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日,一编辑大叫:“下班时间早过了,大家怎没反应呀?”这一声才让众编辑忽然醒悟过来。原来让编辑们如此入迷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片似的读者调查表。读者是我们办刊人的衣食父母,读者还是我们的精神动力。小小一张调查表,却成了编读沟通的大舞台。福建读者傅春贵: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很多,建议开设“打工百通”、“打工致富”之类的栏目,为这个特殊人群服务。广西读者卓尚坤:“机械设施”栏目应刊登一些家用电器使用与维修方面的知识,让农民在家中就能学到解决家用电器常见小故障的技巧。江苏读者张成权:建议刊登一些可靠的用工信息、相关的法律…  相似文献   

2.
春节过后,不少农民朋友便要踏上外出打工之路,一年一度的外出打工热潮即将涌现。为了让农民朋友在今后的打工生涯中比较顺利,本期焦点栏目特推出“打工专题”,希望读者朋友们看后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为不断拓宽农民读者增收的渠道,吉林农业杂志社同吉林省电视台乡村频道“乡村四季”栏目携手合作,在《吉林农业》月刊上开辟了“吉视乡村”专栏。专栏的主要内容是刊发在“乡村四季”播出的实用技术、致富信息,通过这个栏目,广大读者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市场供求变化,技术细节。我们真诚地希望农民读者把你们的所盼所需所想告诉我们,我们将同吉视乡村频道同仁共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尽徽薄之力。 下面将“乡村四季”在42~44期播出的“教你一招”栏目──建沼气池,原汤原味地呈现给读者,也许这种“电视杂志”会给你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庄园式规模养鸡值得推广宁都县安福乡发展养鸡业的调查夏结印廖咸勋谢凤文一宁都县安福乡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是一个山区小乡,人口1万余人。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农民充分利用山区的低缓坡地和自然小山窝,实行庄园式规模养殖宁都三黄鸡,已取得很好的...  相似文献   

5.
也许热心的读者还记得,20年前的这个时候,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付庄乡褚峪村爆出了一条特大新闻:农民孙景江一户养了61只羊,被称为全国农村个体私营经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时候,各家各户的“广播匣子”里天天都在喊割资本主义“尾巴”,孙景江听了“对号入座”,老是觉得要“割”的就是他自己,因为他“偷偷摸摸”地养了一大群羊。因此,他几乎一天到晚都生活在惊恐和不安之中,他揣摩着,自己就要大祸临头了。  相似文献   

6.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打工盖新房。”这是阿城区料甸满族乡西华村务工农民的真实写照。近些年来,边伟臣等100余户农民在这个村富得冒尖,人们说,走出国门挣“洋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农民致富之友》2007,(11):34-35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有专业素质的经营者。但是,目前郊区还在坚持种地的不外乎三类人,一是无法外出打工的老人,二是一边打工一边“兼职”种田的农民。三是租种三五亩土地的外来农民。他们有能力推动“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吗?  相似文献   

8.
基地风彩     
《农家致富》2008,(1):10-10
按农民朋友在致富过程中,最关心也最挠头的是种养什幺,怎么种养和怎么销售。可以说,有了品种、技术和市场。发家致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虽然“创业策划”栏目,为读者介绍了一些比较好的项目,技术栏目为读者解决怎么种养的问题,市场栏目为读者分析市场行情,但是仍然有读者觉得“意犹未尽”,希望我们能尽可能多的介绍一些技术、市场信息。为更好地满足读者要求,自本期起,致富服务栏目陆续介绍一些种养基地、土洋专家和销售市场,供大家选择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教你一招     
从5期开始,《吉林农业》开辟了吉林省电视台乡村频道“乡村四季”专栏。那种原汤原味的“电视杂志”令众多读者,特别是农民读者耳目一新。他们纷纷来电来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并对这一栏目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从中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能集中反映农民读者所需所想的实用技术,陆续在《吉林农业》上刊发以飨读者。并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个栏目,以实现《吉林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尽微薄之力的宿愿。  相似文献   

10.
<正> 入春以来,湖南省市(州)、县、乡镇三级人民政府农机管理部门捆在一起,勇当支援春耕的龙头。农机打“包票”,农民签订单,抢在季节前,赶在农事先,进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为无力耕作好责任田的特困户,无牛、无劳、无机户,外出打工经商户排忧解难。全省2100多万亩农田作业  相似文献   

