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波德特氏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9月在陕西咸阳首次发现鸡的波德物氏菌病。病鸡以流浆液性鼻液、眼睑肿胀、眼睛流泪及呼吸困难为特征。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幼龄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成年鸡。分离菌的24h肉汤培养物(0.2mL)感染小鼠及豚鼠可于24h内引起死亡;经鼻感染60日龄鸡得制出了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表现,病死率60%,并回收了接种菌。本文对分离的波德特氏菌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致病性、抗生素的敏感性、灭活苗的研  相似文献   

2.
在保持恒定温、湿度的无菌隔离器内,用鸡伤寒-白痢沙门氏菌标准株C_(79-13)实验感染肠道无菌鸡48羽,常规鸡12羽作为对照,观察雏鸡感染后的病变及细菌回收。结果表明:出壳24h内感染的雏鸡,其存活时间与环境因子和染菌剂量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常规鸡比肠道无菌鸡的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5);肠道无菌鸡取败血症经过时,其胃肠道病变比较特殊,肝、肺亦有特征病变;从各组织、器官中均能回收到本菌的纯培养。实验证明,雏鸡肠道正常菌群在防御肠道病原菌定植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发生绿脓杆菌败血症感染的死亡鸡及眼部感染的病鸡分离到几乎纯一的同种细菌经对所做纯培养的17株分离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为绿脓杆菌,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明了所分离鉴定的绿脓杆菌的病原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对河南省部分地区鸡志贺氏菌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调查,对河南省6个地区的鸡腹泻病病料进行了细菌学检查,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共分离鉴定出12株鸡源志贺氏菌。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存在种和型的差异,其中8株为福氏志贺氏菌,3株为鲍氏多价志贺氏菌,1株为痢疾Ⅱ型志贺氏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12株鸡志贺氏菌均具有致病性,且毒力不同,其中,从三门峡分离的菌株有很强的毒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鸡志贺氏菌对氨苄/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他药物具有严重的耐药性,且不同地区分离的鸡志贺氏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从种鸡场病鸡脑组织分离到2个菌株,根据分离菌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生化反应及动物致病性试验,证实该病原菌是鸡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鸡链球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泰乐菌素、菌必治等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10克雷伯氏菌病 克雷伯氏菌病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和臭鼻克雷伯氏菌引起的以脓肿、疏松结缔组织炎、麻痹和脓毒败血症为特征的细菌性传染病。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亦有散发。克雷伯氏菌对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染性,毛皮动物中水貂、鼠等均易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东风螺体内希瓦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方法]该试验利用血液琼脂平板从吻肿病东风螺的肝胰脏中分离溶血性细菌,经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病螺体内的优势菌群,并以优势菌株进行了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和人工感染动物试验。[结果]希瓦氏菌为病螺体内的优势菌群,其中包括海藻希瓦氏菌和鲍鱼希瓦氏菌。海藻希瓦氏菌和鲍鱼希瓦氏菌在营养琼脂、TCBS琼脂和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基本相似;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海藻希瓦氏菌β呈溶血、鲍鱼希瓦氏菌呈α溶血;二者的生化反应类型均属非发酵菌群。人工感染动物试验结果显示,海藻希瓦氏菌供试菌株的LD50为10-5.50/0.1 ml,具有较强毒性,能够引起小鼠和雏鸡以败血症死亡,死亡率100%,感染东风螺的死亡率10%,未死亡的感染螺表现为运动和采食行为的长时间丧失,但没有出现吻管肿胀症状;鲍鱼希瓦氏菌感染小鼠和雏鸡无死亡现象,仅见肝脏和脾脏轻微充血、肿大;感染东风螺无死亡,呈现一过性运动性能和采食性能降低。[结论]海藻希瓦氏菌和鲍鱼希瓦氏菌虽然是吻肿病东风螺体内的优势菌,但不是东风螺吻管肿胀病的主要病原菌;海藻希瓦氏菌对小鼠、雏鸡和东风螺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鲍鱼希瓦氏菌对上述试验动物无明显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8.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菌株引起鸡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总称。为广大养殖者了解该病及其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介绍了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一起送检的乌苏里貉病料进行了系统地病原分离鉴定,结合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确诊为感染克雷伯氏菌所致。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对各试验鸡组 ILT、IB人工发病后,中药治疗12h可基本控制病情,24h治愈率达94%和90%,48 h治愈率达100 %和98%。中间试验治疗临床 ILT和 IB混合感染鸡群40万只,24 h内可有效控制病情,48 h治愈率平均达92%,5d后治愈率平均达94%。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中药治疗鸡ILT和IB具有取材容易、加工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高效无毒的特点,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鸡波氏杆菌的毒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鸡波氏杆菌对鸡胚、雏鸡、小白鼠、幼兔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鸡波氏杆菌可致鸡胚、雏鸡、幼兔、小白鼠发病、病程为急性经过,呈出血性败血症病变,从病程和病变可看出,鸡胚、幼雏、家兔的日龄与抵抗力成正相关、1月龄以上的鸡有较强抵抗力,呈隐性带菌,通过成年兔,豚鼠的汞氏皮内反应表明鸡波氏 力可产生毒性很强的坏死毒素。  相似文献   

