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豆状囊尾蚴病,是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Cysticercus pisiformis)寄生于家兔等啮齿类动物的肝脏包膜、大网膜及肠系膜等处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严重感染时能引起肝脏损害,消化紊乱,甚至死亡。近年来,随着养犬业的发展,该病的流行也逐渐普遍,严重的影响着养兔业的发展和兔产品的质量。1发病情况1.1兔舍周围环境调查笔者主要调查了一些小型商品兔场,养兔数在几十只到上千只,兔场都位于农村或农户院内。调查发现兔场周围养犬者甚多,犬到处乱跑,农民又没有给犬驱虫的习惯。而大部分商品兔场养有护场狼犬1~2只,大…  相似文献   

2.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即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家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2012年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门诊部共接收2例囊尾蚴病例,发病多与场内饲养猫或犬有关。兔场内老鼠多,很多场内饲养了猫来防治老鼠,殊不知猫传染疾病的危险性也非常大,兔囊尾蚴病就是与犬、猫等肉食  相似文献   

3.
建瓯市2003年兔存栏数达10万只。但是由于本市春季湿度较大,夏季气温较高,獭兔饲养易发生疾病。2004年1月浙商兔业有限公司在建瓯市兴办獭兔场,该公司加强了饲养管理和防病措施,獭兔成活率达95%以上,3月龄獭兔平均每只可达2.5kg,10个月来共发展8个场,存栏数达4000多只。  相似文献   

4.
正1兔豆状囊尾蚴病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流行需要犬等肉食动物作为终末宿主,一般在养犬的养殖场较为多发。1.1流行病学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家兔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犬、猫等肉食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而兔是本病的中间宿主。带虫的犬、猫、狐狸以及病兔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方式为消化道。感染成虫的犬、猫通过粪便排出虫卵孕节或虫卵污染饲料、饲草、饮水等,家兔通过食入这些被污染  相似文献   

5.
规模养兔场饲养的兔子数量多,密度大,稍有疏忽就可能对养兔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必须引起养兔场(户)的高度重视和科学防控. 慈溪市绿兴獭兔养殖场是浙江省一级种兔场,占地500余亩(1亩=667 m2),现有标准笼位4万余只,存栏良种獭兔5万余只,其中能繁母兔3000余只,每年可提供优质獭兔10万余只.多年来,该场十分重视兔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从兔场建设、严格消毒、免疫接种、科学饲养、环境调控、兔病防治、污物处理等环节着手,做好各项防控措施,保证养兔业的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仲安乡某养兔户,共饲养成年家兔8只,其中4只獭兔、4只比利时兔,该户饲养的獭兔全是母兔,为了配种繁殖,于1987年3月2日从外地购入青年公獭兔1只,混群饲养.3月25日晚,购进的公獭兔突然死亡.从3月28日开始每日死亡1只獭兔,至30日獭兔全部死亡.接着比利时兔也相继死亡,至4月2日仅剩下1只比利时兔.一、症状和病变病兔精神不振,对外界刺激不发生反应.常表现呼吸急促、停食或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7.
规模养兔场饲养的兔子数量多、密度大,稍有疏忽就可能对养兔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和经济损失,必须引起养兔场(户)的高度重视,进行科学防控。慈溪市绿兴獭兔养殖场是浙江省一级种兔场,占地33.3hm2,现有标准笼位4万余只,存栏良种獭兔5万余只,其中能繁母兔3 000余只,每年可提供优质獭兔10万余只。多年来,该场十分重视兔场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从兔场建设、严格消毒、免疫接种、科学饲  相似文献   

8.
我县仲安乡某人养母獭兔和仔兔4只、比利时兔4只。为解决种公兔,在1987年3月2日从外地购进青年公獭兔1只,混群饲养。3月25日晚,该公獭兔突然死亡。3月28日后,每日死亡1只獭兔,至3月30日,獭兔皆死。4月2日比利时兔也相继生病死亡,最后只剩1只比利时兔。死亡数占8/9。 (一)症状和剖检精神不振,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呼吸急促,停食,或突然死亡。有的鼻孔流出浆液一脓性分泌物。体温在40℃以上。病程多是24小时,较长者为  相似文献   

9.
獭兔A型魏氏梭菌病的防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型魏氏梭菌病兔临床上主要表现以腹泻拉褐色稀样水粪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笔者通过本镇及邻镇小型獭兔场的跟踪调查发现 ,獭兔 A型魏氏梭菌的发病率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 ,呈上升趋势 ,对养兔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1 病例情况病例 1 :仇湖镇獭兔专业户孙某 ,2 0 0 0年从某獭兔良种场购进 60只种用獭兔 ,到 2 0 0 1年 4月底已发展到 5 4 8只 ,其中种用獭兔 60只 ,断奶仔兔 2 2 7只 ,青年兔 1 1 3只 ,哺乳幼兔 1 48只。由于该养殖户饲养方式粗放。将哺乳幼兔、断奶仔兔、青年兔、种用兔混于一舍 ;未及时给断奶仔兔、青年兔以及空怀种用兔…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病毒(peudorabies virus,PRV)是引起牛、羊、猪、兔、犬和猫等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发热、奇痒(猪除外)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症状的疱疹病毒.PRV在猪群中的发生较为普遍,兔通常作为人工感染的试验动物,但是PRV在兔场自然感染发病并造成种兔繁殖障碍的病例则未见报道.2011年山东省西部4家獭兔场在1月内连续发生以怀孕母兔流产、木乃伊胎、死胎为主的疫病.个别母兔和仔兔出现神经症状后死亡.对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鉴定.从胎儿脑及内脏组织中分离到多株病毒,对其中1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  相似文献   

