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永平县博南镇新田村三位农家妇女正乐滋滋地往核桃基地运送苗木。永平县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泡核桃基地县的战略目标,发动群众加快发展核桃产业,计划N2008年底将核桃发展31.175万亩以上。截至2007年,永平县核桃面积已达63.5万亩,核桃产量5800多吨,产值1.3亿多元。  相似文献   

2.
曹大全 《云南林业》2003,24(1):10-10
楚雄州在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过去以生产原木和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经济已不复存在。面对新形势,如何搞好楚雄州林业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受到州各级党委、政府的极大关注。通过调研,州委确立了建设生态经济的工作思路,把林业列入“五大产业”和“八大基地”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几年努力,全州初步实现了林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目前,楚雄州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以松茸为主的森林食品产业、以桉树为主的商品林产业和以中纤板为主的林产工业均已形成了产值上亿元的主导产业。一、核桃产业。目前,全州核桃树种…  相似文献   

3.
<正>宁陕县是重点核桃主产区之一,也是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项目以来,宁陕县把核桃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县委、政府一把手亲自抓点建基地,一抓到底,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全县十四个乡镇处处建基地,村村树典型,掀起了核桃基地建设新高潮。截至2009年,全县核桃园已达7.5万亩,其中新栽核桃5.5万亩,  相似文献   

4.
<正>宁陕县江口回族镇位于秦岭南麓,总面积473平方公里,辖9村、1社区、34个村民小组,共2584户,11000人。该镇宜林坡耕地、四边地,面积广阔,光热资源丰富,发展核桃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几年来,该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狠抓核桃基地建设,累计建核桃园1.7万亩,新发展优质丰产核桃园1.4万亩。挂果面积达4000亩,产量37 8万公斤,总产值达756万元,经济效  相似文献   

5.
黄泽胜 《绿色科技》2023,(5):113-116
于2022年9月开始对怒江州2018~2022年核桃种子采收与供应、苗木育苗与产量、核桃栽培面积与产量产值、核桃加工企业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2018~2022年全州核桃种子采收量和用种量逐年增加,种子总采收量达1 100 591 kg,实际用种量1 016 666 kg,种子采收量满足实际用种需要;2018~2022年怒江州核桃育苗总面积逐年上升,但是涨幅不大,2022年核桃产苗量较2018年上涨近1/2;2022年怒江州核桃栽培面积较2018年增加100万亩,但是产量和产值未加明显增加;目前,怒江州核桃加工以粗加工为主,粗加工企业数量占总数量的96.12%,深加工企业占比仅为3.88%。怒江州核桃种子与苗木供应稳定,用种量和产苗量逐年增加,全州核桃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是,全州核桃产量与产值增幅较小,且核桃深加工企业数量有限,为此,提出了应加强核桃栽培管理,提高挂果率和品质,并对核桃产业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促进增产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楚雄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楚雄州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楚雄州是核桃、油茶的原产地,是膏桐、油橄榄的最适宜生长区。楚雄、大姚、南华3个县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楚雄市、大姚县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全国100个经济林(核桃)产业示范县”;有6个县被省林业厅列为全省核桃产业基地县。  相似文献   

7.
2010年9月,商洛喜获"中国核桃之都"的殊荣。如何将核桃这一最具地方特色、最具比较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做优做强,笔者进行了深入调查。一、商洛核桃发展现状一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11年,全市核桃栽植面积达到206万亩,其中良种  相似文献   

8.
魏林 《陕西林业》2001,(5):18-19
近10年来,渭南市结合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五荒”地开发治理为中心,以完善政策为先导,以林业大户治理为主体,突出发展花椒、红枣、柿子、核桃等名特优经济林,加快产业化步伐,全市经济林面积达170多万亩,花椒、红枣、柿子、核桃四大经济林基地初具规模,产贮加销为主的产业化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建立起林业产业新格局。截止目前,已形成8千万株花椒、60万亩红枣、10万亩柿子、5万亩核桃基地。花椒已成为全市林业的一大优势,年产量近2000万公斤,总产值达3亿多元。其中韩城市花椒栽植已达4000万株,农民人均占有花椒100多株,椒农  相似文献   

