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是由3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品种。该品种根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能力较强。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1号提高10.37%、0.56度、14.1%。吉甜204属标准偏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选用国内外9个新品种,以包育302作对照,进行生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引进的新品种产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国外品种表现突出,增产84.7%~156.4%,国内品种增产63.7%~78.2%;包育302含糖17.06%.新品种的含糖率都低于对照品种,国内品种低0.44~2.14度,国外品种低0.76~2.70度,内大甜研4号、ADV0420、内甜单1号达到国家甜菜质量标准舍糖15.5%;9个新品种的产糖量都超过对照品种,国外品种增产0.624~1.14倍,国内品种增产0.43~0.74倍;ADV0420和内大甜研4号为标准偏丰产型(NE),适于大面积推广;Beta356表现为丰产型(E),产量和产糖量都居第1位,但舍糖率偏低,可作为搭配品种,在低产高糖地区种植,采取配套措施,提高其舍糖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培育的甜菜新品种甜研单粒一号(原TD8401),已于1993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该品种为我国第一个自育的甜菜多倍体单粒型杂交种,该品种育成填补了我国多倍体单粒型甜菜品种的空白。甜研单粒一号品种属标准偏丰产类型,为多倍体、单粒型杂交种。经1987~1989年区试鉴定及1990~1992年在黑龙江省依安、宝泉岭、肇东、宁安、讷河、明水、红兴隆、赵光等地进行生产示范,试验结果根产量比对照提高11.73%、含糖率提高0.08度,产糖量提  相似文献   

4.
高糖兼抗病型甜菜多倍体品种甜研303甜研304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新品种“甜研303、甜研304”获农业部1998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两个品种均属于高糖抗病型品种,其共同特点是:1.含糖率高。甜研303在全国8省区的区域试验中,平均含糖16.2度,比当地对照增加含糖2.2度,含糖率居各地参试材料第一位。甜研3...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育成的甜研303、甜研202两个新品种,于1991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命名推广。甜研303(原代号83315)是由四倍体甜425与二倍体甜202杂交育成的多倍体新品种。该品种表现丰产性能稳定、含糖较高、抗褐斑病、耐根腐病、适应性广。在1987~1990年的省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产糖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7.0%~25.2%,含糖率提高0.6~1.0度。褐斑病感病级数降低0.5级。该品种适合在黑龙江省肇东、明水、依安、拜泉、林甸、呼兰、阿城等地及黑龙江垦区种植。在全国甜菜品种区试中名列前茅,并已在吉林、内蒙、新疆等地进行生产示范,是一个很有增产增糖潜力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
甜菜新品种内甜抗203(原名内102)是多胚型二倍体抗丛根病品种。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44715.0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97.7%;含糖率15.67%,比对照种提高1.34度;产糖量7006.8kg/hm^2,比对照种提高116.2%,丛根病病情指数17,比对照种降低18。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莱品种普通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69225.0kg/hm^2,比对照提高62.0%;含糖率16.85%,比对照提高0.08度;产糖量11664.4kg/hm^2,比对照提高62.8%,达到丰产型品种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82.6%、1.10度、203.8%,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47.9,达抗丛根病型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7.
哲盟甜菜生产集中分布在西辽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上,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基本相同,耕作制度亦相近,均属井灌区。为了推广甜菜新品种,1987~1988年在甜菜生产区进行了甜菜品种引种鉴定试验。供试品种,1987年有甜研4号、甜研301 甜研201、双丰305、吉甜1号,内蒙9号、内蒙10号、工农4号、工农5号,对照品种洮育1号,1988年将工农301和洮育2号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培育的甜菜新品种M7807,已于1987年3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通过,并命名为甜201。甜201品种属标准偏高糖抗病的新品种,是雄性不育二倍体多粒杂交种,经三年区试鉴定,二年生产示范试验表明,杂种优势强,品种的稳定性好,抗褐斑病性强,适应性较广。在嫩江、绥化、合江等区部分县的试验结果,根产量比对照高8.95%,产糖量  相似文献   