11.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12年4月,我市某獭兔场饲养的900只獭兔发生本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不同性别、年龄(未断乳的仔兔除外)的獭兔均有  相似文献   

12.
<正>兔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性感染和腹泻传染病,常见幼兔,以水样腹泻或胶冻样粪便及严重脱水为特征。兔场一旦发病,常因场地和兔笼污染而引起大流行,造成仔兔大批死亡。2007年11月份西宁市某县獭兔饲养场饲养獭兔500多只(其中成年兔300只,仔兔和幼兔有200多只),大小兔在同一兔舍喂养。从11月12日开始,成年兔和仔兔同时发病,主要以下痢和流涎为特征,仔兔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20~30日龄仔  相似文献   

13.
1 兔豆状囊尾蚴病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兔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的流行需要犬等肉食动物作为终末宿主,一般在养犬的养殖场较为多发。1.1 流行病学 兔豆状囊尾蚴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家兔主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犬、猫等肉食动物是本病的终末宿主,而兔是本病的中间宿主。主要传播方式为消化道,感染成虫的犬、猫通过粪便排出虫卵孕节或虫卵污染饲料、饲草、饮水等,家兔通过食入这些被污染的饲草、饮水而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4.
1 獭兔生产的特点1 .1 繁殖力高 ,适于规模生产獭兔属于多胎高产动物 ,具有性成熟早、妊娠期短、胎产仔数多、哺乳期短 ,四季可繁殖等特点。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 ,一般年产 5~ 6胎 (最多可达 1 0~ 1 1胎 ) ,每胎产仔 6~ 8只 (最多可达 1 4只 ) ,每只母兔年可提供断奶仔兔 40~ 5 0只。商品兔生长发育快 ,一般在 5月龄体重达 2 .5 kg左右即可宰杀剥皮 ,故生产周期较短。实践证明 ,獭兔既可小群饲养 ,也可进行规模饲养。从其繁殖力高和生产周期短的特点来看 ,獭兔是最适合发展规模养殖的畜种之一。1 .2 食草节粮 ,缓解人畜争粮獭兔是…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去年8月,我市郊区养兔户李某从我市某种兔场购进5组(5公10母良种獭兔,按兔疫程序先后给獭兔注射了兔疫苗兔巴氏杆菌苗和兔葡萄球菌苗。饲料为自配饲料,由40%的花生壳粉和60%的精料组成。饲养到年底,先后有8只母兔配种产仔,仔兔断奶成活率平均达到92%。  相似文献   

16.
犬、猫是广大群众家庭中喜爱饲养的动物,但犬、猫的不少寄生虫是多宿主的,有些能感染人、畜,危害甚大。为摸清我市犬、猫寄生虫的流行和感染情况,于1982年12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山区兰宁公社和平原区皇甫公社的13只犬和7只猫进行了寄生蠕虫的调查,这次查到的主要寄生蠕虫,犬有六种,猫有五种(见附表)。  相似文献   

17.
在獭兔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户(场)缺乏应有的专业技术,盲目引种,饲养管理粗放,掌握科学养殖獭兔知识太少,对兔病预防懂得更少,造成兔病流行发生严重,常使养殖经济效益差,有的亏损严重,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难题(另一个原因主要是兔皮价格太低)。笔者现将影响獭兔生长与毛皮质量的因素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2010年10月初,黑龙江省伊春地区一林业局的獭兔场,饲养有獭兔1320只,其中母兔100多只。在早晨喂兔时发现第2栋的母免有4只死亡,并有12只发病。  相似文献   

19.
细小病毒感染可引正猫、兔、鼠及小牛的肠道病变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简称(PV)是Binn于1970年自犬粪中分离出来。Eugster于1977年首先报导CPV引起新生犬的腹泻,1978年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CPV腹泻的暴发性大流行。自1979年起上海某犬场,每年都有大量实验用犬死于出血性肠炎,1985年11月在同一犬舍内,又发生暴发性大流行,61条2~6月龄小犬在三周内全部发病。在发病前2~4个月皆注射过二次日产CPV疫苗均无效。病  相似文献   

20.
犬、猫皮肤丝状菌病(dematophytosis,简称皮肤真菌病)是犬、猫的常见传染病.表现为局部或全身脱毛,脱屑.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癣.此病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并且可在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造成一定程度的公共卫生问题.此病多发生于幼龄犬、猫以及体质衰弱、机体抵抗力降低和老龄的犬、猫,也易在犬场、猫场和宠物庇护所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