12.
一株分离的鹅副粘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和传播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血清学、生物学方法,从一群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鹅副粘病毒(GPMV)。血清学鉴定表明该分离病毒为禽副粘病毒-I型(PMV-I);毒力测定显示分离病毒GPMV毒力与鸡F48E9毒株的毒力相似;F基因裂解位点序列的分析表明该分离病毒GPMV融合蛋白F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K-R-Q-K-R-F117。分离病毒GP-MV攻击不同新城疫(ND)抗体水平的雏鸡、蛋鸡和鹅,结果显示分离病毒GPMV与鸡ND强毒株的致病性相似,既可引起鸡、鹅典型的ND,也可引起非典型的ND,其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鹅本身的免疫状况有关。经不同途经感染试验表明,分离病毒GPMV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播给鸡。  相似文献   

13.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变毒株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太平  荣俊  彭本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07-6208
从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死鸡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鸡胚传代,到第3代,出现卷缩胚,第8代,卷缩胚达到50%。第3~8代的尿囊液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对鸡红细胞可引发凝集。以琼脂凝胶沉淀试验检测,病料处理后的收获液、第3~8代鸡胚尿囊液与肾型IBV抗血清均可形成沉淀线,其沉淀线与肾型IBV阳性抗原和肾型IBV抗血清之间形成的沉淀线发生完全融合。该分离株在鸡胚病毒干扰试验中对新城疫病毒LaSota株的增殖有显著干扰作用。动物回归试验,试验鸡感染分离毒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40%,死鸡的病理变化明显而典型。结果表明,该分离毒株是鸡肾型IBV。  相似文献   