9.
在河北省涞源县,核桃产业显然被寄予着厚望。以时间为切入点就不难发现涞源县核桃产业清晰的发展思路:2012年核桃种植面积达4万亩——2013年核桃种植面积5万亩——2014年计划种植核桃6万亩,3年种植15万亩再加上原有的5万亩,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核桃产量达1万吨,产值达2.5亿元,实现人均一亩核桃树,人年均收入超6000元。受益于此,涞源县53个贫困村中适宜栽种核桃的41个村将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云南林业》2011,(4):16-17
大理州是云南省的主要林区之一,全州林业用地面积3059万亩,有林地面积2417万亩,森林覆盖率58.21%。2010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45亿元,其中核桃产业产值达40.7亿元,占全州林业总产值的90.4%。  相似文献   

11.
凤庆县经过几年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核桃种植以年均数万亩至数十万亩的速度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面积已达145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达6亿元以上;预计到2015年将达160万亩,产量10万吨以上,产值40亿元以上。届时,核桃产业必将成为凤庆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新家园行动  相似文献   

12.
商洛核桃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是我国主要核桃产区之一,去年全市核桃总面积已达到181.28万亩(挂果面积80万亩),约3000多万株,其中良种丰产园68.9万亩,核桃年产量3万吨,产值达6.5亿多元。一、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滞后。表现在宣传不到位,重栽轻管,粗放经营,没有把核桃当作庄稼来务,导致核桃产量、果品质量偏低,市  相似文献   

13.
凤庆县98%是山区,凤庆县委、政府把核桃产业作为开发山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加强生态建设的重点,使全县核桃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产品优质化、经营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核桃面积、产量、产值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凤庆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52万亩,农民户均拥有16  相似文献   

14.
基地建设快速推进。2009年,省级下达核桃种植基地建设任务493.6万亩,实际完成570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15.5%;全省完成膏桐原料林基地造林17.3万亩;启动实施油茶基地建设项目,育苗1亿多株,重点在文山州、德宏州、保山市和楚雄州实施,  相似文献   

15.
凌鹤 《云南林业》2014,(3):28-28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近10年来,我省核桃产业得到了超常规发展。至2013年末,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已达3900万亩,约有1000万亩挂果,年核桃干果产量达60多万吨,核桃(包括加工产品)产值超过200亿元。核桃产业已成为我省林产业中产值最大、比较效益最好、农民得益最多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会泽县纸厂乡自然条件适宜核桃生长,种植核桃历史悠久,纸厂乡抓住省市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良机,引导广大群众大力发展核桃,全乡核桃种植面积已达7万余亩,进入初果期的达5000余亩,人均3.64亩。2011年核桃产量500余吨,产值2000余万元,人均1076元。  相似文献   

17.
董存丽 《绿色科技》2021,(7):110-112
指出了楚雄州属云南核桃主产区、大姚三台核桃原产地,楚雄州核桃面积居云南省第3位、产量居第4位,但楚雄州核桃产业存在单产低、效益差等问题,总体上核桃产业处于粗放经营和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为此,深入分析楚雄州核桃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推进核桃规模经营、提高核桃单产及质量、加强市场主体培育等高质量发展核桃产业的措施,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云南林业》2011,(1):23-23
2010年昌宁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4万亩,产量达1.7万吨,产值达5.1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6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森林覆盖率60.34%,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规划先行,找准科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临沧核桃产业正在做大做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临沧市强势推进600万亩核桃基地建设,掀起了大种泡核桃的热潮,仅用两年时间就新植核桃253万亩,全市核桃已达375万亩,占全省的1/3,年产核桃1.5万吨,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60元。核桃产业已经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20.
渭南市近年来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至2010年底,全市建成231万亩经济林基地,其中花椒127万亩,红枣48万亩,柿子25万亩,核桃31万亩。全市特色经济林果品(鲜果)产量达22.1万吨,果品及加工年产值14亿元。全市经营林果品加工的企业和农户达500余家,韩城、大荔、富平分别被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