11.
《百姓》2003,(6)
《中国青年报》刊登一篇让人心头滴血的报道。湖南岳阳县张谷英镇31个村贫穷落后,大批青壮年男女靠外出打工谋生。镇公安派出所竟然把“创收”发财的歹毒文章做到了外出打工的农民们身上。民警与社会“烂仔”互相勾结,狼狈为奸,一探听到有打工人员返乡的消息,民警就闯进家里抓人,先搜光随身钱物,然后再以在外面“是否干坏事”,“是否偷盗”、“是否嫖娼卖淫”之类“莫须有”的罪名相威胁,侮辱拷打,刑讯逼供(实际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进城农民从最初的做小工、做保姆、摆摊点开始,逐渐进入各行各业,2003年全国进城打工的农民达1.2亿人。进城务工被称为农民的“再就业”,不仅促进了城市繁荣和经济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而且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但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大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而在家留守的则大多是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差的农民,包括体弱的老人、小孩和妇女。“留守农民”在农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农村发展论丛》的热心读者 ,自从第一次和《论丛》见面后 ,我就实实在在地喜爱上了她 ,她“为农说话、为农解忧、为农服务”的办刊宗旨一直是农民朋友渴望拜读的基础。在此 ,我感谢贵社为农民朋友办了这份好杂志。翻开《论丛》最有印象的是写给农友的话 ,他用朴实而有力的话语道出了农民的心声 ,真是农民朋友的贴心人 ;另外 ,“罗老师信箱”也是我最爱看的栏目之一 ,他能给读者的来信一一作出满意的答复 ,深受农民朋友的好评 ;还有“种植业”栏目为当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指明方向、提供信息 ,为农友致富助一臂之力 ,我认为这也是《…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省农业厅组织对全省14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300户农民外出打工和接受培训等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外出打工呈现出六个特点,存在四大困难,有八大期盼。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2002,(10):38-38
从5期开始,《吉林农业》开辟了吉林省电视台乡村频道”乡村四季”专栏。那种原汤原味的“电视杂志”令众多读者,特别是农民该者耳目一新。他们纷纷来电来函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并对这一栏目提出了许多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从中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能集中反映农民读者所需所想的实用技术,陆续在《吉林农业》上刊发以飨读者。并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个栏目,以实现《吉林农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尽微簿之力的宿愿。  相似文献   

16.
春节假期一过,不少农民工朋友又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告别家乡,远离亲人,踏上外出打工之路,开始新一年的奔波。这些人中不乏第一次出远门的农民朋友。那么,外出打工应该注意些什么?出门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本期栏目整理了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广大农民朋友外出打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业》2006,(7):41-41
最近,省农业厅组织对全省14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300户农民外出打工和接受培训等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外出打工呈现出六个特点,存在四大困难,有八大期盼。  相似文献   

18.
何清 《农技服务》1994,(10):4-5
<正> 规模庞大的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在芸芸“打工仔”、“打工妹”浩浩荡荡离开世代眷恋的土地以后,那些居留在墨土地上的农民被称之为“留守族”。 据四川省江津市有关部门统计,去年该市农村劳务输出达33万之众,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而该市粮食增产2.92%,农民人平均增收102元。在全市粮食增产增收的背后,农村“留守族”们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9.
农田进了“托儿所”余江县石港乡农民范高伟家里有6亩多稻田,但几年来他却没有种过田,时下在余江县农村像范高伟这样有田不种田的农民已有3000多户。余江这么多农民不种田,但到余江广大农村田坂上转转,却见不到半分摞荒田。原来,日渐富裕起来的少数农民纷纷抛弃了原始的耕种方式,购进农机,组成联合服务体,办起了农田“托儿所”,他们按每亩60-70元的价格为农民提供“三包”(包耕、包种、包收)服务。农田“托儿所”一诞生,便受到了余江广大农民的欢迎,他们纷纷把田送进“托儿所”,利用自己的特长,要么外出打工,要么…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安化县古楼乡年鱼村最后一批34名打工人员返回家乡,从事拦网养鱼。水中“淘金”尝到甜头之后,他们一心一意在家念“鱼经”,不再外出打工走四方。年鱼村是个仅有192户700余人的小村,但由于水多田少,资源缺乏,每年外出打工人员达200多人,占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的80%,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