14.
从患呼吸道病的黄羽肉鸡病料中分离到大肠杆菌,经血清学鉴定为O78血清型.选取10株菌种制备油佐剂灭活疫苗.安全试验结果证实,该疫苗对18日龄黄羽肉鸡安全.采用0.5 mL该疫苗免疫21日龄肉仔鸡(经颈背部皮下接种),定期采血检测,结果表明抗体滴度较高.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疫苗对大肠杆菌感染鸡具有良好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6月份以来,安徽省淮南等地鸡群流行一种以腺胃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9日龄鸡胚接种病鸡的肝、脾、腺胃等病料分离到的HN毒株,在鸡胚中可稳定传至12代,具有规律性死亡和胚胎病变,ELD50为109.75。用HN鸡胚尿囊液毒人工感染试验鸡,能引起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典型病变。HN鸡胚尿囊液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具有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病毒液经胰蛋白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IBV单抗ELISA检测呈强阳性反应。应用分离毒研制的油乳剂疫苗经试验和临床应用表明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初步表明,HN每株为IBV成员。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底,北京郊区某鸡场发生1种以鸡腺胃肿大为特征的鸡的传染病.取发病鸡腺胃,经研磨离心处理,取上清接种SPF鸡胚,从第4代开始,出现典型的胚胎卷缩、侏儒胚,EID50为10-5.25.病毒感染SPF鸡胚尿囊液经负染电镜观察,可见直径为80~160nm,有囊膜和纤突的类似冠状病毒的病毒粒子.该病毒可干扰新城疫病毒增殖.病毒对热敏感,耐酸,无直接血凝性,但病毒经胰酶处理后能凝集鸡红细胞.用此分离毒接种8日龄雏鸡,能引起与自然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江西省部分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品种的鸡群进行了鸡白痢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614份鸡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194份,阳性率为32%;不同品种及类型的鸡感染率差异较大,最高达45%,最低为14%。鸡白痢杆菌病在江西部分地区鸡群中感染较普遍,阳性率很高,且流行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主要养鸡地区4种鸡免疫抑制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省11个地市主要养鸡地区的24个鸡群的460份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进行了鸡传染性贫血(CIA)、禽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RE)、禽呼肠孤病毒感染(ARV)血清抗体的检测,并对其中的368份血清样品用ELISA方法进行了J-亚型禽白血病(ALV-J)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CIAV、REV、ALV-J、ARV(ELISA)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80.65%、21.30%、6.52%、96.30%。结果表明目前江西省各地饲养的鸡群中这4种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相当普遍,而且多为混合感染,感染一种及以上免疫抑制病的个体为99.13%,同时感染两种及以上免疫抑制病的个体为56.96%,同时感染3种及以上免疫抑制病的个体为20.43%,同时感染4种免疫抑制病的个体为2.17%。  相似文献   

19.
“复方板蓝根制剂”治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宋云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84-16385
[目的]观察“复方板蓝根制剂”治疗自然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采用0.33‰、0.67‰和1.33‰ 3种不同浓度的“复方板蓝根制剂”饲喂病鸡,对7 340只自然发病鸡进行治疗,观察该药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鉴别、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2个鸡场的7 340只病鸡所患疾病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服用“复方板蓝根制剂”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未经治疗的对照组自愈率为85.18%,症状恢复缓慢;3个“复方板蓝根制剂”组的治愈率均在97%以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症状恢复较快;0.33‰“复方板蓝根制剂”组与病毒灵组疗效相当;0.67‰和1.33‰剂量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0.33‰剂量组与病毒灵治疗组。[结论]“复方板蓝根制剂”可有效治疗自然感染发病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推荐剂量为0.67‰。  相似文献   

20.
新型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时发现和阻断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2022—2023年,本实验室在我国发病鸡群中监测到新型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和传播。本研究对发病鸡群开展了临床发病情况调查,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演化分析,并对分离的代表性病毒进行了鸡致病性以及空气传播性试验。结果表明:1)H3N3最早于2022年12月在华东地区发生产蛋下降的蛋鸡群出现,随后陆续在华东、华北、东北等多个地区的鸡群中监测到,发病群体主要为产蛋鸡,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5%),主要引起产蛋率急性下降(10%~40%)。2)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H3N3病毒为新型重排病毒,由鸡群中流行的H3N8病毒与H10N3病毒重排产生,6个内部基因来源于H9N2病毒。3)与H3N8病毒类似,新型H3N3病毒对鸡群高度易感,可在鸡鼻甲、气管、肺等呼吸器官中高效复制并排毒,引起呼吸系统严重病理损伤。4)空气传播性结果表明,新型H3N3病毒可在鸡群之间空气传播,而H3N8病毒不能在鸡群间空气传播。综上,新型H3N3禽流感病毒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播性,有可能成为新的优势流行病毒,对我国家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