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麦是我国主要夏熟粮食作物,在收获季节,常常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脱粒后的湿麦不能及时晾晒,往往一夜之间就会发热,并很快生芽、霉烂。为了防止小麦霉烂,近年来,我们总结出一些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应急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
洋葱在贮藏期间容易发芽,使品质降低,不耐贮藏。利用青鲜素处理洋葱,可抑制发芽和防止腐烂。红皮洋葱经处理后一般可贮藏半年左右。在洋葱收获前一周当叶子开始倒伏时进行叶面喷洒,每亩用25%的青鲜素1斤,加15~20℃的水99斤,配成0.25%的药液,最好再加入2—3两洗衣粉,以增加粘着力。喷前3—5天和喷后不要浇水,以免影响药效,如喷药后24小时内遇雨,应再喷一次。洋葱收获后要晾晒几天,  相似文献   

3.
早籼稻穗发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料统计,我国水稻每年因穗发芽造成的损失率达5%以上,特别是作为我国稻米生产主产区的长江流域和华南一带,其早籼稻的收获季节正好赶上当地的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更有利于早籼稻穗发芽。稻穗发芽不仅严重影响稻谷产量,而且还导致稻米的食用品质变劣,稻谷变得不耐贮藏,稻种特别是杂交稻种子的商品等级下降,这些均给当地的粮食生产和农民的增产增收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1981年,我区小麦播种面积727万亩,平均单产333斤,总产24.485亿斤,比近十年平均单产226斤增产47.3%,比总产16.19亿斤增产51.2%.单产和总产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区小麦丰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但是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发育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现就气候因素与小麦增产的关系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有些农民误认为玉米播种越早越好,造成出苗不好。玉米种子一般在6℃—7℃时即可发芽,但发芽极为缓慢,播种过早,早春气温变化剧烈,种子萌发后容易受冻害而丧失生活力,降低出苗率。另外,播种过早,玉米种子发芽时间较长,就容易受到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侵染而霉烂,引起烂种缺苗。这种情况在发芽势较弱的品种种子上表现尤为突出。玉米的适宜播种期因各地的气候不同,时间也不完全相同,需要认真掌握。通常以土壤表层5~10厘米温度稳定通过10℃以上时为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6.
由于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一般从外部很难看出荚果是否已经饱满成熟,同时花生又具有无限开花习性,连续开花连续结果,成果有早有晚,因此到收获时荚果有饱有秕,收获过早和过晚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收获过早,茎叶中养分尚未完全转到种子中,影响籽粒内养分的积累,使籽仁灌浆不足,多数荚果尚未完全成熟,秕果多,产量低,品质差:收获过晚,果柄干枯霉烂,  相似文献   

7.
豆芽在高温季节生产容易霉烂,技术上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场地准备 选择通风、阴凉的房屋作为豆芽房,有条件的应在房顶上设置隔热层,房里装电扇、排风扇等降温设备.豆芽发芽池大小要适中,底部能透水.就近打1口大小合适、水质好的深水机井.每次将豆子放入发芽池前,都要用石灰水等对豆芽房内外、发芽池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8.
滑县是一农业大县,全国小麦生产第一县,常年种植小麦170多万亩,单产500多公斤,总产超17亿斤。冬小麦在滑县区域内生育期长达240天,跨越秋、冬、夏三个季节,自然灾害多,涉及高温热害、低温冻害、冷害、倒春寒等。随着小麦单产的提高以及耕作、品种、气候、机械等因索的影响,小麦病虫害越来越重,已成为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障碍。现就滑县近年来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效果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和大豆比较效益的不断提高,我省大豆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在生产实践中,绝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种植大豆的专业技术,常常因选用品种不当,播种方法不科学,受到野兔、豆荚螟或高温、高湿、伏旱恶劣气候的危害,造成大豆严重缺苗甚至断垄、种子霉烂发芽、籽粒被豆荚螟蛀食而导致绝产无收的现象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国主要夏熟粮食作物,在收获季节,常常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脱粒后的湿麦不能及时晾晒,往往一夜之间就会发热,并很快生芽、霉烂。为了防止小麦霉烂,近年来,我们总结出一些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应急处理办法。一、自然缺氧法水分、温度和氧气是粮食和粮粒表面微生物生命活  相似文献   

