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对秦岭羚牛的野外观察发现,秦岭羚牛头上长有2只洞角,在与雄性同类个体争偶打斗时,角的使用方式与非争偶的打斗不同;在争偶打斗时,角的前缘具有瞄准对方的作用,通过分析计算羚牛角的前缘也证明了不争偶的雌性与争偶的雄性此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 1 996 -2 0 0 1年在秦岭山区野外抢救的 47头离群下山羚牛的情况进行统计表明 :( 1 )冬末春初因饲草缺乏野生羚牛群体体质下降 ,发病率较高 ,占统计总数的 59.57% ( 2 8/4 7) ;( 2 )下山的雄性个体较多 ,占统计总数的6 3 .83 % ( 3 0 /4 7) ;( 3 )成体羚牛占统计总数的42 .55% ( 2 0 /4 7)。疾病和年老体弱是羚牛离群下山的主要原因 ;争偶导致部分羚牛受伤离群 ,也是一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圈养秦岭羚牛夏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迁地保护和揭示圈养条件下秦岭羚羊的夏季昼间的时间分配状况,更好地加强饲养管理,2006年7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内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13头圈养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夏季白昼羚牛的活动以休息为主,采食次之,同时,羚牛的饮水、排尿、排便量均较低,分别为每头每天1.92次、0.54次、0.92次。羚牛每天的活动节律与气温的变化相关。年龄对羚牛活动节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羚牛的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方面的差异。此外,从羚牛群体进行观察,同一群中的羚牛个体的活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秦岭羚牛属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野生牛科大型动物,是我国4种羚牛亚种之一,生活在秦岭高海拔地区,由于距离人们生活的环境较远,人们对其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秦岭羚牛特性的介绍,剖析特殊气象因素雷雨天气对秦岭羚牛的影响,以期对羚牛这一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秦岭羚牛生活在秦岭高海拔地区,属我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野生牛科大型动物,是我国4种羚牛亚种之一,由于距离人们生活的环境较远,人们对其了解甚少.本文通过对秦岭羚牛野外特性的剖析,介绍人工饲养秦岭羚牛的设施和日粮组成,人工饲养注意事项,以期对羚牛这一野生动物的冬季野外天气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羚牛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羚牛(Budorcas taxicolor)是我国特产动物中一种较珍贵的大型偶蹄动物。秦岭是羚牛秦岭亚种的模式产地,东起柞水、西乞凤县,分布达11县之广。数量据1980年不完全统计有1300多头,近年来由于加强了保护,种群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佛坪自然保护区就现有头数来看远超过统计数量的2倍。关于羚牛秦岭亚种的种群数量,有关单位已做了专门调查研究。1983年我们就传说中羚牛的几个行为问题通过野外观察分析,现谈一点粗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陕西秦岭的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频繁出现下山进村攻击人的事件。本文作者通过走访事件的当事人,并收集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认为羚牛下山进村攻击人的事件都发生在秦岭山外的平原地带;羚牛进村攻击人的原因就是在陌生环境中的防御反应的结果,羚牛所攻击的人正是挡在羚牛进村的路上,遇到其它动物挡道,羚牛也会攻击。  相似文献   

8.
秦岭羚羊     
一般人都知道秦岭山区哺育着大熊猫和金丝猴,但对另一种奇兽——羚牛,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其实这三种动物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为世界所瞩目。目前国外大动物园有羚牛的只有极少数几个,至于金黄色的秦岭羚牛,据说还没有任何一家动物园有幸得到过。  相似文献   

9.
秦岭羚牛     
一般人都知道秦岭山区哺育着大熊猫和金丝猴,但对另一种奇兽--羚牛,知道的人就很少了.其实这三种动物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为世界所瞩目.目前国外大动物园有羚牛的只有极少数几个,至于金黄色的秦岭羚牛,据说还没有任何一家动物园有幸得到过.  相似文献   

10.
国内一些专著都称秦岭羚牛亚种栖息在秦岭海拔2200米至2800米之间。《陕西珍贵、经济兽类志》(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主编,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11月第一版)称秦岭羚牛:“在秦岭一般栖息于2000米以上的中、亚高山针阔叶混交林或针叶林中”。本文根据1986年至1990年间安康  相似文献   

