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顶枯病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顶枯是当前杉木用材林基地中,危害性极大、分布较广的一种异常现象。1977年在福建省上杭立新林场首次发现,相继看到于屏南、连城、龙岩、漳平、建阳、邵武、建瓯、崇安、尤溪和同安等地分布。经试验研究是由顶枯拟盘多毛孢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称杉木顶枯病。发病之后,主梢枯死,高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使林业生产遭受损失,实属一种严重的主梢病害。  相似文献   

2.
<正>杉木排梢是我国南方数省几百年来用作木排流送方向的控制工具。近几年杉木排梢来源十分困难,供不应求。不少水运单位排梢重复使用,每把只能使用2~3次,全年尚需6~9万把,折合杉木5000余立方米,相当消耗中令资源500亩。 杉木排梢成本高。以杉木排梢相同规格杉原木销售价计算,每把约25元(包括运输及加工费),使用后的排梢已丧失了木材的使用价值,仅可收回残值7元,每把每次费用6~9元,研制新型铝排梢取代杉木不仅可以节约杉木资源而且可降低排运生产成本,铝排梢研制是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香梨茎蜂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梨茎蜂又名折梢虫、截芽虫,属膜翅目茎蜂科。主要危害梨,严重地区新梢被害率达80%-90%。成虫产卵于新梢嫩皮下刚形成的木质部,从产卵点上约3-10毫米处危害春梢,幼虫于鞘内向下取食,致使受害部枯死,形成黑褐色的干撅。  相似文献   

4.
李继均 《农家顾问》2005,(11):38-38
杉木目前仍是各地主要栽培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之一。但我们在很多地方发现,约1/3的杉木林长成了“小老树”,丘陵地区的比重还要大一些。这些杉木林,一般每蔸有数条数十条萌条丛生,树高参差不齐,枝叶萎缩发黄,有的甚至枯梢封顶,甚至栽植近20年的杉木林中,难找胸径10厘米以上的中径材。  相似文献   

5.
葡萄最适宜的抹芽时期是当新梢上出现花序,新梢长约10厘米时开始,并尽快完成。 抹芽除梢的基本原则: 1.地下干长出的萌蘖,除个别需要培养以更新主蔓以外,其余一律抹除。 2.老蔓和多年生枝上长出的隐芽枝,留下少量作更新或降低结果部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临安市、开化县和庆元县3个产地速生杉木的纤维形态及基本密度的观测结果表明:胸高处由髓心向外,纤维长度随年轮数的增加而增加,由基部到梢部先增大后减小;纤维的平均长度( L ) 产地不同而不同,L临安 L开化 L庆元;纤维的长宽比随年轮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速生杉木胸高部位基本密度开化临安庆元。同一杉木不同高度上基本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基部和梢部较大,中部较小;自髓心向外,髓心较大,后逐渐变小( 2~4年轮),此后(第6年轮后) 逐步平稳增大。基本密度的差异也存在于不同产地的杉木之间。  相似文献   

7.
范有庭 《新农村》2006,(1):14-14
我们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花木繁殖的新方法,成活率很高,今介绍如下。在一二年生花木枝条或已半木质化的当年新梢上,选取直径0.5~1.5厘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摘掉适宜部位的叶片,用锋利刀片在枝条上纵划2~3刀,刀口长度约为3厘米,深达木质部,然后用宽4~5厘米的卫生纸绕伤口绑缚,厚度3厘米,将万分之一浓度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浇注在缚绑伤口的卫生纸上,以不滴液为度。再将长约20厘米、宽8厘米的塑料薄膜套筒从梢部套进去,使卫生纸处在塑膜筒的中间。套袋时注意不要伤及枝条表皮,最后用细绳把套筒下端扎紧固定,并装上疏松细碎的湿…  相似文献   

8.
蔺草茎梢部枯干称为枯梢,草农俗称“红头”。枯梢形成常自上而下,逐渐枯萎。开始时失水青枯,茎尖呈黄褐色,后渐变枯褐色到浅灰色。枯死与健茎交界处乳青色或浅黄色。枯茎质地脆、硬易折断,严重时茎根基部海绵体呈深褐色,缢缩,输送养分功能减弱,伸长停滞,枯梢增多,导致草茎  相似文献   

9.
<正>1.症状。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果实也会发病。叶片受害时,先是正面出现橙黄色小斑点,并逐渐扩大成近圆形病斑,病斑中部黄色,边缘淡黄色,外围有一黄绿色环纹,后期病部溢出淡黄色黏液,不久即干枯。病斑直径5毫米左右,表面密生针头大小的黑褐色颗粒(即病菌的性孢子器),一枚叶片可产生多个病斑,常造成叶片干枯脱落。新梢染病后,初期病部稍肿起,尔后病斑渐渐凹陷,出现锈孢子器,病部龟裂,新梢枯死,刮风时病梢易折断。  相似文献   

10.
<正> 梅花幼树整形修剪主要目的,是造就姿态优雅、古朴苍劲、富有艺术观赏美的树形结构,达到茁壮生长、早开花、年年花繁果盛。 1.整形。从一年生苗开始。①定主干。离地高60~80厘米剪顶,定为主干。②定主枝。主干萌芽分枝后,新梢生长5~6厘米长时,选择3~5个位置,方向适宜,分布均匀健壮的新梢作为主枝,并促使向  相似文献   