11.
一、育苗特点 传统的酸枣育苗是12月份将酸枣核用湿沙层积处理,来年3-4月份待硬壳软化、酸枣仁发芽时才能播种育苗。此方法育苗存在以下缺点:酸枣核必须经过沙藏处理;沙藏湿度不易掌握,水分过大易发生霉烂,湿度小不发芽;层积处理由于温、湿度不易控制,导致发芽不整齐,而且发芽后须立即播种,与当时土壤墒情、气候条件不一定相适应;受时间限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宁南山区马铃薯窑窖贮藏保鲜实用技术,即要抓好马铃薯发育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适时、高质量地收获马铃薯块茎;马铃薯入窖后严格控制窖内温、湿度,以防块茎发芽、霉烂等,以延长马铃薯贮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南方地区在大麦收获季节常遇阴雨,大麦收获后不能及时晒干,以致造成大麦皮色变深、发芽力下降,并易诱发霉菌,严重影响啤酒大麦品质。因此,加温干燥成为啤酒大麦生产基地的必要措施,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啤酒大麦烘干温度应控制在多高,才能使其既快速烘干又不影响发芽力的问题。为此,作者研究了烘干温度对啤酒大麦发芽力和活力的影响,探求啤酒大麦适宜的干燥温度。1 材料与方法  啤酒大麦品种浙农大3号和浙农大7号,腊熟末期收获于浙江大学华家池农场。用两次烘干法测得其原始水分分别为29.69%和37.46%。设35℃,…  相似文献   

14.
2010年,黑龙江垦区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实现粮食总产350亿斤的目标,克服了春播阶段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播期拖后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积极采取“一促、两增、三早、四保、五防”等综合抗灾措施,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据垦区粮食产量实割实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达到363.6亿斤,比上年增加33.1亿斤;粮食商品量可实现339亿斤,商品率达到9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收获以后,农民朋友们通常都会选择在房顶上、附近马路上晾晒,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同时农作物极易受到霜冻、阴雨天气的影响,造成作物的霜冻和霉变,严重影响粮食的安全。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产品因干燥问题引起的损失惊人,损失率超过8%,每年粮食损失量就高达500亿斤。  相似文献   

16.
<正>6月中旬,正值河北小麦收获季节。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气候原因,小麦长势好,但并不旺收。加之田间管理不到位,病虫害发生也较往年严重。在衡水地区,小麦普遍减产,去年每亩地小麦1100-1200斤,而今年只有900斤左右,能超过1000斤就算好收成了。在此情况下,记者随同北京根来福公司农化技术人员一同来到河北衡水地区景县、枣强等地访问经销商、农户,实地了解了经销商销售肥料的感受,也共同检验了在年景一般的情况下根来福肥料在小麦上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成茹 《农技服务》2002,(6):35-35
<正> 在小麦收获期间,有时会遇上连续阴雨的天气,致使小麦发芽霉烂,造成严重损失。为此,在小麦收获遇雨时,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对湿小麦防芽止霉。 1、密闭缺氧法 在室内的干燥地面上先铺一层稻糠或麦壳,再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将湿小麦堆  相似文献   

18.
由于恶劣气候的影响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失误,1980年苏联的谷物总产量(包括谷类、玉米、向日葵)仅3,780亿斤,低于计划指标920亿斤。鲜肉总产量1,510万吨,低于计划指标60万吨。鲜奶、乳制品、羊毛产量也未完成计划。1980年年末以来大量进口粮食和饲料,进口量超过了计划指标。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地处中原,气候温和,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建国后,我省小麦生产先后经过了四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换,取得了重大的增产效果,使总产由1949年的50.9亿斤发展到今年的292亿斤,单产也由建国初期的80多斤增加到300多斤。无论面积和总产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省夏粮喜获丰收,总产247.3亿斤,比去年夏粮产量增加5.74亿斤,实现了连续5年增长,平均亩产673.8斤,比去年增加14.62斤,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全省秋粮已收获完毕,预计也将获得一个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有望达到580亿斤,比上年增长11%。我省是农业大省,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资源9472万亩,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