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化肥施用的污染产生剂量分析为基础,借助能值分析理论和伤残调整生命年评估手段,估算2000、2005、2010年全国水田(水稻)与旱地(本文专指种植小麦、玉米的土地)化肥施用环境影响的能值成本和宏观经济价值。结果表明:2010年全国水田、旱地化肥施用环境成本分别为166亿元和333亿元,约占当年农业增加值的0.73%和1.47%;2000~2010年全国每年水田化肥施用引致的环境成本逐年增加,水田的年均增长率约39.3%,旱地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7.8%,旱地的化肥施用引致的环境成本年增长率是水田的1.2倍,但成本增速呈现总体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水田化肥施用环境成本最高的地区集中在黄淮海和西部地区(826~994元/hm~2),旱地整体差异不大,90%地区的单位面积环境成本负荷集中在500~680元/hm~2。  相似文献   

2.
<正> 发展概况吉林省种植水田是鲜族同胞始于永吉、延边等地。30—40年代,日本在白城地区的前郭引松花江水灌溉,形成前郭灌区,基本由汉族经营。到1949年,吉林省水田面积为182万亩,平均亩产140公斤。  相似文献   

3.
水域浮床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浮床无土栽培技术在自然水域种植杂交水稻,水上稻的产量比同期种植的水田稻增产12%左右。其本田生育前期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水田稻基本接近,中、后期则明显高于水田稻,抽穗以后的总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百分比较水田稻提高了3.4个百分点。水上稻绿叶干物质积累量在前期与水田稻基本接近,中、后期则一直保持比水田高30%左右的优势。茎鞘的干物质积累则呈现前、中期比水田稻低,但后期却反而高于水田稻的变化趋势,茎鞘的干物质输出率比水田稻低,对产量的贡献不如水田稻。  相似文献   

4.
郑丽华 《北方水稻》2009,39(6):53-54
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黑龙江省泰来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种植品种混杂、各乡镇栽培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水田机械化程度低、水利设施不配套、推广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壮大本地品牌,解决水稻品种杂乱现象;大力发展机改电项目,减少水稻生产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提高水田机械化程度;完善水田水利设施及排灌渠系建设,解决水田排水难题;加强推广体系建设,提高技术到位率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 吉林省前郭灌区红光农场是以水田为主的谷物农场,建场于1965年,20多年来,农场水田面积由小到大,生产从直播到插秧,从营养育苗手工插秧到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亩产由100多公斤增加到500公斤。特别是1990年,亩产突破500公斤大关。全场29,670亩水稻平均亩产546公斤,创造场历史最高纪录,并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 吉林省正在进一步压缩控制水田种植面积,以做到“量水种植”,节约农业生产用水,抵御日益严重的旱灾。 今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要压缩到40万hm~2以下。常年缺水、可水可旱、大型灌区末梢及小井种稻的水田要尽量退水改种大豆等旱田作物,主要区域是四平市的二龙湖水库和长春市的石头口门、新立城、双阳水库下游的水田。 鉴于旱灾造成的影响以及水资源供给情况,吉林省从去年春季备耕期间就开始限制水田面积发展,去年全省水田面积比正常年景已经减少近13.3万hm~2,占水田总面积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 合隆镇地处东港市中北部,共有水田面积1 311hm2,多年来水稻单产一直在400kg左右徘徊。阻碍水稻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全镇有250-300kg/667m2的山根水田324.27hm2。这部分山根水田占全镇水田总面积的24.7%,零散地分布在旱田之间的沟沟岔岔、河边等地。造成山根水田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的主要原因,一是夏季旱田里的径流水和地下水大量地灌、渗到水田地里,使稻田长时间  相似文献   

8.
一种可与水田四轮驱动插秧机通用底盘配套的水田施药新兴植保器械—3WSF—200型水田风送低量喷杆喷雾机已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成功。该项科研成果是中国农业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2003年7月由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了性能检测鉴定,并通过了科技部的项目验收和鉴定,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水田喷杆喷雾施药的机械化作业,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地位,并达到国外同类机具的水平。该机作业速度为0.6~1.2m/s;喷幅为5.4m;单位面积施药量为150~225L/hm2;出风口风速为14m/s。通过在田间生产应用表明,该机能够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向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下达2017年各地补充耕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17年,福建省共下达各地补充耕地任务6万亩,其中补充水田任务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70万亩,其中旱地改水田提质改造任务1.5万亩.  相似文献   

