梢。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和中间呈灰色的小褐斑,病斑上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增多后呈枯花斑,果实表面病斑小而凹陷。嫩苗上呈椭圆形或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
杨苗黑斑病,是北方地区杨苗的大害,在内蒙古地区普遍发生。本病的发生与杨树这一属中不同的种和品种有关。小叶杨、小青杨、辽杨极易感病,当年生的杨树播种苗感病最重,损失也最大。开始,从幼苗叶片上出现几个病斑,几天之内病斑就连成片,叶子变黑,干枯、脱落。由于发病急、蔓延快,常因防治不及时,使苗木全部枯死。病害发生在叶片上,也为害叶柄和嫩枝梢。下部叶片先感病,然后向上蔓延。发病初期,多在叶背面产生  相似文献   

13.
黄实根  王江  董明 《吉林林业科技》2003,32(1):57-57,64
黄实根1,王 江2,董 明2(1 永吉县林业局,吉林吉林 132200;2 永吉县西阳苗圃,吉林吉林 132200)  杨树插条苗期病害较为严重的主要有黑斑病、叶锈病、灰斑病等。1杨苗黑斑病病害发生在叶片上,由下向上传播蔓延。先由下部叶片背面产生针尖大的亮点,当病斑扩大后有灰白色小点。病斑连片时为多角形斑或大园斑。病重时全叶变黑枯死,提早落叶1个月左右。在茎上,病斑呈梭形,黑褐色,中央稍凹陷,后期也有灰色孢子堆生。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落地病叶上过冬,成为来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靠降水和浇水时飞溅的力量传播,由气孔侵入。我省西部地…  相似文献   

14.
油橄榄孔雀斑病,病源为真菌,能危害油橄榄的叶、果和枝条,主要危害叶片,使叶上表面组织破坏而变黄,引起严重落叶。病状叶片表面病斑开始出现时,为煤烟状的黑色圆斑,随着病斑的扩大,中间变为灰褐色,有光泽,周围为黑褐色,有时病斑周围有一黄色圆圈,似孔雀的眼睛,故称为“孔雀斑病”(见下图)。果实在成熟期较易感病,病斑圆形、褐色、稍下陷。枝条上的病斑不容易发现。  相似文献   

15.
兰花软腐病是严重危害兰花新芽和叶片的细菌病害.最令养兰者头疼,能使全叶变褐.发病严重时.整株枯死.现将其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症状识别。兰花软腐病是主要危害叶片的细菌病害,叶片发病时,开始出现水渍状圆形或椭圆形污白色小斑点。在1—2天内.病斑迅速扩大,变成褐色斑.这时叶表面失去光泽,并略具皱纹,病部组织稍凹陷。  相似文献   

16.
1病害症状赤星病病菌主要侵染苹果树的幼嫩组织。1.1幼叶受害开始在叶片正面出现橙黄色、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病斑,病斑中央橙黄色,边缘淡黄色,表面密生橙黄色针头大小的小粒点,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浅黄色粘液,粘液干后小粒点变成黑色。病斑组织逐渐肥厚,正面微凹陷,背面凸出并生出淡灰褐色毛状物,毛状物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未,病斑以后逐渐变黑枯死,严重时引起早期落叶。  相似文献   

17.
1发病特点 杨对溃疡病病原为群生小穴壳菌.病菌以菌丝在寄主体内越冬,翌年春气温升到10℃以上,菌丝开始活动,杨树表皮出现明显的病斑.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也可在病组织内越冬.孢子借风雨传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也可由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害主要发生在树干和主枝上,不仅危害苗木和幼树,也能危害大树.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引起枯梢,甚至整株死亡.病斑发生在树干基部0.2~2.5m高度范围内.感病植株多在皮孔边缘形成近圆形水泡状溃疡斑,初期极小,不明显,其后变大呈典型水泡状,直径约0.5~1.5cm.泡内充满灰褐色液体,水泡破裂,液体流出后遇空气变为黑褐色,并残留在病斑处.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后期病斑上长出许多针头状黑色小点,受害严重植株,树干上病斑密集,并相互连片,病部皮层变褐腐烂.秦皇岛地区每年4月下旬开始发病,5月下旬至6月达到发病高峰,7~8月由于气温偏高,病势减缓并逐渐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知的梨树病害有80余种.其中梨黑星病、梨锈病、梨轮纹病、梨黑斑病、梨树腐烂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一、梨黑星病又称疮痴病,危害果实、果梗、叶片、叶柄和新梢。果实发病初呈淡黄色圆班,逐渐扩大,病部稍凹陷,上长黑雾,后病麻木栓化,坚硬、凹陷并龟裂。果梗与叶柄受害,产生黑色椭圆形病班,凹陷,长有黑雾。叶片发病初在背面中脉处产生淡黄色斑,上长有黑色雾状物,严重时许多病班汇合一起.繁叶布满黑雾。新消发病多在基部,产生黑色或黑褐色椭圆形凹陷病斑,表面长出黑雾,最后病班里疮痴状。当年生徒长枝发病多,芽鳞发黑…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油茶叶斑病有三种: 1.炭疽病:病斑近于圆形(发生在叶边缘的形状多不规则),边缘有明显的褐色隆起带条。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点,这是病菌的子实体。 2.叶斑病:病斑不规则,自叶的边缘或尖端发生。赤褐色,并间杂有灰白色花斑,病斑与健康部无明显界限。  相似文献   

20.
1症状 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新梢、花蕾、幼果等幼嫩部分也受侵染。叶片感病后,在叶正面出现淡黄色半透明油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黄绿色,边缘界限不明显,多为数个小病斑连成一个不规则或多角形的大病斑。在叶背面产生一层霜状灰白色霉状物,即病菌孢子囊梗和孢子囊。病斑后期变成淡褐色,干裂枯焦而卷曲,严重时叶片脱落。嫩梢感病后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