11.
在结扎子宫颈的情况下,在同一子宫的两侧子宫角分别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精液(试验组)以研究精液对子宫免疫和孕向发育的影响。试验共用母兔8只。子宫注入后48 h处死试验用兔,取子宫进行测量,并制片染色,用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兔子宫注入精液后可以显著(P〈0.05)增加子宫的长度、直径和子宫角指数;可明显增加子宫壁(P〈0.05)、黏膜上皮层(P〈0.01)和黏膜层(P〈0.05)的厚度;可显著增加黏膜中腺管(P〈0.05)和血管(P〈0.05)数量,可明显增加腺上皮的厚度(P〈0.05)。2)子宫注入精液后,子宫冲洗液中的细胞数(53.3±4.03×109/L)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加(P〈0.01);单位面积子宫黏膜中肥大细胞的数量(2.85±0.05个/mm2)较对照组(3.72±0.04个/mm2)显著减少(P〈0.05)。子宫冲洗液涂片染色检查发现,子宫冲洗液中的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粒细胞。本研究表明,兔精液确实能够促进母兔子宫的孕向发育,能够改变子宫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组建聊城金桥蓝狐核心群,采用等级选配、品质选配与亲缘选配等综合技术制定选育方案。经连续六个世代选育,成年种公狐体长(78.30±1.74)cm,体重(14.90±0.79)kg;成年母狐体长(65.22±1.24)cm,体重(8.49±0.32)kg。金桥蓝狐背中部被毛密度均在18000根/cm2以上,皮张尺码在000级以上占95.94%,平均产仔7.30±0.54只,断奶成活5.34±0.64只,仔狐断乳成活率70%以上。与F1相比,成年公狐体长提高11.22%(P〈0.01),体重提高48.70%(P〈0.01),成年母狐体长提高13.23%(P〈0.01),体重提高22.16%(P〈0.01),胎平均产仔降低3.95%,断奶成活降低4.47%。金桥蓝狐群体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外貌整齐一致,性状的变异较小。F6成年公狐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0%和5.3%,成年母狐体长、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为2.0%和3.8%。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种猪抗腹泻专门化品系,采长白种猪耳组织样品27份,送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进行抗腹泻基因检测,检测结果为: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G型个体比例占40.74%(11/27),G的基因频率为0.67,A的基因频率为0.33。将作过基因检测的种猪按照不同基因型进行选配,分别为对照组(GG×GG)、试验1组(GG×GA)、试验2组(GA×GA),观察、统计、比较不同组合所产仔猪在断奶前的腹泻发生率、腹泻死亡率、断奶成活率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对照组(GG×GG)哺乳仔猪腹泻发生率3.08%(2/65),哺乳仔猪腹泻死亡率0(0/65),30日龄断奶仔猪成活率98.46%(64/65),这3个指标均与试验1组、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2)试验1组(GG×GA)后代腹泻发生率20.75%(11/53)与试验2组(GA×GA)后代腹泻发生率40.91%(18/44)差异显著(P<0.05),这可能与试验1组的选配公猪是抗腹泻基因型(GG)个体有关;试验1组与试验2组腹泻死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3)携带腹泻抗性有利基因GG型比例高的后代,哺乳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死亡率低,断奶仔猪成活率高,表现出较强的抗腹泻力,在种猪世代选育中,加大GG纯合抗性个体的选留比例,最终可以建立长白种猪抗K88(F4)腹泻专门化品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是影响哺乳动物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但有关水牛FASN基因的群体遗传组成特征还不清楚。[方法]本研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和PCR-SSCP方法对88头河流型和122头沼泽型水牛、54头牦牛和40头大额牛FASN基因外显子37进行群体变异检测,并结合已发表的牛科物种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仅在水牛中发现2个SNP位点,为c.6363CT和c.6372CT,均为同义替换。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共享这2个SNP位点,但它们在两类水牛中的群体遗传组成不同。确定水牛特有的核苷酸位点3个,即c.6183A,c.6255T和c.6394A,其中c.6394A导致水牛FASN蛋白第2132位氨基酸与其它牛科物种不同,在水牛中为M而其它牛科物种中为V;山羊特有的位点2个,为c.6189A和c.6267T。普通牛、山羊和绵羊中具有异义替换SNP位点,分别为1个、3个和7个。普通牛的异义替换SNP位点c.6365GA对蛋白质功能影响不显著(subPSEC-3);山羊的这些异义替换SNP位点c.6296TC、c.6301CT和c.6341TC对其蛋白质功能影响均有显著影响(subPSEC-3);绵羊7个异义替换SNP位点中的2个,即c.6286AC和c.6406AG对FASN功能有显著影响(subPSEC-3)。[结论]这些核苷酸差异引起的氨基酸差异可能引起不同牛科物种间FASN功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白垩病是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疾病,不同蜂群间的抗白垩病能力强弱差异检测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研究通过实验比较分析意蜂不同蜂群抗白垩病能力的差异.采用DPS软件方差分析系统分组实验统计分析和Tukey法多重比较,对4群患病蜂群和4群健康蜂群自然状态和接种蜜蜂球囊菌病原状态下的3次检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不同蜂群间的抗病能力有差异;1号蜂群在接种蜜蜂球囊菌前、后蜂群患病个体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蜂群(p<0.05);用白垩病死尸粉末拌入花粉饲喂的方法可以有效诱发蜂群发生白垩病;实验筛选出抗白垩病能力强、弱的蜂群为抗白垩病相关分子标记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6.
鱼油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油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功能,在饲料中已广泛应用。本文就鱼油的营养生理功能、在饲料中的应用、氧化及抗氧化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甘肃武威东沙窝地区紫花苜蓿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河西走廊东段武威半荒漠地区的东沙窝种植7个供试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紫花苜蓿品种均有良好的越冬、返青和抗病虫害能力。在整个生长季,朝阳、陇东、金皇后、农宝、阿尔岗金生长速度快,陇东、农宝、阿尔岗金、朝阳、金皇后产草量高,阿尔岗金、神农、朝阳茎叶比高,农宝、朝阳、金皇后、阿尔岗金的再生能力强。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陇东、农宝、朝阳、阿尔岗金、金黄后与本地苜蓿、神农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该地区可推广种植陇东、农宝、朝阳、阿尔岗金、金黄后。  相似文献   

18.
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是枸杞中的重要有效成分。是一种由6种单糖(Ara、Clc、Gal、Man、Xyl和Rha)组成的水溶性多糖,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降血脂、抗血栓、抗衰老等功效。因此,LBP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将在动物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LBP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