10.
孙健  王泰隆 《中国稻米》1994,1(1):23-25
水田是浙江省面积最大、集约程度高、产出量多的最基本生产资料。目前全省共有水田面积210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0%,如何促进水田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是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从1991年开始,全省各地在继续开展水田吨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4个引进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了1年新植1年宿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桂糖02/351成熟早,糖分高,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于芒市蔗区水田、旱地种植;粤糖60号表现为中早熟高糖、高产稳产、宿根性强,适于芒市蔗区水田、旱地种植;云蔗03/194早熟高糖,可作为旱地早熟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 1987~1988年间在我场六个水田生产队的水田中相继发现了稻李氏禾(经东北农学院田德昌教授鉴定),这种杂草蔓延发展极快,到1991年成灾面积已达100多公顷,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30~40%,严重的造成绝产,对水稻开发与生产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而经检索(黑龙江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的全面启动,阐述了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开发的重大意义,论证了发展盐碱地水稻的可行性,分析了吉林省西部水田大开发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即在吉林西部建立盐碱地水稻生态育种基地,明确育种目标,定向开展水稻耐盐碱品种选育工作;西部水田开发,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民经营”的运行机制;做好土地改良规划及水田土壤背景普查;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盲目开发;建立健全完善的水田服务技术体系;探索水稻销售新机制;发展环境友好型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 辽宁省盘锦市,地处辽河下游,渤海之滨,是地势平坦的鱼米之乡,我省重要的水稻商品粮基地。十多年来,靠政策和科学技术,积极推广化良水稻新品种,经全市广大农工的辛勤劳动,使全地区大面积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全地区130多万亩水田,单产,总产均有了重大突破。1984年全地区水田98.4万亩,总产55.1万吨,到1989  相似文献   

15.
<正> 农田杂草危害作物影响产量,越来越被入们所认识。为了满足水田生产需要,补充禾大壮单一杀稗草的缺点,引进新药农得时与禾大壮混合使用,以消灭水田稗草、一年生或多年生阔叶和莎草科杂草的危害,达到全面防治的目的。 1988年我们进行了大区单施、混施对比试验,大面积生产示范试验,防治面积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的全面启动,阐述了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开发的重大意义,论证了发展盐碱地水稻的可行性,分析了吉林省西部水田大开发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措施,即在吉林西部建立盐碱地水稻生态育种基地,明确育种目标,定向开展水稻耐盐碱品种选育工作;西部水田开发,要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民经营"的运行机制;做好土地改良规划及水田土壤背景普查;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盲目开发;建立健全完善的水田服务技术体系;探索水稻销售新机制;发展环境友好型水稻生产。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瓜稻复种”的主要技术要点,指明了“瓜稻复种”是改变水田传统经营方式,变单季稻为两茬的有效耕作形式。该项技术达到了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又提高了水田生产经济效益的良好效果,获得了667m2水田年创纯收益近4000元的高效益。  相似文献   

18.
 在山区半山区缺硅多病(稻瘟病)水田进行了施硅肥效果的研究。7年间多点试验结果,施硅使稻瘟病病情指数下降54.6%.平均增产21.5%.亩增稻谷45.8公斤;试验还表明,在这类水田.因受低洼制约,增氮效果难以期望.但以增硅为基础,增氮效果则可正常发挥,所以提高这类水田供硅能力,是实现增肥(N)增产的基础。据此认为,施用硅肥是提高山区半山区多病水田生产力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 101除草合剂系我所植保研究室经过几年试验,示范并在生产上开始应用的一种新型水田除草剂,为深红色25%乳剂。1988年在辽宁省22个县、乡、站52个基点  相似文献   

20.
王荣龙  叶造春 《江西棉花》1992,(3):33-34,38
江西省彭泽县杨梓乡属于山区,1991年首次用水田改种棉花710 ha,而且是整垅整畈集中连片改种。在棉花病虫防治上如稍有疏忽,就有可能暴发成灾,造成低产。为此,我们根据水田植棉病虫发生特点,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从而保证了水田植棉高产丰收。 1 病虫发生特点 1.1 苗期水改旱第一年种棉花,由于土壤板结粘重,通气性排水性差。1991年4月5日至5月10日阴雨天气共20天,阴雨天气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