11.
<正>缨珞观赏海棠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山东及山西等地栽种。一年生枝红褐色,嫩梢紫红色;幼叶红褐色,成熟叶浓绿色。叶片纵径约6.22厘米,横径平均为4.21厘米,叶柄长为1.64厘米,托叶长为0.62厘米,托叶宽为0.21厘米,叶面积为13.78平方厘米,叶片质量为0.35克,厚度为0.02厘米;幼叶红褐色,幼叶正面、背面绒毛中等;叶柄绒毛中等;嫩梢绒毛较多。伞房花序,花蕾紫红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的化学成分及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树干高度上的变化规律,为木材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桑枝、杜仲条和柳条木材为研究对象,参考我国木材化学成分分析标准中规定的系列测定方法对其纤维素、综纤维素、木质素以及抽提物(热水抽提物、10g/L 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灰分和含水率6个指标进行分析,并与重组木常用木材沙柳、杨木、速生杉木及棉秆进行比较。【结果】在树干不同高度上,对桑枝木材而言,纤维素含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基部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木质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基部极显著高于中部和梢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综纤维素含量基部和梢部极显著高于中部,基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灰分含量和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对杜仲条木材而言,苯醇抽提物含量梢部极显著高于基部和中部,基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综纤维素、纤维素含量基部和中部极显著高于梢部,基部与中部差异不显著;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含水率差异达显著性水平,中部与梢部显著高于基部,中部与梢部差异不显著。对柳条木材,各部位综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基部均极显著高于梢部;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含水率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基部显著高于梢部。【结论】就木材化学成分而言,3种木材的基部和中部木材性能优于梢部,3种木材均可作为生产重组木的优质原料,且杜仲条更优。  相似文献   

13.
葡萄除需充足的氮、磷、钾肥料外,对硼、镁等营养元素也较为敏感,一旦缺乏,就会影响品质和产量。1缺硼葡萄叶片出现水渍状淡黄色斑点,并随叶的生长而逐渐明显,叶皱缩,叶缘及叶脉间褪色,并产生日灼状焦枯;枝条梢部节间缩短,新梢顶部枯死;花冠常不脱  相似文献   

14.
杉木炭疽病是杉木上常见的一种叶部病害,特别是在低山丘陵地区人工幼林较普遍且严重。一般感病较轻的林分中,病枝、病叶枯死,影响杉木生长。在重病林分中,大部分枝梢枯死,致使树木不能成材。根据杉木炭疽病的症状及发病规律,在防治上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国芳  肖敏 《农村科技》2006,(12):33-33
梨小食心虫俗称食心虫、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该虫危害寄主比较广泛,但主要寄主为杏、梨、桃、巴旦杏,危害重的蛀果率达到50%,严重影响果实商品率。一、危害症状该虫蛀食果实但不食种子,果皮上蛀孔周围变黑疤,一般一果一虫。在桃园内,幼虫先钻蛀桃树新梢,枝条被害后切断了树体养分通道,致使枝条枯死,大量折梢、枯梢后蛀食果实。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黑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约有10组白色斜纹,近边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个小白点,后翅黑褐色,前缘黄白色。卵:长约0.5毫米,扁椭圆形,白色半透明。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2014,(8):54-54
【案例】因遭受冰雪冻灾天气,某地林场部分杉木树枝被积雪压断枯死。罗某先后十多次到林场砍伐枯死的杉木.并将其运回家。后来管理部门接群众举报.将正在砍伐杉木的罗某抓获.  相似文献   

17.
<正> 1 症状表现 1.1 苹果缺铁症 多从新梢顶端的幼嫩叶片开始,初期叶肉先变黄,叶脉两侧仍为绿色,叶呈绿色网纹状。随病势发展,黄化程度逐渐加重,甚至全叶呈黄白色,叶缘枯焦,最后全叶枯死而早落。严重缺铁时,新梢顶端枯死,呈枯梢现象。 1.2 梨缺铁症 梨缺铁症大致与苹果相似,所不同的只是新梢顶端叶片小,在黄  相似文献   

18.
<正> 1.抹芽和疏枝 在新梢长10厘米以下时,抹去嫩梢称为抹芽,若嫩梢10厘米以上称为疏枝。由于冬剪时留芽数比需要保留的新梢要多,因此,在夏季必须抹去一部分过密和无用的新梢,以保证架面通风透光良好和合理的植株负担。  相似文献   

19.
一、发生规律 越冬幼虫在3月中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开始出现越冬成虫,至4月下旬达到成虫羽化高峰.成虫白天静伏于枝叶荫处不动,每天傍晚前后出来活动交尾,在桃叶背面产卵,卵期8~10天后,孵化为幼虫.孵化的幼虫从新梢尖端叶柄处蛀入,由上向下将新梢端部蛀成空心,造成新梢枯死.  相似文献   

20.
杉木幼苗梢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幼苗梢枯病是杉木产区发生的一种危害苗木的新病害,为了摸清引起病害发生的病原菌和抑制病原菌的有效药剂,通过多次对病苗进行组织分离、培养、纯化,获得平脐蠕孢属(Bipolaris)真菌的纯培养;通过杉木苗期的室内有伤、无伤接种和再分离试验,证明该病菌对杉木苗有很强的致病力,并能引起与自然发病一致的症状,是杉木幼苗梢枯的主要病原菌;通过百菌清、白色甲托、多菌灵、萎立、代森猛锌、三环唑6种杀菌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0%白色甲托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萎立可湿性粉剂对该病菌的菌丝和孢子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力,这3种药剂可用于田间试验,进一步研究其对杉木幼苗梢枯病的防治效果,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