9.
甜菜优异种质异地鉴定综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甜菜优异种质79018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经过人工杂交创制获得的资源材料。于1997—1998年参加黑龙江、辽宁,山西和内蒙古等4个试验点的异地鉴定试验,其中有3个试验点的平均根产量比统一对照品种甜研302增产21.6%以上;有2个试验点的平均含糖率比对照品种甜研302提高0.25度和0.42度;所有4个试验点的平均产糖量比对照品种甜研302增产13.4%—33.3%;有3个试验点的平均褐斑病病情都低于对照品种甜研302褐斑病病情0.5级以下。由此表明,该甜菜优异种质具有丰产性、抗褐斑病及适应性好等特点。于2001年被农业部评为“农作物一级甜菜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10.
中甜—甘糖五号是高产糖量的多粒雄性不育杂交种。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区域,丰产性好,含糖稳定,较抗黄化毒病和白粉病。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在新疆石河子、新疆和静、宁夏银川、甘肃武威4 点达到丰产型甜菜新品种标准, 平均块根产量较对照提高22.9 % , 含糖率较对照提高0 .62 度,产糖量较对照提高29 .2 % 。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埃及糖业的发展历史,甘蔗和甜菜的种植区划、栽培方式、农业生产现状、制糖工业布局、加工能力情况等,旨在给我国的制糖工业和糖料作物的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意大利甜菜糖业的发展历史,甜菜生产与甜菜种子繁育、加工和甜菜品质检测的一些情况,及意大利经济作物研究所的研究概况。对我国入世后甜菜制糖企业的重组、转制、扩大加工能力、提高技术水平以及甜菜生产、科研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我国淀粉糖及食糖发展现状.从产量、消费量以及替代性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淀粉糖的发展对食糖行业的影响,指出,目前淀粉糖对食糖的替代性已经弱化,但在一定时期内我国淀粉糖与食糖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1 概况 制造白糖的原料主要有甘蔗和甜菜两种。地球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国家都种植甘蔗,生产甘蔗糖;而北部地区包括欧洲、日本、美国北部、加拿大和我国北部等地种植甜菜,生产甜菜糖。甘蔗糖的产量较大,占全部产糖量的60%~70%。  相似文献   

15.
糖精与食糖     
介绍了食用过量糖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及食糖与健康的关系,对于那些不宜摄取食糖的特殊人群,应推荐使用有营养、有保健作用的糖醇和低聚糖等食糖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根据原糖不同质量来选择不同的工艺流程,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工艺方法,对用原糖加工的糖厂有定一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甘蔗农业生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甘蔗农业生态生物为研究领域从过击以生物为研究对象,扩展到以人为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介绍甘蔗农业生志经济系统的总体结构的五个组成部分,甘蔗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五个规律,有代表性的甘蔗农业生态系统,甘蔗生志技术和甘蔗生态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18.
对2013年云南省弥勒市朋普蔗区3个主栽品种ROC22、闽糖69-421和云蔗03-258在霜冻轻度冻伤后的糖分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霜冻轻度冻伤40d内,闽糖69-421的蔗糖分最高,云蔗03-258的最低;闽糖69-421还原糖分最低,ROC22最高。闽糖69-421在霜冻后糖分下降较云蔗03-258快,云蔗03-258还原糖增加较闽糖69-421快,ROC22的糖分则继续增加,还原糖也继续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霜冻对不同甘蔗品种的影响研究提供新的数据,同时为甘蔗生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Journal of Crop Improvement》2013,27(1-2):395-413
Abstract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sugar (sucrose) consumed by humans is obtained from sugar beet (Beta vulgaris L.). Sucrose extraction begins with the production of a dark opaque juice from strips of sugar beet. This juice is purified with lime and carbon dioxide, thickened by evaporation, and crystallized under a vacuum. Soluble nonsucrose constituents of sugar beet, referred to collectively as impurities, impede sucrose crystallization in normal factory processes. Sucrose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tio of sucrose to total soluble solids (sucrose plus impurities) determine processing quality of sugar beet. Among the more important impurity components are sodium, potassium, and amino-nitrogen. Sucrose and impurity concentrations can be altered in breeding programs. However,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root yield and sucrose concentration and interactions among impurity components and between impurity components and yield or sucrose concentration have complicated breeding efforts. Also, almost any cultural practice ma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rop. Nitrogen fertilizer management is a challenge wherever sugar beet is grown. Producers' returns can be increased with proper nitrogen application but even moderate over-fertilization may result in a costly reduction in crop quality. Both producers and processors operate on small profit margins. In this economic environment, producing a high quality crop is a necessity.  相似文献   

20.
外源糖可以缓解盐害,提高植物耐盐性。为探究外源糖对盐胁迫下小黑麦幼苗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小黑麦品种东农8809为材料,通过施加0.5mmol·L~(-1)葡萄糖和0.5mmol·L~(-1)蔗糖,探讨了100mmol·L~(-1) NaCl胁迫下外源糖处理的小黑麦幼苗相对电导率、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与未经外源糖处理(CK)相比,外源葡萄糖、蔗糖预处理的小黑麦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及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果糖-6-磷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性提高,尤其是己糖激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说明盐胁迫下,施加外源糖可以促进蔗糖和葡萄糖进入蔗糖合成途径和糖酵解途径,促进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从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渗透势,提高细胞吸水能力,以缓解盐胁迫对小黑麦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